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春天里的奇景(外二篇)

2023-05-30 10:48汤丽群
青年文学家 2023年11期
关键词:枇杷枝头星星

汤丽群

初春早启疑霜雪,远梦花开遍岭头。

曲似琵琶天外籁,歌如雨洒漫山沟。

踏霞月照人欢乐,奏舞莺啼庆采收。

色艳酸甜尝俊味,云霄时果解千愁。

春天,桃花红艳了大地,梨花清纯了天边,樱花烂漫了山野,枇杷树的素颜则惊艳了你……

我慕着它的素颜,跟着朋友,悄悄地来到了它洁白的宫殿。这宫殿犹如桃花岛,盛开着五颜六色小花的陌路在戴着银色“帽子”的枇杷林下纵横交错,弯来弯去,绕来绕去,一条条幽静又淡雅,一条条连绵而又清纯……

设计成这样,可见主人的匠心,让来采摘枇杷的人多了几分欣赏,几分赞叹!

这枇杷林,一人多高,状如伞形,如蘑菇、如亭子、如灯罩、如倒扣的碗,又如倒立的荷叶,它们绿叶葱葱,绿间点缀着一顶顶银色的帽子,一顶又一顶,一树又一树,一片又一片,形成了一眼望不到边的枇杷林。这枇杷林,银光闪闪,一眼望去,满眼亮晶晶,如一颗顆水晶挂在树上,熠熠生辉;如一块块白银,在闪闪发亮;如一朵朵棉花,开放在枝头;如朵朵洁白的雪花,凝聚在枝丫上;如一朵朵白云,浮游在枝头上……它们纯洁无比,给这满是绿的山头,带来了美景,让人们在远远的地方,一眼就能望见它。微风轻轻而过,白色的波浪不断地起伏着,犹如一群群纯洁的白天鹅,在绿涛之上翩翩起舞……

欣赏着这漫山遍野的银装素裹,主人跟我们讲述了他们种枇杷的经历:“当初这些枇杷林是一座座小山丘,山上长满了松柏和芒草,我们请来工人帮忙砍划,割草、烧灰,理山皮;之后,为了增加土壤的营养,我们便往上挑猪粪。我们十年没外出挣钱,把十几年的时间全部用在这枇杷山。头三年,枇杷种上去,到结果的时候,发现结出来的果子不佳,市场不好销售,就把它们锯掉。我们请技术师傅来嫁接,嫁接上去后又等三年,结出来的果子又不佳,我们又把它们锯掉重新嫁接,这样又要等三年。一来二去花费了十几年工夫,这期间我们都没挣钱,你看我们有多惨。这段时间我们每天都在这里忙碌,忙到手脚都软了,到现在它们成型了,我们却老了……”“枇杷的外套袋是买废弃的一卷卷的包装纸自己裁剪的,我们把它们剪成长方形,再把它们订成袋子。我们先在枇杷开花的季节里疏花,枇杷花开的时候是一大束一大束的,我们把这大束大束的枇杷花先疏掉,每束只留下两三小束,然后,在枇杷结小果的时候再疏果,边疏果边套上一层白色的软软的泡沫袋子。这件白色的‘衣衫像妈妈一样,细心地呵护着枇杷果,使枇杷果在风雨的摧残下不会受到伤害,让枇杷果在它温柔舒适的怀抱里不断地生长,长成一个个粉嫩嫩、黄灿灿的惹人喜爱的果子。果子成熟了,采摘下来放在篮子里,这位清纯而又尽职的‘妈妈又一路护送着它们,使它们不会受到伤害,安全地进入千家万户。”

听说以前的枇杷果可没有享受过此种待遇,以前它们自己赤裸裸地迎着风雨在枝头自然成熟,而今却不行,要等它们在枝头自然成熟,会被鸟儿吃得光光。

听说以前的枇杷果,有的人会用蓑草包起来,用蓑草包的成熟的枇杷果味道特别好,因为枇杷果能吸收到从蓑衣上渗透下去的天然露水。

听说以前,还有人用旧报纸包枇杷果;而现在大面积种枇杷,没办法用蓑衣和旧报纸包,只能用这种包装纸取代。这种白色的包装袋能减少日晒,更好地保护枇杷,使枇杷果更漂亮……

