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本生态课程构建研究

2023-06-06 00:00胡春梅
求知导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

摘 要:生态教育、现代化教育的发展,使得园本生态课程构建质量成为衡量幼儿园课程标准化的基础。而受到幼儿年龄、社会经验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仅采用单向知识传输的方式,无法显著提高幼儿对园本生态课程的兴趣。对此,教师需要注重课程游戏的引入。本文从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幼儿园园本生态课程构建的思路与原则,并针对当前幼儿园园本生态课程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园本生态课程

作者简介:胡春梅(1973—),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东凌幼儿园。

幼儿园各课程的开展,需要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高幼儿对自然、对社会的探索能力,使其更好地发现和认识自然。在幼儿园园本生态课程的构建过程中引入游戏,一方面可以提升幼儿对自然的兴趣,另一方面则能帮助幼儿理解和感悟自然。

一、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

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是幼儿的普遍特点,因此,幼儿教师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让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需要从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而课程游戏化要根据不同幼儿之间的差异性,秉承“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以满足幼儿发展与需求为导向,以积极开放的环境促进生长,以丰富多样的游戏滋养生长,以智慧灵动的课程助力生长,汇聚各方资源,努力营造更贴近幼儿身心发展的一日生活,陪伴、倾听幼儿。课程游戏化能够保证幼儿园课程与生活实际紧密连接,提升幼儿园课程的生动性、有趣性。教师通过“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可以提升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幼儿的求知欲、探索力和创造力。

二、幼儿园园本生态课程构建思路与原则

(一)构建思路

幼儿园在构建园本生态课程时,首先,需要从幼儿的实际特点出发。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在活动中往往具有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倾向,所以,幼儿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兴趣,在构建园本课程时积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自主探索空间,对幼儿的探索精神予以鼓励,增强幼儿探索的欲望,促使其身心健康發展。其次,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幼儿能够充分与社会、自然接触,从而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针对幼儿的差异性,教师要准备不同的活动内容,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最后,应注重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幼儿园园本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从幼儿的实际特点出发,引导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构建原则

在构建幼儿园园本生态课程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自然资源尤为重要。幼儿的年龄较小,对自然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因此,幼儿教师在构建幼儿园园本生态课程时应注重融入自然资源因素,整理和收集相关素材,拉近幼儿与自然的距离,调动幼儿的好奇心,丰富园本生态课程的内容。园本生态课程的构建离不开特色教育资源的运用,在课程构建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将传统文化、人文景观与园本生态课程相结合,使幼儿对自然、社会有更深的认识。园本生态课程还应增加对生活场景的应用,以游戏、情节展示等方式,确保幼儿对生活有进一步的了解。游戏是幼儿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游戏化的园本课程开发能够从幼儿自身的特点出发,为幼儿提供想象和创造的空间[1]。

三、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现状

第一,课程的构建主体较为模糊。部分教师的课程构建意识不够强烈,认为课程构建是管理层的工作任务,对课程开发的重视度较低。同时,部分幼儿园也没有让家长参与到课程开发活动中,忽略了家园共育的重要作用。

第二,教学方法单一。从课程实施角度来看,部分幼儿园的教学方式较为固化,无法做到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支持幼儿的学习,并且教学方法也缺少一定的开放性,忽略了幼儿对自然环境、社会情境的真实体验,导致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对匮乏,无法实现能力发展。

第三,评价体系有待完善。课程构建的重点在于,打造一个健全的评价系统,用于帮助教师对幼儿实施综合性的评价,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教师要客观看待幼儿的个体差异性,防止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对幼儿进行评估,在幼儿面前要慎重进行横向对比。但实际调查显示,许多幼儿园在课程构建中,存在课程评价标准过于僵硬的问题,没有真正认识到幼儿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第四,幼儿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课程实施时,部分教师过于依赖文本性课程,而此类课程的更新速度跟不上幼儿的兴趣变化速度,且课程内容过于枯燥,与幼儿实际生活的贴合度较差,导致幼儿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较低。幼儿园应当认识到园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将幼儿作为主体,使幼儿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保证园本课程构建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四、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构建幼儿园园本生态课程的途径

(一)丰富游戏活动和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成为幼儿的新玩具,但长期沉溺于电子产品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对此,幼儿教师在构建园本生态课程的过程中,可以提升课程的游戏化程度,积极融入传统文化游戏环节,以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丰富幼儿的课程体验。在课程开展前,教师需要注重游戏的筛选,保证游戏符合课程主题和幼儿的发展需要。例如,邀请家长参与到文化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借助活动拉近幼儿与家长的距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具体而言,可以水为主题,开展泼水活动、捞鱼活动以及打水仗游戏,以模拟、实践的方式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态学习课程,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亲近自然、健康成长。除此之外,为保证园本生态课程的有效构建,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共同参与场地的规划和改善,对幼儿园内的绿化带、种植园区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幼儿在园活动期间拥有广阔的绿色空间。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建设户外运动区域和角色区域,设置绿色创意园,开展绿色创意活动。以大带小的游戏方式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丰富多样的游戏方式能够逐步提升幼儿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在对功能室、游戏室进行合理改造时,也要听取幼儿的建议,设置不同的绿色生态主题活动,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2]。

