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促学生快乐阅读之我见

2023-05-31 11:02周丽孙芹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1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多媒体利用

周丽 孙芹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阅读教学要求是学生学会借助多种媒介进行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同时指出教师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不能局限于课内阅读。课内与课外阅读相互融合,齐头并进,才能更好地拓宽阅读面,丰富语言积累,提升语文素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读书是写作的基础,信息技术时代的语文阅读更要为孩子的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努力提高学生阅读及表达水平,促进孩子快乐阅读、快乐成长。

关键词:多媒体快乐阅读融合改变

“书籍,是通向成功彼岸的一叶舟;书籍,是引领我们走向光明的一盏灯。”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论何时,不论何地,静静享受读书带来的惬意人生是多么美妙!多读书,善读书,不仅能让人静心思考,更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于每个学语文的孩子来说,读书还能提高他们的理解水平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提升了,书面表达水平也必然会相应提高。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在处理读与写的关系上,我深刻地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当然,这不仅仅是语文课内阅读,其中还包括语文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课外阅读。利用多媒体有效融合课内与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及表达水平,促进孩子快乐阅读、快乐成长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信息更新速度快,我们的语文学习也已经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改变了过去“满堂灌”“填鸭式”的语文课堂,它把学生摆在第一位,更加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真正把语文学习变成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交流发现”的过程,使语文学习不再是老师的“独角戏”。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优化,而且能运用当前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便于教师突破重点、难点,更好地去完成教学任务。现在的语文阅读课堂,仅仅满足于学生摇头晃脑地读读背背,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及要求。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各种功能,对多样信息进行优化、整合,恰当地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从而不断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快乐阅读、快乐成长,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阅读兴趣,创设激情四溢的语文阅读课堂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之源。歌德曾说:“缺乏兴趣,将使记忆消失。”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语文阅读课上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阅读知识和技巧,培养和提升阅读能力,更要注重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提高阅读的兴趣。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自然会“寓读于乐”,带着兴趣去读书,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就相应会提高。所以,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势在必行。多年阅读实践证明,提升阅读兴趣不能仅仅着眼于课内阅读,也要向课外延伸。在课内阅读教学时,我们经常会发现因为孩子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的局限,对于一些阅读文本传递的信息难以产生认同感,因此,往往在阅读时提不起兴趣,疲于应付。尤其是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又仅仅依赖语言的描述去引导学生读文悟情,激发兴趣,通常是讲台上老师倾情投入,讲台下学生不知所云,整个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因此,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往往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调节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因为多媒体能把图形、声音、色彩等手段融为一体,遵循了小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特点。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查资料,看视频,进行阅读实践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提高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的方式,更可以把语文阅读变得轻松愉快,真正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另外,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阅读还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教学《黄山奇松》一课时,因孩子们对黄山的情况了解不多,笔者首先把网上海量的黄山图片、视频资料进行优化整合,又搜寻了一些介绍黄山奇松的视频,然后利用多媒体一一呈现,向学生展示了旅游胜地——黄山的独特风光,让学生知道了“黄山四绝”,使他们感受到了黄山奇松的各种不同形态:或屹立,或斜出,或仰,或俯,或卧,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透过语言文字一览黄山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奇松装点下的黄山更加秀美。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了,整个课堂孩子们兴味盎然,一张张涨红的小脸,一个个高举的小手,无不显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学生通过欣赏多媒体展示的黄山奇松的不同形态也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我鼓励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黄山奇松可能还有哪些形态,并让他们仿照文中的写法写一写,这样也很好地锻炼了孩子的习作表达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难点,促进阅读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直观形象思维更占优势,也就是说直观、形象的事物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这一特点正好与多媒体图像逼真、色彩艳丽的特点不谋而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學生对文本文字的表达有时会出现理解错误,难以产生认同感,彼时教师可以利用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感悟。例如,在教学《海上日出》这一课时,学生难以理解文中描写的“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这个句子,更不能体会作者在这个句子的描写中表达的情感。这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向孩子们展示人负着重荷慢慢前行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负着重荷时动作的缓慢,帮助他们理解句意的同时又感受到太阳虽然爬升得缓慢但仍想跃出海面的急切,体会了作者观察的细致及急于看日出的迫切心情,使教学难点在多媒体直观演示中得以解决。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突破难点时过多的语言描述反而容易加重学生理解的负担,利用多媒体将难以理解的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恰当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突破了阅读的难点,学生就不会被这些“拦路虎”阻挡,从而失去阅读的兴趣,更能从突破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指导阅读技巧,提升阅读能力

