幸福教育向未来?

2023-05-30 18:25贺兴梅
当代党员 2023年10期
关键词:九龙坡区校区优质

贺兴梅

5月8日清晨,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验一小)西郊校区。

早上8点30分,朗朗的读书声从教学楼中传出,飘荡在西郊校区上空,伴随着不时出现的清脆鸟鸣声,仿若一曲动人的乐章。

“筑基每一个人的美好未来”的办学理念被贴在教学楼外墙最显眼处,吸引着每一位走进校园的人的目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应有之义。如何使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九龙坡区以生动实践作答。

“近享”教育:家门口的学校

回忆起每天掐着点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日子,实验一小江州校区一年级三班学生的家长尹彦强就觉得头疼。

孩子就读幼儿园时,为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尹彦强选择了一所口碑良好的私立幼儿园。知道这个幼儿园离家远,交通会成为问题,但尹彦强却没想到会如此麻烦。

“车程至少20分钟,还会堵车,更重要的是幼儿园没有停车场,每次只能在路边停靠几分钟,时间紧迫还不安全。”4年的奔忙,让尹彦强在为升入小学的孩子选择学校时有了更多的考量。

正当尹彦强为择校焦虑之时,实验一小江州校区建成投用。

在了解了学校的建校历史、学校氛围、生源结构,以及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之后,尹彦强很是满意。

“最开始考虑就读其本部西郊校区,但江州校区建成后,接送孩子太方便了。”尹彦强说,“出了小区就是学校,现在走路也就几分钟,特别方便。”

2020年,实验一小燕南校区开始招生;2022年,实验一小江州校区开始招生。

2022年9月,尹彦强带着孩子前往实验一小江州校区报名,成为这所新建校区的首届学子。

教育是民生之基,更好的教育带来更美好的生活。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让人民群众对家门口的优质均衡教育有着更加强烈的需求。

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扩建只是九龙坡区推进家门口的好学校不断“上新”的一个缩影。

2019年以来,九龙坡区投入约22亿元,在杨家坪街道、石桥铺街道、石坪桥街道等入学热点地区,新建、改扩建育才中学、彩云湖森林小学等15所学校,新增和改造校舍面积30余万平方米,增加学位1.55万个。

“众人拾柴火焰高”,集团化办学汇聚合力,让优质教育“遍地开花”。近年来,九龙坡区优化组建了十大教育集团、五大教育共同体、八个“结对帮带”体,实现集团化办学中小学全覆盖,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今年,九龙坡区又出台了《优质教育布局规划建设项目(2023—2025年)三年行动计划》,在九龙坡区的义务教育版图上,一所所优质学校拔地而起,改扩建学校焕然一新,优质教育资源在这里实现裂变倍增,“在家门口上好学”的美好愿望正成为现实。

“品质”教育:强化硬件设施建设

“以前学校的操场很破旧,没有草坪覆盖的足球场特别硬。”

“校门口的那条路很窄,之前特别容易积水,汽车经过,水就会溅到身上。”

……

谈及近些年学校的变化,实验一小西郊校区六年级五班的赵艺锦很是感慨。

1988年,实验一小(原西郊小学)建校。历经多年时光,教学楼、食堂、操场等硬件设施已然老化,无力承载师生的生活学习需求。

优化办学环境是优质教育的基础。

在九龙坡区委、区政府以及区教委的帮助下,实验一小西郊校区开始了“焕新”之旅。

2019年,家属区与教学区进行物理隔离。

2020年,改造食堂。

2021年,改造操场,并对教学楼内外进行美化。

2022年,改造校园大门和厕所。同年,学校联合街道、城市管理局等部门,对校外的道路、社区环境等进行改造和美化。

“焕新”的不止在实验一小西郊校区,也不止在城区学校。

作为一所乡村小学,硬件设施“短板”长期困扰着九龙坡区西彭镇第二小学校的师生。

近年来,学校新建了集田径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于一体的塑胶运动场;新建了音乐舞蹈室、计算机室、图书室、心理咨询室等各大功能教室;每间教室都换上了护眼灯,还配备了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硬件设施提档升级让校园焕然一新,师生的幸福指数大大提升,也让办学实力跃上新台阶。

为推动家门口的好学校持续“焕新”,2022年,九龙坡区投入1.3亿元,实施基建维修改造工程,新增1000万元仪器设备,改造运动场2.5万平方米,改善81所学校环境文化等。

如今,全区实现办学基本条件综合达标、学校宽带覆盖、数字校园建设覆盖“三个100%”,成功创建重庆市智慧教育示范区。

“我们今年暑期还将对目前一年级学生所在的教学楼进行修缮,解决采光问题。”实验一小后勤主任李玲说。

“活力”教育:软件设施配套提升

2022年8月16日,即将入职实验一小江州校区的数学老师王倩收到一条针对新进老师的系统培训的通知。

“那时,我们刚结束一周的专业培训。没想到马上就要参加新进老师系统培训。”有过工作经历的王倩对于入职前的各项培训很是惊喜,“这些培训能够让老师更好地融入学校,理解学校办学理念。”

培训期间,学校书记、校长分享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体系、师德师风等;各副校长就各自的分管领域、学校的课程设置等开展专场讲座;优秀班主任分享自身的教学经验……

“这些培训,使我在入职前就扎了根,让我以后的教学有根可循,也有了努力方向。”培训结束后,王倩获得优秀班干部和优秀学员的称号。

“入职前的系统培训,对新进老师尤其是我这种初登讲台的新老师而言是很有必要的。”刚从长江师范学院毕业的朱宏红即将进入实验一小燕南校区执教。同王倩一样,她也在正式入职前参加了针对新进老师的系统培训。

而后续对于新进老师的“幼苗计划”“青苗计划”,以及师徒结对的方式,更是持续推动新进老师快速提升教育质量。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教师。

围绕教师队伍专业化,九龙坡区实施“2531”名师引领工程。动态评选2000名学科骨干教师、500名学科老师、300名学科带头人、100名“九龙名师”,带动引领全区1.3万名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队伍的不断优化激活了教育“一池春水”,与时俱进、特色办学让“春水”泛起涟漪。

实验一小率先尝试“学科思政课”,营造出人人学思政、人人用思政的良好氛围。

“一顆阳光心、一副好身体、一身好才艺、一个好习惯、一群好伙伴、一生好品格”的“六一成就”特色育人路径,成为杨家坪中学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指向标。

“一校一品”办学工程带来发展惊喜,全区已累计打造“五育”特色示范学校30所,创建育才中学“行知德育”、谢家湾学校“素质教育”等国家级、市级特色学校及项目68个,全区营造出“各美其美、各优其优、百花齐放、多元共进”的教育发展生态。

猜你喜欢
九龙坡区校区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前进中的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
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 产业融合促进发展 乡村振兴绘就蓝图
“防艾先锋”王志勇——访重庆市九龙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志勇医生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