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2023-06-07 04:16徐海红岳乃松
鄱阳湖学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制度建设

徐海红 岳乃松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提供了重要抓手和根本保障。国内学界围绕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本概念、理论资源、价值旨向、内容架构、实现路径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形成以超越制度说与规则制度说为基本内涵,以中国传统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和“公地悲剧”为理论资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生态现代化、促进民生福祉为价值旨向,构建多元共治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提升生态治理效能的研究图景。推进生态文明制度研究,应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价值贡献、理论贡献、实践贡献与国际贡献探讨,为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原创性贡献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①的重要抓手和根本保障,既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领域,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部署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2014年4月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提供了法律保障。2015年9月颁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整体规划了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工作。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了系统规划。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集中梳理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制度体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指明了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方向。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此外,还有诸多涉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文件和讲话。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备受国内学界关注。2012—2021年间,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上发布的学术论文共756篇,相关学术会议共37场,学术辑刊9份;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主题的代表性著作有郇庆治等的《生态文明建设十讲》(2014年)、蔡守秋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和制度》(2016年)、沈满洪等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2017年)、陈晓红等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2018年)、郭兆晖的《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40年》(2019年)、李雅云等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十二题》(2020年)等;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主体参与、体系建构、机制创新、制度执行等议题的课题立项众多,如“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2013年)、“‘五位一体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研究”(2014年)、“环境保护合力集聚下生态文明机制创新研究”(2016年)、“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体系及其时代价值研究”(2018年)、“生态文明制度执行力的强化与评估研究”(2020年)等。本文尝试梳理和评述党的十八大以來国内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现状,以期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人类文明发展贡献的研究。

一、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现状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界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主要聚焦于生态文明制度概念、理论资源、价值旨向、主要内容、实现路径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一)生态文明制度的概念诠释

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学界从微观和宏观等维度对生态文明制度概念展开深入探讨,形成了规则制度说和超越制度说两种代表性观点。

1.规则制度说

从微观意义而言,生态文明制度是为规范生态文明建设行为而确立的正式规制与非正式引导两方面的规则与章程。沈满洪倾向于“制度即规则”的观点,认为生态文明制度是指对文化、产业发展、消费行为或习惯、环境保护、资源开采、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生态建设的行为规则,包含正式制度(如环境保护法规、管理章程、治理政策等)和非正式制度(如环境保护意识、生态观念、道德伦理等)。①夏光指出,生态文明制度是一切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规定和准则的总和,通过“硬”“软”两个途径对人们在生态文明方面的行为进行调整,其中硬性要求是指法律、法规、章程等,软性规则是指风俗习惯、道德伦理等。②李宏伟认为,制度是各类规则的总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是从指导方针、目标、体系以及系列机制(如考核机制)等方面制定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则与章程。③上述“规则制度说”从规制和引导两个层面,形成对生态文明制度内容建设的双重定位,是为规范生态文明建设行为而确立的正式规制与非正式引导两方面的规则与章程。

2.超越制度说

从宏观意义来说,生态文明制度是对旧文明形态及其制度的超越,是符合生态文明形态的行为规范。郇庆治认为,生态文明制度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实质性超越,体现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中的制度性变革,是对经济生产、政治治理等方式变革的新型诠释。①陈晓红认为,生态文明制度是人类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的一种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实践活动准则,是生态文明社会关系的定型表现和存在方式。②包庆德、陈艺文认为,生态文明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念和社会现代化实践的反思总结与批判超越,生态文明制度对人类社会交往行为进行调控和约束,引导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生态化,促进和保障社会运行方式生态化变革,推动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③上述“超越制度说”强调生态文明制度是对旧文明制度的超越与发展,体现为生产、生活、社会治理和经济运行等领域制度建设的全面生态转型。

