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元素与当代中国舞蹈创编研究

2023-06-03 00:02战扬
艺术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敦煌壁画创编

战扬

摘要:敦煌壁画是罕见的、辉煌的文化遗产,也是一部跨越上千年、历经十余朝代的特别史书,中国学者在绘画、音乐、考古和舞蹈等领域都通过对莫高窟与敦煌壁画的研究而取得了斐然的成果。壁画中的舞蹈元素对于中国舞蹈发展史的研究以及当代舞蹈的创新都具有重大意义,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敦煌舞的出现以及芭蕾舞对敦煌壁画元素的借鉴。研究如何将敦煌壁画元素通过舞蹈创编手法融合在不同类型的舞蹈作品中,有利于中国舞蹈的创新和开拓,进而创作出更多“敦煌风”“中国风”的舞蹈作品,并进一步推动敦煌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有利于全面复兴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词:敦煌壁画 当代舞蹈 创编

敦煌壁画是研究人类古代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中国和世界的瞩目。在敦煌壁画中保存的舞蹈史中,涉及诗词、歌赋、艺术美学给我们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形象资料。这些舞蹈形象虽然是静止的,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古代舞蹈的风格特点及舞动的规律和韵味,特别是像敦煌壁画这样集中了大量舞蹈形象的艺术宝库,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罕见的①。

一、敦煌壁画及其舞蹈元素

(一)敦煌

敦煌位于我国甘肃省西北部,是河西走廊的西端。敦煌在古代有诸多民族在此生息,迁徙、争斗与融合十分频繁,是农耕民族和诸多游牧民族共同开发的区域。汉武帝时在敦煌设郡,与武威、张掖、酒泉同属西汉王朝所设的河西四郡,成为中原通往西域的门户,属于边防重镇。在汉唐等历史时期,各国使者、僧人、商旅以及戍卒和民夫、艺人不断往来于敦煌,在此交流着各自的产品和文化。

(二)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是敦煌境内的佛教艺术石窟群落,沿峭壁开凿修建,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 年)开凿第一个洞窟,此后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各个朝代,先后历时一千多年地不断开凿和修整。现存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群,反映了我國古代的建筑、绘画、雕塑和舞蹈等艺术的高超水平和这些艺术的发展历程,具有极其珍贵的艺术、历史、考古价值②。

(三)敦煌乐舞壁画

敦煌建窟是在十六国时期,一直延续至清。但是元代以后,却没有一幅舞蹈壁画。在元、明、清三代,舞蹈艺术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品种,已经逐渐衰弱融入戏曲了。我们看到舞蹈发展的历史情况,就是这样反映在敦煌的舞蹈壁画中。敦煌壁画包含了古代中国尤其是河西及敦煌地区的宗教信仰、历史变迁、民族关系、中外往来、社会民情风俗、生产技术、建筑服饰等发展演变的形象资料。而且几乎所有的洞窟壁画中都有古代乐舞形象,可谓千姿百态,因此敦煌壁画舞姿是研究中国古代舞蹈最直观、最有价值的资料③。

从敦煌壁画乐舞的内容看,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表现佛国世界的乐舞,如大量的“天宫伎乐”“飞天伎乐”的舞姿;还有礼佛乐佛的乐舞,同时也有一部分表现人间世俗生活的乐舞形象。这些舞姿虽然是宗教艺术的体现,但其来源仍然是古代的现实生活。天国的舞蹈实际上正是人间舞蹈艺术的形象记录,同时还注入了古代画家非凡的艺术想象与创造力,也显示了当时舞蹈艺术发展的轨迹,成为我们研究舞蹈历史的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早期的敦煌壁画,音乐舞蹈形象主要是天宫伎乐。天宫伎乐通常描绘在窟壁上部,围绕窟顶四周,身披长巾,裸露半身,或弹奏乐器,或徒手而舞,有的还抛撒天花。特点是从半个窗口探出来,好像是有把人间和天堂隔断的墙,只看到大半身体。壁画中舞蹈的动作、S 形的体态、脸上的表情,与印度舞非常相似,动态和服饰也带有印度一带的风格。而古西域也包括新疆一带,佛教经过丝绸之路从印度和伊朗传到敦煌,好多舞蹈动作就带有了新疆一带的风格。

