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对策探讨

2023-06-07 04:25陈亮
新农民 2023年13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

陈亮

摘要: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在农作物种植中水稻种植是其中重要的作物之一。现阶段,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推动了水稻种植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水稻产量以及种植效益都得到了提升。目前水稻在种植过程中属于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在种植工作中若出现种植问题,将会对水稻的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水稻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也会受到影响,在此情况下水稻粮食的安全性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基于此,文中对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以及水稻种植效益策略的提升进行了深入分析,使其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

关键词:水稻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效益;优化策略

现阶段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水稻种植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如何借助科学技术来促进水稻种植效益的增大,俨然成为农业领域的重点关注问题。分析以往我国水稻种植的开展,部分农民习惯于通过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来促进水稻增收,尽管此种手段能够帮助农民在短期内实现经济增收,但是农药化肥的肆意应用,不仅会影响到水稻品质控制,甚至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威胁。因此,探讨如何通过种植技术优化来增大水稻种植效益获取,对于助力我国农业事业的长久化、健康化发展有重要影响。

1 水稻种植存在的问题

1.1 杂草和倒伏情况

在水稻生长期间,会伴随着杂草生长,与水稻抢夺养分,成为水稻生长最大的竞争对手。传统的除草方法,很难将杂草彻底清除,在对水稻进行施肥时,杂草会与水稻争夺养分,生长得更加旺盛,从而需要耗费更大精力进行除草工作。另外,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经常会出现倒伏现象,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1.2 机械化程度不高

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程度较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我国大部分水稻都是由个人种植,种植面积小、区域分散,无法形成规模化机械种植;第二,很多种植水稻的区域地形不平坦,无法使用机械化种植,很多地区虽然已成功应用机械化播种、插秧,但在收割方面依然主要依靠人力,无法有效提高水稻产量。

1.3 施肥技术不当

水稻生长仅依靠土壤自身的养分供给远远不够,需要人工施肥以满足水稻生长所必需的养分,而当前施肥技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有效控制肥料用量,施肥过少,无法满足水稻生长需求,施氮肥过多,不仅会破坏土壤平衡,还会导致水稻后期出现倒伏现象,影响水稻产量。

1.4 缺乏相关经验

水稻种植过程中,部分种植人员缺乏选地以及选种的经验,因此在种子选择时,盲目地选择产量较高的水稻种子,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得高品质以及高产量的水稻。然而,水稻种植过程中,除了水稻种子会对产量造成影响,土壤环境也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只有选择符合地区土壤环境的种子,才能够促进水稻产量的提升。如果过度追求高产,而盲目的选择种子,对种子抗病害能力认识得不够充分,可能会造成种子品质受到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部分水稻种植人员往往是从自身的种植经验出发选择水稻种子,未能结合地区的土壤环境以及气候条件,导致种子的抗旱抗寒作用发挥得不够完全,在此种环境中,水稻种子无法生存,无法应用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

1.5 缺乏新品种应用

想要获得质量以及产量双优的水稻,迎合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就需要积极研发新的水稻品种,而且水稻的生长情况也会受到种植环境变化的影响,出现一定的变化,二者出现着相互作用且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在同一片水稻田中长期种植同一种水稻品种,就会导致新的环境中无法应用新的品种,导致水稻的生产质量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水稻的病虫害也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传统农药产品的应用,无法抵御现阶段的病虫害问题,使得水稻以及周边环境受到影响。因此,需要从水稻病虫害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应用新型农药,进一步提升病虫害防治的质量,进一步保障水稻质量。然而部分水稻种植者认为施加新型农药会严重破坏水稻的生长,在稻田地中种植新型水稻也会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因此仍然选择种植传统的水稻品种,应用传统的农药防治病虫害,使得病虫害问题愈演愈烈,严重影响着水稻的产量以及质量。

2 水稻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2.1 加强对水稻生长条件的关注

水稻是属于草本植物的范畴,在种植的过程当中,首先应该加强对于种植环境的关注,选择合适的种植环境,才能够使得其具有较好的生存空间。环境要素主要包括湿度、温度、阳光、水分等等。水稻想要使得其颗粒饱满、长势比较好、产量较大、质量较高,首先应该避免环境相对复杂的情况,选择区域比较宽阔、温度相对适宜、阳光照耀且水分充足的环境,这样的话才能够使得水稻的生长过程比较顺利,以此才能够使得水稻种植收益实现大幅度的提升。

