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路径探析

2023-06-09 00:20王丽花
南北桥 2023年2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时代

王丽花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内涵也在逐步深化,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人才培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特点与使命,分析其肩负历史使命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结合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46文献标志码:A

对于高校的发展而言,輔导员是完成立德树人教育任务必不可少的一支队伍。这支队伍建设水平的高低,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有着直接影响,与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是否可以高效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息息相关。随着国家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也应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

1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特点

1.1 综合素养不断提升

当前,很多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学历要求硕士研究生,使辅导员的学历层次有了明显提升。高校辅导员知识结构更加全面且扎实,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高校辅导员在求学时间里,普遍担任过班长、团支书、学生社团部长或者副部长等职位。从总体情况来看,新时代的辅导员更愿意主动为学生提供服务,喜欢宽松与充满挑战的工作环境,并且可以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1.2 思想观念得到转变

作为新时代的辅导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常会借鉴自己在学生时期的经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高校辅导员普遍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会积极利用空余时间参与各种辅导员大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辅导员普遍认为,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使自身充满教学活力,因此能够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以弥补自身在教育上的不足之处[1]。

1.3 沟通方式更加多样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有利于辅导员以老师、朋友等多重身份和学生展开深入交流。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也进入了人生与心理双重发展阶段,面对与高中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在自身未来发展与学业发展等很多方面都存在困惑,这就要求新时代辅导员应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

2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肩负的使命

在新时代环境下,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时,以高校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对于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一系列核心问题有着直接影响。而要想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坚定的政治信仰与正确的价值观念,则需要辅导员为其提供有力保障。

3 高校辅导员肩负使命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

3.1 始终坚守三种情怀

3.1.1 党性情怀

首先,应强化理论学习。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开展工作,要坚定政治方向,拓展视野,养成坚定不移的科学精神,做好学生的导师。其次,应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高校辅导员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工作宗旨。最后,应强化党性修养。辅导员应始终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工作指导,严守底线,永葆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3.1.2 家国情怀

高校辅导员应将爱国、爱校、爱家的情怀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使其深受感染,引导其热爱祖国,提升自身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与认同感。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重大节日、事件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平台来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1.3 创新情怀

新时代辅导员应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敢于自我否定与质疑。辅导员设计出来的价值观引导平台,可以启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智慧。只有坚守创新情怀,才能让大学生敢于有梦,并且敢于让梦想变为现实。

3.2 具备四种重要能力

3.2.1 仔细观察

高校辅导员应仔细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着装、言谈举止等情况,及时发现一些问题或者异常情况,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引导[2]。只有做到早观察、早预判,才能帮助辅导员预知并判断出学生的真实情况,以便及时进行预防与处理,使一些异常情况在萌芽状态被消灭,以免发生一些不良事件。

3.2.2 耐心倾听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只有耐心倾听,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首先应耐心聆听学生的倾诉,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很多时候需要倾听、陪伴,辅导员在倾听的过程中不要急于给出结论或者建议,在耐心倾听中可以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为自己作出的判断与决定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3.2.3 善于提问

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时,一定要善于提问,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将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在提问的时候应重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兴趣为目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审美为宗旨,培养学生的美学思维。

3.2.4 提供建议

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重点,并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办法。只有找出学生存在问题的关键,切中要害后为其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与引导,才能帮助其有效解决问题。

3.3 具备八种优秀品质

3.3.1 脑中有想法

高校辅导员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将责任感始终刻在脑海中,将掌握的规章制度牢牢记在脑海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事不盲目,遇到事情有章可循。

3.3.2 眼中有自信

作为高校辅导员,无论工作时间长短,都应有自信心,在工作的过程中时刻展现认真做事、严谨做事的态度。尤其是在与学生交流时更应如此,以此获得学生的信任。

3.3.3 脸上有微笑

微笑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亲和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教师的关爱[3]。而辅导员要想具有一定的亲和力,首先应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3.3.4 肩上有责任

高校辅导员要以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为己任,始终将这份责任扛在肩上,通过实际行动来完成任务。

3.3.5 心中有爱心

虽然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高校辅导员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并爱护学生。

3.3.6 腹中有知识

隨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辅导员也应及时更新知识储备,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以更好地培养和教育学生。