形象是研究古代乐舞的珍贵图像资料。虽然她们飘飞在虚空之中,作为一个舞者,没有主力腿的支撑,在现实的舞蹈中很难模仿,有很大成分来源于古代画师的想象力。但飞天伎乐__的形态蕴含着丰富的舞蹈姿态与美感,凸现了舞蹈的意境,同时她们的服饰、装饰、绸带等等都是对古代舞蹈的写实记录。敦煌飞天伎乐的形象给后人的舞蹈创作提供了灵感,著名舞蹈家戴爱莲依据莫高窟飞天图创作了舞蹈《飞天》;舞剧《丝路花雨》的序幕,也根据敦煌飞天的形象,设计和表演了双飞天在天空飘飞的舞蹈。

在魏晋和隋唐时代的许多壁画中,西域风格的舞姿十分明显,如像紧身袒露的服饰、佩戴的缨络串铃、丰富的首饰、袒腹、露脐、半裸、“S”形体态和赤足而舞等等。在敦煌莫高窟第112 窟中,唐乐舞壁画中间的舞伎,右腿勾脚高抬,身体前俯,左手反握琵琶置于脑后,右手反弹,周身飘带飞动回旋。该舞者的表演为当代舞蹈家创作出独具特色的“反弹琵琶”提供了生动的形象资料和依据。

敦煌唐代的壁画里,有几种舞姿:一种是舞巾;一种是反弹琵琶,一边奏琵琶一边舞蹈;还有一种腰鼓舞。唐代把表演性舞蹈分为两类:一类是“健舞”,一类是“软舞”。“健舞”一般富于阳刚之气,矫捷,明快;而“软舞”则抒情柔曼。舞蹈场面的编排,很可能就是当时宫廷里的。皇帝有皇家歌舞班,唐玄宗时代有梨园弟子表演团,随时在他身边表演。这些舞蹈动作非常合理,舞蹈性很强。有些难度大的动作,经过训练,演员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民族化、世俗化成为整个佛教艺术发展的趋势,也反映到了舞蹈壁画中④。

二、敦煌壁画对敦煌舞创编的影响

从20 世纪70 年代末开始,中国舞蹈艺术工作者在研究敦煌壁画舞姿形象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古代文献史料“复活”和创作出新类型的古典舞蹈,它有别于脱胎于戏曲的古典舞蹈,被舞蹈学界认定为新的中国古典舞流派——敦煌舞,并引起了对中国古典舞内涵及外延重新思考的讨论。舞剧《丝路花雨》是敦煌舞的代表作品,所呈现的独特舞蹈语汇、韵律、风格,不仅深为大众欣赏和喜爱,还得到了舞蹈界的高度评价。舞蹈编导们相继在敦煌壁画的启示下,创作了《敦煌彩塑》等优秀舞蹈作品,这些作品及创作经验都是极其可贵的,对发展我国舞蹈艺术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舞蹈编创们依据200 多个具有典型特征的舞姿,总结出敦煌舞姿的特点是“S”形,即“三道弯”,形成了新颖独特的舞蹈语汇。敦煌舞在继承中国传统舞蹈的基础上,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形态于一身。在很多敦煌舞舞蹈造型中,我们可以看到印度神像多变的站姿,波斯民族的神秘风味,这些又融合于中国古典舞蹈特有的柔美形态之中,更显其舞蹈风格优美、典雅、庄重、大气的内容特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⑤。

(一)敦煌舞动作的空间形态

敦煌壁画上的“飞天”“伎乐天”等形象的身体形态、神情顾盼、手足的动势都提供了鲜明扎实的舞蹈姿态,激发了当代舞蹈家的创作灵感。当代舞蹈创编们探究这些舞姿内在动律、节奏以及它的组合连接方式,创造了敦煌古典舞学派。敦煌舞的空间形态主要是“三道弯”,空间轨迹上要把握好曲线动作中的“S”形,手臂、腰胯、腿部的横移、曲折都要做到充分,形成身体呈三道弯式的游动韵律。它与身韵古典舞的运动空间轨迹比较,虽然大体上都是追求“圆”,但一个是在画圆韵律中扩张舒展,一个是在扭曲的S 形动律中游动缠绵。

(二)敦煌舞的构图与画面设计

敦煌舞是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舞姿形象为原型创造的,尤其是群舞的构图编排上,体现出了尘封千年的敦煌壁画造型的魅力。敦煌舞的队形调度明显比不上身韵古典舞,但它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敦煌舞的沉静与祥和。著名编导邢时苗编创的《飞天》更能说明敦煌舞以“静”欲“动”的画面设计:七名仙女打扮的舞蹈演员站在空间有限的升降台上,并将右腿固定,完全限制了她们的活动空间。因此舞蹈没有任何空间上的调度及队形上的变化,更多地是用肢体演绎出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依靠静态造型来呈现出灵动的舞姿,在有限的舞台空间中预示着无限的画面图景,将观众引入“仙境”。

