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融合”育人途径探索

2023-06-07 08:37姚武
老区建设 2023年2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科育人

[提 要]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交叉、专业融合、文理渗透”成为地方本科高校文科类专业建设的重要主题。以邵阳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根据新文科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亟须改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需要探索、知识技能融通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跟进;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要坚持“产教融合”,根据“产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还要探索“专业及学科融合”,建设“融通型师资队伍”,促进专业转型与发展。

[关键词]新文科;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融合育人途径

[作者简介]姚武,邵阳学院文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邵阳学院教改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探索”(2021JG24);湖南省教科规划项目“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途径探索”(XJK21BGD04);湖南省普通高校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外国文学史”(湘教通〔2021〕28号)

2019年4月,我国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个部门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新文科”建设成为重要的高教议题。新文科建设要求文科承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新科技革命进行融合;要求改变传统文科思维模式,促进文科的新发展,形成以需要为导向、交叉融合、引领发展的新态势。[1]随着“新文科”探索与实践的不断拓展与深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以下简称“地方本科高校”)也置身于其中,展开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学科交叉、专业融合、文理渗透”成了新文科建设的探索方向,跨学科跨专业“融合”育人途径成为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值得探索的核心问题。本文以邵阳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在分析地方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融合”育人途径进行探索。

一、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研究概况

2017年,被誉为“美国一流人文院校”和“全美44所改变人生的大学院校”之一的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了“新文科”教育理念。该校按照“新文科”理念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通过重组学校29个专业,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学等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学科学习平台和课程,旨在加强培养学生的沟通技能、批判性思维、系统性设计性思维、团队合作和计算能力等。根据“学科交叉、专业融合、文理渗透”等新文科建设核心理念,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内的新文科专业建设,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要将新技术融入传统课程体系构建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平台和方式。

2019年以来,国内关于新文科的研究呈现井喷式发展,根据中国知网关键词“新文科”查询,有2000余篇文章。然而,关于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相关研究成果不多,仅20余篇文章。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新文科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探索:(1)专业定位与发展;(2)理论课程建设;(3)实践环节改革与探索。

在专业定位与发展上,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从“反思”“转型”“创新”等视角,对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进行探索。张永刚等(2021)在《新文科视域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思考》中提出“新文科在突出传统学科内涵的同时更重视学科交叉融会,目的是要促进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思想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2]张斌华(2021)在《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一流专业建设的时代需求及实施路径》中认为新文科建设是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时代命题,要反思专业定位;地方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不仅要满足区域、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还要依托地方特色积极探索人才培养路径,寻找专业的立足点和生长点。[3]

在理论课程建设上,相关研究成果强调在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建设要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侯敏、王潇(2021)在《守正与创新: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研究》中认为“创新”是途径与手段,“守正”则是出发点与落脚点,汉语言类、文学类、写作类课程的核心地位不能改变。[4]张勇(2021)在《“新文科”理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中主张“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迎接新文科建设新的要求和挑战。”[5]

在实践环节改革与探索中,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探索新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技能提升路径。谢坤(2021)在《“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认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只有建立学校、师生、社会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更全面的提升。”[6]陈国元(2022)在《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性研究》中主张:一方面,从实践视角寻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与理工科互惠的方法: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为理工科学生服务;借鉴理工科的培养方式,建立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另一方面,基于语言文字是日常沟通、工作及传播文化的工具、文学作品能够展示社会状况等功能,让学生学习与借助信息技术,通过语言文字调查、民俗文化调研、文化机构服务等实践项目,提升学生实践能力。[7]

二、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探析

根据新文科建设理论及实施要求,新文科建设的最大预期目标是改变传统文科的局限,其直接手段就是融合新的信息、技术等因素于教學之中,改善方法,拓展思维。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如下:

