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状断陷湖盆裂陷期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
——以松辽盆地西南缘奈曼凹陷九佛堂组下段为例

2023-06-08 09:12刘晓丽裴家学蔡国钢何绍勇刘海艳王智勇李秀明秦喜春范家铭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湖盆辫状河层序

刘晓丽,裴家学,蔡国钢,郝 亮,杨 雪,何绍勇,刘海艳,王智勇,李秀明,秦喜春,范家铭,李 丽

(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 盘锦 124010 )

0 引言

中国东部广泛发育中新生代单断箕状湖盆[1-5],湖盆内各构造带构造活动强弱不同,导致沉积体系组合具有差异[6-9],受控于构造特征和优势沉积相带的配置,湖盆内发育多种类型的岩性油气藏,自湖盆边缘向湖盆中心呈连片发育模式[10-11],岩性油气藏勘探成为中国陆上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

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层序地层研究及沉积砂体空间展布预测是关键[12-14]。人们探讨中国东部陆相单断式湖盆层序地层划分、层序格架及沉积充填样式,对陆相湖盆层序的地层格架及其内部构成模式提出不同观点,而部分学者沿用Vail的划分方案和研究方法,识别盆地的地形坡折带和湖泛面,将一个沉积层序细分成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但受构造活动影响,出现层序结构不完整、体系域缺失的特征[15-16]。陆相断陷湖盆受边界断层幕式活动控制、多物源影响,湖平面变化存在“二段式折线”模式,由快速上升转为快速下降,缺少相对稳定阶段,应用经典的层序地层学划分方法存在局限性[17-18],采用T-R沉积旋回划分方法更为适用[19-21]。单断式湖盆多幕、多期次构造活动不仅控制层序内部构成,也造成层序结构及沉积充填样式复杂性。王华等认为构造因素在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形成中具有首要的控制作用,提出断坡带型、弯折带型、枢纽带型或斜坡型3种层序结构样式[22]。张自立等提出补偿顺向多级断阶型、补偿断裂坡折型等9种层序结构样式[23]。

人们研究奈曼凹陷九佛堂组下段的地球化学特征、沉积储层特征[24-30],但受资料限制,研究局限于西部陡坡带N1块,对奈曼凹陷整体的层序地层未能系统开展,对层序格架下的沉积砂体展布及演化特征认识不清。奈曼凹陷是受多物源影响的小型断陷湖盆,地形坡折带不发育,笔者采用T-R(湖进—湖退)的层序划分方法,在研究区测井、录井、岩心及测试分析等基础上,建立奈曼凹陷九佛堂组下段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并结合地震相、古地貌、地震属性等资料精细刻画沉积体,明确九佛堂组下段沉积演化规律,指导研究区白垩系九佛堂组下段优势储层预测,为研究区岩性油气藏勘探提供依据。

1 区域地质概况

松辽盆地是中国东北地区大型的含油气盆地[31-32](见图1(b)),具有早期断陷、晚期坳陷的“二元结构”特征[33],其构造演化经历初始断陷期(火石岭组)、强断陷期(沙河子组及营城组)、断拗转换期(登娄库组)、拗陷期(泉头组及嫩江组)[34-36]。在早期断陷阶段,松辽盆地西南缘发育多个相对独立的单断箕状湖盆[37-38],主力含油层位为强断陷期的九佛堂组(相当于沙河子组),已发现多种油气藏类型[39]。

图1 奈曼凹陷构造位置及地层柱状图Fig.1 Structure location distribution and stratigraphic colnmn of Naiman Depression

奈曼凹陷是松辽盆地西南缘一个中生代早白垩世断拗型凹陷(见图1(b)),自下而上依次发育下白垩统义县组、九佛堂组、沙海组、阜新组和上白垩统、新生界(见图1(c))。构造演化主要经历初始张裂期、快速裂陷期、稳定沉降期、抬升剥蚀期及拗陷期5个发育阶段。义县组沉积时期处于湖盆的初始张裂期,在区域性地幔隆起背景下,地壳上部呈现拉张应力环境,形成北东向展布的主干断裂系统;九佛堂组沉积时期处于湖盆快速裂陷期,西边界断裂强烈活动,下降盘发育较大规模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东部斜坡上发育一系列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形成奈曼凹陷主要的储集岩;沙海组—阜新组沉积时期处于湖盆稳定沉降期,沉积厚层泥岩,形成奈曼凹陷区域性盖层;阜新组沉积末期为湖盆抬升剥蚀期,凹陷北段地层大幅抬升并遭受剥蚀;晚白垩世至今构造活动减弱,为湖盆拗陷期,沉积层厚度小、粒度粗、泥岩不发育。

