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创客创新能力调查及提升路径研究

2023-05-30 09:13赵倚墨辛亮郭丽峰
关键词:创客教育创新创业创新能力

赵倚墨 辛亮 郭丽峰

摘要:创客教育是高校承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命的重要举措,对青年创客的创新能力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文章以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为例,编制高校青年创客创新能力量表,通过问卷调查对该院8个科技创新社团青年创客创新能力进行调研,运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频数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青年创客创新能力水平和不同创客群体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并针对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关键词:涉农高校;创客教育;创新能力;创新创业;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4-0053-04

21世纪以来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创新创业不仅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活动,也成为了打破经济新常态、促进中国经济转型与快速增长、实现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要素,而创新人才的核心能力就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工智能时代不可替代的人力资本要素,而培养青年学生创新能力已然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教育发展主题。2017年《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并强调“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1]。人的创新能力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构成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必将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责任。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这就要求对青年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要予以高度重视,努力造就一批素质高、技能强的青年科创人才。青年学生富有激情和活力,是创新创业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教育部在积极通过“以赛促学”的形式推动大学生主动投身创新创业的进程中,成功挖掘并孵化了一批优质项目,这对于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及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高校青年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可以丰富有关创客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高校青年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与人才培养工程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创客教育”与“创新能力”意义阐释

(一)创客教育

创客教育是一种传承体验教育、项目学习法、创新教育与DIY理念的思想,以开放、创新、探究、创造中学为教育理念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模式[2,3],强调学习者融入创造情境,在创造中学习[4]。创客教育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创新与实践,在具体实施环节中可有效结合手脑,其核心理念实现了由“做”到“创”的发现式学习的演变[5]。创客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基于新技术的亲民化和“人人都是创客”的创新实践理念。在学校教学中引入可行的技术,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创意,利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实现产品制作,是创客教育的基本内容。创客教育在推广应用技术和创新实践的同时,关注学生从提出创意到产品呈现过程中进行的“创造中学习”,以及这种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并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启发。

(二)创新能力

个体层面的创新能力指个体的创造力、创新性及创造性等核心竞争力[6],是其创新精神的外在行为表现形式,是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与巅峰表现[7]。高水平的创新能力个体一般具有独立性、独创性、好奇心、冒险性、审美情趣以及幽默感等特征。培育个体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培育创新人格倾向与生成创新思维两方面[8]。

学界对创新能力的测评方法呈多样化发展态势,呼应着时代发展的刚性需求。在创新人格方面,谢弗(Schaefer)(1971)编制“创造性态度调查”(Greativity Attitude Survey),用以评价个体与创新能力有关的主观态度与意愿[9]。台湾林幸台、王木荣等修订而成的《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Williams Prefer Measurement Forms,WPFM),用以测量学生的创新人格倾向水平,包含冒险性、好奇心、想象力与挑战性四个维度[10]。在创新思维方面,Abedi(2000)编制“创新思维量表”(The Abedi Test of Creativity,ATC),量表采用自評方式,包含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与精细化四个维度[11]。本研究综合学界研究成果,将从创新人格倾向评价与创新思维评价出发,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测评。    二、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

研究通过编制高校青年创客创新能力量表,形成调查问卷,以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8个科技创新社团青年创客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通过抽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47份,其中男生占比78%,女生占比22%。一到四年占比分别为:35.28%、30.57%、20.38%、13.77%,其中57.55%为学生干部。

问卷共分为青年创客基本情况与青年创客创新能力情况两部分。青年创客基本情况部分主要包括性别、年级、是否为学生干部等。青年创客创新能力情况部分包括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倾向。创新思维部分以ATC量表为参考,编制《创新思维量表》,包括4个维度、16个题项。创新人格倾向部分以WPFM量表为参照,包括4个维度、12个题项,均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

(一)信效度分析

研究在已有量表基础上编制问卷,咨询领域专家意见进行修订,并进一步完成信效度检验。通过SPSS 24.0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以确定量表中各项目数量,构建最佳因子结构,并通过Amos 24.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检验理论模型,确定量表的测评维度。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创新思维量表》数据中KMO值为0.824,卡方值为338.258,自由度为105,P=0.000,表明样本数据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将《创新思维量表》分为4个维度,即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精细化。进而使用Amos 24.0软件进行《创新思维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以考察学生创新思维模型的拟合情况,如表1所示。

