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高职基础会计教学模式研究

2023-06-09 01:20谭力
南北桥 2023年3期
关键词:岗课赛证基础会计高职学生

谭力

[摘 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主力军,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工作能力。而基础会计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以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和贵州职业技术学院21级会计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目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背景,结合“1+X”证书、职业技能大赛的内容,围绕培养优质会计人才的教学目标,对突破现有教学模式提出优化路径。

[关键词]基础会计;岗课赛证;高职学生;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

1 研究背景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强调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完善产教融合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坚持面向社会服务和促进就业的办学理念。2019年3月,国家在中职、高职和应用类高等本科学校试行“1+X”认证体系,制定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免试制度等激励政策。一方面对学生提出了相应的学历要求,另一方面也鼓励和帮助他们取得相应的职业技术资格。

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基础核心课,课程内容侧重于会计专业知识的基础性和会计工作的流程化,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课程的教学以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为主,以岗位技能操作为辅,对学生同时提出了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掌握的要求。

2 “岗课赛证”融通相关理论基础

2.1 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

20世纪90年代,德国教育专家劳耐尔(Rauner)提出工作过程系统化教育理论的概念,强调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在于缩短理论教学与现实岗位工作之间的差距。教学过程应当注重将理论与工作岗位、实践内容相结合,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高职院校中,工作流程系统化是与常规的专业知识相区分的。它以工作实际为依据,通过对工作流程的分析、划分,将其转换成任务化的课程板块教学内容,完成从“一个活动区域到一个活动区域”的过渡。以工作流程为基础的课程发展具有以下特征:注重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论能力的全面发展。

高职基础会计“岗课赛证”融合课程的发展与执行,其终极目标在于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从而达到更好的工作品质,因此要针对高职生的工作特点和相应的工作流程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纳入工作任务的代表性工作能力和竞赛项目标准、证书技能要求,以“赛证”辅助教学,实现课间衔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以适应企业的需要[1]。

3 高职基础会计课程“岗课赛证”融合现状调查

3.1 调查目的

通过对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会计“岗课赛证”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综合运用情况的研究,找出其在实践中存在的缺陷,以高职基础会计“岗课赛证”整合教学模式的现状调研,并对“岗课赛证”整合教学方式在高职基础会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尝试提出一种较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3.2 调查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是贵州职业技术学院21级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学生,所有班级均已完成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在此调研之前,利用10分钟讲解该问卷调查目标及填写需求说明,当场完成后及时回收。

总共发出238张调查问卷,排除资讯不标准的调查问卷,选择16项具有代表性的因素,将其纳入“岗课赛证”综合教学中的初始分析指标。其中,对“课”的重要程度、满意程度为1~8项;对“岗”的重视程度、满意程度为9~16项;对“证”的感受和满意程度为17~24项;对“赛”的感受与满意程度为25~32项。在此四个维度的基础上编制了一份调查问卷,并依据该指标系统对其进行了采访。其内容包含了调查对象的基本特点,职业教育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对“岗课证赛”认知的重要性及满意度的研究。有四个小题目,分为选择题和主观问题。第一章介绍了学校、年级和专业的人口结构特点,第二章为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心理预期和认知能力测量的测量方法,共有16个项目。

3.3 数据分析

为了确保调查信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研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 Cronbachs α系数值及 KMO检验,显示整体重要性α系数值为0.75,而“岗课赛证”的四项指标 KMO值分别为0.91、0.89、0.92、0.92。上述 KMO值均接近1,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测 Sig值都低于0.05,说明其重要性和知觉性能度量的内部始终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且数据信息的可信度也很高。“岗课赛证”四个层面的结果分析如下。

3.3.1 课程方面

基础会计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讲授法、案例教学法,配合课堂播放视频、小组讨论的方式。课程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同行、督导组三个维度。调查了解到学生普遍希望能够参观企業的实际工作过程。本课程三分之一的课时设置为实操环节,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做账的基本流程。调查结果显示,做账形式分为手工做账和软件操作。由于实训室优先安排其他财务软件课程,且常年长期使用导致电脑操作很卡顿,并不是所有基础会计课程的学生都有机会使用到软件操作环节,或者使用效率不高。基本上都是通过科任教师课堂讲授加手工做账的方式完成实操内容。

3.3.2 岗位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资产会计岗位、总账会计岗位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但对出纳岗位兴趣一般。在调查过程中,89 %的学生希望能邀请金牌会计师到校进行经验分享,其次是能邀请有工作经验的校友共享成长经历。

3.3.3 证书方面

为了提高学生初级会计资格证书的通过率,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开设了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课程,如“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及“初级会计职称”等。同时,为了响应双证毕业的政策,还开设了“1+X”系列证书课程,如“1+X企业纳税实务”“1+X财务共享”等。但调查结果显示初级会计资格的通过率仍然有待加强,有89 %的学生表示,为了通过考试他们的关注点更多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学习方法也局限于背题、刷题等刻板学习方式,有悖于“1+X”系列证书帮助学生提高实操能力的初衷。