2 沉积相类型

九佛堂组下段沉积时期处于盆地的快速裂陷期,受控于边界断层的强烈活动,奈曼凹陷呈西断东超的箕状形态,东西两侧差异性沉降决定奈曼凹陷东、西构造带发育不同的沉积相类型。通过钻井、地震、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分析,确定九佛堂组下段沉积时期奈曼凹陷发育3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及湖泊相,其中扇三角洲相主要发育于西部陡坡带,辫状河三角洲相主要发育于东部斜坡带。

2.1 扇三角洲相

九佛堂组下段沉积时期处于盆地的快速裂陷期,奈曼凹陷西侧边界断层强烈活动,形成西高东低的地貌特点,西部高地长期出露地表并遭受风化剥蚀,紧邻高地的下降盘在九佛堂组沉积期持续沉降,这种区域上的高低配置关系决定研究区西部陡坡带的物源主要依赖西侧高地的供给,为近岸短轴物源供给。通过岩性、粒度、沉积构造特征等分析,认为西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沉积相,可划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及前扇三角洲。

扇三角洲平原分布局限,在断层下降盘边缘呈条带状分布,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楔形分布的杂乱的反射特征(见图2(a)-Ⅰ)。钻遇井比较少,仅在N27和N21井九佛堂组下段顶部见紫红色、灰绿色泥质砂砾岩和紫红色泥岩沉积(见图2(b)-Ⅰ),说明当时的水体很浅或为陆上沉积,沉积环境为氧化环境。N27井钻遇泛滥平原微相,测井曲线呈指状、齿形(见图2(c)-Ⅰ)。

图2 奈曼凹陷扇三角洲沉积响应特征Fig.2 Sedimentary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fan delta in Naiman Depression

扇三角洲前缘分布面积广,与扇三角洲平原的地震相相比,地震剖面上常表现为前积反射(见图2(a)-Ⅱ)到扇体前端平行弱反射的连续变化(见图2(a)-Ⅲ)。扇三角洲沉积具有重力流及牵引流特征,岩性以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见图2(e)),分选中等,呈次棱—次圆状,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低,沉积构造为块状层理、粒序层理、平行层理,不发育大型交错层理。分析钻遇井特征,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和前缘席状砂分布广,仅在少许井段钻遇河口坝。

水下分流河道岩性粒度较粗,主要为砂砾岩、含砾砂岩和砂岩,单层厚度为20~30 m。垂向上为多个向上变细的正粒序叠加,层理以块状层理(见图2(b)-Ⅱ)、粒序层理为主。自然电位和电阻率曲线呈齿状箱型或漏斗型(见图2(c)-Ⅱ)。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是水上辫状河道在水下的延伸,除具有水上辫状河道能量高、迁移快、重力流等特点外,由于受湖水影响,携带的沉积物也受到多组水流的作用,粒度概率曲线以宽缓上拱式及复杂两段式为主,N21井在1 880.33 m的粒度概率曲线为宽缓上拱式,悬浮总体为主,滚动和跳跃总体不发育,粒度中值Φ在1.0~8.0之间,反映重力流沉积;N1井在2 359.24 m的粒度概率曲线为两跳一悬式,跳跃总体由两个次总体组成,跳跃总体占比为70%~80%,悬浮总体占比为20%~30%,悬浮总体与跳跃总体的交会点的Φ在2.0~3.0之间,反映水流能量高、迁移快;同时,所携沉积物受湖浪、湖流等多向、多组水流影响,是扇三角洲水下河道有别于其他三角洲稳定的水下分支河道的重要沉积特征(见图2(d)-Ⅰ)。

河口坝砂体发育于水下分流河道前端,零星发育,岩性较粗,厚度较大。整体呈下细上粗的反韵律,由下向上依次为粉砂岩、砂岩、砂砾岩,厚度为15~30 m,测井曲线为钟形(见图2(c)-Ⅲ)。N1井在2 124.88 m的粒度概率曲线为一跳一悬夹过渡式(见图2(d)-Ⅱ),滚动总体不发育,跳跃总体占比在30%左右,斜率为50°~70°,过渡带占比为40%~50%,分选中等,Φ在1.5~3.0之间,悬浮总体占比为20%~30%,反映河口区中等能量的动荡水流沉积环境。

