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单引课以教促学

2023-06-07 02:10纪国一薛建国
求知导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学习单

纪国一 薛建国

摘 要: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习单这一辅助工具,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设计习题,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思路,让学生在学习单的辅助下,有条不紊地达成课前导学、课堂研学、课后拓学三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学习单的贯穿性应用,把小学语文教学从教师讲授的模式转变为学生借助学习单自主学习的模式,这种拋单引课、以教促学的方法,确立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语文教学焕发生机。

关键词:学习单;课前导学;课堂研学;课后拓学;抛单引课;以教促学

作者简介:纪国一(1990—),女,江苏省常熟市杨园中心小学。

薛建国(1972—),男,江苏省常熟市杨园中心小学。

学习单是指在根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教师用自主设计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具体而深刻的指导,为学生提供自主性学习的辅助工具。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不是靠口头解释,而是靠组织活动、靠示范、靠集体劳动[1]。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把学习单作为辅助工具,以文字的形式有条理地引领示范,组织学生开展预习、课堂学习、复习等活动,这也有助于学生合作探究、集思广益,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下面,笔者谈一谈如何在课前、课堂、课后三个语文学习阶段,合理地设计和应用学习单,形成学习单引导课程学习与教师辅助学生学习相结合的高效教学模式。

一、指向课前导学,辅助新课预习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只是让学生简单地朗读几遍课文,圈出生字词并抄写下来。有效的预习应该是学生初读新课文后,对新课文形成初步理解,能发现、提出和记录问题,从而在课堂讨论中解决问题。课前学习单,也称导学单,教师在新课预习阶段将导学单发给学生,能为学生的新课预习起到指导作用,也能为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准备。因此,教师要先深入研究教材,拟一份有效的学习单,辅助学生进行新课预习。

下面,笔者以自主设计的一份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课文《四季之美》课前导学单(表1)为例,谈一谈如何设计与应用课前学习单,才能有效促进新课预习,推动课堂教学。

(一)课前导学单设计有技巧,具有普遍适用性

在新课讲授前,教师要教学生预习诀窍,引导学生逐步养成预习的习惯,掌握新课预习的方法,提升预习的能力。上述导学单中设计的熟读、释义、会写三个环节,不仅适用于本课,也适用于其他课文,学生在导学单的不断引导下养成预习的习惯,在以后的预习任务中能做到举一反三。熟读课文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而解释词义和写生字是一节课的基础教学环节,学生通过预习掌握难读、难写、难懂的词语,有助于学生主动运用更多学习方法获得新的知识。学生把自己没办法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课堂上提出,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学情,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课前导学单是預习的指明灯,具有特殊指向性

教师根据具体课文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设计导学单,学生借助导学单的提示预习课文,有助于明确学习目标,理清学习思路。例如,上述导学单的“梳理结构”一栏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找出每段的关键句来梳理课文结构,理清文章脉络,再完成第三题“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使学生的课文预习水到渠成。这不仅让学生学到梳理文章结构的方法,还培养了学生抓关键词句、概括段意的习惯,从而提升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三)课前导学单是思考的催化剂,能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提出真实有效的语文问题是其阅读能力的体现,也是一项重要的启蒙工程。比如,上述《四季之美》导学单的第五栏中,笔者就设计了“提出问题”环节,让学生在预习完新课以后,从课文内容、课文形式和联系生活实际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疑问,作为课上讨论的内容。把问题分类记录下来,能避免学生提出五花八门、杂乱无章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自己提出的疑问进行思考,对自己的问题属于哪种类型做到心中有数,促使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也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分类讲解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导学单既能让学生了解预习新课要做什么、怎么做,又便于教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摸底排查,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策略依据。

二、指向课堂研学,促进更深刻的文本解读

由以教师讲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重点,而学生自主学习,又离不开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教师应该用好课堂学习单,即课堂研学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探究学习,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力,使学生在研读感悟中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积累丰富的语言,获得更多阅读和写作的方法。

课堂研学单与课前导学单相比,更有针对性和侧重点,能够体现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师要从课文的内容主旨、表达方式、语言积累和赏析等方面设计课堂研学单,使学习单成为优化课堂训练、激活语言运用的有效载体。下面,本文借助课堂实例,说明课堂研学单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的有效助学、促学作用。

(一)借助学习单与文本对话,把握文章主旨

课堂研学单可以通过列表格的形式呈现课文的结构,帮助学生深入地与文本对话,梳理课文脉络,提炼出关键的信息,从而促进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和理解。

