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及周边地区苗族织花带织造技艺比较研究

2023-06-06 07:06杨敏贺阳
美与时代·上 2023年2期
关键词:机织比较研究

杨敏 贺阳

摘  要:丹寨及周边地区苗族织花带织造技艺比较研究依托田野考察中对丹寨及周边地区织花带技艺的观察学习,对不同织造方式中“综”所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通过对不同穿综方式的分析,探寻传统手工艺背后的民间智慧,为织花带织造技艺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织花带;综;机织:非机织;比较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服装学院2022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贵州地区苗族织机研究”(120301990131)研究成果。

一、织花带织造技艺田野考察概述

织花带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品之一,常被用于围腰的系带、衣领袖口下摆等边缘的装饰、系绑腿等(如图1)。除了作为服饰中的“饰”集装饰与实用于一体外,在很多民族的习俗中,它还是婚丧嫁娶、走亲访友的礼品之一。其制作工艺以及织造工具也因地区民族不同而不同。花带织造技艺现多存于少数民族聚集的省份如贵州、云南等地,且熟稔于此的人群年龄层段多集中在中老年女性。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家乡,故而此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有的寨子仅剩几户老人还在制作。

笔者曾于2022年的3月和6月前往贵州黔南、黔东南所辖的坝固、丹寨等地,对织花带的织造技艺进行了田野考察。通过考察发现,织花带在这些地区仍被使用,且每个村寨、每个民族、每个支系在其织造技艺上都存在着差异与相似。这些异同体现在织花带织造时所使用的工具,以及织造过程中的提综、整经和挑花等工序中。在此次田野考察中,通过对丹寨及周边地区织花带织造技艺过程的观察,笔者发现,即便是距离很近的村寨,在织造过程中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方法和流程。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织花带织造方式的调研发现,“综”这一工具所体现出的差异尤其明显。于是对其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其中存在差异的缘由,并根据笔者的体验感受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记录描述,探讨了其差异的背后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因地制宜的智慧,为织花带的织造技艺研究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依据,这对记录传统织造工艺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织花带织造方式分类

首先,织花带采用的织造工具有传统织布机、织花带专用的小型织机、花凳以及手编(如圖2、图3、图4、图5)。图4中的花凳,因其仅分布于铜仁松桃部分地区,此次田野考察未曾见到实物,故不在文章中提及。

其次,无论是哪种工具织造花带,都会经历整经、穿综、挑花这几个工序。本文将其分为机织和非机织两个大类,并在两个大类下再行细分,对不同形式下“综”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织造方式分类如下。

(一)机织花带是指使用织机,依附于织机的运作而进行织造的花带。图2、图3中的织机虽在造型和部分零件上有些许区别,且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工具,在地域分布上也没有较大差异,考察中也曾见到有的家庭会同时拥有这两种织机。但二者在织花带的工序上,并无较大区别。从整经、穿综、上机到开始织造的流程工序都别无二致。整经之后,按照花纹规律进行穿综,并将经线的两头分别固定在织机前后的卷布轴和卷经轴上,综片连接踏板,即可开始织造。因此将其同归为机织的织造方式。

(二)非机织花带是指不用依附于织机、可独立操作的织造方式。在织造时,经线通过人的腰部以及树干柱子等可供支撑的外物获得张力,以代替织机中的前后两根卷经轴,再用线材、筒状竹木棍或编带器代替线综,便可开始织造花带。这一类被称为非机织织造方式。

三、不同织造方式中“综”的分析与比较

无论是机织花带还是非机织花带都需要“综”,而“综”的使用是为了将经线分为两组,以便在提综过程中形成上下开口,使纬线得以穿过。横向的纬线将一条条并行排列的竖向经线串联成一个整体的“面”,再通过挑花来改变经线的“浮沉”顺序,使“面”出现花纹,循环往复,最终形成一条具有规律纹样的带子——织花带。在田野考察中发现,“综”并非是以往接触到的某个固定的形象,也并非只有一种形式存在。因此,对不同织造方式下的“综”要进行对比研究。