席状砂发育于河口坝前方,受湖浪作用较强,由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等砂体改造迁移连片而成。研究区扇三角洲席状砂分布广但厚度薄,单层厚度为2~7 m。岩性粒度较细,多为细砂岩、粉砂岩,碎屑颗粒磨圆较好,岩性为深灰色凝灰质泥岩和浅灰色凝灰质粉—细砂岩间互层,见波状层理、变形层理(见图2(b)-Ⅲ)。测井曲线以指状为主(见图2(c)-Ⅳ)。

前扇三角洲亚相以灰色、深灰色泥岩夹薄层灰色细砂岩、粉砂岩。发育水平层理和变形层理,含碳屑,可见同生黄铁矿。电阻率曲线以低幅齿状为主,偶见指状(见图2(c)-Ⅴ)。

2.2 辫状河三角洲相

奈曼凹陷东部斜坡带断裂活动弱,地层产状平缓,整体处于浅水沉积环境,主要接受来自南、东方向的辫状河流的物源供给,在低缓斜坡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可划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前辫状河三角洲。

由于后期构造抬升,该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遭受剥蚀,仅在东部有少量残余,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杂乱的反射特征(见图3(a)-Ⅰ)。NC1井九佛堂组下段钻遇紫红色、灰绿色泥岩同砂砾岩互层沉积,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测井曲线呈箱形(见图3(c)-Ⅰ)。

图3 奈曼凹陷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响应特征Fig.3 Sedimentary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braided river delta in Naiman Depression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分布面积广,地震剖面上常表现为连续的弱振幅反射特征(见图3(a)-Ⅱ和3(a)-Ⅲ)。与扇三角洲沉积构造特征不同,辫状河三角洲以牵引流沉积特征为主,岩性为岩屑砂岩(见图3(e)),分选中等,呈次棱—次圆状,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低,沉积构造类型丰富,发育块状层理、大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平行层理。分析钻遇井特征,发育广泛的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同时发育一些规模较小的河口坝。

水下分流河道主要为灰色、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与灰色泥岩互层,单层厚度为10~30 m,总体呈“砂包泥”特征,发育块状层理(见图3(b)-Ⅰ)、大型交错层理(见图3(b)-Ⅱ)和冲刷面等沉积构造,其中大型交错层理发育是辫状河三角洲区别于扇三角洲的重要标志。自然伽马曲线呈齿状,自然电位曲线特征不明显,电阻率曲线呈箱状、齿状(见图3(c)-Ⅱ)。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流量受平水期和洪水期变化影响较大,粒度概率曲线为一跳一悬夹过渡式,可细分为两类,即N38井在1 257.70 m的粒度概率曲线为第一类,滚动总体不发育,跳跃总体占比在10%左右,斜率为50°~70°,过渡带占比为30%~40%,Φ在1.5~2.5之间,分选中等,悬浮总体发育,占比为50%以上,反映平水期水流进入湖盆后能量降低的水动力特征特点;N38井在1 058.83 m的粒度概率曲线为第二类,跳跃总体占比低于10%,过渡带占比为20%~30%,Φ在1.5~4.0之间,分选差,反映洪水期水体比较动荡、泥沙混杂、快速堆积的特征(见图3(d))。

辫状河三角洲河口坝厚度较扇三角洲河口坝薄,岩性细。整体呈反韵律特征(见图3(b)-Ⅲ),由下向上依次为粉砂岩、细砂岩,厚度为3~5 m,测井曲线为钟形(见图3(c)-Ⅲ)。粒度概率曲线为一跳一悬夹过渡式(见图3(d)-Ⅱ),滚动总体不发育,跳跃总体占比在5%左右,过渡带占比为30%~40%,Φ在1.5~2.0之间,分选中等,悬浮总体发育,占比为50%以上,反映波浪作用较弱的特征。

席状砂粒度较细,以粉砂岩为主。垂向上表现为深灰色凝灰质泥岩和浅灰色凝灰质粉细砂岩薄互层(见图3(c)-Ⅳ),其顶部受后期水流和波浪的改造,可见波状层理、炭质纹层发育。

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以灰色、深灰色泥岩夹薄层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总体呈“泥包砂”特征。电阻率曲线以低幅齿状、指状为主(见图3(c)-Ⅴ)。

