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边塞经典,感悟家国情怀

2023-05-31 16:45赵磊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1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

赵磊

摘要:家国情怀是人们对于国的热爱和对家的归属感由衷而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是儒家文化里“同构家国”的精神命脉。唐代诗歌中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体现家国情怀最为明显。诗人在叙事抒情的过程中,不直接写本朝人,本朝事,而是用汉代的某人某事代替,这种以汉代唐现象其实就是对家国情怀的传承。高适的《燕歌行》,不仅具有唐诗的形式美、韵律美、语言美,更体现一种热爱国土、关心士兵、关注劳苦大众的家国情怀。在诗歌中借助汉事、汉时人名、汉代地名指代唐人唐事这种文化现象不仅是时代印记,更反映了中华民族永不枯竭的责任担当,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淀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以汉代唐《燕歌行》家国情怀

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依然弥香,散发光芒。而唐诗已成为被历代文人吟诵、模仿,流传至今的经典。在浩如烟海的唐代诗苑里,有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在唐代诗人的笔下,很多诗中都提及汉代的故事,如“汉皇重色思倾国”“秦时明月汉时关”“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为何经历几百年历史的唐代会选择汉来指代唐?为何泱泱大唐要思慕遥远的汉代呢?这种现象只是一种表现艺术吗?是有多种因素的存在吗?以汉喻唐是唐代边塞诗中的一种常见模式,它是诗人传达思想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情感的传承,一种对国对家的热爱,一种责任与担当,是儒家文化在唐代知识分子身上的具体行为表现,高适的《燕歌行》就是其中代表作。

家国情怀虽然很早就有,但没有确切的概念。“家国情怀”的概念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产物,是多角度的,家国情怀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是个人对国家所产生的一种普遍拥有的情感共鸣,它以爱国、爱家为核心,是建立在儒家仁爱、敬畏、进取基础上的一种思想感情。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家国同构理念是家国情怀形成的重要因素,共同体意识是家国情怀永葆活力的动力,仁爱之情是家国情怀的感情基础。在本诗中,家国同构的理念正是歌颂诗中战士们保家卫国的核心,共同体意识是诗中士卒们誓死保卫边疆的坚定信念,而仁爱之情则是有责任感的诗人能够心怀天下、悲天悯人的情感基础。

从诗的序言中可以得知,本诗是一首和诗,诗人闻边关征戍之事而作,只有有责任感的人才会关注国事,让读者由衷敬佩。虽然诗歌暗讽一些荒淫无度、谎报军情的将领,但诗人对保家卫国的士卒真心赞美和同情,更让读者感动。

一、歌颂保家卫国的士卒

林语堂说:“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底……孔子的学说也是断然肯定的,要求人与人类与社会负起当负的责任,所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林先生的这段话表明了将士们始终以天下为先的使命意识。这首诗的开篇就以“汉家烟尘在东北”的渲染方式描述了唐朝边关的紧张局势,“汉将”慷慨离家义不容辞地去消灭残暴的敌人。“汉将辞家破残贼”不仅写出了战将的使命感,也呈现了将士们平定叛乱的坚定信心和对敌人的藐视,更能显示出他们对国家安全维护的正义感。这里的“汉家”“汉将”分别是指什么呢?很显然,这泛指唐朝和唐朝的将士。诗的开篇就用这种虚境来营造氛围,给人一种超越时空的联想,从诗人自身情感来看,就洋溢着一种自豪感。“家”字的使用,正好印证了儒家文化中“家国一体”的观念。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这两句诗我们可以调换一下顺序,理解成为天子对将士们大加鼓励和褒奖,将士们才会有作战必胜的信心。堂堂男儿本来就斗志昂扬,渴望驰骋疆场,更何况在天子的感召下,會赋予他们无限的荣光。究其原因,初唐以来,少数民族的不断入侵,导致唐朝边塞战争不断,不断强盛的唐朝很想像汉朝那样,平息叛乱,开疆扩土,社会的尚武风气就比较浓厚。唐代帝王喜欢读汉史、学汉人,其中有两位著名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最为明显。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的李世民。不仅自己喜欢汉诗,而且引领着唐人学汉、慕汉。如命许敬宗修《史记》《汉书》,且他本人也特别喜欢读汉史,喜欢借汉代之典故来作为为人处事的借鉴,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更重要的原因是盛唐时期,国家实力雄厚,政治、经济、文化都如汉朝一样繁荣,甚至超过汉朝。盛唐文人也拥有了自信乐观、慷慨激昂的精神气势,文人大多怀有一种积极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连一心向佛寄情山水的田园诗人王维,也发出了如此的感叹。同时,盛唐文人,能够随军出入边塞,边塞壮美旖旎的风光,也让他们内心火热,豪情满怀,充满了理想的浪漫气质和勇往直前的英雄主义,让他们得到人生历练,正所谓“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接着本诗描写出征的过程,既然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平定叛贼当然义不容辞。火热的激情,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使他们精神奋发,豪气冲天。“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这是描写他们出征时的具体画面,描绘了唐军的赫赫威风,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战士们精神抖擞的雄姿。战士们击着鼓,敲着锣,旌旗翻飞,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在重重叠叠的山峰间,向边塞进发,何等的威武!何等的雄壮!仿佛听到了向边关敌人宣誓“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铿锵誓言。

