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典型工科大学轨道交通运输专业建设对比研究

2023-06-11 12:44朱炜朱晔王鹏玲陆淼嘉
高教学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比较研究专业建设

朱炜 朱晔 王鹏玲 陆淼嘉

摘  要:我国以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为代表的轨道交通建设成就举世瞩目,轨道交通运输专业建设面临人才培养数量上的旺盛需求、质量上的卓越要求等多重机遇与严峻挑战。该文通过对国内外七所典型工科大学轨道交通运输或相近专业建设的情况调研,在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含实习实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轨道交通运输专业建设及改革提供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输;专业建设;比较研究;国内外大学;工科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7-0012-05

Abstract: China's rail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represented by high-speed railways and urban rail transit have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s, and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rail transportation is facing multiple opportunities and severe challenges such as the strong demand for the number of talent training and the excellent requirements for qualit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ail transportation or similar majors in seven typ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provides ideas and direc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rail transportation majors in China.

Keywords: rail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comparative study;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交通運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先行官的地位,而且与国家的政治、国防、文化密切相关,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设交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1]。实现“交通强国”国家战略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及交通运输一线创新人才。

进入21世纪,我国以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为代表的轨道交通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技术水平世界领先,成为“国家名片”。一流的设施、领先的技术,需要一流的管理;多制式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协同运营,新理念新技术快速迭代,更需要高素质、广适应、综合型的运输管理人才,轨道交通运输专业建设面临人才培养数量上的旺盛需求、质量上的卓越要求等多重机遇与严峻挑战。

当前,为推动“双一流”建设战略和“双万”计划在我国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发展中的作用,持续探索完善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交通运输专业建设工作,国内学者已在该方面开展了一定的学术研究。例如,张天伟等[2]通过对国内以铁路运输为主的交通运输专业所进行的实习种类、实习内容及实习质量评价措施进行调研,提出交通运输卓越班应对实习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丰富生产实习内容、明确毕业实习定位等建议以及实现途径。叶玉玲等[3]对国内八所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调研分析,总结了其在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方面的差异性,对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分析了交通运输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通运输专业培养方案优化建议。李薇等[4]根据交通运输行业智能化发展形势与人才需求,以社会需求能力为导向,对开设同专业的高校情况、专业的社会需求能力情况和学生自身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搭建了三级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调研体系。王鸿烨[5]根据广西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需求调研情况,探讨了新形势下船舶电气专 业发展前景与职业教育改革措施。

综合以上文献调研可知,当前有关交通运输专业建设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的国内调研上,少有与国外顶尖/标杆交通运输专业的对比分析,更未见基于比较分析的系统成果。为此,本文重点聚焦于轨道交通领域,基于权威专业排名和行业认可度选取了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三所国外高校和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四所国内高校共七所典型工科大学,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工科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建设的情况调研,并在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含实习实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轨道交通运输专业改革提供思路与方向。

一培养目标对比

培养目标是直接反映高校轨道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与关切点,表1列举了国内外典型工科大学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由表1可知,国外典型工科大学(如代尔夫特理工大学[6]、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7]、新加坡国立大学[8]等)多强调学生掌握的知识面要宽,面向多个不同领域以及跨学科交叉,突出通才型教育的重要性。以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为例,其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不同领域的土木工程师,涵盖了公路、铁路等不同交通方式,以及从规划、设计、运营到咨询等不同业务类型。相比之下,国内典型工科大学(如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中南大学等)则更多地强调专业性教育,聚焦于某个专业领域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并有鲜明的行业背景与特色。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其专业培养目标中即明确了培养能够在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从事规划设计、工程实施、运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专业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  专业方向对比

专业方向的设置以及其对应的核心课程反映了高校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的办学规模和特色。表2列出了国内外典型工科大学该专业方向设置对比,可见国内外高校轨道交通运输专业在方向设置上并无一定之规,可以设两个或者多个方向(如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多达5个方向),也有不设方向的(如中南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取决于本专业自身的培养目标、学生人数、师资力量诸多条件。其中,国内高校轨道交通运输专业不论是否划分方向,大多核心课程都含有行车、站场、客货运三大类课程,总学分也基本接近(20学分左右);而国外高校的轨道交通运输专业大多作为专业方向归在土木工程专业之中,同时由于培养目标多强调学生掌握的知识面要宽泛并突出通才型教育的重要性,轨道交通运输专业方向上的核心课程相较国内高校要少,并且也更为侧重通识基础性[7,9]。

