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2023-05-31 21:13王文件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9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积极心理学小学生

[摘要] 本文从三个模块展开说明,即对积极心理学的内涵以及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阐释、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究、积极心理学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积极心理学是指从积极的、正向的角度研究人的心理,分析人的需要,从而通过运用有效的干预手段来调整和调动人的积极情绪与情感,达成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提升学生的心理成熟度,激发学生向上、向善、向美的目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学术理念之一。与消极心理学相对应,不仅能够运用在对小学生的心理咨询服务或心理健康教育中,同时也能够应用在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让评价向着美好、积极的方向倾斜,让学生在成长中收获幸福感和成就感。积极心理学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有效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積极性、主动性,提升学生内心发展的正向效能,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快乐成长。

一、积极心理学、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要义

1.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人性中光明的特质,它的核心是“健康”“勇气”“关怀”“感恩”“乐观”等。

积极心理学常常运用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分析学生为什么会幸福,为什么会感到快乐或感到厌烦、不快乐,哪些是影响到学生的负面、消极的情感体验因素,哪些又是影响学生的积极、正面的因素。从这些可能影响学生情感体验的因素入手,在教育教学中减少消极因素,增加积极因素,让学生感到快乐、幸福等,引导学生提升心理成熟度,释放积极情绪。

当然,积极心理学不仅能应用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也能应用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教师在评价中多采用正向性的评价,多肯定和赞扬学生,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

2.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指基于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综合表现进行全面观察和分析,并给出客观、公正的发展性评价,来记录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情况。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真实记录,也是学生自身对他人的全面展示。

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教育和全面发展,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和引导性功能。评价结果的反馈具有即时性和阶段性特点,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表现被教师或家长关注着,知道自己良好的表现得到了肯定,也知道自己待提高的表现得到了批评,进而更了解自己,后续持续保持优点,不断改正缺点,自然有助于未来发展与成长。如果缺少评价,那么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可能是片面的,教育意义就会随之流失。将评价反馈给家长,让家长通过评价了解到学生的校内表现。教师也能够通过评价了解到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价结果的即时反馈,家校之间的双向有效沟通,形成家校共育的积极育人合力,助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全方位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发展状态,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的优秀与不足之处,动态调整育人策略,并对有待提高的一部分学生加以关注,对症下药,实施更加有效的、更具有针对性的综合素质教育。

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应用积极心理学,能够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构建优质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的情绪,在评价中被唤醒、萌芽、成长。当学生的积极心理被调动,他们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过程中,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直至遇见更好的自己。

二、理性反思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问题

基于“五育并举”要求下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愈发受到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重视,并不断尝试进行改革实践与理论创新,力争通过评价,客观、精准地了解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并尝试将积极心理学理论融入其中,以评价来激励学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忽视过程性评价

在实际评价过程中,部分教师倾向于根据结果进行评价,难以关注到学生在成长中付出的努力和成长中的闪光点。一些学生由于家庭和性格原因,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擅长小组合作。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他们渐渐改掉了不良的学习习惯,沟通合作能力也在逐渐变强。这些学生虽然在进步,但综合能力依然落后于其他学生,教师没有看到学生的进步,只根据目前的状况进行评价,导致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进步感到怀疑,渐渐缺乏继续进步的动力。

2.评价内容不完善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内容不完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评价层次化。教师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获得较高评价,享受较好的教育待遇,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获得较低评价,甚至被批评得一无是处,这都是不对的,只会引发学生的消极情绪。另一方面为评价内容单一。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个人表现、人际交往、劳动表现、德行表现、家庭表现等各方面,需要对学生这些方面的表现进行精细化评价。一些学生的学业成绩较为落后,但是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表现非常突出,如果仅以学业成绩为主要因素进行评价,容易抹杀学生在其他方面的优秀表现,自然是不够准确的。评价内容的不完善,背后原因也是对评价体系的不重视,或是教师缺少日常观察,缺少评价工具,而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全面。

3.评价主体单一

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存在着评价主体单一的问题。事实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非等同于一次考试测评,其反映的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等五育的综合发展情况。因此,综合素质评价中存在很多较难直接用数据评定的维度和指标,如学生德育素养的高低、同伴协作及沟通能力等发展情况。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如果仅由教师这一单一主体进行评价,则可能出现评价不全面、不客观的现象。另外,仅由教师进行评价,缺少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等多主体参与,学生始终处于被评价的角色,就会淡化评价的发展功能和激励作用,难以形成学生自主管理,向上、向美、向善积极发展的动力。

4.难以找准评价的平衡点

评价的积极性指的是多肯定和赞扬学生,引发学生的积极情绪,而评价的消极性则是指出和批评学生的不足,引发学生的消极情绪。如何在积极性和消极性两方面寻求恰当的平衡点,对于参与评价的教师、家长来说是一大难题,也是教育智慧之所在。积极心理学应用下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指标应适当地向学生肯定、赞扬、鼓励方面倾斜,但绝不意味着没有批评与指正,绝不意味着对学生一片称赞。在实际评价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地肯定和赞扬学生,则会使学生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无法反思产生错误的根源,骄纵心理逐渐养成;如果过度批评、指责学生,学生即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内心消极情绪太多,师生关系也会变得不再和谐,甚至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制约了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达成。