虽然战士们个个是精兵强将,但胡骑也是凶猛强悍的。正当大军向前行进时,校尉带着紧急文书飞奔而来,报告单于的侵略战火已经烧到了狼山。与敌人血战拼杀到死,才知道他们肃清的不是一群残贼,而是一群虎豹豺狼,正如诗中描写的“胡骑凭陵杂风雨”。面对凶猛的劲敌,将士们英勇拼杀,斗志不减。每次作战归来,刀刃上都是鲜血淋漓。在随时都会死亡的残酷斗争中,他们依然一心想着报效国家,哪里是为了个人的功勋。而同样正是面对凶残敌人的不畏惧,则更显示出士卒的担当与可赞,即使身处异域,也要誓死捍卫。先国后家和威武不屈的精神风貌已经被爱国志士代代相承,到了唐朝,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思慕体恤士卒的英雄

边塞的萧条,长途的跋涉,战争的残酷,都没有让士卒灰心丧气。而让士卒痛心的是将领不能与士卒同仇敌忾。在诗歌中,诗人运用了两组画面,将为国捐躯、尽忠死节的士卒与贪功邀赏、受恩轻敌的将领进行鲜明对照。“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士卒血死拼杀,伤亡惨重,而将军却在帐中纵情享乐,忘记了自己的职责。“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常常恩遇加身的将领,自恃功高,轻视敌人,导致士卒竭尽全力也不能突破包围圈。是啊,醉生梦死的将军,已经忘记身负重任和边塞安危,更不顾及士卒的生死。强烈的反差对比中,将主帅骄奢淫逸的生活刻画得淋漓尽致。高适在痛彻心扉的悲情之后,不禁发出“至今犹忆李将军”的慨叹。

再说汉代李广将军带兵深入北方匈奴的土地几千里。生活上,李将军始终把广大士兵放在第一位,在粮食紧缺时,士兵不吃,他也不吃,在饮水不足时,士兵不喝,他亦滴水不进;打仗时,毅然冲锋在前。追忆历史名将往往是受到现实的触发,究其原因是唐朝边疆的总体状况不得不令人担忧。边将入相,导致一些将领邀功心切。他们谎报军情,全不考虑国家安危,士卒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在边疆享乐的生活现象更是司空见惯。如岑参曾经在《玉门关盖将军歌》中这样写道:“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清歌一曲世所无,今日喜闻凤将雏。”同样,他又在《裴将军宅芦管歌》中这样写道:“将军醉舞不肯休,更使美人吹一曲。”一幕幕的歌舞升平,一幕幕的醉生梦死,怎么会让心系家国的高适无动于衷?正如范仲淹所说:“居庙堂之高則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安史之乱时,高适曾上疏玄宗,直接言说军中各种弊端:“监军李大宜与将士约为香火,使娼妇弹箜篌琵琶,以相娱乐,樗茹饮酒,不恤军务。蕃浑及秦陇武士,盛夏五六月于赤日之中,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乎?”由此可知,军中的荒淫无度到了何种程度。反观汉代将领:李广厚遇士兵,身先士卒;霍去病拒绝赏赐宅邸,发出“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誓言;班超投笔从戎,更有“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愿望。他们的精神风貌与道德境界无法与汉代将领相比。唐代边塞诗人对汉代将领的呼唤,不正是他们浓郁的历史情怀和深沉的忧患意识的体现吗?观今而怀古,怀古而喻今,对现实在深度和广度上思考,对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的担忧,恰是诗人积极人生的反映。最后,诗歌以李将军体恤士卒为事实,希望唐朝拥有像李将军这样有气节、体恤士卒的英雄,更是间接地传达出自己想成为像李将军一样良将的内心独白。