2.3 湖泊相

湖泊相沉积主要发育于奈曼凹陷中央洼陷带,平行于湖盆的长轴方向呈条带状展布,同前三角洲相似,不易区分。地震反射具有席状外型、平行反射结构,同相轴连续性好。岩性以厚层灰色、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薄层灰色粉砂岩,发育水平层理,细层呈直线状、相互平行,反映与层面相平行的特点。

3 层序地层格架及特征

层序地层格架研究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效方法[14]。在奈曼凹陷沉积构造史发育的基础上,利用元素、地震、钻测井等资料,识别T-R层序关键界面,分析层序构成样式,奈曼凹陷九佛堂组下段为一个三级T-R旋回,包括两个体系域,分别为湖进体系域与湖退体系域。

3.1 层序关键界面识别

陆相断陷湖盆中的湖进、湖退沉积旋回,存在3个重要的物理界面,分别为层序的底界面(SB1)、顶界面(SB2)及层序内部湖进和湖退的转换面(mfs)[21]。层序界面识别根据地震剖面、野外露头反映的不整合面,以及录井岩性、测井曲线等资料展现的沉积突变面或间断面[16,40]。张立强等认为层序边界处具有镜质体反射率(Ro)突变,总有机碳(TOC)、微量元素含量存在低谷等特征[41],可以作为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3.1.1 地球化学特征

通常微量元素比值可以进行古环境恢复,Ca/(Ca+Fe)可以指示古盐度特征,咸水环境的Ca/(Ca+Fe)>0.8,淡水环境的Ca/(Ca+Fe)<0.4,半咸水环境的Ca/(Ca+Fe)介于0.4~0.6。Sr/Cu可以指示古气候特征,湿润环境的Sr/Cu<10,干燥环境的Sr/Cu>10[42]。Th/U可以有效指示沉积时的氧化还原环境,强还原环境的Th/U<4,还原环境的Th/U介于4~10,弱氧化—还原环境的Th/U介于10~30,氧化环境的Th/U>30[43]。由于岩心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点比较少且较为离散,不能反映元素含量在垂向上的变化,因此选用全井段元素信息的元素录井及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识别分析层序界面。

N30井九佛堂组下段(九下段)微量元素比值变化趋势比较明显(见图4),整体上,奈曼凹陷九下段沉积时期,Ca/(Ca+Fe)介于0.4~0.7,属于半咸水环境;Sr/Cu介于36~148,为干燥环境;Th /U介于3~6,属于还原—强还原环境。纵向上,九下段沉积初期,Ca/(Ca+Fe)介于0.43~0.70,平均为0.58;Sr/Cu介于62~115,平均为86;Th/U介于3.60~4.75,平均为4.27,说明九下段沉积初期气候干热,为半咸水还原环境。1 640 m附近Ca/(Ca+Fe)降为0.396,Sr/Cu降为39,Th/U降为3.9,说明九下段沉积中期气候干旱,相对于九下段沉积初期偏湿润,水体咸度降低,偏淡水,水体深度加深,水体底部为强还原环境,对应层序界面mfs。九下段沉积晚期,Ca/(Ca+Fe)介于0.52~0.68,平均为0.64;Sr/Cu介于76~143,平均为102;Th/U最高达到4.7,说明九下段沉积晚期气候干热,水体咸度增加,水体逐渐变浅,水体底部由强还原环境变为还原环境。

图4 奈曼凹陷九下段层序界面及响应特征Fig.4 Sequence interface and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iufotang Formation lower member in Naiman Depression

3.1.2 岩电特征

层序底界面(SB1)对应九佛堂组和义县组分界面。该界面是一个区域性不整合面,界面特征比较明显(见图4(b))。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上超反射特征;岩性特征上,界面之上是凝灰质粉砂岩夹薄层泥岩互层,单砂层厚度为2~6 m,界面之下岩性较为复杂,为大套角砾岩、砂砾岩、火山岩或盐岩,单层厚度为5~25 m;测井曲线在界面上有明显的突变,电阻率曲线向上由微齿化箱型变为锯齿状,声波和自然伽马向上整体变大。

最大湖泛面(mfs)在整个凹陷广泛发育,地震剖面上表现为稳定的强反射特征。界面上、下准层序组叠加样式发生转化,界面之下为退积式准层序组,自下向上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细,砂岩厚度不断减薄,泥岩厚度不断增大,在自然电位曲线上表现为漏斗形;界面之上为进积式准层序组,自下向上粒度逐渐变粗,砂砾岩厚度增大,泥岩厚度减薄,砂泥比降低,在自然电位曲线上表现为钟形—箱形的复合形式,电阻率明显增大,声波变小。

