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制度模式的演进及其特征

2023-06-05 01:21胡华田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模式

摘要:科技特派员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制度安排。探索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有益经验及其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规律,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着武夷山农业产业的发展,并逐渐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内生因素,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传统科特派模式、科技特派员工作(示范)站模式、利益共同体模式和协同创新运行模式等相互联系、逐步发展的体制形态,总结归纳这些模式的特征,分析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农业产业发展规律之间的本质关系,对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科技特派员制度;模式;协同创新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中之重的工作,而科技特派员制度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创新举措。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初衷,就是以满足“三农”对科技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促进科技人才服务“三农”[1]。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福建,发源于南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亲切关心指导、总结提升的一项工作机制创新。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发布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由此成为一项国家政策[2]。2019年, 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年来,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使广大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可见,无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还是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制度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茶叶种植是武夷山市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茶农收入非常低,茶叶经济在武夷山经济发展中的占比也非常低。 自1999年开始,武夷山市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实际,历经近23年探索实践,在巩固科技特派员制度“南平机制”的基础上,持续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发展,培育了武夷山茶产业这一农业支柱产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也从最初单纯提供技术服务的传统模式不断发展完善,完成了从1.0到4.0的迭代,形式多样、组织灵活、适应乡村经济发展,展现了这项制度在服务“三农”问题上的生机活力,推动了武夷山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成为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研究武夷山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演变,揭示演变中呈现的特征和规律,对于贯彻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培育壮大农村经济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具有较好的示范借鉴作用。

一、传统科特派模式及其特征

传统科特派模式是指为满足农民对技术的需求,由政府选认、掌握一定数量的农业技术人员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政府通过颁发荣誉、职务晋升、经济补助等方式对科技特派员进行一定的激励,科技特派员无偿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的模式。传统科特派模式被称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1.0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科技特派员无偿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服务。这一模式着力于农村对科技的需求,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关心“三农”问题、创新农村工作局面的决心,在实践中广受农民欢迎,也为后来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本的方向。

1999年至今,武夷山市选派了12批近两千名科技特派员,开创了科技下乡之路。全市21个贫困村和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均有科技特派员参与指导服务,实施帮扶项目、提供政策支持,重点在产业发展、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指导,提升贫困村、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有效地助力乡村振兴。持续二十几年的实践和坚持,期间涌现出众多技术过硬、热爱农村、甘于奉献的科技特派员。这些科技特派员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怀着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极大热情,投身于火热的农田和山地,推动着武夷山的粮食种植、茶产业、养殖业和乡村特色经济的发展。

二、科技特派员工作(示范)站模式及其特征

面对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传统科特派模式给出了卓有成效的路径和方向,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工作实践的不断发展也对科特派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要求, 比如长效机制的建立问题等,于是,科技特派员工作(示范)站模式应运而生。科技特派员工作(示范)站模式是指通过项目、经费的支持,在乡镇、村庄建立固定的工作场所,以改善基层的工作生活条件,为科技服务搭建稳定平台[3]。这一模式也为政府对科技特派员的管理、考核带来便利,进一步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示范)站模式被称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2.0模式。

工作(示范)站模式进一步调动了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服务农业的积极性,缩短了其与服务对象的距离,避免了科技服务的短期性和不确定性,提高了科技服务的效果。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解决了传统科技特派员模式所蕴含的问题,提高了人员工作积极性,促使科技特派员更好地发现农户、企业或地方主导产业的技术需求,实现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成果供求机制。同时,也吸引了更高层次和更多领域的科技人才到农村开展技术服务,使科技特派员的来源、数量与结构多样化;原有的基层科技特派员和来自高层次科研院校的科技特派員共同组成科技特派员工作团队,不仅提高了科特派的科技含量,也促进了科特派队伍的健康发展。

目前,武夷山市已经建立各类科技特派员工作站59个,同时,加强了与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合作,先后与中国工程院、中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近百个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引进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706个、法人科技特派员45个,建立了袁隆平院士工作站、陈宗懋院士工作站、廖红教授工作站等多个科技含量高的科特派团队工作站。科技特派员工作(示范)站模式为产业的成长和转型发展提供了更为强大和可靠的科技支撑。

