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卢比国际化:宏愿与现实的差距

2023-06-08 07:05赵亮
世界知识 2023年11期
关键词:印度卢比卢比国际化

赵亮

5月15日,在暂停以印度卢比结算双边贸易数周后,俄罗斯与印度恢复了卢比结算。此前的5月4日,据多家国际媒体报道,印俄已暂停有关使用印度卢比结算的谈判,这引发国际社会对印度卢比能否实现国际化的热议。

2022年7月11日,印度储备银行(RBI)推出国际贸易的印度卢比结算机制。该机制规定印度贸易商可在部分贸易伙伴国的银行开立特别账户,为相关进出口货物贸易或服务供应发票提供卢比结算服务。该机制的推出是印度对俄罗斯在2022年4月有关两国贸易本币结算提议的积极回应,但也可视作莫迪政府对“卢比国际化”的一次梦想实践。

“卢比国际化”进行时

自2014年莫迪上台执政以来,货币与支付体系变革一直是其“印度雄心”的重要组成。除在2016年颁布“废钞令”废除大额纸币的流通外,莫迪政府还陆续推出了“堆栈计划”、国民身份识别系统“阿达尔”,以及号称世界最大普惠金融项目“总理的人民金融计划”等举措。进入2023年,“印度卢比国际化”取得一系列进展。2月,RBI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完成两国支付系统PayNow-UPI连接,这也是印度第一个跨境实时支付系统。4月,印度和马来西亚政府同意使用卢比进行贸易结算。此外,作为2023年二十国集团(G20)峰会轮值主席国,印度已明确将把数字化支付打造为宣传名片,通过向来访的国际旅客提供UPI接口服务,进一步推动本币国际化。

“印度卢比国际化”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印度自身所拥有的独特优势。一是印度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达8.4亿。印度已成为世界第二大互联网人口国和第三大电商市场,吸引大量国际支付巨头布局印度支付产业,Paytm、PhonePe、Google Pay等支付平台已被整合进印度国家支付公司的UPI支付系统,与印度银行卡组织的跨行支付系统(RuPay)共同组成印度卢比跨境支付的主要通道。二是印度的金融服务业高度开放,连续数年位居全球金融科技投资标的国前列,国际化的创投环境有助于印度金融科技企业创新发展。三是印度在南亚地区的经济主导性,使印度卢比在南亚区域具有一定的需求基础。长期来看,印度卢比对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周边国家主权货币汇价拥有显著影响,也是这些国家市场上的可流通货币。此外,凭借印度大量的海外劳务人口与侨汇需求,印度卢比在中东海湾国家及部分欧洲国家也具有流通需求。

“买家秀”暴露关键短板

2022年4月1日,俄罗斯政府要求非友好国家公司购买俄天然气时,需开设卢布账户并以卢布作为结算货币。同日,俄外长拉夫罗夫出访印度,建议俄印双边贸易以卢布—卢比机制结算。根据印度商工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12月,俄仅位居印度进口来源国第14位,2022年12月一跃成为印度第三大进口来源国。考虑到印度自传统能源来源国,即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进口比重并未出现实质性变化,这说明印度对俄油气产品的进口以增量能源需求为主,反映出以印度卢比进行结算的机制确实大幅提升了印自俄进口规模,在稳定俄外贸出口的同时,也使“卢比国际化”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实施卢比结算仅一年后,俄发现其账户上三万多亿的卢比余额(约合400亿美元)无法换取其所需进口商品,且印度卢比持续贬值也造成俄出口换汇大幅缩水,俄希望与印改成以人民币等其他货币进行贸易结算,但遭印拒绝,因此俄暂停接受卢比作为双边贸易结算货币。可以说,这场俄罗斯的“买家秀”真实地暴露出“印度卢比国际化”的關键问题。

印度储备银行位于印度孟买的总部。

一般来说,一国货币想要国际化需兼具“结算货币”“计价货币”与“储备货币”等功能,且三者需存在内生性的联动效应。表面上看,构建本币结算机制并不难以执行,但关键在于市场参与主体对结算货币风险的评估。若本币币值波动较大,在商品交易及资产计价处于劣势时,强行以本币结算反而会放大跨境交易风险,进而增加进口采购成本,使双边贸易丧失可持续性。以印度为例,虽然其在服务贸易上具有全球竞争优势,但若以货物和服务贸易的总和计算,印度仍是长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且印度的进口商品弹性要小于出口商品或服务贸易弹性,加之美联储加息促使在印外国资本大量撤离,导致印度卢比在2022年的汇率跌幅已超10%。另一方面,货币的国际化还需考虑支付体系建设情况,以及货币跨境运行的效率与成本。美元的强势地位离不开美国Fedwire和CHIPS支付系统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主导性。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统计,虽然全球跨境支付规模显著上升,但活跃代理行数量和非美元货币走廊数量反而呈现下降趋势,这进一步扩大了美元与非美元货币交易的成本差距。由于印度卢比不是世界主要流通货币,大规模持有印度卢比及经营其汇兑业务的国际代理行非常有限,也就是说,持有印度卢比的国家既需要承担汇率风险,短期内又难以买到急需的战略物资。

当前,“去美元化”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但“去美元化”不等同于“印度卢比国际化”。任何货币若想承担国际货币职能,需在购买力的稳定性、持久稳健的价格发现机制、资产安全的避险特性以及跨境交易便捷度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印度卢比当前的货币区域性流通仅体现在南亚地区和印裔人群侨汇网络,尚未达到全球流通特征。部分国家与印度构建卢比结算机制,更多是其贸易币种多元化政策的体现,而非储备货币的价值性选择。例如,马来西亚在今年4月与印度宣布建立卢比结算机制后不久,就与中方商谈人民币结算事宜。

另一方面,“去美元化”的发展路径也不再局限于单一主权货币间的竞争。英国央行前行长马克·卡尼曾提出,与其让一个国家的法币向另一个国家的法币让渡霸权,不如创造一种由多国央行货币网络支持的“合成霸权货币”,包括建立区域性结算支付平台、多国共享数字支付平台等,但印度目前没有参与上述多边货币互联项目。

由此看来,印度的“卢比国际化”,反而更像是美国利用美元霸权背景下的商业投机。早在2012年,印度就尝试与伊朗建立石油卢比结算机制,正是考虑到卢比的汇率风险,伊朗直到2018年面临美国更为严厉的金融制裁时,才在2019年1月试点进行卢比结算。从某种意义上说,印度与美国好似一对“哼哈二将”,一个明火执仗大肆“霸权输出”,另一个假意亲善趁机“狂薅羊毛”,这种所谓的“卢比国际化”不仅缺乏坚实的市场基础,其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也令人怀疑。

猜你喜欢
印度卢比卢比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毕恭毕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