(一)织花带的机织方式和织布有许多共通性,最大的区别在于因为幅宽的不同,而可以选择的工具范围不同,布料的幅宽往往大于织花带。而织花带幅宽普遍偏窄,一般织花带幅宽不超过10厘米,相应的卷经轴、线综等也不会过宽,这或许是小型织花带机出现的缘由。织布机织布以及机织花带在穿综时都需要用到“线综”这一工具,不同花纹需要的线综片数不同,平纹以及织花带一般只需要两片线综,在穿综时将整好的经线一前一后穿入两片线综的开口处即可。线综连接着织机的脚踏板,踏板一上一下间,将两片线综拉开,形成开口,接下来就是挑花以及投掷纬线等工序了。

(二)非机织花带虽不用依附线综,但要完成提综,还是需要具有同等功能的部件。基于制作“综”的材料和方式存在差异,非机织花带又可分为以下三种。

1.使用编带器提综

编带器是用细竹条整齐排列而制成的一种类似于线综的工具,每根竹条中心处都有一圆孔,相邻两根竹条之间也有均匀缝隙,形似织布机上的筘。穿综时,将整好的经线按照缝隙、孔洞的顺序依次穿入编带器中,位于缝隙处的那组经线可以按照规律自由上下移动,而位于孔洞处的那组经线则固定在中间不动。想要提综时则打开两组经线的开口,只需向上向下拉动编带器,开口便清晰可见,等待挑花穿纬。

2.使用线材制作综

之前提到的“综”都是独立的工具,需要单独事先制作好,往往都是向专门制作的手艺人进行购买,在整经后直接穿综使用即可,而接下来要提到的两种“综”都是制作综与穿综同时进行,不可重复使用的方式。用以穿综的线材需得是耐磨且光滑的,现在一般使用缝纫用的尼龙线,以前则会使用自己手捻的粗线,再用蜡过一遍即可以起到耐磨并防止线起毛的作用。穿综时,将整好的经线一段系于树木柱子等足够支撑的地方,另一端则用绳子系在腰上,将线绷直,使其吃力,再将备好用于穿综的线材一上一下地在经线1组——手掌——经线2组三者之间来回绕行,直至将整组用于织造的线分为上下两组为止。全部分组完成后,将手掌握住部分也就是“综”线的中间束紧,既是为了防止其松散也是为了方便后续提综。制作好的“综”从外观上看起来像一个门把手(如图8黑色线材部分),织造时,只需提起上下任一组,即可形成开口进行下一步工序。

3.使用圆筒与线材制作综

圆筒与线材的组合制作“综”。同前一种一样,制作综的过程即是穿综,但在工序上又有些许的不同,圆筒需要在整经时就加入,绕经线时将经线一根上一根下地绕在圆筒上,使其自然形成上下两组经线。整经完成后,就是使用线材进行穿综,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只需要将位于圆筒下方的那组线进行穿综,这样,自然状态下打开的是一组开口,提起综线又会形成另一组开口,挑花等后续工序照常进行即可。

综上所述,机织与非机织花带织造时所用到的“综”,在功能上相同,只是其形式多样化。这是不同地域族群的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制作出不同的“综”来完成提综这一动作进行花带的织造。笔者不禁思考:形式的不同,是否会对织造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结合对不同织造方式的实践体验,做出如下分析。

(1)机织与非机织的差异分析

①使用场景不同

机织花带使用的线综是属于织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需要依靠织机上踏板的配合,才能完成提综。而非机织花带所使用的综,都是独立的个体,不需要依附其他工具就能使用。因此在使用场景中,非机织花带适用于更多场景。例如市集的街边,村寨的屋舍廊下等地,都能看到一边闲聊嬉笑、一边织花带的女性聚集在一起。

②幅宽不同

织机拥有前后两根与地面平行的卷经轴,即便是小型的织花带机的卷经轴都有50厘米左右的宽度,而花带的幅宽一般不超过10厘米。此次田野考察中所见最宽的用于背带的花带也仅15厘米左右,故而机织花带的经线可以整齐均匀地排布在卷经轴上,而非机织花带对幅宽则有限制。不管是作为支撑的树木圆柱,还是人的腰部,都无法为花带的每根经线提供均匀的张力和足够的空间,如此看来,机织花带的幅宽包容性更大。