3.3.7 积累相关经验

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很多新情况,这就要求其不仅要创新工作方式,还要积累相关经验。要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样遇到类似问题时才能够顺利解决。

3.3.8 脚下要有力

这里的“力”指的是勤快。高校辅导员只有走出办公室,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关心和爱护学生。

4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

4.1 未积极开展自我学习

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对学生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从事一些常规事务性工作,还肩负着教学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辅导员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专业学习与思政学习。[3]

4.2 工作创新性不强

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由于自身工作经验不足,未能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开展管理工作;对于教材和网络学习平台未能进行创新性应用,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定式思维。

4.3 缺乏职业认同感

当前辅导员对于自身的定位不准,使得辅导员队伍中出现缺乏稳定性与职业认同感较低等问题,而辅导员如果对职业缺乏有效认同,就会产生职业倦怠感。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辅导员在工作3~7年之间,非常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4]。对于日常事务性工作,辅导员常常会抱有推脱或者回避的态度,事业心不断减退,并且注意力与兴趣也发生偏移。

4.4 缺乏奖励机制

当前很多高校对辅导员缺乏奖励机制,在物质与劳动保障方面还不够完善,存在工资上涨缓慢等问题;和专任教师相比,辅导员工作绩效考核难以量化,导致其教学、科研与工作热情受到一定影响;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内容比较繁杂,经常需要24小时待命,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不高,进而产生职业倦怠感。

5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建议

5.1 增加职业发展机会

高校要想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应注意平衡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建立与辅导员进行日常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平台对辅导员的职业规划与发展方向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其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5.2 科学构建辅导员队伍

高校应将辅导员的准入门槛标准化,从根源上构建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辅导员队伍。首先,应限定辅导员选聘专业范围。在实际选聘过程中,选聘的前提是应聘者专业要和辅导员工作对口。同时要求应聘者要具备专业化知识,特别是要具备良好的思政教育与德育教育理论基础,具有可以开展教育管理、心理健康等工作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要求应聘者要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其次,全面评价辅导员综合素质,有效落实辅导员选聘工作,对其综合能力展开系统性评价。将一些专业能力强、政治素养好、创新能力突出等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引进辅导员队伍中。

5.3 提升辅导员整体素质

辅导员是一种特定职业,为了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提升其综合素养与能力水平,高校在完成选聘工作后,应对辅导员进行相应的专业理论技能培训,使其能够真正符合岗位要求,并组织辅导员参加多样化的教育培训,从而提升其综合素质。

5.4 丰富辅导员工作内涵

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强化自身科研能力尤为重要。首先,高校应在人才队伍培训体系中引入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以此提升对辅导员的培养力度。其次,应建立健全辅导员培训体系,通过国家、省市地区以及学校等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培训实现全面覆盖。最后,应提升对辅导员的项目支撑力度,在多样化的项目评审中,根据辅导员的工作特点适当向辅导员予以倾斜[5]。

5.5 建立辅导员考核机制

高校应针对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建立“考核—评价—反馈”机制,设立专门的评价小组,对辅导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奖励机制和工作投入呈正相关,薪资待遇和工作投入呈正相关,福利和工作投入呈正相关。而薪资待遇作为最低层次的需求,在其获得满足后能够产生高层次的需求,对此,高校可以采用将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的形式,促使辅导员提升工作热情,使其产生高层次需求。

5.6 建立科学的奖励机制

高校应建立科学的奖励机制,可以选出年度优秀标兵、先进个人并定期召开表彰大会。高校领导还应对辅导员开展鼓励性评价,激发其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强化学生对辅导员的认同感。

6 结束语

新时代的辅导员在高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辅导员队伍建设应该更加专业化与职业化。高校应在多个方面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的职业素质。通过提供职业发展机会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丰富辅导员的工作内涵,通过建立考核与奖励机制等多样化的方式来解决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敏,高建平.形势、困境与策略: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内涵化建设[J].喀什大学学报,2022,43(04)

[2]王镨乐.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建设对策研究[C]//2022社会发展论坛(贵阳论坛)论文集(二),2022.

[3]周靖方,王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路径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3).

[4]吴素红,陈庆宾.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可行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7).

[5]杨海波,安江燕,张丽芳.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及建设路径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2):122-126.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时代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