2.2 种子的选择和处理

在水稻种植环节种植的选择处理非常的关键,这直接关系水稻的最终产量。在种子的选择方面应该讲究方法技巧,种子主要是以饱满、抗逆性比较好的为主,然后还要综合当前所处的地理环境、地理特征、气候类型等等,选择具有极强适应力的种子,这样在播撒的过程当中才具有更高的发芽率。在种子选择的基础之上,还应该对其进行科学化的处理,晒种、消毒、浸种、催芽等各个环节缺一不可。晒种主要指的是通过阳光的充足照射,发挥杀菌的功效,以此激发种子的活力,这样在播种的过程当中才会有更高的发芽率。这一环节要注意摊薄,做到均匀照射。浸种主要指的是通过合适的比例配比,在清水当中浸泡一定的药水,然后把种子放到药水当中,浸泡适宜的时间,这样主要是为了让种子得到药水的滋养、灌溉,种子的活性更高。催芽指的是调节环境的温度,控制在25~30℃的温度区间,催芽达到12h左右,等到水稻种子露白之后,就可以进行播种。

2.3 育苗

水稻种植过程当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在于育苗,其中对于苗床的处理则至关重要。一般情況之下,苗床是呈东西向的分布趋势,这样主要是跟随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让水稻的苗芽可以充分地接受日光的灌溉、照射,使得种子的出芽率变得更高。而对苗床的规划一般是根据水稻种植的密度和面积设定的,通常情况下会拉开一定的距离,这样主要是让水稻的种子有广阔的生长空间,同时也不会浪费土地的利用。为了达到更好的育苗效果,通常会通过覆盖地膜的方式对苗床的温度进行有效的调控,继而避免低温气候对于水稻苗的摧残。

2.4 播种

温度是播种环节应该重点考虑的因素,适合的气温和水温才能够让水稻苗有更好的生长空间。一般情况下,最适合种植的温度为8℃。同时在插秧的过程当中还应该综合考虑气候、插秧时间、秧苗之间的距离等等多元化的因素,立足于大局观,全盘考虑,才能够使得水稻苗能够顺利地度过缓冲阶段,以更好的势头和状态生长发展。

2.5 科学选择苗床

相较于其他种植物来说,水稻种植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水稻种植的具体环节中,需要科学选择苗床,以此提升水稻种植的产量。根据水稻种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苗床需要设置在阳光充分、风力较小且地势起伏不高、排水性能较为良好的区域。选择苗床的区域之后,需要进行科学的苗床管理,进一步保障土壤的肥力,增强水稻的通风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水稻品种对于苗床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结合水稻的实际情况,科学种植苗床。比如,小秧苗种植过程中,一般根据8~12m2/667m2的规格进行苗床设置,中秧苗的种植需要根据14~16m2/667m2进行苗床设置,而大秧苗的苗床选择需要根据16~18m2/667m2进行设置。中秧苗和小秧苗需要种植在土壤环境良好的地区,而大秧苗对于土壤的要求不高,因此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地选择秧苗进行种植,保障秧苗种植效益的同时,促进秧苗的健康生长。

2.6 稻田管理

在育苗之后,不能够放任水稻的自由生长,而是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稻田的管理,其中主要包括施肥、除草等等多个环节。其中值得关注的则是田间诊断技术。田间诊断技术主要是在水稻生长的过程当中,对其生长的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诊断、把控,将影响水稻健康生长的负面因素扼杀在摇篮当中。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对田间诊断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针对水稻种植的实际情况进行田间诊断,以此提高水稻种植水平,整体上优化经济效益。

2.7 病虫害防治

在水稻的成长阶段,稻瘟病作为一类危害大、发病率高的病虫害。该病经常寄生于植物的下部根、茎和叶上。在病虫害的发展初期,水稻生长会变得极不稳定,病害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植株茎叶颜色出现了变化。在进行稻瘟病防治工作的时候,应在水稻种植初期,尽量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种子在繁殖前,还需开展消毒、浸泡、包衣等工作,以此防止真菌感染的情况出现。

除此之外,纹枯病作为由病原体感染而引起的水稻病害。常出现在水稻孕穗阶段,若是出现这类病虫害,极易造成水稻的枯萎和死亡。主要预防举措如下:使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开展好水稻肥水管控工作。稻田灌溉期间不允许开展深水灌溉作业,稻田应有相应的干燥作用。同时,6%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110g溶液融入 50kg的水中,并对其进行喷湿;或者是使用25%井冈霉素将45g溶液融入50kg的水中,并进行喷湿,以此达到水稻防病的效果。在进行施药活动的时候,有关工作人员要着重喷湿水稻植株的中下部。

