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德育视域下的课程思政长效机制建设研究

2023-05-31 13:23施敏洁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3年4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长效机制课程思政

施敏洁

[摘 要]终身德育思想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形成已久,新时代其内涵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延伸。本研究提出课程思政需要与终身教育相融合,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等各个环节中同步融入,让终身德育落到实处,为社会主义中国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终身德育;终身教育;课程思政;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3) 04-0082-03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 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1]

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可以看到,“立德树人”是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关键词。“立德树人”是中心环节,是根本任务,是检验标准,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

终身德育思想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其内涵又得到了新的延伸,其重要性又有了新的彰显。在关键性环节——实践阶段,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实施课程思政的全覆盖,是符合当今时代需求的必要之举,将为终身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促使其展现出更加全面的育人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精神保障。

课程思政要实现纵深发展,必须寻求可以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方式,而终身德育的实践,更与课程思政所覆盖的终身教育形态相匹配。课程思政需要与终身教育相融合,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等各个环节中同步融入,让终身德育落到实处,为社会主义中国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推动美好中国梦的实现。

一、研究现状

关于课程思政,已有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是对课程思政核心内涵的论述,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旨在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构建全课程育人环境;二是探讨课程思政的实践意义,认为课程思政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发展的必然,是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的责任使然;三是探索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建议要从整体推进和从推动课程建设两个方面建设课程思政;四是将课程思政理念落实于教学实践,主张以专业为出发点,定位在某一门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五是关注教师面临的挑战,基于教师在课程思政的推进工作中占据的主体作用,发展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已有研究有个共性,就是基于当前時间点,从各个侧面对课程思政进行研究,但缺少对课程思政长期性、课程思政教育的终身性进行的探究,从研究对象的发展时间轴对其进行宏观预测,并对其发展的长效机制进行研究还是个空白区,有待探讨。

国内针对终身德育的研究,利用知网数据库,以“终身德育”为主题进行学术成果检索,共查得11篇论文,其中1篇博士论文,10篇期刊论文,数量较少。综合分析国内终身德育的研究成果,目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阐释终身德育的概念,立足本土化的意义理解,突出适用性;第二,理清终身德育和终身教育的联系与区别,从范畴广度和时间跨度进行分析;第三,从文献研究及实践研究相结合的视角拓展终身德育研究的范围,寻找更贴合中国国情的终身德育新范式。但是,在已有专著及论文中,可参考的理论非常有限,因此,对终身德育的深度研究就变得非常迫切。

国内关于终身德育的研究成果相对薄弱,研究内容也集中于理论层面,践行终身德育的路径及策略都有待研究。国外同类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部分研究成果脱离中国实际。因此,本课题尝试从终身教育视角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纵深发展,以期从实践层面探索中国终身德育的有效方式,走出有中国特色的终身德育新路径。

二、课程思政建设历程

全国范围内开始掀起课程思政建设浪潮的标志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会上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阐明了其开展形式和实施方法,并着手在多个地区的高校进行示范性课程建设。经过六年的艰辛探索,教育界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断提升、实践逐步深入、研究持续深化。落实好课程思政才能回答“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紧抓课程思政建设,才能实现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才能在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同时,形成配套的道德培养体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即“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和机制要真正实现,必须依靠课程思政这个重要抓手。[2]概括起来看,课程思政的最大根本点就是“立德树人”。

提升“立德树人”成效是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思政建设不仅从数量上要求各门课程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更要紧抓核心,从质量上强化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和育人效果的体现。全面铺开的目标基本实现,深化课程内涵成了当务之急。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不同,它依托的载体是各门具体课程(思政课程除外),即实施课程育人,课程思政的核心在于挖掘专业课程中隐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教授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统一、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课程思政的“立德树人”效果与人的成长、学习历程同步,生命不止,课程思政需要与终身教育相融合,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等各个环节中同步融入,将终身德育落到实处,为社会主义中国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推动美好中国梦的实现。

三、何谓“终身德育”

终身德育理念,是指奠基于终身教育思想,倡导德育必须贯穿个体生命始终,不断完善个体主体性道德人格,促进个体品德发展和德性成长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精神范型,[3]是终身教育的一环,在终身教育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凸显了品德发展和价值追求的终身化过程。

教育包括德育,德育是教育的应有之义。终身教育同时也是终身德育。终身教育是各个阶段教育的集大成者,包括从幼儿至老年所接受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而德育活动贯穿始终。正因为其时效长,前一个阶段教育中留下的失败与遗憾可以在后面的教育阶段进行弥补,最终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因为终身教育包括了非学校教育部分,决定了它更加贴近生活,与个人道德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更加密不可分。[4]

终身德育的发展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完善、发展的现实需要。终身德育是解决中国现实道德困境、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重要路径。[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要求,从国家层面看,富强、文明、民主、和谐是大环境的构建;从社会层面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氛围的营造;从个人层面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道德文明的自我提升與实现。三个维度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和谐,共同促进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

四、终身教育中德育的困境与解决之道

(一)全面发展,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对人的不同阶段进行德育,全面预防思想腐朽