(一)根据新文科建设产出导向要求,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亟须改进

根据新文科建设要求,要培养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而作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其探索比较滞后,汉语言文学作为地方本科高校开设的传统专业,容易拘泥于传统而不敢于创新,难以顺应新文科建设的新要求。地方本科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多脱胎于传统的师范类专业,目前一般转向为师范与非师范兼招的综合类专业。在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目标定位探索过程中,不仅要厘清综合性和应用型、专业教育与师范教育、专业成长与职业成才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还要协调好它们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深刻地影响专业定位是否准确,专业定位不清晰不明确将直接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将走入误区。[8]很多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直接模仿高格化的师范教育,重学术化轻应用化,偏离为地方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服务的目标,并没有把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二)根据新文科建设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途径需要探索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变革需要多样化复合型人才,传统文科培养的毕业生逐渐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顺应新文科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势在必行。新文科建设应该立足时代与市场需求,坚持“产出导向”人才培养目标。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不应该一味地模仿高格化的师范教育,不应该走学术型专业性人才培养的旧路,而要探索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道路。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单纯是培养语文教师,而是要拓宽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就业途径,让学生毕业后不仅能胜任教师岗位,还能担任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及文宣等工作。这就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学习不应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应该自觉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但现实情况是许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如人文素养不丰厚、人际交往能力不强、公文写作能力欠缺、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不熟练、团队协作精神不足等等。

(三)根据新文科专业与学科交叉建设要求,知识技能融通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跟进

以数字人文、人工智能推进新文科建设,成为高校文科专业建设新态势。数字人文是国际学术界的前沿领域,也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旨在以数字技术和方法推动人文学术研究与知识生产的创新发展。[9]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和运用,给人文社科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手段和方向。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要力争成为知识技能融通型教师,既精通人文学科特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又熟悉现代新信息技术和了解数字人文的发展动态。许多地方本科高校相关部门专门制定政策,部署和实施新文科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组织专业建设管理人员及专任教师参与“新文科建设”系列讲座学习;召开教师大会专门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相关精神;多次组织“新文科建设”的相关论坛,并组织教师开展研讨,且明确规定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融入新文科理念等等。通过学习交流沟通,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接受了新文科理念,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技能难以胜任新文科要求,融通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跟进。

总之,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虽然有较好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以邵阳学院为例,学校非常重视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新文科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然而,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

三、顺应新文科发展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融合”育人途径探索

基于研究现状,结合存在的问题,“产教融合”“专业及学科融合”“融通型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对于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在明确和改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顺应新文科发展要求的“融合”育人途径值得探索与实践。

(一)改进与拓展“产教融合”模式,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

为了适应新文科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积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育教学途径等方面必须突出“产出导向”。针对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求这一难题,应该通过调研地方人才市场需求,坚持产出导向,加强实践育人体系建设。而“产教融合”便是顺应这一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拓展“校企及校地融合”,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以达成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目标。

就邵阳学院来说,在“产教融合”上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首先,顺应政策与市场需求,积极实施公费师范生培养项目。从2019年开始,汉语言文学专业招收的服务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公费师范生比例为20%—30%。在公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一方面根据立德树人的育人根本任务,通过专业及课程思政等强化学生服务乡村教育责任感与使命感意识培养;另一方面根据新文科建设需要,通过跨学科选修课程的学习等加强学生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技能培育。其次,改进传统产教融合模式,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能力。2018年11月,邵阳学院与思考乐教育集团进行深度合作,成立了产教融合的思考乐教育学院;通过校企合作,把邵阳学院优质师资培训资源与思考乐教育集团教辅教材研发成果相融合,通过“思考乐”杯教学技能大赛,以赛促教,提升学生教学技能;通过比赛,优秀的毕业生成为思考乐教育集团等各类学校的优良师资,从而形成合作共赢的长效合作模式。邵阳学院与思考乐教育集团重视与支持思考乐教育学院的人才培养,从合作研发、项目教学、培训交流、顶岗实习、师资共享等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适应新文科建设需求,为社会培养适应产业具体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在学生“考公”“考研”“考教”等提升职业及学业发展能力上,邵阳学院与“考德上”教育集团有着良好的合作。再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途径,拓宽学生就业口径。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教育培训市场萎缩,再加上师范教育的高格化以及“考研”“考公”竞争日趋激烈,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途径需要不断探索与改进。目前,邵阳学院文学院正在与文化传媒、广告策划、企业营销类公司合作,以拓宽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就业途径。比如,推进与邵阳日报、邵阳传媒网的合作,成立大学生新传媒中心,由“双师型”教师培训指导,培养学生数字媒体写作与设计技能等。此外,地方本科高校还可以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特色探索产教融合育人途径。