古人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羡慕别人能享受阅读的乐趣,不如自己走进阅读,在书中寻找“颜如玉”“黄金屋”。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对他们的课内外阅读进行有效指导,就要重视对其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培养。教师要善于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从书本向生活拓展,实现真正的有效阅读,从而获得成长。众所周知,阅读始终要以培养提升语文综合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为主旨。因此,在阅读实践环节上,我们需要学会多种多样的阅读技巧。

(一)利用多媒体搜集美文进行诵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认为读诗、读各类不同的文本,旨在读中积累语言、提升素养。所以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利用多媒体资源库中的大量文本资源,采用小声吟诵、大声朗读等方法来达到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的目标。

(二)利用同类文比较阅读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之一是达到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要学会利用多媒体网络搜集同类文章对学生进行更细化的阅读训练,以掌握同类主题文章的阅读方法。实践证明,这种同类文比较性阅读方法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们要学会善用比较的方法实现学习过程的迁移,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习阅读的技巧。

(三)利用多媒体解答学生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存在并发现的问题

比如在阅读某个文本时,对文本中出现的成语典故、写作背景等,通过多媒体查阅可以解决疑难,赶走“拦路虎”,调节阅读的情绪,激发阅读的兴趣。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享受课外阅读的乐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想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仅仅依赖语文教材和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不断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课内阅读内容和学习目标利用多媒体搜集下载补充性的阅读资源,补充阅读素材,拓宽阅读面,丰富阅读积累,从而享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如教学《黄继光》一课时,因为这段历史距离学生的经历较远,学生很难理解文中表达的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情感。在上课之前,笔者让学生搜集关于抗美援朝的历史资料,了解上甘岭战役的激烈,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积累的同时,也打通了他们的情感之门,使他们更好地与文章表达的情感形成共鸣。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外阅读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搜集学生喜好的作品形成阅读资源库,不定期地运用不同的形式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如在班级开展阅读竞赛、举行故事会,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形式与别的孩子分享阅读的收获,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激情被激发出来,就会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阅读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多媒体的运用使阅读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打破了教材知识的局限性,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对学生的成长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形成了阅读习惯,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恰當地运用网络找寻自己感兴趣的阅读资源进行阅读。当然,利用多媒体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不能流于形式。作为教师,可以把阅读目标细化,根据不同的阅读主题,把学生分为若干个阅读小组,每个小组针对阅读主题达到不同的阅读目标。读完以后,再进行交流分享。学生可以分享阅读中的收获,可以交流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制定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有了目标,学生潜藏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被激发出来

五、利用多媒体,突破“纸质书”的束缚,创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因此,我们要把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充分融合,最大可能地利用多媒体的辅助功能指导学生读什么、怎么读。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阅读。过去,我们的阅读往往局限于纸质书,我们会鼓励家长在假期里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进行阅读;在校园里,我们也会利用图书室、班级阅读角、楼梯间小书吧指导孩子阅读纸质读本。但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很快发现,这些读书方式有很大局限性,往往孩子们刚进入阅读状态,阅读时间就到了,孩子们不得不放下书本,我们经常会在孩子脸上看到没读过瘾的遗憾表情。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进行阅读,突破纸质书的限制。我们可以鼓励孩子阅读电子书本,进行有声阅读。事实证明,阅读电子书成为一种更容易为孩子接受的阅读方式。特别是图文绘本和漫画一类的书售卖的价格比较昂贵,如果购买必然会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从而打消家长的购买欲望,可网上的阅读大多是免费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图书资源,阅读到自己想要读的图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做好监督工作,帮助孩子正确鉴别和选择适合他们的读物,真正做到开卷有益。其次,我们也可以鼓励孩子用耳朵听书。虽然课外阅读的网络化使孩子阅读量无限增加,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但不可忽视的是,长时间进行电子阅读,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视力发育。这时,我们就可以用网络播放器听书。我们可以在网络上下载音频分享平台,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喜马拉雅在线听,播放自己感兴趣的有声小说、儿童故事、相声评书等。实践发现,有时候这种“用耳朵听书”的阅读方式其效果反而比单纯的看书效率更高。

总之,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改变了阅读过程中的疲于应付状态,也让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的使用既加速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目标的实现,又有效融合了课内与课外阅读,让学生享受了阅读的乐趣,真是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喻丽颖.巧用多媒体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4):29.

[2]金艳梅.如何运用智慧教室促进小学语文教学[J].安徽教育科研,2022(1):115-116.

[3]吴芸.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5):44.

[4]程志峰,程时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6(10):83.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多媒体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