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颜色词附加义研究

2023-05-30 01:33谢娟娟
百花 2023年1期
关键词:颜色词语义文化

谢娟娟

摘 要: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随着文明的进步,语言不断演变,颜色词的出现与发展为传递信息提供了便利,同时,使用颜色词也能使表达更加具体形象。颜色词的发展历史悠久,在国内学术界也有很多学者从颜色词的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研究颜色词的附加意义演变历程,颜色词附加义的丰富也是中国文化底蕴深厚的体现。

关键词:颜色词;语义;语用;文化

色彩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随着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色彩涌入我们的世界。人们常形容世间万物为“形形色色”的事物。由此可见,色彩是客观存在普遍具有的一种属性,就像长短、形状一样。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分辨事物的差异、描述事物的状态时经常会用到颜色词。随着越来越多色彩被定义,人们应用颜色词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每个颜色词在应用的过程中也衍生出多种意义,这也是颜色词具有多个附加义的原因。

一、颜色词的概念及作用

(一)颜色词的概念

颜色词是色彩概念的语言表达,是人类对色彩认知、范畴化并用自然语言编码的结果,是用来描述事物色彩属性(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词语。[1]从语言学的领域,我们可以理解为颜色词是记录描述不同颜色的名词或形容词。从物理学领域看,颜色是可见光的作用所导致的视觉现象,这种可见光使人感受到色彩和知觉的空间环境,人们可以运用词语形容视觉现象,这便是颜色词的产生。 [2]

(二)颜色词的作用

1.视觉感官的直接描述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对“色”字的解释是:“色,颜气也,从人从卪,凡色之属皆从色。”[3]可见,“色”的本义是指脸色,后来由于词义范围扩大,衍生出色彩之义。随着颜色词数量的不断增加,分类不断细化,颜色词更能生动形象地描述我们感觉器官所认知的客观事物。这些颜色词的出现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不同时代的特点。比如曾经流行的“土豪金”泛指金色或金色物品。这个词最初源于2013年苹果发布的一款香槟金色的手机,由于价格较为昂贵,被网友戏称为“土豪金”。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引申出戏谑倾向的含义,用以形容富得不高雅、“富而不贵”的土豪。

2.内心情感的表达

颜色词的应用范围不仅仅局限在物理和生理的表象上,有时在特定的场合也能反映人们心理状态的变化。比如古诗词中“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春天草绿有时,行人归期难定。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展现作者内心深处对于即将远行的友人的不舍之情。

3.人物性格或社会气氛的渲染

颜色词可以渲染客观环境,帮助作者在描述中添加个人的态度,从而突出主观色彩,暗示人物性格命运或当时的社会生活环境。鲁迅先生在《再见闰土》中运用“紫色”“灰黄”“通红”这样的颜色词对比中年闰土和少年时的闰土外貌形象的变化,道出闰土生活的不易,两人见面时的差距也让我们看到封建社会带给人身体和思想的双重迫害。

二、颜色词“绿”的语义分析

绿,最早见于甲骨文,形声字。《说文》:“绿,帛青黄色也。”[3]汉语中颜色词“绿”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但直到隋唐时期,才被频繁使用。《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普及本)的义项分布是:①青中带黄的颜色,②草名,即荩草。

(一)上古时期

这一时期“绿”已经出现并作为颜色词使用,我们可以从一些可考察的文献记载中发现这些使用情况。《诗·邶风·绿衣》曰:“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诗人把故妻所作的衣料的丝线和颜色拿起认真仔细地翻看,心情十分忧伤,通过此诗表达对妻子的思念以及失去妻子的无限悲痛。除此之外还有汉代的骏马“绿耳”,传说中“绿耳”是周穆王以马的毛色命名,它的毛色是青黄色,因此命名为绿耳。由此可见,这个时期的人们对于颜色词已经有了初步认知。

(二)中古时期

这一阶段颜色词“绿”的使用我们可以从诗词中窥探一二。常见的就是与植物搭配,如柳、苔、杨、蒲、蔓等。以盛唐时期的诗人李白所创作的诗为例。“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这里的“苔綠”是指阴凉处长满了颜色深绿的青苔。诗人李白在另一首诗中提到“黄鸟坐相悲,绿杨谁更攀”。这里的“绿杨”指的是杨柳,常用在离别之时,有挽留之意。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时期颜色词“绿”与植物搭配较多。