比如,笔者设计了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7课《鹿角和鹿腿》的课堂研学单,从长处、短处、对逃跑时的影响三个方面,把鹿角和鹿腿进行对比,让学生在课堂上循着学习单的要求深入研读文本。学生经过阅读,能了解到鹿角虽然美丽,但是会阻碍鹿逃生,鹿腿虽然丑陋,却能帮助鹿逃脱危险。再通过两者长处和短处的对比,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了文章的主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不要因为某一事物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所以,教师要借助课堂研学单,促进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使学生学会探究、抓住主线、总结主旨。

(二)借助学习单深入文本,领会表达

理解文本除了理解文本旨意,即“说什么”,还要理解文本的表达技巧,即“怎么说”。理解文本语言及其表达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教师要围绕课文语言表达特点来设计学习单,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技巧,欣赏语言艺术。

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3课《桥》一文,作者以真挚的笔触,塑造了一位党支部书记的光辉形象。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他以沉着、威信以及果断的指挥,用自己的生命给村民搭建了一座生命之桥。在设计课堂研学单时,笔者把赏析文本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细节描写(语言、动作、神态)作为课堂训练要点,在学习单上体现。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上,意在让学生了解人物的塑造离不开生动的细节描写,离不开环境的烘托渲染。这可以帮助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掌握文本的表达特点,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借助学习单品字评句,促进语言欣赏和积累

积累是从理解文本通向表达的桥梁,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感,离不开品字评句。这就需要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反复、认真的咀嚼,感悟语言的妙处,并注重对好词佳句的积累。语言积累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背诵、摘抄、仿写句式、迁移写话、合理创编等。

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一文,描写细腻生动,情感丰富而真挚。特别是反复手法运用得很精彩,比如用“七八十”反复形容破缝纫机、女人和灯泡的数量,表现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第一次”反复出现,表现“我”无法接受母亲工作如此艰辛的事实和“我”当时内心的震撼;四个“立刻”更突出一位勤劳辛苦的母亲形象。反复手法的运用让母亲的形象深入人心。所以,笔者引导学生深入欣赏语言,想象画面,体会反复手法的作用后,出示《慈母情深》课堂研学单(表2),专门训练学生运用反复句式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指向课后拓学,推动知识融会贯通,实现学以致用

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战场,课后一两天则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吸收和消化的关键时期,课后能否高效巩固知识,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否圆满完成。因此,一份帮助学生巩固、拓展知识的拓学单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情境中,让学生的新旧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实现学以致用。

在设计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穷人》课后拓學单(表3)时,笔者抓住心理描写这一知识点进行拓展巩固和训练。首先,让学生课后反复朗读桑娜的心理活动片段,在朗读时加深对心理描写的理解,如心理描写能直接反映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品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其次,以课文中其他故事情节为支点,拓展训练心理描写,让学生站在桑娜的角度揣度桑娜的心理;最后,将心理描写的手法迁移到真实情境中,这样学生就有一个知识迁移运用的过渡期,有益于学生学以致用。笔者选择相当一部分学生可能经历过的事情——作业不见了,让学生在提示下发挥想象,用第一人称写出自己的心理活动。在这一循序渐进的练习中,学生既能巩固新知,又能做到学以致用,一举两得。

四、指向每一名学生,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我国自古就有“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这样才会获得高效的教学效果。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老师在《致教师》中指出,备课的另一方面是要备学生,知识需要与生命发生共鸣才能真正精彩,才能成长智慧[2]。所以,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学习单,比如具有设计选择性的学习任务,用二选一的题型,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擅长的任务;也可以让学生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习惯,让学生在小组内发挥自己的特长,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学习他人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例如,在设计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2课《故宫博物院》课后拓学单时,笔者设计了选做题,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根据课文提供的资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故宫参观路线图或者扮演故宫某一具体景点的讲解员;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可以讲自己感兴趣的景点,从而对所学内容进行实际运用。学生根据拓学单的提示有条不紊地进行语文实践,以讲解的方式呈现学习效果,每一名学生都在活动中相互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也是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顺学而导,以教促学,需要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深入文本,精心设计课前、课堂和课后学习单,并利用这一辅助工具,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学习文本表达技巧,迁移运用语言知识,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构建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78-79.

朱永新.致教师[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97.

猜你喜欢
学习单
小学数学分享式教学中“学习单”的应用
自读课:内用方法策略,外显内隐思维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学习单设计归因分析和设计要求探析
“学习单导学”教学模式下“学习单”的设计与使用
巧用学习单,构建“导练相融”的语文课堂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小学数学统计课堂教学初探
借助学习单,让阅读教学走向自主
“学习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
数学“学习单”,激发学生自主生长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