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自省学习研究

2023-06-04 17:10徐海燕
文理导航 2023年17期
关键词:科学概念初中物理核心素养

徐海燕

【摘  要】自省是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觉察、剖析、内省、反思与批判,教师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要以学生能力、思维、情感、知识、技能发展为目标,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用物理知识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以自省学习理论为基础,从学生科学思维、物理观念、科学态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发展角度入手,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自省学习实践路径,以期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引导学生在自学、抽象、辨析、概括、实践、互研、证明的亲历中提升学习能力,建立科学概念,实现核心素养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自省学习;科学概念

新课标将物理课程(三维目标)深化为四个层面“核心素养”,作为链接宏观理念和具体学习目标中间环节,“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实验探究”阐明了学科知识的本质、结构和内在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批判思维、反思精神、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引导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用于解决现实问题。对学生而言,物理概念复杂,定性要求高于定量且实践性更强。所以,在融合核心素养与自省学习理念的课程中,教学落脚点是学生“身心发生积极变化”。教师要以物理规律为载体,创设环环相扣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根据实验事实,展开推理、假设、辩析、论证、批判,在探索体验中迁移经验,学会用物理思维、用科学方法处理信息,解决问题,提升学习专注力、自控力、内动力和情绪积极性。

一、自然:猜想假设,推理释疑

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的根本能力。“自然”就是以学生能力素养为起点,遵循物理学科特征与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物理思维,进行科学推理。

例如,教学《物体的浮与沉》时,学习重难点有三个:“分析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及变化情况”“探究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总结浮沉条件,体验控制变量研究方法”。教师提问:“铁块、木块放入水中,物体处于怎样的状态?决定物体浮与沉因素是什么?”首先用生活现象激活学生物理思维,并以寻求解决方案为中心,引导学生结合“二力平衡条件”提出猜想,自主进行实验纠错,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把已有的经验,迁移到新的情境思考,对物体浮沉条件进行探讨。

自省学习首先要明确目标,消除学习的模糊性,让学生在知识探索中向自己发问,形成猜测和假设:“观察轮船与潜水艇航行,自己找出对应物理规律。”启发学生用物理思维,了解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自然分析物体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变化情况,对问题进行推理猜测。教师一方面要关注、审视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然、自由、自主从物理思维角度进行深入的探究,综合运用物理、数学、科学工具和方法解决问题,认清科学本质。学生提出猜想:重力、浮力大小不同,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物体重力大会沉入水底,浮力大的物体会浮在水面。启发学生自主讨论设计方案,从科学事实和物理概念多个角度,用自己的方法,把橡皮泥、玻璃瓶、钢珠、硬币等生活物体放入水中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自省,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分析原因,自主作出总结:“我”采取了怎样的有效方法使物体下沉或上浮?让学生从受力角度探究、实践,根据液体密度、物体密度之间关系,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用自己的语言对实验结果进行描述。

自然而然联系二力平衡条件解释问题:改变液体密度;改变玻璃瓶配重;改变橡皮泥排开液体体积。漂浮或悬浮时,F浮=ρ液V排g=ρ物V物g,所以,ρ液V排=ρ物V物,掌握V排与V物的关系和ρ液或ρ物,可求出ρ物或ρ液。在水中,F浮G物,物体上浮ρ液>ρ物。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生活经验设计学习活动,放大科学概念和物理观点,让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不相等时的运动状态,体验“控制变量”科学研究方法,总结物体上浮、下沉过程中,浮力变化情况及重力的大小关系,推动学生在归纳、迁移中详细记录信息,不断“论证”自己想法,建立科学概念,发展物理思维,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论证能力。

二、自明:问题驱动,不懈质疑

“自省”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支持他们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并让学生在足够的时间内进行思考,全身心地沉浸于课堂学习,锻炼精神、意志、品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物理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思维”“物理观念”“实验探究”“科学态度”各要素之间相互支撑,又彼此影响紧密相联。它使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正确认识科学本质,能通过物理学习内化、形成正确价值观与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问题导向,突出强烈的问题意识,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展示自我的空间,辅助学生合作、探究、交流、讨论、辩论,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发现、提出、正视、思考、研究、整改问题。

