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研究

2023-06-08 03:38马三丽
求知导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双减存在问题政策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许多初中生的家长和教师非常关注他们的学习,并希望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然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一些家长和教师给学生安排了大量作业,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考虑到“双减”政策的要求,精心设计课后作业,缩减作业数量,丰富作业类型,并提高作业质量,以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双减”政策;作业设计原则;存在问题;作业优化方法

作者简介:马三丽(1984—),女,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初级中学。

“双减”政策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新起点。自2021年9月这一政策正式实施以来,广大教师一直在积极思考如何通过优化作业设计来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进而推动“双减”工作的开展和落实。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延伸课堂所学,是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然而,过量的作业会给学生带来学习负担,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信奉“题海战术”,因此给学生布置了大量作业,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但实际上,过量的作业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负担,尤其是初中数学学科的难度较大,学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完成作业,而且无法保证作业的正确率。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遵循“双减”政策的要求,积极改变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探索优化课后作业设计的方法,以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教师需要打造高质量、针对性强、类型丰富的课后作业,从而真正发挥作业的作用,使学生有效复习、巩固和延伸课堂所学知识。

一、“双减”政策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竞争成为各国之间的竞争热点之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在这一背景下,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更加重视,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人一步,赢在起跑线上,因此不断压缩孩子的课余时间,让其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同时,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一些教师仍然沿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完成大量的作业,但这种做法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和负担。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于2021年7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为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提供了政策支持[1]。“双减”政策的提出,旨在促使义务教育回归本质,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且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使他们能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来锻炼身体、发展兴趣爱好、参加实践活动,从而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布置缺乏合理性

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课余时间安排等情况,布置大量的作业。他们认为学生题做得越多,就能越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这种作业布置方式会导致学生重复练习很多同类型的题目,他们就像做题机器一样,为了完成作业而做作业,而并没有真正利用作业来及时复习和查漏补缺。因此,在布置初中数学作业时,教师应当考虑作业的合理性,考虑作业能否促进学生进步,是否能与教学内容充分结合,以免作业出现过量、难度不合理的情况。

(二)作业布置缺乏针对性

一些初中数学教师为了便于批改作业,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形式比较单一,而且给所有学生布置一样的作业,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没有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水平来布置作业,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也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此外,有些教师为了减少作业量,就给学生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即一道题目中包含很多知识点,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这种做法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对于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困难。

(三)作业设计缺乏趣味性

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部分初中数学教师认为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就足够了,对于“减负增效”的认识不够深刻和全面。同时,这些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仍然以书面作业为主,忽略了丰富作业内容和多样化作业形式的重要性,这导致他们布置的作业缺乏趣味性,即便作业数量较少,学生也缺乏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虽然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但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才是更加重要的目标,我们需要明确主次关系,不能本末倒置。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作业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明确作业目的,并确保布置的作业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为此,教师需要充分研究教学目标和课堂知识,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设计出既能覆盖重难点知识又能巩固学生知识基础的作业。

(二)针对性原则

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而每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水平又不尽相同。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具有针对性,需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布置相关作业,并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出一系列层次分明、难度不同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与自己的学习能力相匹配的作业,并通过完成这些作业,达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

(三)多样性原则

要使课后作业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教师不仅需要减少作业量,还需要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这样才能发挥作业的价值。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和主动性呢?设计类型多样的作业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一方面,初中数学学科包含的知识点较多,教師需要根据不同知识点的特点来设计相应的作业形式,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完成作业,这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例如自编习题、反思小结、实践操作、调查报告等,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反思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四、“双减”背景下优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方法

(一)设计有层次性的、有梯度的作业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布置作业,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作业设计容易导致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在“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学习能力等设计一些有层次性的、有梯度的作业,争取让各个层次的作业能够符合相应水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和自信心。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还能给他们提供自主发挥的空间。在具体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将作业分为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三种类型。其中,基础题适合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提高题适合中等学习水平的学生,旨在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拓展题适合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有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锻炼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这样的作业安排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适合自己水平的挑战并获得合理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在教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这一部分内容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层次性的作业:①选择一个补充条件,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运用所学的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证明某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需求,并鼓励他们完成作业。对于第一个作业,学生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只要掌握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其中一个方法就能完成作业,而对于第二个作业,学生需要熟练掌握5个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才能完成,难度较高。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第一个作业进行练习,而中等水平和高水平的学生可以尝试完成第二个作业,挑战自己。这样的作业设计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练习机会,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并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设计具有趣味性的作业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学习会变得事半功倍,而且不论哪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喜欢有趣的知识。事实上,学生对于作业的态度也是如此。初中数学学科的作业不仅包括大量的计算,还考查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因此很多学生对数学作业“敬而远之”[2]。基于此,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多给学生布置一些趣味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完勾股定理的相关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搜集证明勾股定理的各种方法,并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制作数学手抄报。这种作业形式新颖,而且内容丰富,需要借助网络工具,学生自然会对此有兴趣,因此会积极主动地在课余时间了解各种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讨论制作好的手抄报,分享并交流心得。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勾股定理的历史发展和证明方法形成全面且深入的认识,同时,这还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设计生活化的作业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学习中常常要用到数学知识,此外,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双减”的目标,初中数学教师应结合实际生活来设计课后作业,使学生通过完成贴近生活的作业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授“反比例函数”的相关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一道贴近现实生活的数学题目:“某人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驾车从济南到北京某小區,花费了大约6个小时。如果这个人原路返回,求汽车的行驶速度和所用时间的函数关系式。如果让他在4个小时内返回,他能否做到?” 对于第一问“求函数关系式”,学生基本上能够完成。但解答第二问时,学生会发现,如果这个人必须在4小时内返回,他的速度必须不低于每小时120公里,这显然违反了交通法中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的规定。由此学生可以认识到,解答实际问题不能局限于计算结果,还应该考虑计算结果是否符合现实情况。

(四)设计拓展性作业

减负的目的是“增效”,但有些初中数学教师对这一目的存在认知误区,认为减轻学生负担就是要减少作业量,于是给学生布置简单的作业,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完成[3]。实际上,这样的作业是无效的,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学能力的提高没有太大作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设计作业,同时布置具有拓展性的作业,使学生的思维更有深度。

例如,在教授一元一次不等式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解答典型例题,如“x-23≤4”“2x-7≥3x-4”。之后,适度拓展,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布置以下作业:①如果x≤1是ax-2≤0的解集,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多少?②某一书包的重量为0.5kg,要装入若干单本重量为0.2kg的书,书包和图书的总重量限制在8kg以内,请问这个书包最多能装多少本这样的图书?完成这样具有拓展性的作业,学生不仅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进一步提高了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意识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结语

总而言之,合理的作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虽然“双减”政策已经提出并在逐步落实,但部分初中数学教师仍然存在作业设计缺乏合理性、针对性和趣味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无法通过作业获得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多种有效优化作业设计的方法,以“减负增效”目标为指导,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新颖有趣的作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欧晓霞.初中数学作业布置有效性研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9):140.

韩锦平.“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差异化作业设计探索[J].数学之友,2021(6):57-58.

魏雪梅.“双减”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作业设计[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24):94-96.

猜你喜欢
双减存在问题政策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