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

2023-05-30 10:48张佳玮
今日文摘 2023年6期
关键词:宫保鸡锅铲蛋炒饭

张佳玮

烟火气这词很中国,他处不太容易懂。李安《饮食男女》里,归亚蕾扮的梁伯母,在美国女婿家住不惯,回家后一口湖南腔跟人抱怨:“吃饭咧,除了洋葱就是汉堡,我炒个蛋炒饭,他的警报器都会响咧!我在那里真是生不如死!”

的确,吃惯汉堡当饭、家里又有烟雾报警器的人,很难理解蛋炒饭的意义。好蛋炒饭,得讲镬气。热锅冷油,隔夜饭,铲锅烟雾,炒得乒乒乓乓。有明火最好,蛋蓬松,饭耐嚼,身骨干爽,才是好蛋炒饭;暗火无烟,蛋稀饭黏,拖泥带水,谁吃得下。

如此这般,厨灶间烟火飞舞,哪怕一碗蛋炒饭,都让人生机蓬勃;冷锅凉灶,瞎糊弄事做出来的,尤其是冬天,很容易让人垂头丧气,甚至了无生趣。

十二年前,上海遵义路天山路那一带,夜间会停住一辆大三轮车,放下炉灶、煤气罐、锅铲和各类小菜。推车的大叔把火一生,大妈把车上的折叠桌椅一一拆开放好。

你去吃,叫一瓶啤酒,问大叔:“有什么?”大叔年纪已长,头发黑里带白,如墨里藏针,但钢筋铁骨,中气充沛,就在锅铲飞动声里,吼一声:“宫保鸡丁!蛋炒饭!炒河粉!韭黄鸡蛋!椒盐排条!”“那来个宫保鸡丁!”“好!”

他家手艺不算多样,而且挺固执:如果有人提过分要求,比如,“老板,非黄炒鸡丁!”老板就皱起眉来,满脸不耐,粗声大嗓地说:“那样炒没法吃!”

但这几样菜,千锤百炼;油重分量足,炒得又地道;能吃辣的,喝一声“老板加辣椒”,老板就撒一把辣子下去。冬天,坐得离大叔近些,边吃边看他巨锅大勺地炒,人能吃出汗;穿着外套出来的,吃完了都能脱了外套,内衣已经湿一层,有鼻塞的能吃到吸溜鼻子,顺耳垂滴汗;在阵阵烟火与辣椒味中,边打喷嚏边抹鼻子:“这辣!”——是为烟火气。

当然还有别的。比如,冬天早起,摸黑去早点摊包子铺,笼屉高高叠起,大家排队递钱。生煎正在起锅,哗啦一片白气撞人,排队的、卖生煎的都迷了,看不见;卖生煎的拿锅铲,刺啦刺啦,摸索着铲那脆底的生煎,一边问:“你要几个?”——亦为烟火气。

往回几年,夏天重庆,南滨路附近,还吃得到柴禾鸡与火盆烧烤。大夏天,围炉坐,烟火喧腾,有长辈开玩笑:也不晓得烤的是鸡还是人!

一个都匀出身、如今在雅安的老前辈,跟我说过个故事:说他以前不富裕时,周末攒了几个钱,跟俩哥們去夜市吃烧烤,三人并排大嚼大饮;喝多了内急,起身去了又回;边吃边和周围的哥们海吹瞎唠;到中夜时分,烧烤摊家里来换人撑后半夜,烟雾稍散,一看左右:俩哥们人呢?怎么是俩陌生人?站起来一看:敢情烟太呛、酒太冲,吃得太快活,哥几个串隔壁摊去了!再一想算了,也不碍的,坐下来,新朋旧友,接着边吃边唠!

大概吃东西有两种状态。一是冷静的,克制的,细致的,条理分明的。再便是狂热的、囫囵的、按捺不住的、热情澎湃的、甩腮帮解衣裳一头埋进烟熏火燎里的。前者回想起来清晰明白,后者则剩下一片单纯的快乐:是让人觉得稀里糊涂也没关系,看不清楚也没关系,一份忘我又安泰的,想起来可以原谅一切小瑕疵的,快乐。

(陈清舒荐自《看天下》)

猜你喜欢
宫保鸡锅铲蛋炒饭
宫保鸡丁
外公的锅铲
一起来做蛋炒饭
蛋炒饭的哲学
锅铲
基于电子舌对27份宫保鸡丁样品进行味觉品质分析
老爸牌蛋炒饭
蛋炒饭助力脱贫
妈妈的锅铲
Recettes chinoi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