层序顶界面(SB2)对应九佛堂组下段和九佛堂组上段分界面。地震剖面上是一个局部的不整合面(见图4(b)),局部地区九上段地层超覆于九下段顶界;岩性特征上,界面之上是砂砾岩、砂岩夹紫红色、灰色薄层泥岩,单砂层厚度为10~20 m,界面之下为凝灰质砂岩夹薄层泥岩,单砂层厚度为1~4 m;测井曲线界面处有明显的突变,电阻率突然变小,声波和自然伽马突然变大。

3.2 连井层序地层格架

连井地震层序格架是识别盆地层序地层学结构、研究层序要素空间展布规律的基础。在三级层序划分上,选取层序完整、沉积现象丰富的重点井建立剖面格架,井—震资料结合,在钻井—地震剖面上对层序界面进行联合识别和追踪,建立连井层序地层格架(见图5)。

图5 奈曼凹陷九佛堂组连井层序地层格架Fig.5 Interwell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Jiufotang Formation in Naiman Depression

湖进体系域(T)发育时期,由于湖盆快速裂陷,湖盆规模扩大,西侧以控盆断层为边界,东侧至N13井附近,沉积中心偏向陡坡带一侧,位于N33井附近,厚度由沉积中心向东西斜坡方向逐渐减薄。地层结构为退积式,盆地西侧以控盆断层为边界,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近西部断层处岩性以砂砾岩为主,砂体规模大,向沉积中心逐渐转变为中细砂岩,直至泥岩夹粉砂岩沉积,盆地东侧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粗粒沉积范围小,岩性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向湖盆中心砂体迅速尖灭。

湖退体系域(R)发育时期,湖盆持续裂陷,沉积中心向西南方向迁移,地层结构为进积—加积式。盆地西侧以控盆断层为边界,近西部断层处岩性以砂砾岩为主,砂体规模变小,向沉积中心迅速相变为泥岩夹粉砂岩沉积;盆地东侧边界在N13井以南,岩性以细砂岩为主,局部可见薄层砂砾岩,砂体延伸远,发育规模大。

4 沉积演化

在勘探程度较高的区块,以岩石学特征、砂岩厚度百分比表征沉积砂体展布。奈曼凹陷探井数量少,根据钻井特征,无法进行整体的沉积相展布,以“构造控相、沟谷控扇”沉积学原理为指导,以古地貌特征恢复、地震相分析为主,结合少量的岩心试验分析确定物源方向,通过地震属性精细刻画沉积砂体,揭示各层序格架下沉积相展布特征。

奈曼凹陷九下段4口井的重矿物分析见表1,由表1可知,奈曼凹陷九下段砂岩重矿物表现出稳定矿物体积分数高于不稳定矿物体积分数的特点,其中稳定矿物中锆石、白钛石的体积分数较高,反映奈曼地区主体部位的碎屑物质具有一定搬运距离。西部陡坡带N1井锆石、白钛石、黑云母体积分数较高,锆石的体积分数在24.00%~66.90%之间,平均为49.04%;白钛石的体积分数在26.70%~56.60%之间,平均为40.18%,反映母岩是西部剥蚀区的变质岩及中酸性岩浆岩组合。东部斜坡带N13井锆石、白钛石、石榴石体积分数较高,锆石的体积分数在5.20%~40.20%之间,平均为20.54%;白钛石的体积分数在14.30%~93.10%之间,平均为40.18%,反映母岩是东部的变质岩及中酸性岩浆岩组合,其中以变质岩供给比例较大。东部斜坡带N38井锆石、钛磁铁矿体积分数较高,白钛石的体积分数在0~57.45%之间,平均为9.33%;钛磁铁矿的体积分数在0~12.50%之间,平均为3.00%,反映母岩主要是东部的变质岩,N38、N13井的物源来自东部不同的母岩区。

表1 奈曼凹陷九佛堂组陆源重矿物和自生矿物体积分数统计Table 1 Statistics of the percentage content of terrestrial heavy minerals and authigenic minerals of Jiufotang Formation in Naiman Depression

