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制造业PMI为48.8%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2023-06-05 17:03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19期
关键词:制造业国有企业政策

中信证券:从近期看,即使面对相对并不牢固的经济复苏,政策层仍然保持定力,强调持续稳定预期,扩大和恢复内需,多用改革的手段实现高质量发展,久久为功。当前经济修复不同于过去三年无疫情影响月份时的短期简单修复,而是针对中长期新发展格局下主动前瞻谋划的生产重布局、需求重调整,是经济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就业、收入、消费”循环再启动中的正常情况。在政策的持续呵护下,预计各方面分化将走向均衡状态,形成更高水平的新经济均衡,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景气有望逐步呈现回暖趋势。

华泰证券:5月PMI显示经济回升动能进一步放缓,往前看,地产需求是否能够企稳回升仍是内需修复的关键。5月地产相关高频指标显示地产需求仍在走弱、稳地产政策仍待发力——低基数下,5月1~28日30大中城市销售面积同比上行21.0%,较上月的31%有所回落。同时,焦化、高炉等上游工业开工率亦环比回落。总体来看,或受内需偏弱及出口需求高点回落等影响,工业生产景气度环比有所下行。我们将持续关注后续增量稳地产政策的力度,尤其是7月可能出现的“稳增长”窗口期。

银河证券:4月PMI确认了内生修复在制造和服务业间的分化以及经济面临的需求不足,而总需求疲弱在5月份更加明显。短期“政策顶”是由于二季度是对此前财政与货币政策效果的观察期,如果7月公布的二季度数据显示总需求仍需政策发力稳固,那么货币政策方面的降息降准、政策开发性金融工具、包括汽车消费支持等有针对性的刺激值得期待。尽管PPI同比增速的底部位置所对应的盈利底大概率在二季度出现,但改善斜率仍不确定,同时也存在类比2012~2015年工业品通缩周期的担忧。我们认为本轮下行和此前的PPI通缩存在区别,但随着地产需求中枢的下移,产能过剩的风险仍然存在。因此政策方面除了新产业的投资,也不排除调整更新传统产能的方案出台,政策方向在观察期过后才会进一步明朗。

东吴证券:48.8%的PMI确实不好看,刷新了5月的历史新低,但是从市场的角度看,这一数据的解读显得非常微妙。往坏了说,制造业的动能相较4月进一步下滑,复苏的逻辑“岌岌可危”;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毕竟自4月底以来市场对于经济的信心已经陷入悲观的“泥淖”,在股、汇、商等资产价格均已有明显的体现,而经济连续放缓无疑也提高了政策出台的概率,从历史上PMI连续两个月或以上处于50以下,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不会袖手旁观。因此,对于5月PMI的解读也许不必过于悲观。

数说

15.1%

财政部数据显示,1~4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262281.9亿元,同比增长7.1%;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4388.1亿元,同比增长15.1%;国有企业应交税费20206.2亿元,同比增长1.1%;4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8%。

13.6%

交通运输部数据,4月,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3150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完成公路投资2375亿元;水运投资157亿元。

4.31万亿元

工信部数据显示,1~4月份,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4.31万亿元,同比下降4.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861.6亿元,同比下降53.2%,较一季度降幅收窄4.3个百分点。

50.9

6月1日公布的5月財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较4月回升1.4个百分点,时隔两个月重回扩张区间。

75.16%

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5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8.25亿手,成交额为50.3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16%和25.60%,环比分别增长22.73%和14.08%。其中,螺纹钢、纯碱、豆粕、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活跃。

500亿件

国家邮政局消息,截至5月31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500亿件,比2019年达到500亿件提前了155天,比2022年提前了27天。

猜你喜欢
制造业国有企业政策
政策
政策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助企政策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政策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