(2)非机织花带之间的差异分析

①传播度不同

非机织花带的“综”虽都独立存在且便于携带,但编带器本身也属于工具的一种,需要单独购买或制作。筆者曾于当地市场购得一个编带器,带回家后请竹编艺人仿照制作,最后效果并不理想。在不理解工具的工作原理的情况下无法制作出有效的工具,而若想得到满意的编带器,则需要投入更多的沟通时间成本,且对制作者的手艺也具有一定要求。而使用线材或搭配圆筒制作“综”,所需的材料随处可见,且易于获取,因此在传播度上,使用线材或圆筒搭配线材的织造方式效率更高。

②功能不同

非机织花带因其缺少卷经轴而导致经线堆积的问题,使得织造过程中经线容易纠缠错乱。编带器因其独特的造型,不仅具有线综分组经线的功能,还具有筘梳理经线的功能,在其前后移动时便可使经线根根分明。而线材或搭配圆筒的“综”因为材料柔软光滑的特质,不能对经线起到梳理的作用。因此,编带器具有更广泛的功能。根据作者亲自实践,关于上述几种不同穿综方式的织造体验总结如表1。

四、结语

织花带的织造有三要素:张力、提综和挑花,而仅仅是“综”就已经各具特色。“综”所使用到的工具材料不同,但形成开口这一过程的功能却是一致的。机织花带在便捷性以及传播度上不如非机织花带,且上机过程繁复,使得人们对其望而生畏。但这个过程对于常年手工织布的当地人来讲,就是习以为常的一般操作,经年累月的重复造就了得心应手。机织花带时,将整好的经线上到织机上之后,花带与人之间就是两个分离的个体,织造的人可以随时离开。而非机织花带在传播度和便捷度上更胜一筹,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织造和学习它。在织造过程中,人与花带便是一个整体,人自身也变成了“机器”的一部分,人一旦离开,经线便卸了力,在不断的松松紧紧的过程中,每根经线的受力变得不均匀,使得织造过程中需要不断对其进行调整,于是在织造时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手动提综需要边织造边梳理经线,使得开口不明确等问题时有发生。因此,需要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织造方式。

笔者曾就使用不同工具制作“综”一事对当地人进行咨询,想要弄清楚其中缘由,大家只是笑着说:“我们觉得这样更方便。”她们觉得她们那样更方便,谁也不学谁的。这句话仿佛回答了,又仿佛没有回答,但这不正是人民智慧的体现吗?从老一辈人手里学到的技艺,兀自熟练并交给下一辈人,别人怎样做都与自己无关。慢慢地,带有自己特色的技艺变成没有文字语言的族群标志,像支系族群之间的服饰纹样、衣着打扮等各不相同,又具有识别性一样,生生不息,流传在这片土地上。

织花带在我国所存在的地区甚为广泛,是许多民族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民族融合变得更为势不可挡,但在此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各民族珍贵的特色技艺,任由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流失在岁月中。因此,保护和传承变得极为重要,而学习传统手工艺就是保护和传承兼得的有效手段之一,许多民族在没有语言文字的情况下,借由如笔者之类的人通过文字等形式将其技艺记录并整理成可供学习传播的资料,对保留传统技艺也做出了一定贡献,并丰富了织花带织造技艺过程中的细枝末节。

参考文献:

[1]钟涛.中国苗族 [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8.

[2]周启澄,赵丰,包铭新,主编.中国纺织通史[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7.

[3]贵州省丹寨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丹寨县志 1991-2015 (上)[M].北京:方志出版社, 2016.

作者简介:

杨敏,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贺阳,硕士,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及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猜你喜欢
机织比较研究
冬季保暖户外运动服机织面料的开发与生产实践
双层机织间隔纱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板的冲击后压缩强度分析
考虑界面层影响的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单胞模型研究
baby请睡个好觉——《机织婴幼儿床上用品》国家标准于2017年12月1日实施
《衬衫》《棉服装》《机织婴幼儿床上用品》等纺织品服装鞋类国家标准于12月1日实施
“藏匿”与“炫耀”式景观中植物种植的美学比较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