三、利益共同体模式及其特征

在科技服务过程中,科技特派员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来进行科技成果与农户、合作社的协同合作,通过技术参股、资金入股等形式与农户、农业合作社、乡村龙头企业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或者,科技特派员独立创立经济实体,与农户签订生产、加工、销售订购合同,形成农业科技推广多种形式的投入回报机制。这种科技特派员带领或组织农民创建经济实体,将科技服务与科技创业相结合的形式在实践中就表现为利益共同体模式,这种模式被称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3.0模式。

在利益共同体模式中,“科技特派员制度将利益联结与农业技术推广相结合,以市场为载体,通过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技术扩散,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特派员以‘科学家‘带头人和‘公司高管等身份角色参与脱贫攻坚,对接当地小农户的发展需求,多元化提供科技服务,形成共同发展机制,促进乡村贫困地区土地产出率和生产效率的提升。”[4]科技特派员通过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与农民形成共同的经济实体,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组织农民推广标准化生产;或者,科技特派员利用自身在市场中的影响力,独立创立经济实体,形成自有品牌,再通过自有经济实体与农户签订技术指导与产品收购合同,对农户的产品生产提供技术服务,并对农产品进行统一收购,促进农民增收。利益共同体模式在实践中往往能满足农民关于经济发展的多种需求,除了农业技术之外,农民还对新的营销方式、融资手段、策划推广等需求急切,他们对科技特派员的要求逐渐由单纯的农业技术推广扩展到企业文化、文旅、电商等多个领域。于是,在实践中,就会形成“科技+龙头+基地”“科技+协会”“科技+金融”“科技+流通”“科技+网信”等丰富的服务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各方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利益共同体模式实现了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形成了垂直一体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通过利益的共享,调动科技特派员群体的内生动力,促进其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示范、试验、推广等一系列活动解决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实现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的有效衔接,使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利益共同体模式促进了技术培训的持续性,提升了农户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市场服务能力,有利于农村高素质农民和产业带头人群体的形成。利益共同体模式实现了科技特派员由政府选派向由市场机制决定的转变,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四、协同创新运行模式及其特征

在巩固相关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我们依据农业产业发展规律,不断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协同创新,引导其向更深层次发展,进一步形成协同创新运行模式。协同创新运行模式被称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4.0模式。这一模式在实践中表现为由初级到高级的三种形态:第一种是科技特派员与农村党组织、行政组织联动机制。在农村产业刚兴起时,应对产业发展面临的基层体制束缚问题;第二种是农业行业协会机制。在产业形成规模后,规范产业生产的技术标准,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第三种是高级协同创新机制。在农村产业成熟后,为解决由规模扩张到产品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而形成的协同创新机制。

在武夷山市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协同创新运行模式的第一种形态一般在农业中相对薄弱的产业领域有较广泛应用;第二种、第三种形态在武夷山的主导产业茶产业中形成。茶产业是武夷山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在茶产业中,协同创新运行模式的第二种形态表现为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第三种形态表现为协同创新院茶产业技术分院。

(一) 三支队伍一体化运作

协同创新运行模式的第一种形态即初级形态最早表现为“三支队伍一体化运作”[5],即科技特派员与下派的村支书、村助理一起,形成农村工作的“三驾马车”,挑起了引导村级经济发展的重担。乡村振兴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要发展乡村振兴的农村产业,还要促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乡村人才素质的发展。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的过程中,由于处在起步时期,此时的农民会对产业发展的前景产生顾虑,于是,科技推广工作就会遇到村民认识不足等诸多潜在问题,这就需要在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同时,实现村级组织的协同创新,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推广农业“五新”技术,通过科研团队、农科所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下派书记坚持提升集体经济发展实力,着力打造农业产业化综合发展,推进乡村旅游建设,推进林下经济走廊示范点建设,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服务,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三支队伍一体化运作”,综合解决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体制等方面的问题。

(二) 农业行业协会

进入21世纪以来, 由茶农不愿意种茶到规模化量产到逐渐成为武夷山市的主导产业,武夷山茶产业对茶叶种植、生产、管理等技术方面的需求激增,茶产业面临规模化种植之后如何规范化管理的重大问题。于是,在茶产叶发展过程中,在科技特派员工作(示范)站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茶产叶行业协会就成为必然趋势。2002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武夷山市成立市茶业同业公会,此组织是指导武夷山岩茶生产、加工、流通、经营、科研等茶叶发展的农业行业协会。茶业同业公会在武夷山市主要产茶乡镇和重点产茶村成立分协会,后又先后在北京、上海、厦门等大红袍主销城市成立了九个分会。