(三)敦煌舞的训练特点

1.扶把s 形曲线动律训练组合(参见晚唐85 窟舞伎图、元榆林3 窟经变伎乐菩萨图、盛唐148 窟经变舞伎图):本组合初步带入敦煌舞蹈的S 形曲线特征训练,领会敦煌舞姿的典型S形曲线,所选的舞姿造型以敦煌壁画经变画中的伎乐菩萨和舞伎形象为主,舞蹈基调非常典雅徐缓,姿态端庄优美,眼帘低垂微收,神情安详沉静,整个动作过程柔曼轻婉,表现了一幅十分优美的天宫伎乐图。在动作中,舞者应当反复寻找身体S形曲线的多维角度和方位,在模仿的过程中体味敦煌舞蹈S 形曲线的韵律感。

2.敦煌舞姿与绸带配合的控制组合(参见元榆林2 窟供养菩萨图、中唐112 窟舞伎图、五代98 窟经变伎乐菩萨图):这一组合也属于轻柔雅致的风格,主要选用一些典型的敦煌壁画中菩萨、天宫伎乐的舞蹈形象,舞姿多了一点端庄少了一点妩媚,而在舒缓中又增添了些许刚韧的味道。

3.执绸带袖起舞(参见初唐220 窟经变伎乐菩萨图、盛唐148 窟、宋61 窟经变伎乐菩萨图、中唐197 窟经变伎乐菩萨图):本组合充分使用了绸带的甩、扬、翻、压、穿、抛、抖等手法和技巧,时而单手交替独舞,时而双手一起舞动,变幻出大、中、小三种幅度和高、中、低三度空间的绸花,以及平圆、立圆、八字圆、椎形圆、斜向圆等平面和立体的圆造型,而圆又有太极圆、对流圆、游龙圆、平行圆等花样,可谓各种花型丰富多彩、层出不穷,常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创造令人眼花缭乱的视觉效果⑥。

三、敦煌壁画对芭蕾舞创编的影响

敦煌壁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灿烂的明珠,也是整个东方世界的文化珍宝。芭蕾舞则是西方音乐文化的最华美的乐章之一,是西方舞蹈的精华。芭蕾与中国舞蹈本质的区别是两种舞蹈形式在审美内涵上的差异,正是形式及本质的差异给予了中国芭蕾舞编剧以创作灵感。芭蕾舞剧《敦煌》和《玄凤》显示了芭蕾舞的编导们在寻找芭蕾舞创新方面的努力,尝试通过与中华传统艺术的“组合”来开拓芭蕾舞在中国的发展路径。

芭蕾舞剧《敦煌》将东西方两种迥异的舞姿以及文化反差巨大的巴黎、敦煌两地在舞剧中结合起来,既实现了东西方两种舞蹈艺术的碰撞,也显现出两种文明的审美差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动作刚中有柔、柔中带刚,体态为下沉、出胯、冲身形成的三道弯,多使用腰鼓、长绸、琵琶等道具,体现出柔、韧、沉、曲的东方审美。而芭蕾舞以“开、绷、直、立、轻、准、稳、美”为准则,追求动作优雅和严谨。演员在表现飞天时,手、肘及体态模仿了敦煌壁画的乐舞动作,而腿与足却仍采用了标准的芭蕾动作,在视觉上给予观众强烈的对比,仿佛敦煌壁画与巴黎铁塔跨越了时空界限同处一地,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⑦。

1997 年,借鉴敦煌壁画《九色鹿》的元素创作的芭蕾舞剧《玄凤》首演成功。整部舞剧包括“林中凤”“梦中凤”“画中凤”和“火中凤”四部分,成功地将伎乐天、敦煌飞天的形象与芭蕾舞艺术元素、动作语汇结合起来。舞剧编导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舞和民族舞蹈元素,与传统芭蕾舞的表现形式产生了很大差异,使整部芭蕾舞剧充满了浓郁的“中国风”,让台下的观众倍感亲切和惊喜⑧。实际上,在欧洲芭蕾舞中存在一种“性格舞”的分类,是把欧洲的民族舞蹈融于芭蕾舞中,那么《玄凤》可以看作是一次中西方民族舞蹈元素在芭蕾舞中进行融合的尝试。