关于生态文明制度的概念阐释,主要聚焦于“规则”与“超越”两个向度。“生态文明制度”概念在宏观上是对旧文明制度系统变革而形成的符合生态文明的行为规范,微观上是为规范生态文明建设行为而确立的正式规制与非正式引导两方面的规则与章程,二者从不同维度诠释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本内涵,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规范和约束力量。

(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资源探讨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界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资源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以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为理论源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公地悲剧”理论与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为理论镜鉴的研究图景。

1.理论源泉:中国传统生态思想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是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源泉。蔡永海、孙垚对传统生态伦理中的制度规范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古代的虞衡制度、圣王之制思想和明代桑基鱼塘的农业模式在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积极意义。④王太明、王丹回顾了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包括:先秦时期道家“道法自然”的主张,儒家“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观,《吕氏春秋》中天地人“三才”的生态系统思想,墨家“敬畏自然”“兼爱”“非攻”“节约”“爱无差等”的思想,秦汉时期《淮南子》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生态制度,董仲舒“天为至尊”“人为天下贵”“天人合一”的思想,隋唐宋元时期《四时纂要》《陈旉农书》《王祯农书》等典籍中因地制宜、节俭消费、蓄积粮食以备荒年的思想,明清时期《天工开物》中人的能动性不是去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是敬畏自然、呵护自然的思想,等等。他们认为,这些思想都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凝结着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为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滋养。⑤

2.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蕴含丰富的生态文明制度理念,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生态思想共同构成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张春华基于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资本与自然环境冲突的内在联系以及生态危机的解决路径,指出:第一,要把人与自然和谐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本价值;第二,要处理好资本与自然间的利益关系;第三,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引领来发展和完善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①闫丽娟认为中国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不完善,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统一的理念,指出要加强两个系统建设: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五位一体”系统建设,二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②邹丽芬、许吉团认为,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社会制度根源思想,对于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③李全喜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发展,也是对中华传统生态理念的承袭,不仅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还创新了党的生态执政理念;为此,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党和政府、市场和社会公众的通力合作,推进新时代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④杨勇、阮晓莺探寻了习近平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演进逻辑,指出毛泽东植树造林的思想,邓小平“防害于先,综合治理”的方针、发展“节约型经济”、以法制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江泽民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習近平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两山论”和生态现代化思想,都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⑤郭兆晖指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⑥为促进中国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共赢提供了重要保障。秦书生、王曦晨以改革开放为起始点,梳理了党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的演进过程,指出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环境保护法治化、加强制度建设的思想,20世纪90年代初到十八大召开前对环境保护法律、政策和制度建设重要性认识日益全面的思想,以及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体系构建思想,为中国构建生态文明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⑦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的生态思想,既凝结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治理理念,也是中国共产党根植于本国实践、承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取得的理论成果,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经得起实践考验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遵循。

3.理论镜鉴:“公地悲剧”理论与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

对于西方绿色发展与生态思潮,学者们认为基于“公地悲剧”的理论反思和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均有着理论镜鉴意义。关于“公地悲剧”理论,李娜认为“公地悲剧”理论背景下西方产生的“庇古税”、科斯定理,对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强制性、选择性和引导性有着启示意义;⑧冉昊认为西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基础在于对“公地悲剧”理论的解释,即通过明晰产权来避免无序使用和浪费,从根本上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⑨关于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王太明、王丹指出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反生态的本质和生态危机的根源,阐明了生态危机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构想了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的解决路径,对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着启发意义;①郭晓杰阐明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基于技术、思想、制度层面对生态危机的反思,提出“建立稳态经济模式”、“先进的社会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三重解决路径,指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于推动中国建立国际生态新秩序、新体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具有启示意义。②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为理论源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公地悲剧”理论与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为理论镜鉴,三者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共同构成了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资源,为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价值旨向研究

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价值旨向研究,国内学界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生态现代化论、民生福祉论等代表性观点,规范和引导着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总体方向。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须遵循的价值旨向。张乾元、冯宏伟明确指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始终是社会生态实践的价值追求,是党和国家必须一以贯之的理念。③冯留建、韩丽雯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生态危机的创新回答,解决生态问题的核心在于解决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核心价值。