这不经意的取代,却取代出了春的奇景。

走出家门,走进山里,无论是远还是近,无论是城郊还是乡村,你都能看到那绿叶丛中那亮闪闪的“帽子”,一顶又一顶,顶顶闪闪其华,顶顶闪闪其亮,既鲜亮又脱俗,白绿相衫,既淳朴又淡雅。它们仿佛是春姑娘特意赶来装扮人间的,漫山遍野都是,山岭头、山沟里,无处不是……

农民伯伯不经意间的大手笔,为春天画下了清纯亮丽的一笔,它成了人们踏春、寻春所啧啧称赞的春景……

春天里的田园

暖和的阳光照进我的心房,和煦的春风牵着我的手,活泼欢快的鸟儿催着我,让我快快投入春天的怀抱。

一条清澈碧绿的小溪仿佛是我的向导,指引着我前行。和风轻轻地吹拂着它,它轻轻地、柔柔地起伏着,仿佛一位芭蕾舞者在舞动着柔软优美的臂膀。岸边的树丛,绿绿葱葱,一片片刚柔相济的翠竹,紧紧地攥着我的心,使我的脚步不断地加快着,想快快一睹它们的风采;树丛下,各种各样美丽的野花争奇斗艳,为我送来热情深切的问候……

我来到了农田—这哪里是农田呀,这里简直就是人间最美的花园,绿色的天堂……

那一片片浓绿的、浅绿的、嫩绿的、黄绿的、翠绿的、碧绿的蔬菜,犹如一朵朵盛开的花,它们沐浴在阳光下,舒展在微风中,露出甜美清纯的笑脸……

菜畦仿佛是用现代机械印出来的模板,又仿佛是古代建筑物的房顶,高低宽窄错落有致,色彩也互相接近。

那一畦畦茂盛的、浓绿的穿着白色衣衫的长着圆滚滚大腿的甘蓝菜,犹如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强壮有力;那一畦畦刚刚吐出嫩芽的密密麻麻的油菜,如刚刚出生的婴儿,稚嫩惹人喜爱,散发着刚出生的香味。我怕踩到它们,小心翼翼地从它们的身边而过;我生怕惊醒了它们,蹑手蹑脚的。在它们的旁边,是一簇开得正旺的金鸡菊,朵朵金黄,它们犹如一群穿着黄色裙子的舞者,在这里载歌载舞,它们那优雅的舞姿吸引着你,让你走近它们、观赏它们、闻它们、亲它们,它们的身上散发着馥郁的金菊香味,让你爱不释手,让你禁不住伸出手去摘下一朵,贴到鼻子上闻了又闻,然后,闭上眼睛好好地享受着那种妙不可言的感受:天空湛蓝湛蓝的,朵朵白云悠闲自得,和风就在你的身边,双蝶就在你的怀中,叮咚的泉水就在你的脚下……

一棵挂满着金灿灿、黄澄澄果子的阳桃树,果实犹如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在枝头上璀璨生辉……

那一棵棵肥硕的、青绿的油菜,犹如一朵朵盛开的木棉,它们排列得非常整齐笔直,好像是用直尺画出来的,它们的间距,棵棵相等,横的相等,竖的也相等。更为叫绝的是,它们的身长一样高,好像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兄妹,它们茎部的肥厚和叶子的厚度好像也都一样。我不禁赞叹,赞叹农民伯伯是如何用他们那双神奇的布满老茧的粗手培育出这么精致的“花园”来的。

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毛豆,绿绿的,微风而过,它们不断地摇晃着,荡起阵阵绿波。在绿波中间,忽地长出一丛丛令人垂涎三尺的高挑的甘蔗来,恍若“柳暗花明又一村”,给你另外一种视觉感受。