四、其它受敦煌壁画元素影响的舞蹈

《飞天》:又名《长绸舞》,由戴爱莲编导,1954 年资华筠、徐杰首演,表演典雅、优美、纯静,首次在中国舞台上再现了敦煌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飞天”是中国古代壁画中大量出现的舞蹈形象,尤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最为优美生动。她们往往出现在佛说法的庄严时刻,手执莲花或手托花盘和乐器,飘然起舞。她们丰满丽质,体态婀娜多姿,尤其是超过身长几倍的飘带,成为飞天肢体的延伸,也是整体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飘带的上下流转飘舞,使形象显示出迅疾的速度感和强烈的舞蹈姿势。唐代的飞天,除有单身独自遨游以外,还出现了成对的双飞天,它们有的互相追赶,围成急速旋转的圆圈;有的肩并肩从碧空徐徐降落;有的互相追逐,彩带飞舞。著名的舞蹈家戴爱莲正是捕捉到这一系列生动的形象,吸收了壁画中飞天的舞风、舞意、舞姿、舞韵以及民族氣质,创作了中国古典女子双人舞《飞天》。作品中塑造了一对向往自由与幸福的仙女形象,从敦煌壁画中挖掘出了中国古典舞蹈独特的审美意境,体现了人们对自由、光明的向往和追求⑨。

敦煌风格的广场舞:舞蹈创编独具匠心地将敦煌壁画中的很多优美舞姿加入到广场舞中,以敦煌壁画中的“S”型肢体形态这一最精美的舞蹈造型为典型动作,简单易学,很短时间就能掌握。敦煌风格的广场舞虽然不如专业团队的表演水平,但敦煌壁画中特有的乐舞气韵依然清晰可见,使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受到敦煌文化的熏陶,领略敦煌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五、对借鉴敦煌壁画元素进行舞蹈创编的思考

研究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形象,应该如何借鉴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形象进行舞蹈创编,一方面需要细心地观察、研究这些舞蹈形象本身,另一方面要与史书、诗文相对照,更重要的是把这些舞蹈形象与现存的古典及民间传统舞蹈相印证,方能达到预期的果效。如果只注重舞蹈形态,等于切断了舞蹈的文化根基,则舞蹈也就无力担当起“精神肖像”的使命。正如孔子的乐舞美育学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体现出了舞蹈作品创编需要的精神内涵。

六、结语

古代敦煌地区时常更替的政权与地处丝绸之路的节点位置,使其成为多国、多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典型。不同的舞蹈艺术、不同的绘画风格与不断发展的建筑水准在敦煌莫高窟及其壁画中得到了鲜明地显现,其丰富多彩的乐舞形象反映了千余年来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源远流长和辉煌成就。莫高窟中的乐舞艺术与古老的中华文明同生共存,是中国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每一位舞蹈工作者都会产生将壁画中的乐舞形象在舞台上展现出来的强烈冲动,由此创作了《丝路花雨》《玄凤》等佳作,并开创了“敦煌舞”这一中国古典舞新流派。敦煌壁画中丰富的舞蹈艺术宝库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掘和传承,这是中国舞蹈人的责任和使命,也有助于中国舞蹈创编的进步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

注释:

①郭晓英.以敦煌壁画为例分析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民族性风格——评《敦煌与丝绸之路文明》[J] .中国教育学刊, 2022(2):1.

②宋涛.“世界艺术宝库”——中国四大石窟之敦煌莫高窟[J] .2021.

③王越.浅析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乐舞的特定元素与形态特点[J] .新丝路:上旬, 2020(2):1.

④曾倩.敦煌石窟唐代壁画乐舞造型图式研究[D] .西南大学,2015.

⑤邓小娟,刘梦涵图.构建中国“敦煌舞派”传承弘扬敦煌文化[J] .舞蹈,2022(2):4.

⑥孙汉明.敦煌舞训练体系思考[C] // 2017.

⑦王紫宁.浅析芭蕾舞剧《敦煌》的艺术美[J] .尚舞,2021(12):2.

⑧罗辛.近10年来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得失谈[J] .舞蹈,2003(8):3.

⑨胡偉.美美与共的《飞天》之舞[J] .中国文艺评论,2018(11):7.

猜你喜欢
敦煌壁画创编
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健美操创编能力
对抗类体育游戏的创编
新疆塔塔尔族健身舞创编研究
敦煌图案色彩规律研究及推广
绘本多样化主题实施《疯狂快递》
浅析敦煌壁画对中国特色动画片的启示
经典传承,知行合一
谈谈从绘本到绘本剧的创编与指导策略
从反弹琵琶伎乐看敦煌壁画人物在现代工笔人物绘画中的借鉴
论敦煌舞对敦煌壁画乐舞艺术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