(二)优化课程结构

幼儿园课程的构建与优化并非简单的设计与编写,更需要从幼儿的实际特点出发,结合实践经验,探索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和结构。因此,在构建园本生态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发掘生态资源价值与课程内容的关系,从主题变换、优化目标以及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等角度出发,对园本生态课程进行丰富和完善。同时,还要注重自然资源的引入,以自然资源为切入点,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为进一步亲近自然,幼儿教师需要组织幼儿到生活中发现、去自然中感受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将课程内容与生活进行有机结合,以参观、学习以及实践的形式,开展微型的游戏活动。例如,探索植物不同阶段的生长情况、特性等,使幼儿对大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回归自然、感悟自然,在实践中丰富自身的生活经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亲近大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教师需要保护好幼儿的天性,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鼓励幼儿与大自然进行零距离接触。例如,教师可以组织爬山、户外郊游等活动,让幼儿感受自然的变化,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三)转变教学方式

尽管幼儿的年龄较小,但依然有一定的思想意识与情感体验,所以,幼儿教师需要认识到幼儿成长的特点,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并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师需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从现代化的幼儿教育理念出发,利用游戏化课程的优势,构建完善的园本生态课程,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教师需要意识到,教育并非单一输出或接受,而是需要教师与幼儿有效互动,同时还需要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因此,在课程构建方面,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游戏环节。比如,针对小班的园本生态课程构建应以角色扮演的游戏为主,教师需要从幼儿的性格特点入手,保证角色分配的合理性,以提高教学效率。游戏活动尽量以故事讲述、绘本描述以及观看视频为主,通过绘本和视频,幼儿能够了解到角色的意义和扮演的重点。在此期间,教师需要以语言、行为指导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园本生态课程内容[3]。

(四)探究游戏精神内核

幼兒的发展离不开游戏精神,若想实现幼儿的正向成长,幼儿园便需要进一步优化园本的生态课程组织,在开展生态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渗透游戏精神。

首先,幼儿园需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将游戏理念渗透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最新的教学理念,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结合幼儿实际发展需要,开展体验活动。例如,我园门口有一片防风林,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改造防风林的方案。防风林每天都会出现新的变化,而幼儿的兴趣点也在不断改变。为了更好地契合幼儿的兴趣爱好,教师定期组织幼儿商量要投放的游戏材料、玩具,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项目,并安排幼儿每周前往防风林观察、记录。

其次,注重稳定与弹性相结合。教师在进行活动安排时,要突出幼儿的主体性,根据幼儿的实际活动状况,做相应的调整,借助调研、观摩、跟班观察等方式,对幼儿的活动环节进行深入审议,更科学地完成作息时间的安排和调整,依照幼儿园的发展现状以及幼儿的实际生活需要,进一步优化生活体系,制订科学、灵活的作息制度。

最后,将规划与留白进行有机融合。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教师要在区域环境中完成合理构思,有意识地留白。比如,在游戏空间上,为幼儿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使其随心所欲地表达自身的想法;在游戏材料方面,教师也要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使幼儿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以及想象的空间;在游戏内容方面,则要赋予幼儿更多的创造机会以及创造可能。幼儿教师需要切实承担岗位责任,在游戏中渗透和谐理念,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与健康成长,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探索的快乐,并实现个性化成长。

(五)强化生活体验

幼儿园教育应以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生活常识、基本生活技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为目标。为了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在进行课程建设时,教师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内容融入课程当中,之后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游戏化园本课程,使幼儿感受到学习园本特色课程的快乐,进而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以及探索欲。比如,幼儿园在构建养殖课程时常会考虑小鸡、兔子等小动物,但城市中的幼儿对兔子与小鸡的了解较少,因此,为了使幼儿对这两种动物有更深入的了解,使幼儿对大自然的体验更加丰富,园内可开辟饲养角,班级开辟饲养区,使幼儿近距离地观看、触摸、饲养小动物,通过亲身体验、亲自参与,观察和感受生命的美妙,探究动物的生活习性。同时,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在幼儿接触小动物后,开展模仿游戏,以此加深幼儿对生活体验的印象,促进幼儿观察力、模仿力和创造力的提升。另外,教师也要不断丰富自我,加强与幼儿的沟通交流,保证园本生态课程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提高幼儿园课程的多样性[4]。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园本生态课程的构建需要确保课程的游戏化,幼儿园应将生态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园本生态课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幼儿对生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融入丰富多彩的游戏内容,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园本生态课程学习氛围,为幼儿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奠定基础。此外,幼儿教师在构建园本生态课程时,还需要遵循园本生态课程的构建原则,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李敏.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多维悦读生态课程建构[J].教育科学论坛,2022(24):77-80.

陶黎晴.见微知著,趣动生态:“微生态”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J].教育家,2022(21):47.

韦海英.创设绿色生态空间,探索特色生态文明教育: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直属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2022(1):94.

贺为民.幼儿园生态式教育课程园本化的审思和再建构[J].早期教育,2021(17):44-47.

猜你喜欢
课程游戏化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