3.3.4 比赛方面

高职院校的学生每年都有专业技术比赛,如校赛、省赛和国赛。会计专业的比赛有全国技能大赛、财务技能大赛、银行综合业务技能等。除此之外,还有会计专业的行业赛。但在采访调查过程中,65 %的学生表示比赛最终选择的参赛选手名额有限,存在同一组学生参加几种类型比赛的情况;80 %的学生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能普及比赛使用的软件;45 %的学生表示比赛初期可以通过背题的方式提高成绩,也更多采用这样的方式去准备考试,但实际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学到的知识。

4 高职基础会计课程“岗课赛证”融合问题总结

4.1 教学方式的改进速度无法满足“岗课赛证”融合模式的发展

当前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不够充实;实践教学采取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但使用次数不如讲授法多;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授课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上的控场能力等方面也提出了要求[2]。在“课岗”融合方面,由于时间原因,课程中设置的实训环节时间存在被压缩的情况。由于会计专业的工作特质,存在见习活动次数少、内容单一的情况。而校企合作所提供的岗位数量并不能满足全部学生的实习需求,还有赖于社会面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企业方并没有参与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过程。此外,虽然目前校方在政策上鼓励教师参与到企业实践中,帮助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但是大部分教师仍然缺乏系统的教学实践和企业实践经验。

4.2 职业技能大赛的标准没有融入课程建设标准

关于“课赛”方面,会计技能大赛的比赛准则可以体现出专业目标及对会计岗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要求。但是,目前的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中还没有结合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对职业技能大赛提出标准和要求。参赛过程过于重视比赛的名次和成绩,忽视了对实践知识的掌握情况,以至于学生存在厌赛的情绪。同时,现阶段相关的大赛虽然种类多,但学生参与面并没有完全普及且主动性并不高。

4.3 企业方参与课程体系改革程度低

在课程改革建设方面,学校在大力鼓励推进课程建设的同时,不断邀请企业方参与到改革的过程中,但是企业方相对缺少专业的人才培养经验,给出的建议相对片面,对一线教师针对众多企业的建议进行整合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企业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企业以营利为主,课程体系的变革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导致企业方参与课程改革的热情度不高;二是企业在教学方面缺乏专业的培训经验,缺乏系統的理论支撑,针对实践教学方面给出的建议更偏向于一次性解决方案,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不强,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仍然无法解答。

5 “岗课赛证”融合教学管理改革优化路径

5.1 以岗位确定课程,实现课纲融合

提高实训环节占据课程考核成绩的比例,加强学生对实训内容的重视程度。课堂教学应该与岗位实现有机衔接,以岗位要求来引导课程理论教学重点[3]。同时,基于能力为本位的理论教学,以技能掌握程度来检验学生的理论学习程度。实施任务驱动式的技能岗位训练,将教学中具有实践性的内容转化为工作内容。

强调理实结合,注重提升实训环节的质量。开展以工作为导向的技能培训,把实践的知识转化成工作技巧。通过加大实训环节成绩的占比,提高学生对实训内容的重视程度。教师在实践中要以工作为导向,做到将知识点与岗位工作相结合;在理论上以能力为导向,以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考查学生的理论水平。

5.2 课程建设融入职业技能大赛的标准

一方面,在制定课程方案时要将职业技能大赛的标准作为参考点,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强调其重要性,激发学生热情,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将职业技能大赛的标准纳入教学中,而不只针对参赛选手开小灶式教学。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参赛信心。必须针对高职学生自身的特征,组织一些与其专业有关的活动,如点钞、出纳、报税等,并在其参与时提供指导和鼓励,使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信心。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强调资格认证与技能比赛的重要性。

5.3 企业与学校携手,共同探讨教育体制的变革

教研室应每年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交流,并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总结。同时,组织教员编制财务实习的教学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实践中遇到的细节问题及答案。教师可以把课堂上的教案、教材变成实际操作的案例,并根据当前的会计市场需要,制定一个新的课程目标。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同时也可以帮助学校进行教学体制的变革,实现共赢。

一方面,在课程实践环节设置出纳、会计助理、税务助理等实务工作,并在校内举办专题研讨会,以引导学员参加会计专业的社会实习,并将实际工作融入教育体制的变革之中。另一方面,学校对企业提供志愿者服务,学生志愿者作为公司的帮手,参与实习或者顶班工作,使大学生对会计师职业的工作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实现校企间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6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贵州职业技术学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模式现状进行调查,运用IPA象限分析法总结出该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路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优质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岗课赛证”融通这一模式能够在与会计学科有关的课程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从而促进会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华凤. 中职《导游业务》课程“课岗证赛”融合教学模式研究[D]. 南宁:南宁师范大学,2020.

[2]稂艳玲. 情境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以导游业务课程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2019,21(2):16-20.

[3]朱婧. 高职《报关实务》课程“课岗证赛”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5):135-137.

猜你喜欢
岗课赛证基础会计高职学生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