三、积极心理学在评价实践中的应用策略

1.重视评价体系,实施精准评价

学校、教师和家长(包括学生自身)必须正视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从“目标—内容—评价”视角来看,评价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如果缺少评价或者评价不精准,就会导致无法评估教育教学是否达成预设目标,教育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让评价更加精准?需要教师、家长、学生等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活动,将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凸显“过程育人”的实效性。将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融入每一位评价主体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做好对学生的观察和记录。教师通过课堂内外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审美能力、品德素养、劳动意识等,既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也可以合理规划教育教学活动。

为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创新评价形式,教师可围绕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提炼10个星级元素,即文明星、互助星、安全星、口算星、阅读星、体育星、书写星、艺术星、劳动星、卫生星等。每月开展一次“争星达标”活动,通过学生自主评星、小组互评、队委会定星等环节,为学生评定相应的星级,并颁发“星星奖励”。《荣誉手册》是记录学生“星星奖励”的有效载体,学生可把获得的星星粘贴在对应的星星栏目内,积累星星(好习惯)实现更高的星级目标——“月亮高级荣誉卡”和“太阳顶级荣誉卡”。

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选用公信力强的评价标准量表来进行测验,如选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作为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的量表,来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情况。

2.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首先,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旨在培养学生的积极品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不仅关注学生传统的学习能力,更致力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积极的情绪管理、愉悦的人际交往、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劳动品质等。教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应对学生进行分层,按照学业成绩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是要严格禁止的。

其次,在评价内容上要具有全面性,把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具体细化为品德素养、学习素养、健康素养、美育素养、劳动素养五个维度,并围绕五个评价维度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破除普遍存在的“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少于美、缺于劳”的评价导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仅包括学业成绩、学习成绩、学习纪律,同时也表现为以下方面:(1)举止文明;(2)诚实守信;(3)心理品质;(4)懂得感恩;

(5)勤俭节约;(6)劳动意识;(7)体质健康;(8)艺术素养;(9)自主、独立性表现;等等。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准确评价,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下,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兴趣特长,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展和应用自己的优势,以便学习知识、获得学习技巧、发展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并在教育环境中达到优秀水平。比如,某一个学生虽然学习成绩表现不佳,但是在劳动方面表现不错,那么对该学生的评价应该实事求是,既要指出其学习成绩问题,同时也要表扬他的劳动表现。

再次,让评价主体多元化,班主任或教师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进行评价。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评价和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分析对方身上的闪光点,对比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看一看别人视角中的自己是怎样的。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或自我评价,让学生不再处于一个被管理者、被评价者的角色,这势必也会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内心的积极能量,实现评价的发展与育人功能。或者聆听家长的评价,获取学生在家庭中的各方面素质表现。比如,有的学生在学校中表现纪律较好,但是一回到家就变了样子,不服父母的管教,甚至和家长发生矛盾,通过家长的评价,可以了解这一问题。

3.按学生需求进行积极性评价

积极心理营造积极情绪,促进学生积极行为的发生。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天性,了解学生的需求,让他们智慧起来、愉悦起来、发展起来,只有积极的心态才能诱发学生的积极发展动力。

不同学生的需求不同,同一学生在不同时期的需求也可能是不同的。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为了激发学生积极的内心效能,教师要在和学生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了解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与需求。例如,一个学生在学习成绩上表现不足,在绘画方面却有浓厚的兴趣,绘画水平在班级内超群,那么教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时,要对学生的这一优势提出表扬。这样势必能激发学生的内心效能,提高评价的发展与激励功能。

兴趣爱好是学生需求的根源,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创造条件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中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产生积极的需求动机,促进全面发展。

4.积极性评价和消极性评价并存,找好平衡点

显而易见,那种用期待的、全面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的积极性评价是学生的发展动力,而片面的消极评价无疑是学生发展的障碍。要看到,在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下,评价尽可能向着正向的、积极的角度发展,但是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消极性评价,不存在批评教育。

事实上,积极性评价和消极性评价应该并存,并且教师在评价中应找好平衡点,一定程度上向着积极的、正向的评价偏移。也就是说,对学生要多肯定、多赞扬,但是学生犯错要明确指出,特别严重的错误要进行批评。教师的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与时机,提倡柔性批评,有的情况在私下批评更为恰当,保护好学生的隐私和尊严。

总而言之,积极心理学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意义重大,是当今教育评价的新发展趋势。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积极品格,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关爱他人,促进学生在心理、行为、学习等各方面发展,从而获得全面、可持续提升的幸福感。缺少积极心理应用的评价,将淡化评价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正向引导和激励作用。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应用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前前,沈贵鹏.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潜能生”的培育[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03).

[2]李素洁.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班级—团队—个人”评价三维对接[J].湖南教育(D版),2018(11).

[3]李静.以积极心理学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

[4]黄海芳.“五育并举”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研究[J].世纪之星—小学版,2022(01).

[5]薛莉.积极心理学引导下的小学生积极心理养成实践[J].新课程研究,2022(25).

[6]沈斐.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作文评语媒介优化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05).

[7]宋美霞.课堂评价提升学习品质实践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0).

[8]张倩.榜样引领下小学生品德评价机制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1(32).

王文件   河南省永城市第七小學。

张轶群   安徽省合肥市南门小学湖畔花园分校校长。合肥市少先队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钱朝阳    安徽省合肥市南门小学湖畔花园分校副校长。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评价积极心理学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写实记录”的功能与操作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写实记录”的功能与操作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导向探析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