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底层,拒绝歧视

2023-05-30 10:48陈直
北方人 2023年1期
关键词:最底层阶层底层

陈直

以前看过一部电影,一个企业老总或高管因为儿子自杀而受到很大的精神创伤,然后就此放弃了高薪职业,开始从事底层工作(盖房子、刷油漆等)。他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好,没有过多的精神压力。

在电影中,我发现他没有因为从事底层工作而受到职业与阶层歧视。这让我感到震惊,因为在现实中,身处社会底层就很难不承受职业与阶层歧视,这种歧视由不得你选择,你也难以忽视。那时我就想,在电影里,企业老总的精神创伤可以通过从事底层工作来获得治疗;而在现实中,从事底层工作会造成精神创伤。

看这部电影时,我正在工厂从事最底层工作,我所遭受的歧视无处不在,我那时多么希望我也可以如他那样身处无歧视的环境。如果那样的话,我就不必每天身处在创伤性的环境中。至今,我仍然在设想或期望着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没有人会因为职业、阶层而受到歧视。

在歧视性的社会环境中,无论你内心有多“强大”,也无法抵抗 住 外 界 持 续 不 断 对 你 的 歧视。在前几年,有些手机被称为“厂妹/弟机”,所有人都看不起这些手机,因为只有那些对手机一无所知的“厂妹/弟”才会购买这些手机。这些“厂妹/弟”被认为是典型的底层,是无文化、无学历、无知的人,这些人购买这些手机是在承担“智商税”,正在为他们/她们的低智商而付出代价。这样赤裸裸的职业、阶层歧视言论在互联网上随处可见,在线下自然也普遍。可以说,这样的歧视是社会的共识,被歧视的群体甚至也会如此思维。

在这样的共识之下,从事着底层工作的人们就不得不为了糊口而承受着沉重的负担:一面承受艰辛的工作,一面承受社会层面持续不断的歧视,如人们不断在外卖骑手、清潔工等群体中发现的那样。不过,由于外卖骑手与清洁工的切近,人们有更多的“感同身受”;而在“遥远”农村、工业区底层工作的群体,其受到的“感同身受”就更少。

人们可能会说,这样的歧视环境能激发人们的“上进心”,能激发社会的“活力”。显然,社会的“活力”“繁荣”不应该由这样的歧视/被歧视的驱动力来实现。由被歧视、折磨、苦难所触发的动力,更可能导致进一步的歧视、折磨与苦难。

当我在嘈杂的工厂里每天上 12 小时的夜班,一个月只能获得不足 3000 元的工资时,我无法不怀疑其合理性。人们会质问我:为什么你没有“上进心”?为什么你以前不努力学习?为什么你没有学历只能干最底层的工作?但是,是否如果我“上进”了,我有“本科学历”,就意味着这些最底层的工作不存在了?是否最底层就必然要接受这样的境况?在今天人类文明可以把探测器发送到太阳系边缘的时代,这些问题可能更值得思考。

(摘自2022年第17期《南风窗》)

猜你喜欢
最底层阶层底层
荷花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航天企业提升采购能力的底层逻辑
七月之夜
如是说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一秒变酷炫!德国摄影师将螺旋式楼梯拍成“盗梦空间”
回到现实底层与悲悯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