3 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对策

3.1 叶龄优化技术

叶龄优化技术的应用原则是:通过对水稻不同生长时期的分析,依据其叶片各个时期的生长特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和技术。该技术在提高稻米产量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应用叶龄期优化技术时,必须对水稻进行实时监测,即在田间设置观测站,对其动态变化及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掌握叶片的生长状况。监测观测站设置应根据稻米的品种因子,设置不同的观测站。同时,监测水稻叶片生长的过程中,还必须对叶片进行实时标注,最终汇总,形成一份详细的、完整的汇报。在不同的叶龄条件下,根据不同的水稻品种、不同的种植环境,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率。

3.2 三控技术

在水稻种植的过程当中,对三控技术的运用是提升水稻种植效率、优化水稻种植收益的核心技术之一,它主要包括控苗、控肥和控病虫技术,通过将这三项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有效衔接,是促使水稻得以健康生长的核心所在。

其一,对控肥技术进行优化。在水稻种植的过程当中,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结合水稻生长的实际情况,进行施肥处理,这样是为了为水稻的生长带来更多的养分补给。比如在控苗之前,则要求工作人员可以实施少量的氮肥。而在控苗之后,需要对于无效水稻苗进行针对化的摘除处理,在這一过程当中,则可以对氮肥的使用量进行适当的增加,这样的话能够使得氮肥的实施成本减少,使得肥料尽其所用,为健康的水稻苗贡献营养物质,使得水稻的收益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

其二,对水稻抗病虫技术进行优化。在水稻生长的过程当中,病虫害是威胁其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对病虫害技术进行有效的优化和应用,会导致水稻深受病虫的侵害,直接影响到水稻的整体质量,甚至会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情况,所以在优化水稻种植技术的环节,应该切实加强关注度对抗病虫技术进行优化改革。一方面相关人员首先应该意识到抗病虫的重要性,加强对于抗病毒技术的关注和重视,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金钱,加强对水稻抗病从技术的优化,找到病虫危害的主要原因,然后通过技术层面的调整,落实具体的管理措施,使得病害虫问题能够得到实质意义上的解决。另一方面要求相关的研究人员应该进行针对性地抗病虫技术研究,这样才能够使得抗病虫技术最终所呈现的效果最优化,使得水稻在生长过程当中能够免受病害虫的侵扰,实现健康绿色成长,继而使得最终获得的种植收益更高。

其三,控苗技术。控苗技术主要指的是在水稻种植之后,通过对稻苗分支的处理,减少对阳光、水分、肥料的汲取,主要是让它所消耗的阳光、水分和肥料等等能够累积起来,以供主苗的生长发育。这样的话,能够避免主苗的发展过程当中由于缺少养分而使得其发展速度缓慢的弊端,所以对稻苗多余的分支进行处理,主要是为了给主苗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此外,肥料是在水稻苗在生长过程当中,必须依托的物质基础。在水稻的不同发育阶段,合理施肥是保证其营养充足,促使其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举措。

3.3 其他栽培技术的优化

除以上两项技术优化之外,优化水稻品种、优化种植区域、优化种植间隔等对提高种植效益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优质水稻品种的筛选,筛选出优质的品种,为以后的健康生长和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种植区域的优化,要考虑到稻米的生长特点、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适宜的生长条件,有利于稻种的健康生长;密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确保高产,从而达到最优的种植间隔。

4 结语

在水稻种植的过程当中,应该确切地认识到当前加强对种植技术的优化、升级是提高水稻种植质量、优化收益最关键的举措,也是使得水稻行业得以稳健、持续性发展的关键途径,具体应该将目光聚焦于水稻种植技术的关键,采取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方法,加强对于水稻种植的呵护和管理,以此才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水稻种植收益。

参考文献

[1] 易远富.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22):122-123.

[2] 王显栋,黄群英.水稻种植技术优化及水稻种植效益提升策略研究[J].乡村科技,2021(24):90-91.

[3] 黄祥通.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J].农民致富之友,2021,1(20):50-52.

[4] 罗小兵,郑佳琦.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分析[J].种子科技,2021,39(23):59-60.

[5] 耿维.浅析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农业与技术,2021,39(4):113,115.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刍议高校体操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基于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人居环境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政府机关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