终身德育包含学校德育,但更重要的是非正规教育阶段难以统一安排德育内容和步骤,因此主要靠成年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提升。终身德育运行的基本机制是人对自己经历过的事件的反思以及在反思基础上的实践。这正是终身德育的最大贡献:使人有反思的需要、具备反思的能力、养成反思的习惯。[4]

道德具有社会性,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参与道德建设。仅靠学校德育容易导致道德教育与社会脱节,并且缺少连续性和持久性,而终身德育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一,终身德育覆盖了包括学校教育以及非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且需要持续终身;第二,终身德育的过程是形式多样的,是融入社会生活各个环节的,不是某个特定机构专门化的德育走场,是与生活高度匹配和内在一致的;第三,终身德育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鲜活而不呆板,社会生活是终身德育的舞台,为终身德育提供素材和用武之地。终身德育的目的就是生活本身,体现生活的真、善、美,全面预防思想腐朽和生活腐化。

(二)协调发展,现代科技与传统道德教育协调发展,避免遗忘中华传统的育人作用

当代社会发展迅速,科技进步,网络发达,尤其是物质层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追求、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生存智慧等方面也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而道德也在发生着复杂、多维和深刻的变革。[3]近年来,科技伦理、生命道德、网络道德、生态道德等词汇频繁出现,这是现代科技赋予道德层面的新内容,需要人们在生活中加以实践,谨慎对待。与此同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在与时俱进、发扬光大,与新时代新形势相结合,产生了新的需求、新的内容和新的解读。这些精神层面的产物是道德教育的新内容,因为道德发展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突破自己、发展自己。由此可见,终身德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活力系统,它跨越古今、持续更新,并将陪伴终身。

(三)师生共促,师生齐心,教学相长,共同提高道德修养,防止德育工作的片面停止

科尔伯格曾经说过:“不论教师喜欢与否,他们都是道德教育者,他们都是教室中引动道德风气的‘隐蔽课程的创生者。”[6]也就是说,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指导者和控制者,其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而“隐蔽课程”就是课程思政,它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是教师人格魅力和道德素养的天然载体,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教育责任田。教师的道德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支配其教育行为,即直接作用于学生的道德教育成果。因此,教师在提升职业素养的过程中,更需要持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这不仅有助于教师自身的人格完善,还直接关系学生的德育水平。

杜威指出:“在道德问题与理智层面,成人最好向儿童看齐,表现得赤子之心比较好。”[7]这不仅揭示了成年人有必要持续提高道德水平,同时也明示了向儿童学习是个可取的途径。儿童单纯、真诚、情真意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的年龄不一定是优势,唯有保持谦虚谨慎、终身学习,才能保持较高的道德修养,在教书育人中做到言传身教。

(四)课程思政,覆盖终身教育全过程,解决道德教育阶段中断的缺陷

课程思政若只局限于学校教育,将缺少社会化的内容,在正规学校教育结束后,将面临道德教育中断的困境。而用终身德育的思维来解决课程思政的延续性问题十分必要。

终身德育覆盖人的一生,将从出生到死亡的时间跨度作为德育跨度,将婴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整合起来,使它们在各有侧重的前提下相互连贯,形成持续而稳定的教育发展序列。[4]在这样的序列中,人能够亲近社会、获得与他人交往及共同生活的能力,发展自我修养,在职业生活中积累经验,反思生活,历练才干,并在老年阶段得以完善自身优势,规律生活,提升人生境界,安度晚年。

五、终身教育视域下课程思政的纵深发展

(一)终身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学习型社会中终身学习成为常态

终身教育理念已然成为当代国际教育领域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一种教育理念。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热潮中,人们逐渐将学习视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健康饮食一样,成为每日必需。终身学习成为常态,德育包含其中,生活处处见美德,人人有良知。课程思政的德育因素将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得以体现。

(二)课程思政的育人长效机制建设,克服各阶段教育的壁垒,课程思政一以贯之

要建设课程思政长效育人机制,则需要克服各个教育阶段课程思政联系不紧密的问题,需要解决正规教育结束后的社会化德育问题。也就是让课程思政搭乘终身德育的春风,一以贯之地开展道德教育。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教育指导方式,或家长指导,或老师教导,或自我发展,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将终身致力于实现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终身德育的落实途径探索:课程思政覆盖终身教育全过程,完成终身德育工作

终身德育是道德教育与时俱进的产物,终身德育的研究既要体现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又要凸显道德教育发展的前瞻性。[5]因此,终身德育的实践应借由终身教育中贯穿始终的课程思政来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融合在前沿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贯穿在自幼至老的教育全过程。落实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建设,将助力终身德育工作的最终落实。

参考文献:

[1] 全面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N].人民日报,2020-09-23.

[2]韩宪洲.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基本现状与实践反思[J].中国高等教育,2021(23):20-22.

[3]张典兵,孟祥萌.终身德育理念的意蕴及实践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4(3):71-73.

[4]高德胜.终身德育引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4):14-18.

[5]刘爱玲.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终身德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6]刘国强.道德教育及其人性论基础.刘国强,李瑞全主编.道德与公民教育:东亚经验与前瞻[C].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教育研究所,1996:41.

[7]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

(责任编辑:刘洁)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长效机制课程思政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