2.生态现代化论

生态现代化论旨在发挥生态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优势,以建设一种符合生态理念要求的现代化模式。薄海、赵建军指出,生态现代化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选择,要坚持生态现代化的理念,从管制性、选择性、引导性以及绿色技术创新四个层面,形成超越西方的中国生态现代化模式。⑤王英伟、魏雪晴认为,生态现代化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开创的一条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新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开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⑥郭岩、陈文斌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发展生态生产力,發挥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弘扬生态文化,开展国际合作,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建设。⑦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语境下,生态现代化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相通性,都要求我们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为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3.民生福祉论

民生福祉论认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福祉。唐鸣、杨美勤认为,改善民生和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在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面对各种矛盾问题所必须坚持的立场和路径。⑧陈文斌、袁承蔚强调了在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认为人民大众的参与是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关键要素。①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福祉,既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和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行动落实,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价值旨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核心要义,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最终目标。生态现代化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价值旨向,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民生福祉论则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宗旨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的体现,是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根本立场。从立场、路径到目标,三者以其独特的价值要求指引着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总体方向。

(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主要内容阐释

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国内学界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主体(政府、企业、个人等),制度结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实施机制),制度内容(经济、环境、文化、社会参与等领域),制度规制(管制性制度、选择性制度、引导性制度),制度运行(源头性制度、过程性制度、末端性制度)五个层面开展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1.制度主体:公平激励与多元合作相结合

关于生态文明制度主体研究,学者们一是从制度设计的价值准则出发,二是从不同主体的合作类型出发。龚哲以“激励”和“公平”为要求,认为“在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时,对于主体行为的引导要更多的体现激励,使‘保护者收益形成对‘使用者支付的补充。同时,制度设计不仅要体现形式的公平,更要凸显实质的公平,既要考虑主体差异性所附带的环境义务差异性,也要考虑不同努力回报的差异性”。②方世南指出,在制度设计与创新中要注重生态合作治理制度,“遵循生态善治的原则,架构以利益、命运和价值共同体所组成的政府、市场、社会、公民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态势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③秦书生、王艳燕主张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在环境治理体系中的关系,确定政府主导地位、企业主体地位、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结构形态,形成四者间的良性互动机制。④以公平激励为价值准则,以多元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制度主体研究,不但丰富了生态文明制度的内容,也激励了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生态环境的治理与建设。

2.制度结构:层级分明与框架清晰相统一

构建层级分明、框架清晰的制度结构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包含正式、非正式制度与实施机制三方面。夏光指出,要完善正式法制管理制度,加快“两型社会”立法、推动法律生态化进程、强化司法保障作用。重视非正式道德文化制度,将生态价值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强化科学决策机制,加强“两型社会”的战略研究。⑤郭兆晖提出以“‘可持续规模-公平分配-有效配置模式来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明晰其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及处分权”。⑥沈满洪针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施机制提出:首先依据政府、企业、家庭等不同主体,强调对信息披露机制的建设;其次强调政府对政绩考核机制的建设;最后强调对有关机构、单位和个人的奖励惩罚机制建设。①制度结构安排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本环节。生态文明建设的正式、非正式制度与实施机制研究,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奠定了框架基础。

3.制度内容:配置优化与综合创新相补充

学者们对生态文明制度内容展开了深入讨论。郇庆治的《环境政治视角下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文,从顶层设计、环境制度、社会制度层面,构想了执政党的绿化、环境法治政府、环境行政监管制度、“环境公民社会”的建设路径。②叶冬娜认为,在政府治理方面,要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设立大区生态文明建设督查服务机构;在市场治理方面,要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及交易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扭转环境低价、无价现象,推动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证券建设;在社会治理方面,要充分利用“Internet+生态教育”,明确政府的生态责任、建设绿色企业、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以及生态责任感,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协调治理。③制度内容的优化与创新,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必要条件。