一般情况下,CMIN/DF值在1~5之间表示模型适配合理,在1~3之间表示模型适配良好;RMSEA小于0.08,SRMR小于0.05表示模型适配合理;NFI、RFI、IFI、TLI、CFI值在0.9左右表示模型拟合良好。因此,学生创新思维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可用于测量学生创新思维水平。内部一致性α系数值等于0.864,检验结果(见表2)表明《创新思维量表》及其分量表的信度指标比较理想。       《创新人格倾向量表》具备良好的结构效度[12]。因此,研究直接将样本数据通过AMOS 24.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检验学生创新人格倾向的理论模型,确定量表的测评维度,创新人格倾向模型的拟合情况如表3所示,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可用于测量学生的创新人格倾向水平。

如表4所示,《创新人格倾向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值等于0.825,检验结果表明《创新人格倾向量表》及其分量表的信度较高。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青年创客创新思维整体分析。首先,对学生创新思维的现状进行整体层面上的分析,根据五点量表计分标准,创新思维平均得分为3分则体现中等水平。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学生创新思维整体水平为3.888分,略高于平均分。由此可见,当前该院青年创客创新思维基本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仍然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具体来看,该院青年创客的思维独创性(3.906分)最高,表明该院青年创客创新想法丰富,勇于追求新事物、探寻新方法,具备一定独立构思的潜质。其次,是精细化(3.902分)和灵活性(3.896分)。最后,是流畅水平(3.847分)。说明该院青年创客在特定时间内可产生相对较多的创新性想法,思维较为灵活,但在产生想法的同时缺乏深入的思维流畅性,通常会遇到一定的阻碍。

2.青年创客创新思维差异分析。对该院青年创客创新思维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该院青年创客的创新思维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是否为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

从性别上看,男生的思维流畅性与思维独创性高于女生,且在流畅性上差異显著(T=3.832,P<0.01)。相比女生,男生在一定时间内会产生更多想法,思维更为敏捷,更少受到阻碍。一般而言,较之女生,男生的性格更为活泼,相对更具冒险精神,而女生思维模式则偏向缜密思维[13]。因此,对于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指导教师而言,在教学与指导过程中关注男、女学生的思维差异,并进行差异化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3.学生创新人格倾向整体分析。该院青年创客创新人格倾向整体水平为4.039分,高于平均分3分,可以看出当前该院青年创客的创新人格倾向处于较高水平阶段。具体来看,该院青年创客挑战水平最高(4.061分),表明青年创客探究复杂问题的意愿较高,主观上愿意在较为复杂的情境中理清头绪,进而解决问题。其次是冒险性(4.050分)和想象力(4.041分),最后是好奇心(4.013分)。说明该院青年创客的想象力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凭借直觉构想未曾发生事件的能力相对较弱。好奇心是形成创造型思维的前提,是促成创新行动的动力源泉,同时也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该指标相对较低说明该院青年创客遇到新奇事物或在陌生外界环境刺激下激发个体认知内驱力及寻求知识的动力相对其他指标较弱,但就整体分数仍处于中上等水平。

笔者对该院青年创客的创新人格倾向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该院青年创客创新人格倾向水平在性别、是否为学生干部方面存在差异,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从性别上看,男生的冒险性、挑战性、好奇心与想象力高于女生,且男女在好奇心(T=2.587,P<0.01)与想象力(T=2.245,P<0.01)上差异显著。即相比女生,男生的好奇心更加强烈,在遇到问题时追根究底的精神更强,凭借直觉构想未曾发生事件的能力相对较高。研究认为,男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显著高于女生的原因可能在于男、女性格方面的差异性。相比女生,多数男生的外向型性格更为鲜明,外向型性格更易驱动学生不惧挑战,具备该特征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表现出更强的积极性与好奇心[14]。从是否为学生干部方面上看,学生干部的冒险性、挑战性、好奇心与想象力高于非学生干部,且在冒险性(T=3.769,P<0.01)上达到显著。即相比非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探究问题,特别是分析复杂情境的主观愿望更为强烈,在面对失败与批评时的接受度更高,更加敢于为自身观点进行说明与辩护。