三、同情悲苦命运的思妇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燕歌行》本是乐府旧题,原本以写思妇为主要内容,而高适把这一主题变成了整首诗歌的一个画面,将哀婉缠绵之气与金戈铁马的战争相接。将少妇的相思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和精神世界之中,在战士被围困之时,插入了思妇泪眼婆娑的画面,增加了浓浓的战斗悲情和激昂感,也加深了少妇情感的渺茫和无奈感。

诗人采用唐人边塞诗中常用的时空转换的模式,把士卒和思妇相思的画面同时展现。一边是战士长期戍守边关久久盼亲的苦闷画面,一边是丈夫离家后妻子以泪洗面的啼哭场面;一面是少妇城南远眺的肝肠寸断之景,一面是战士徒然地回首凝望之境。四幅画面两两交错,又同时展现。把两地相思,一同盼望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得特别强烈。这幅画面让我们心生同情和怨恨,为什么帐下寻欢作乐的将领不身先士卒,却如此荒淫无度?为什么像李将军那样的誓死报国、体恤同袍的将领还没有出现?诗人不再单单关注到战士们的心理感受,更能从战士们的心酸悲苦中体会妻子在丈夫远离家乡之后的痛苦。我们感受到,诗人不仅关心战争,更关注广大劳苦大众的命运。若不是高度关注社会、民族和国家、怀有仁爱之心的人,是很难拥有此种高尚情怀的。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国是家的保障,家是国的基础,而家的守护又在于每个人的责任,国家安宁,小家才能平安幸福,正如人们所说,没有国哪有家。可见,家国密不可分,互成一体。同时,家庭是精神品质形成的基础,家国情怀的传承是与家风分不开的,在优良的家风中牢筑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高适借诗来抒发对现实的担忧和不满之情,正是他关心国家,有责任的体现。高适出身于一个文武双全的官宦世家,祖父高侃曾担任唐高宗时期的左监门卫大将军,父亲高崇文也曾官至韶州长史。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青年时的高适就心怀雄韬伟略,虽多次求官失败,但诗风依然雄浑悲壮,常借诗歌来反映社会现实,同时,唐朝虽然国力强盛,但边疆战事却从未停止。唐朝君王历来崇尚马背上得天下的观念,大肆鼓励读书人投笔从戎,很多读书人受保卫边疆时代精神的鼓舞,纷纷向往边塞,渴望建功立业,获取功名。高适在诗中多次表明自己的心志,“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始终用汉代阁名、汉代名将、汉兵等典故来表达从军热情,表现为国建功立业这一主题。高适虽然没有像岑参那样深入边塞,但他也曾随军到过契丹,到过边塞,尝过“混迹渔樵”的贫困潦倒流浪生活,这使他对下层人民的生活感同身受,对边塞的生活也有一定的体察,能够想他人所想,更能体现中国文人志士的可贵品质。

《燕歌行》这一曲边塞之歌,唱出了战士们的英勇义举,唱出了人世间的生死离别,更唱出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家国情怀不仅仅是边塞诗的精神图腾,更是我们拥有家国同构的理念,拥有舍小家保国家的责任感,拥有国家有难义不容辞的使命感的具体表现。家国情怀的文明基因已经根植于每个中华儿女的内心,是他们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边塞诗已被人吟诵至今,它那深入灵魂的国家情怀,早已穿越千年时空,点亮我们时代,辉映千秋未来。

参考文献:

[1]王天恒.漫谈“以汉喻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50-52.

[2]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
浅析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思想,因“家国情怀”而健康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论穆旦诗歌的家国情怀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
王文杰的家国正剧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