中古时期的颜色词“绿”的使用范围有所扩大,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开始广泛使用,颜色词的数量也有所增加,词义范围也有所扩大,不仅仅指青黄色。这个时期诗人的大量创作丰富了颜色词,比如新增的颜色词碧绿、青绿、绿碧色等等。

(三)近古时期

近古时期的“绿”在继承了前一时期意义的基础上,也产生了很多新的感情意义。

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绿色词广泛运用到诗词中,用来修饰山、水、草、木等。偶尔也用于修饰其他事物,比如服饰、青蛙、蜈蚣等。众所周知,这个时期是我国诗词创作的繁盛时期,因此为了满足文学的需要,产生了大量的绿色词,比如官绿、新绿、稚绿、幽绿、绿萋萋、绿离离等。宋代诗人陆游有首诗写道:“风来弱柳摇官绿,云破奇峰涌地青。”诗中的“官绿”指的就是枝条绿,也就是纯绿色。

元明时期绿产生的新词义多带有感情色彩,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义。元代《元典章》规定:家族中有娼妓者,这个家族中的家长和相关的男性亲属需要戴上绿色的头巾。由此可见,在特定的时期颜色词有不同的寓意。

(四)现代时期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绿”的释义为:形容词,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由蓝和黄混合而成。”[4]

第一,由于绿色是草和树叶茂盛的颜色,所以“绿”也指代草。如“绿洲”一词,通常指沙漠中有水和草的地方,这里“绿”就指代草。

第二,绿色也指符合环保要求,无公害的、无污染的。例如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标志、绿色食品等。这些词语在注重环保的今天,使用频率非常高。比如我们经常购买的蔬菜会打上绿色食品的标签。

第三,“绿”也有方便快捷的意义,如“绿色通道”,就是指一些容易发生紧急事件的相关部门设置的能够减少手续、缩短不必要流程的安全快捷通道。比如许多交通运输部门为了方便部分特殊群体,设置“绿色通道”。

第四,现代时期的顏色词没有阶级区分,大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随着物质的丰富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产生了许多新兴颜色词,比如荧光绿、橘绿、薄荷绿等等。许多口红色号为了吸引顾客会出现许多猎奇的色号,比如荧光绿、橘绿等,一方面为了区分口红颜色的细小差别,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顾客的好奇心和不同需求。

第五,“绿”的贬义意义在现代依然被使用。“绿帽子”一词成为常用的词语。

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绿”的含义,我们可以发现颜色词“绿”的使用范围以及词义变化较大。总体来说颜色词的数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明的发展在不断地增加,颜色词的使用局限性逐渐缩小。尤其是现代时期,颜色词含义非常丰富。

三、颜色词“绿”的语用

(一)颜色词“绿”到经济域的映射

绿色壁垒:指为了保护本国或本地区环境和经济利益而附加的进出口贸易条件及限制措施。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幻莫测与新冠疫情的反复,经济增长缓慢,进出口贸易也受到了许多影响。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开始限制进出口的产品。比如欧美发达国家近年来打着有机食品的口号,对于我国出口的农产品的质量加强把控,增加相关的环境检验、质量评估、品牌认证等。

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人们意识到传统经济的消极影响,比如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等。对于此类问题,人们本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调整产业结构,开展绿色环保的产业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颜色词“绿”到政治域的映射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许多国家为了获得可持续发展,造福千秋万代,越来越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强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

绿卡:指某些国家发给外国侨民的长期居留证。绿卡这个词起源于美国,持有绿卡意味着持卡人在签发国拥有永久的居留权,这也是早些年美国为了吸引其他国家优秀人才的一种手段。通过设定一系列条件限制拥有绿卡的人员,吸引人才为美国创造利益。

