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介素-18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溶栓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2023-06-10 14:00吉红亮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溶栓硬化神经

吉红亮

(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 急诊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急诊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可及时开通闭塞血管,改善脑部血流灌注,利于减轻神经损伤[1]。但仍有部分ACI患者因发病时间较久,溶栓时已出现不可逆神经损伤,存活后也基本丧失自理能力,不利于患者预后。因此,减轻神经损伤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反应,有研究显示,慢性增生性炎症进程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各阶段,从早期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至斑块破裂,导致脑血管闭塞[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为炎症细胞趋化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可趋化并促进多种细胞因子聚集,加重局部损伤程度[3]。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是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等释放的炎症趋化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IL-18除参与炎症外,还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4-5]。有理由认为,MCP-1、IL-18通过炎症反应参与ACI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导致治疗难度增加,从而影响预后。本研究旨在分析MCP-1、IL-18与ACI患者溶栓治疗预后的关系,探讨ACI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24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ACI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6]中诊断标准;②发病至救治时间<6 h;③初诊初治,符合溶栓指征;④发病前运动功能正常。(2)排除标准:①合并认知、视听语言障碍;②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③合并精神心理障碍;④合并颅脑外伤;⑤长期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⑥既往有颅脑手术史。本研究由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预后评估溶栓治疗第3个月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7]评估患者短期预后。0级,完全无症状;1级,有症状,但无明显功能障碍;2级,轻微残疾,无法完成部分活动,但具备自理能力,无需他人照护;3级,中度残疾,需他人照护,但可独立行走;4级,中重度残疾,需他人照护生活,且无法独立行走;5级,重度残疾,丧失自理能力,卧床且伴有排便失禁;6级,病死。mRS≥3级视为预后不良,否则视为预后良好。

1.3 资料收集溶栓前,常规抽取患者外周血6 mL,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MCP-1、IL-18水平。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梗死面积、梗死部位(颞叶/顶叶/基底节)、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8]、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9]。

2 结果

2.1 ACI患者急诊溶栓治疗预后纳入的240例ACI患者,溶栓治疗后第3个月时,mRS量表0级18例,1级60例,2级64例,3级42例,4级30例,5级26例,无病死患者;预后不良占40.83%(98/240),预后良好占59.17%(142/240)。

2.2 相关资料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梗死面积、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GCS评分、NIHSS评分及血糖、TC、TG、MCP-1、IL-18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见表1。

表1 不同预后患者相关资料分析

2.3 多因素分析以ACI患者治疗预后作为因变量,以表1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TC、TG、MCP-1、IL-18过表达与ACI患者急诊溶栓治疗短期预后不良有关(P<0.05)。见表2。

表2 ACI患者急诊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2.4 血清MCP-1、IL-18预测ACI患者治疗预后的ROC曲线以ACI患者治疗预后作为状态变量,以血清MCP-1、IL-18作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CP-1、IL-18单独及联合预测ACI患者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806、0.800、0.886,见表3。

表3 血清MCP-1、IL-18对ACI患者急诊溶栓治疗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急诊溶栓治疗ACI利于早期恢复脑组织供血,减轻梗死程度,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溶栓后血管开通率不佳,导致脑部血流灌注不足,神经功能难以恢复[10]。王辉[11]在研究ACI患者预后中发现,149例ACI患者出院3个月后预后不良占42.95%。本研究中,240例ACI患者溶栓后第3个月预后不良率为40.83%。提示即使接受溶栓治疗,ACI患者预后仍需要进一步改善,探讨ACI患者溶栓治疗预后的有关指标十分必要。

糖脂水平仍是目前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加重ACI病情的重要指标,糖脂水平升高可导致血液纤溶系统紊乱,影响血管再通率。但糖脂水平受饮食、应激反应等多因素影响,急诊患者临时检测结果存在一定误差,用于预测ACI患者预后仍存在局限。MCP-1属于趋化因子CC家族成员,通过与其受体相结合发挥促炎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缺血脑组织的炎症反应中发挥作用[12]。IL-18是由活化的T细胞、巨噬细胞等产生的促炎因子,IL-18能够诱导免疫系统激活并释放其他炎症因子,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程度[13]。本研究中预后不良患者血清MCP-1、IL-18表达升高,提示血清MCP-1、IL-18高表达可导致ACI患者溶栓治疗预后不良风险增加。

生理状况下MCP-1在脑组织中表达极低甚至不可检测,脑卒中会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此时神经元及活化的胶质细胞能够激活MCP-1,而MCP-1被激活后可诱导IL-1、IL-6等炎症因子释放,还可趋化并启动嗜碱性粒细胞并释放组胺,加重脑组织炎症反应,进而加重神经损伤程度[14]。MCP-1过表达还可促使单核细胞聚集于血管内皮下间隙的炎症部位,增加巨噬细胞与血管内皮黏附性,导致内皮细胞损害,加重内皮功能障碍,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情进展,导致ACI治疗难度增加[15]。秦慧兵等[16]研究显示,ACI患者MCP-1水平越高,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高。习艳兵[17]研究发现,ACI患者血清MCP-1水平升高与神经损伤、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密切相关。由此可见,血清MCP-1过表达可加重ACI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神经损伤程度,影响溶栓治疗预后。IL-18是炎症反应过程中较早发生变化的细胞因子,IL-18过表达可激活NF-κB信号通路,产生IL-6、肿瘤坏死因子-α等促进因子,诱导斑块内细胞凋亡,降低斑块稳定性,进而导致斑块破裂,造成脑血管堵塞[18]。相关研究认为,IL-18可诱导血小板聚集,破坏血管内皮细胞结构与功能,进而影响脑部血流灌注,不利于神经细胞修复[19]。颜颂旭等[20]在研究ACI患者神经功能中发现,血清IL-18水平与神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认为IL-18是影响ACI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总之,血清IL-18高表达能够介导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影响ACI患者治疗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MCP-1、IL-18均能够预测ACI患者溶栓治疗预后,能够作为ACI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未来可以考虑针对MCP-1、IL-18采取一定治疗措施,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及神经损伤程度,以改善ACI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ACI患者急诊溶栓治疗预后不良与血清MCP-1、IL-18高表达有关,血清MCP-1、IL-18高表达导致ACI患者预后不良风险增加,溶栓前检测血清MCP-1、IL-18有助于预测ACI患者急诊溶栓治疗短期预后不良风险。

猜你喜欢
溶栓硬化神经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神经”病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