茶业公会围绕武夷山茶产业的发展目标,积极推广茶叶种植加工技术,开展各项茶事活动,服务广大茶农。首先,茶叶公会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武夷茶文化推广,对茶产业科技特派员、茶农和茶企发挥着重要的技术指导作用。其次,茶叶公会积极开展茶叶标准化工作。制定和发布了龙须茶、武夷岩茶、武夷岩茶陈茶、武夷红茶陈茶等的团体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再次,茶叶公会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武夷岩茶”市场乱象的整治工作,反对“虚标价格”、过度包装和使用恶俗花名。最后,茶叶公会积极开展茶事和茶文化传播交流活动。主办、承办、协办和指导各类斗茶赛活动、茶叶研修班和茶旅研学班。可见,在武夷山茶产业规模化发展过程中,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在指导、规范武夷山茶产业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高级协同创新机制

武夷山茶产业经过规模化发展后,违规茶山日益增多,既增加了武夷山的生态压力,也侵害着茶产业的健康发展。生态的保护和茶产业的健康发展都要求必须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实现武夷山茶产业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这种转型发展不仅要解决茶产业的种植、生产、加工等技术问题,还要解决茶叶品牌、茶叶营销、茶文化推广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武夷山茶产业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创新机制是在农村产业规模化發展后,在由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的过程中,由科研院所、市场经济组织和地方政府共同合作,以推动产业增加附加值为目的而形成的体制机制。

为顺应武夷山茶产业提质增效的要求,2017年3月,以 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由武夷山市政府与武夷学院共同成立)为依托单位,武夷山市成立协同创新院茶产业技术分院,分院以闽北地区茶产业资源为基础,以打造国家级茶产业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茶叶检测中心和闽北茶产业科技综合服务中心等“三大中心”为目标,建成中国茶产业技术前沿和创新中心,为闽北乃至全国茶产业提供包括产品检测、技术研发、创业投资、项目申报、专家顾问、科技培训、专利代理和信息化服务等在内的“八大服务功能”。目前, 协同创新院茶产业技术分院已有16所高校及科研院所、16家大型茶企、8个茶产业科研团队和46位茶产业专家入驻,其中,9项科技成果获省级奖励,18项技术获推荐,24项技术服务于茶产业,孕育出燕子窠生态茶园这一重大成果。2021年3月22日, 习近平总书记到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进一步为武夷山茶产业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发展的要求,2022年3月9日,协同创新院茶产业技术分院成立武夷岩茶绿色创新中心和燕子窠生态茶园模式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为武夷山茶产业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和制度动力。

结语

在农村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科技特派员制度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在农村产业产生、成长阶段,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农村产业发展的一项外生性制度安排,表现为传统科特派模式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示范)站模式,突出特征为政府主导,政府在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以主要帮扶,农民、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在政府引导、组织下积极响应、跟进。在农村产业成熟、转型发展阶段,科技特派员制度开始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内生性因素,成为内生性制度安排,表现为利益共同体模式和协同创新运行模式。此时,市场规则起主导作用,农民、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成长为成熟的市场主体,科技特派员通过市场机制,以技术、资金入股,与农村经济组织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农民增收、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达到农村、科研主体和政府共同获益的良好效果。通过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模式的演进及其特征的分析可以得出,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因素,在农村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相应的变革,以适应农村产业发展规律,最终使科技特派员制度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因素。

参考文献:

[1]李建华,丁中文,刘用场.福建省发展高优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07,22(1):81-86.

[2]罗旭.福建南平:科技特派员为乡村振兴点燃人才引擎[N].光明日报, 2018-06-03(07).

[3]张雨,高峰,刘智敏,等.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S1):59-63.

[4]贺岚.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下科技兴农的运行框架与主要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20(24):222-228.

基金项目:2021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一般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和探索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AS21355。

作者简介:胡华田(1977-),男,江西余干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時代化基本理论发展与创新研究。

(责任编辑王 昕)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模式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