4.制度规制:刚性约束与柔性引导相联系

制度规制是指政府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制定管制性制度、选择性制度、引导性制度,对相关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和引导。詹玉华认为,强制性制度是政府管理的内核、是政府管制的最低要求,逾越这一红线就必须受到惩罚;同时,市场选择制度是动力,有利于调动主体的积极性,以低成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引导性制度方面,詹玉华强调了生态文化教育制度的重要性,认为广泛性的社会公众参与制度是基础,要加强社会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设。④陈晓红对管制性制度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环境标准与总量控制、环境追究与损害赔偿等其他制度,选择性制度如财税制度、交易制度等,以及引导性制度如宣传教育、公众参与和文化引领制度等,均提出了改革思路与见解。⑤郎嬛琳、方程提出,要完善中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首先在广义上要提升公众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其次在狭义上要落实主体界定、信息流动、协商参与、社会监督以保障公众参与。⑥生态文明制度规制研究既考虑到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强制性,又具備选择性和引导性,不仅有助于培养社会公众生态文明底线思维,使其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还有助于引领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推进。

5.制度运行:预防控制与惩戒补救相协调

从源头防治、过程控制到末端惩戒与补救,全过程的制度运行研究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的重要方向。顾钰民主张加强对事前政府监管性制度的建设,完善事中市场主体交易形式制度,落实事后救济性制度,指出要落实政府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完善制度建设和体系架构,推进试点研究。⑦张云飞、王凡认为,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包括生态红线制度、监管制度、污染排放许可制、惩治机制、生态环境治理体制等系列制度,健全和完善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一要从理念转向实践,建立起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做到从源头上杜绝污染问题的出现;二要加大法律和行政处罚,实现过程中严格监管、末端处严格惩治,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具刚性和约束力的制度保障。①制度运行研究基于过程性视角,对环境保护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设,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与措施,为制度的有序运行提供了保障。

除了上述成果之外,还有费艳颖《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公众知情权制度的完善路径》(2014年)、高吉喜《加快“三个落实”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2016年)、黄茂兴《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与美丽中国的福建实践》(2020年)、李兴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的制度进路》(2021年)等研究也值得关注。

(五)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路径逻辑构想

如何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接续发展,是国内学界广泛讨论的问题。为深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学者们从不同逻辑出发,对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路径展开了探讨。

1.主体逻辑:从单一主体治理到多元主体共治

众多学者认为,在主体层面应摆脱单一主体治理模式研究,走向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共治模式研究。邬晓燕指出,“加强生态文明社会治理制度体系创新、推动多元利益主体协商共治环境问题,应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②改变单一主体治理模式,走向全社会共同治理的新格局。董战峰、王玉强调了主体的重要性,认为政府、企业和公众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同的权责分工,需要建立起均衡有效、和谐共治的生态文明建设治理格局,全面提升治理能力;要发挥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建立企业的生态责任制,完善生态社会的行动制度。③多元主体共治模式推进了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进程,为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主体条件。

2.内容逻辑: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健全完善制度内容是制度建设的根本所在。学者们从内容逻辑出发,认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内容不能局限于生态文明制度本身,应延伸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体制改革与领导制度的生态转型研究中。张云飞对基本绿色制度(人口均衡制度、资源节约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绿色化的经济制度(产权制度、市场制度)、绿色化的文化制度(倡导社会主义生态道德、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正义)和绿色化的社会参与制度(生态文明领域的信访渠道、群众自治、引导公众合法维权)四个路径进行了规划设计,以期健全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的路径和选择。④张明皓提出生态文明体制与社会子系统适配机制的改革路径,探讨了生态文明制度综合改革路径,认为要着力推动形成生态文明现代化治理体系,强调要把以人为本作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改革的根本目标。⑤刘燕指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制度路径,首先在于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其次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和作用;最后是要重点推进党领导方式的科学化、合理化和现代化。⑥因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除了要重视配置优化与综合创新外,也要注重制度的全面生态转型。