研究区古地貌特征见图6,奈曼凹陷九佛堂组沉积时期处于盆地的快速裂陷期,沉积前古地貌表现为西陡东缓的特征。西侧边界断层强烈活动,形成西高东低的地貌特点,西部高地长期出露地表并遭受风化剥蚀,紧邻高地的下降盘在九佛堂组沉积期持续沉降,这种区域上的高低配置关系决定研究区西部陡坡带的物源主要依赖西侧高地的供给,为近岸短轴物源。N1—N38—N21井一线发育水下低凸,其两侧各发育一个顺斜坡方向的古沟槽,是主要的砂体输送通道,控制西部陡坡带两个主要扇体的发育。东部斜坡带断裂活动弱,地层产状平缓,整体处于浅水沉积环境,在N13及N38井处各有一个低幅度的沟槽,是该构造带主要的砂体输送通道,控制东部斜坡带两个主要扇体的发育。

湖进体系域时期,湖盆处于强断陷期,西侧边界断层活动强烈,大量风化剥蚀的碎屑物质堆积在山前地带,为西部陡坡带提供充足的物源;同时,受断层的幕式活动影响,西部陡坡带不断产生新的可容空间,在断层下降盘发育多个扇三角洲沉积体(见图6(a)),其中,在N1及N33井区的两个扇三角洲范围最大,N27井区发育一小型扇三角洲体。N1及N33井区的两个扇体之间发育一个水下低凸起,由于地势较高,阻碍水系通过,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不发育,沉积厚度薄,两个扇体前缘席状砂在此交汇。在低凸起的两侧各发育一个顺斜坡方向的古沟槽,是主要的砂体输送通道,沉积厚度大,沉积物粒度粗,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东部斜坡带古地形整体较平缓,碎屑物质主要由多条山区辫状河流携带入湖,南侧N13井区物源充足,形成较大范围的辫状河三角洲,由于地形宽缓,经古沟槽输送的砂体斜坡区卸载,形成粒度细、厚度薄、大面积连片分布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N38井区物源相对较少,古地貌地形平缓,可容空间小,携砂的辫状河入湖后水动力迅速减弱,沉积物入湖后,受顶托作用影响,快速沉降,沉积体向湖盆内延伸短,辫状河三角洲发育规模较小。

湖退体系域时期,沉积中心向南迁移,两侧斜坡带以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由于古地貌及物源供给发生明显变化,扇体发育的位置和规模同湖进体系域有明显差别。同湖进体系域相比,扇三角洲整体上分布范围变小。在N1井区发育的扇三角洲范围最大,N33及N27井区各发育一小型扇三角洲体,N1及N33井区的两个扇体之间为水下正向地形区,但分布范围变小,两侧的古沟槽是主要的砂体输送通道。东部斜坡带南侧N13井区物源供给减少,三角洲前缘向湖盆延伸距离短,在研究区内展布范围小,N38井区物源供给相对充足;同时,由于发育多个NE向小型正断层,使东部斜坡带地形高差增大,有利于砂体运移,形成长轴方向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沉积物向湖盆延伸较远,扇体发育规模大。

5 结论

(1)奈曼凹陷九佛堂组下段为1个T-R旋回,分为2个体系域,分别为湖进体系域与湖退体系域。层序的底界面(SB1)、顶界面(SB2)及最大湖泛面(mfs)处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电特征具有明显变化。

(2)奈曼凹陷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相 3 种沉积相类型。西部陡坡带扇体为近岸短轴物源,具有重力流及牵引流特征,为扇三角洲沉积相;东部斜坡带扇体为长轴方向的物源,以牵引流特征为主,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

(3)湖进、湖退体系域时期,扇体发育的位置和规模明显不同。湖进体系域时期,西部陡坡带扇三角洲发育规模大,东部斜坡带辫状河三角洲发育规模较小;湖退体系域时期,西部陡坡带扇三角洲发育规模小,东部斜坡带辫状河三角洲发育规模大。

猜你喜欢
湖盆辫状河层序
共和盆地干涸湖盆植被分布格局及土壤粒度组成特征
“V-C”层序地层学方法及其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应用
白云凹陷SQ13.8层序细粒深水扇沉积模式
PL油田浅水辫状河三角洲隔夹层精细表征方法
咸化湖盆过渡相组沉积控储作用浅析
西藏北部典型湖盆区繁殖鸟类调查初报
杭锦旗地区辫状河定量地质知识库建立及应用
辫状河储层内部建筑结构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高分辨率层序随钻地层对比分析在录井现场中的应用
济阳陆相断陷湖盆泥页岩细粒沉积层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