(二)探索“专业及学科融合”途径,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信息化”“数字化”是新时代主要特征。为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专业及学科融合”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主题之一,汉语言文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成为新文科建设的核心内容。很显然,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技术学习已经不能满足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与转型要求。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上,探索“专业及學科融合”途径,应该合理应用数字化内容并积极探索信息化手段。

以邵阳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为例,在“专业及学科融合”途径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亟须改进。一方面,邵阳学院有着较好的文史专业融合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历史学专业同属于文学院,文史类选修课已经打通,师资可以共享。另一方面,顺应新文科建设发展要求,文理工科学科融合力度要求更大,这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求。信息化时代要求大学生学会数字化生存,这也给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知识结构带来了较大冲击。专业及学科融合重视教育的产出导向,根据产出导向市场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既要拥有扎实专业知识,又要拥有现代信息技术和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等基本学科知识,“大文科”人才已成为当务之需。“大文科”人才培养已经不再局限于文史融合培养模式,以跨学科融合注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拓展学生的能力素养,是当今社会对文科生提出的新要求。在新的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中,邵阳学院强化了“大文科”意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利用本校较丰富的学科资源,开设了“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艺术欣赏与审美体验”“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等通识类选修课和“高级办公自动化”“数字化写作”“自媒体写作”“影视鉴赏”等专业选修课。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结合所在学校及地区实际情况,以“大文科”理念加强专业与学科融合,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探索及实践,有针对性地培养地方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三)对接专业与课程建设,发展“融通型师资队伍”,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

新文科背景下,“大文科”发展需要建设“知识技能融通型的教师队伍”。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专业,任课教师学历层次与职级较高,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历和教授、副教授职称,这些教师有较丰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知识,但知识技能融通型教师偏少。这也成为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融合”育人途径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之一。

顺应新文科建设要求,对接专业与课程建设,邵阳学院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融通型师资队伍”建设,以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通过申报和建设湖南省新文科项目,提升教师新文科职业素养。“服务湘西南乡村振兴的地方本科院校文史专业办学新模式探索”等项目为湖南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在该项目建设中,利用项目经费积极探索融通型师资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提升教师多样化教学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建设湖南省高等本科院校“精品课程”“一流课程”,来强化教师融通型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外国文学史”等省级“精品课程”及“一流课程”。对接课程建设,打造新型师资队伍,通过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方式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内涵。[10]这些课程的建设不仅要求教师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在课程内容上强化思政育人,在教学方式上也要求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积极建设线上学习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这对课程建设来说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建设在线精品课程等方式大力提升课程建设及专业建设的核心竞争力。以“外国文学史”课程为例,四位团队成员均能熟练地运用信息化手段来进行教学,并且能够熟练且合理地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平台教学内容相融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外国文学名著鉴赏”“名著电影鉴赏”等,提升学习效果。由此可见,以新文科项目建设及课程建设,带动知识技能融通型师资队伍建设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可以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要坚持“产教融合”,确定“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还要不断探索“专业及学科融合”“融通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进专业发展与转型。新文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融合”育人途径是关键环节。当然,在“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要处理好“技术”与“人文”的关系,特别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中,在坚持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同时,思政育人理念应贯穿其中,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既学会信息化技能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赵娜.新文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探索[J].汉字文化,2021,(8).

[2]张永刚,宁德松.新文科视域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思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1,(1).

[3]张斌华.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一流专业建设的时代需求及实施路径[J].汉字文化,2021,(12).

[4]侯敏,王潇.守正与创新: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1,(5).

[5]张勇.“新文科”理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2).

[6]谢坤.“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观察,2021,(1).

[7]陈国元.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性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2).

[8]王振军.地方本科高校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 [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6).

[9]查清华.以数字人文、人工智能推进新文科建设[EB/OL].https://www.sohu.com/a/439525930_120 873510.

[10]颜冰,郑克岭.“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J],2019,(6).

[責任编辑:熊文瑾]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科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