(三)颜色词“绿”到文化域的映射

1.民俗文化

说到对联,在大众眼中对联还是红色比较喜庆,所以很多人可能忽视了绿色的对联。湖南湘西某些地方,新年来临的时候,有很多人家门上贴的不是喜庆的红色对联而是绿色的对联。据调查发现,贴绿色对联的人家近期失去了亲人。这种贴绿色对联的习俗表达了对逝去家人的思念。考虑到湘西一带有过年互相登门拜年的习惯,门上贴了绿对联,也是提醒他人家中有新逝的人,表示闭门谢客之意。

2.服饰文化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当时我们学习这首诗侧重于理解作者被贬的心情。现在看到相关的文化知识又有了新的发现——诗句中的“青衫”所折射出的相关朝服颜色的文化背景。《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六品、七品的官员要身着绿色朝服,八品、九品的官员穿青色朝服。白居易经纶满腹,却身着青色朝服,怎能不失意?!通过官员的服装对比,我们可以知道诗人被贬后的职位之低,了解了这些文化背景之后再读这首作品也就不难理解作者内心的愁苦了。

3.戏剧文化

在中国传统戏剧中,京剧脸谱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化妆方法,不同的脸谱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绿脸象征刚勇、强横、猛烈、暴躁的人物性格,比如《响马传》中的草莽英雄程咬金。《响马传》讲述了程咬金为了生活的安定被迫占山为王,后来为了反抗隋朝暴政,在瓦岗寨与众兄弟一路拼杀的故事。在绿脸的文化含义中,我们看到了草莽英雄的刚勇与正义。

4.影视文化

电视剧《知否》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为了更大程度地还原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剧中女子出嫁时穿着绿色嫁衣,男子穿着红色的新郎服。还有一种说法是,女子出嫁时穿什么颜色的嫁衣,与她所嫁之人的身份地位有关。比如剧中盛明兰和盛墨兰嫁的都是名门贵族,所以穿的是身份更尊贵的绿色嫁衣。而盛如兰嫁的是一个穷书生,自然要穿红色的嫁衣了。宋朝女性出嫁遵循一个规矩,那就是“低嫁穿红,高嫁穿绿”。

5.文学创作的文化体现

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一书中不仅展现了他高超的写作技巧,还为我们打造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曹先生在色彩艺术方面的造诣让人叹为观止。在描述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时的装扮时,笔墨不多,通过描写头饰、衣裙、配饰加上几个颜色词的修饰我们就可以看出此人绝非等闲之辈。从这些衣着打扮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熙凤在这个大家庭中的尊贵身份,她所穿戴的也恰好符合她的人物设定,华丽且张扬。曹先生的巨著让我们感受到颜色词的魅力所在。

李清照在词作《如梦令》中写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里的“绿肥红瘦”是形容暮春时节叶茂花稀的景象,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春去夏来之景。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委婉表达了对花开花谢的怜爱之情。

四、结   语

闻一多在《色彩》一诗中感悟到:人的生命就像是一张没有什么作用的白纸,但是绿色就像是生命的诞生,新的开始。红色象征着生命的希望,充满朝气和蓬勃的生命力。黄色与忠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会了诗人做一个忠义之人。至于蓝色和粉红色则是让诗人感悟到高洁和美好。最后的冷色调灰白色和黑色带给诗人的是人生的失意和悲哀。作者认为生命本无价值,但是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色彩丰富了生命的价值。短小的诗句富有精悍的人生哲理。可见颜色词也具有极其重要的语用价值,是人们表达主观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词语。从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发现,正是因为颜色词的不断出现,历史才会如此丰富多彩。颜色词历经千年,词义发展不断壮大,时至今日,颜色词不可计数。汉语颜色词“绿”的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产生了健康、和平、希望、安全、背叛、青春等含义,这些词义构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含义。

(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薛亚红,杨忠.颜色词与颜色词理论[J].外国问题研究,2013(1):75-81.

[2] 朱静.话说汉语颜色词[J].文化学刊,2021(11):86-89.

[3] 许慎.说文解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猜你喜欢
颜色词语义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语言与语义
谁远谁近?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中英颜色词涵义异同及其成因分析
从色彩心理学看《藻海无边》中颜色词的功能
英汉颜色词之对比与翻译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