那一排排竹竿,犹如农民伯伯那坚硬的腰背,它们承担着风霜雪雨,尽职地履行着它们的责任。一条条苍苍翠翠的瓜藤正依附着它们不断地向上生长着,硕大的绿叶一片又一片,掩映着一朵朵黄灿灿的花儿,在阳光的映衬下,特别灿烂。它们有的已结上毛茸茸的瓜子,嫩嫩的、绿绿的,犹如几个月大的婴儿,着实可爱。我真想靠近它们,真想撫摸它们;但看到它们那可爱的劲儿,我着实不忍心碰它们,只远远地站着欣赏它们。

那一片片清秀笔直的翠竹,不断地梳理着它们那细长的枝条,默默地站在岸上挡住了风雨,尽心尽意、尽职尽责地保护着这片肥沃广袤的“花园”。

远山正飘着淡淡的云烟,给这片美丽的“花园”带来了描绘不尽的诗情画意!

摘星星

连绵起伏的群山,静谧、安详、柔美,却又刚劲、峭拔,它笼罩着薄翼般的紫烟,袅袅地从我们的脚下而起,我们仿佛行走在天堂,悠然自得,一下子忘却了人间的烦恼与忧愁,忘却了人间的爱与恨,忘却了人间的辛酸与泪水,忘却了人间的是是非非……

心若幽兰,安静地与这静谧的群山融为一体,恍若神仙。朋友说,我们要去摘“星星”。对呀,这是摘“星星”的好去处:你看,我们“好山好水”的队员们正欢快和谐地拧成一股力,在闪闪发光呢。那闪闪的亮光,不正是“星星”的亮光吗?那亮光不正是我们想要摘的吗?

我们到了天窗坪,保安人员温和地对我们说:“你们进去可以自己摘‘星星。”那“星星”就在我们的眼前,我欢呼着,奔跑起来,直奔“星星”而去。但见幽径上,种满着一棵又一棵茂盛的龙眼树,此时,龙眼正成熟,圆圆的果实挂满枝头,它们犹如一颗颗“星星”。“星星”散着满坪都是—幽径边、花园里、转弯处、直角处、屋檐下、长廊里。那些“星星”是圆圆的,有的零星地点缀枝头,有的悠闲独处,有的喜欢热闹,好几束紧密地聚在一起。它们各式各样,但都不缺失自己的姿态和雅意。它们与绿意浓密的枝叶相衬,相得益彰……

我们一路漫步、一路欣赏、一路畅谈、一路欢笑着,一路摘着“星星”。我看到了几颗圆圆大大的“星星”挂在树梢上,它们好像在向我“眨眼睛”,调皮地对我说“快来摘‘星星”。我好像听懂了它们的话,也对它们眨了眨眼睛,可我真的舍不得摘下这些充满灵性的小精灵,但又受不了它们那迷人的诱惑。于是,我扒开它们的枝冠,举起手,跳起来,想要把它们摘下来。我的力量不够,跳不高,“好山好水”的队友走过来,猛地一跳,把“星星”摘下来,微笑着递给我。我捧着队友帮我摘下的“星星”,“星星”的亮光一下子照进了我的心,看着队友们都满心欢喜地寻着“星星”,摘着“星星”,我恍若看到了“好山好水”的“星星”在闪闪发光……也看到了天窗坪这颗闪闪的“大红星”……

夜幕渐渐来临,树丛下的灯光一盏一盏不约而同地亮起来,或白,或黄,或橘,或红,五颜六色,应有尽有。它们照射着旁边的草丛与雅室,焕发出五彩的亮光。远远望去,它们与天上的星星交织在一起,好似真的星星。此时,“星星”就在我们的脚边,我不禁奔跑起来,追心中的“星星”而去……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一轮圆月,散发着橘红色的光芒,渐渐地从树梢探出头来,它惊喜地看着天窗坪满坪的“星星”,这些“星星”也灿烂地伸出头来,大胆地张望着月亮,它们的目光交融在一起,闪闪发光……

此时,远处传来了悠扬的琴声,那琴声混合着虫鸣,奏响了一支荡气回肠的交响曲……

猜你喜欢
枇杷枝头星星
枇杷
枇杷
爱在枝头
风在枝头望什么
枇杷
夏月枇杷黄
书的怀抱
On Syntactical Features of John F. Kennedy’s Inaugural Speech
站在枝头的春天
串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