三、高校青年创客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一)推进高校青年创客创新能力差异化培养

研究发现,男生、学生干部的创新能力与女生及非学生干部间存在显著差异,学生性格因素与发展机会因素均是形成差异的主要来源。如相较于女生,男生更具思维流畅性,其冒险性、挑战性以及好奇心方面的表现更突出,而女生则表现为思维精细化的程度更高。相较于非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拥有充沛的日常实践和锻炼机会,想法通常更为精细,其冒险性、挑战性以及好奇心水平均更高。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指导教师应重视不同学生群体间的发展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其创新能力。同时均衡不同群体学生的发展机会也是创客教育指导教师所应注重的另一方面。凭借兴趣加入创客教育学习的学生与专业学生在知识学习、技术应用、思维方法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创客教育中的创客学习活动也就需要进行差异化的组织。

(二)加强高校创客教育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引领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和根本落脚点。创客教育亦是如此,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应以普及创客教育理念和更新教育观念为基础。创客教育理念认为,每位学生都有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可能性,人人皆可为创客,指导教师要能够关注和引导每位学生的创新、创造和个性化的设计活动,并对其创意实践活动提供激励和引导。在教育观念方面,创客教育的教学主张学习者在创意提出到实践的完整行动过程中实现全面的发展。创客教育指导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项目实践过程的监督和支持,通过过程性评价的组织和项目反思活动的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客教育要努力实现全方位开展、宽领域施教,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活力,厚植教师教学成长沃土,推动指导教师加强对创客教育课程建设及实践指导开展研究探索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协同建设优质共享的创客教育教学资源库。组织开展创客教育指导教师日常培训,发挥名师优课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广卓有成效的创客教育培养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升。

(三)构建高校创客教育全过程人才培养体系

校园是青年创客进行创新活动及成长成才的主要场所,高等教育阶段的创客教育更是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专创融合、科创融合、产创融合、思创融合,辅以教育信息化平台支撑,通过创新创业在线课程赋能,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多场景的课程平台搭建,构筑全过程、多平台、分阶段、递进式实践课程体系,协同推进创新创业质量提升。

结合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通过专业学习激发创意并组建合作团队,以“课赛融合”的形式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分类分层开展实战训练,提高项目质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网络学习的积极因素,探索“线上+线下”等超越时空限制、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通过慕课、在线直播、翻转课堂等形式,以促进教学资源开放共享为突破,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创客教育中的创新应用,为学生的自主及协作学习提供丰富内容,构建创客教育的新范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意见[EB/OL].(2017-09-25)[2022-06-16].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201709/t20170925_315201.html.

[2]杨现民,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

[3]祝智庭,孙妍妍.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中国电化教育,2015(1).

[4]郑燕林,李卢一.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学习——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J].开放教育研究,2014(6).

[5]陈荣,陈增照,王世娟.創客教育的思想流变与实践进路——兼论“创中学”对“做中学”和“发现学习”的超越[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6).

[6]褚宏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整体设计与策略组合[J].教育研究,2017(10).

[7]褚宏启.核心素养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21世纪中国的国民素质提升与教育目标转型[J].教育研究,2016(11).

[8]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0(1).

[9]Schaefer,C.E., & Bridges,C.I..Development of a creativity   attitude survey for children[J].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1970(3).

[10]林幸台,王木荣.修订威廉斯创造性思考活动手册[M].台  湾:心理出版社,1997:97.

[11]Abedi,J..A latent-Variable modeling approach to assessing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creativity instrument[J].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2002(2).

[12]申继亮,王鑫,师保国.青少年创造性倾向的结构与发展  特征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

[13]赵留萍.妙用“性格色彩学”,打造高效政治课堂[J].思想  政治课教学,2012(9).

[14]谢翌,石建伟,邱霞燕.学生发言体验的现象学研究[J].教  育科学研究,2013(2).

猜你喜欢
创客教育创新创业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教育技术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创客教育中教师创新实践教学的应对和改进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