3.运行逻辑:全过程生态文明制度运行机制

制度运行机制是制度能否产生实际效用的重要环节。关于完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惩戒与补救的制度运行机制,李宏伟认为首先要从考评、决策、追究、赔偿制度着手来完善政府行政体制,其次要从产权、环境税和补偿机制来着力建设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最后强调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和参与机制。①李宏伟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联动和长效工作机制》一文中指出:第一,要细化顶层设计,明确行政主体责权和自然资源资产数量,强化离任审计、完善监管;第二,在生态文明制度实施过程中要健全各层级各部门的协调机制;第三,于末端上完善生态文明问责制度,以此构建联动长效的工作机制。②李兴锋聚焦于事后生态文明建设补偿法律制度的补偿范围、启动条件、政府职责、市场机制、公众参与和监督问责,提出了健全生态补偿制度的实现进路。③建立健全从事前到事后全过程的制度运行机制,是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制度运行的重要路径。

生态文明制度实现路径研究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学者们从多元主体共治、完善制度内容体系、健全制度运行机制三方面展开研究,为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了全主体、全方位、全过程的实现路径构想。

二、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现状评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界对中国生态文明制度概念、理论资源、价值旨向、主要内容、实现路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在未来研究中有待继续推进。

一是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第一,丰富了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研究视角。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研究,有的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制度维度,有的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制度建设维度,有的基于历史、现实与目标的三维视角,有的基于国家治理体系视阈,有的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视阈展开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带来了新的研究发现,催生了新的理论生长点。第二,夯实了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国内学界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基本内涵、理论资源和价值旨向的理解更加深入。在内涵上,生态文明制度不仅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规范,更是超越以往旧文明的系统变革;在理论资源上,回溯了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地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取得了更深层次的理论创新成果,同时也厘清了西方“公地悲剧”理论和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镜鉴意义;在价值旨向上,明确了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立场、路径和目标旨向。第三,拓展了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学术空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再拘泥于制度内容本身,也包含制度主体、结构、规制、运行等多方面内容,扩展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和全过程。

二是中國生态文明制度贡献研究亟待深入。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对生态文明制度贡献研究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和优化路径研究不够。国内学界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不够深入,亟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寻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优化路径。第二,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创性贡献研究不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理念和实践层面作了大量的创新性探索,亟待学界对此展开深入研究,探讨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贡献,尤其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理论贡献、价值贡献、实践贡献和国际贡献。第三,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国际认同研究不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全球意义,国内学界关于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国际认同的成就、挑战及应对等问题关注不多。深入研究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创性贡献,对建设清洁美丽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①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环境保护督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补偿制度、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等。因此,深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创性贡献研究,既为健全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供前进方向,也为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从国内走向国际、提升中国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提供理论支撑。

一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的价值贡献研究。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仅具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生态现代化、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价值,还蕴含着正义价值。生态文明制度正义的基本立场是人与自然都拥有平等的权利,包含种际正义、代内正义、代际正义三方面的表征。以公平正义为价值旨向的生态文明制度,是实现种际、代内、代际生态权益共享、生态责任共担的重要保障。

二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理论贡献与实践贡献研究。中国构筑了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同时还建立起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国家公园制度体系。系统总结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理论贡献和实践贡献,对于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三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国际贡献研究。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中国正从参与者、贡献者逐步向引领者转变。从理念层面来看,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共识,引领全球环境治理方向。从实践层面来看,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中国方案。加强研究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国际贡献,不仅有利于增强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国际认同,而且可为开辟人类文明新道路提供制度保障。

责任编辑:王俊暐 徐 敏

猜你喜欢
制度建设
对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
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思考
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浅析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加强公德制度建设
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的方法探究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
葡萄牙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