例如,教学《摩擦力》时,重点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各种实验方案的改进中了解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了解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我们在探索某一个因素对物理量的影响时,要控制物理量有关的因素不变。

教师要从物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找到摩擦力产生的各种情况,意识到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在摩擦力的分类上,有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教师提出问题:“课桌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没有推动是什么原因?是什么阻碍课桌运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引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用弹簧计、木板等工具自己完成实验,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自己解释问题:“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怎样研究某种因素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如何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教师要通过有梯度的思考实践活动,指导各小组沿水平方向用较小的力拉木块,观察彈簧秤的示数变化,当拉力增大达到某一数值Fmax后木块由静止开始滑动,木块在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估,用证据对问题进行描述、论证、推理,准确概括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特点,对物理本质意义进行深层的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研究结果。自主建构,并非知识的简单再现、罗列,而是要求学生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出结构化理论,使所学知识再提升,促使学生在掌握解决物理一般问题的基础上,从物理现象事实中抽象出物理本质特征,明确影响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概括出物理概念,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三、自知:反思内省,深度思考

基于核心素养的自省学习建构,师生与生生之间反思、评价是整个课堂的关键,对于学生而言,反思学习成果,是自查、自纠,进行自我剖析,找出问题不足,推动思维发展进步的方法,他们始终是这一过程的主体,而自省的主观性,强调的是自我思考。全班同学展示自己对于物理知识点的理解,既是自我观察,也是积极学习态度和情感、思想与自身言行的投入。

自省学习视角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是第一要素。教师要创造条件,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探究、反思。“反思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这些是未知项,学生之间需要依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积极参与学习,计划、组织、调查、收集论证数据,并将知识与经验迁移到新的问题中,运用物理的方法,探索、发现、创造新现象或规律。例如,教学《光的直线传播》时,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光沿直线传播,但是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组织学生在数据、材料的“证实”中批判性地展开思考学习,把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内化科学思想与物理的观点、方法。

“物理观念”与“科学思维”具体表现在正确使用物理思维,从定性、定量层面进行科学推理,发现规律,形成结论,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解释问题,形成经典物理的能量观、运动观与物质观。“实验探究”指学生有科学探究的意识,能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运用各种方法获取证据的能力;“科学态度”表现在理解科学、生活、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科学本质,以严谨求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与责任,基于证据、逻辑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从这个角度说,自省学习是发生在内部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经验循循善诱,不去刻意追求观赏性和功利性,而是以一种真实自然的双向交流、互动,激活学生物理思维观念,支持学生在民主、开放的实践体验中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主动探究、分析,延伸思维,组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评估反思、撰写反思型实验报告”,积极参与调查、讨论、辩论、合作,相互提供建设性和合理的反馈。

反思实验不仅仅是停留在撰写反思报告,而是让学生对实验目的、器材、现象、步骤、结论进行二次探索和深度思考:“实验成功的技巧是什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并结合NB物理实验探索:“如何改进实验?如何设计新的实验?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不会提出问题,代表自身没有思考力。自省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查、自督、自促,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自己发现问题的不完善之处,向书本学习,向同学学习,找到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自主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区分“天然光源”“人造光源”,使反思、内省形成一种习惯。

总之,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以探究与反思为主流导向,让学生面对问题时能进行新旧知识的意义联结,基于理解进行学习。自省不在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整合、迁移、创造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课堂中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学生情感状态和学习过程,不断引导启发学生通过逻辑化理解对知识进行深度剖析,以客观的论据去解决问题,用批判性的思维进行多角度思考,基于核心素养的自省学习,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将知识、经验、能力应用于实际问题,以推动所学知识迁移的可行性。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组织他们在合理推断中,自觉、主动处理信息,掌握学习的方法,感受物理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增强解决问题能力,自然地将物理观点、科学态度与知识技能内化为自身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谢世军.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物理觀察建模的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12):35.

[2]田宇玲,徐春晓.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评价的初中物理命题初探[J].物理通报,2022(2):136-140.

[3]周庆健.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实施策略[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2(8):88-90.

猜你喜欢
科学概念初中物理核心素养
用科学概念引导学生上好生物课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重视科学概念教学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