三  課程体系对比

(一)  课程总学分

对选取的国内四所典型工科大学轨道交通运输专业和国外三所典型工科大学相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课程学分进行统计,总学分上国内高校均在160分以上,其中中南大学最高,总学分为180。国外高校普遍低于国内高校(如图1所示),其中,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最低,总学分为120。总学分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国外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未包含思政类课程且较少包含体育或军训类课程。考虑到为保持中国特色,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又保障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质过硬,故在国外高校相近专业学分基础上增加一定的思想政治和体育军训课程,基本合理。

(二)  课程结构

在总学分基础上进一步对分类课程模块的学分做统计(表3),发现国内外高校在通识类、大类基础类、专业类和个性类课程上的学分比例均互有差异,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前述国内高校中思政类课程的有无设置,另一方面也因为不同学校对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但同时,国内外高校在专业课程上的学分占比又都保持在相近的水平上,则又反映了国内外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上遵循着较为一致的原则。

鉴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特点,国内外高校均重视学生专业实验和实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从学分设置上来看,由于工程专业认证对实践课程所占比例有明确要求,国内几所高校实践课程学分高于国外高校(见表4)。

国内几所高校在实践形式上比较相似,主要以专业课实验、课程设计、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形式为主,其中同济大学还包括与专业基础课相关的工程实践、测量实习实践环节、创新与创业等特色环节,以支撑对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目标的培养。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D)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由现场勘查项目和学士论文两部分构成。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个课程主题拓宽视野并进行深入研究,为期六个月;也可以应用运输、物流等相关知识帮助进行基础设施项目的改善,或针对水资源、能源、材料和结构设计等领域的可持续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第三学年,学生可以选择连贯的科目组合、实习或出国留学。学士学位论文将在该学年的最后阶段完成,作为学士课程的结束。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和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没有明显体现出实习实践的课程学分,大多数实践集中体现在校园内外的研究实习机会,例如研究园实习、贝克曼研究所实习机会、Blue Waters学生实习计划和暑期本科研究金(SURF)计划等,能够使学生在课程之外向学者或行业的专业人士在实践中学习其感兴趣的特定研究。

(三)  课程特点

对选取的国内四所典型工科大学轨道交通运输专业和国外三所典型工科大学相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及其内容设置做具体地分析,从中发现不同高校课程上的一些较有特点的做法,可供其他同类高校的轨道交通运输或相近专业制定培养方案时参考。

1)培养方案中专业方向不做“硬”划分,而是通过设置模块课程包进行“软”分流,学生通过选择不同的课程包自然地分入不同的专业方向上,例如国外的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CU)和国内的同济大学。

2)培养方案中设置本研衔接课程甚至课程模块,对于学有余力或有志继续攻读深造的本科生可选修研究生课程,选修的研究生课程可同等替代本科课程且学分可认定,例如国外的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国内的西南交通大学等;进一步的做法还有本科专业实习可选研究课题,并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贯通,例如国外的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D)和新加坡国立大学(NUS)。

3)课程设置上专业选修课不宜过多,如果选修课程确实较为重要则可作为必修课设置,同时为更好地适应运输管理的专业特点,课程体系中管理与经济类课程更为丰富。

4)实验实践类课程配备有专业实验室及实验项目,并从以线下的实体沙盘实验演示向“实体沙盘+虚拟仿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验实践体系发展。

5)此外,与国内高校相比,国外高校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虽包含人文类课程、外语类课程,但基本偏向于历史和学科职业道德的教育。

四  结束语

新世纪以来,我国以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为代表的轨道交通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技术水平世界领先,轨道交通运输专业建设面临人才培养数量上的旺盛需求、质量上的卓越要求等多重机遇与严峻挑战。本文对国内外典型工科大学轨道交通运输专业(或相近专业)建设展开了调查研究工作,并着重从培养目标、专业方向以及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为国内高校轨道交通运输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持续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EB/OL].https://www.gov.cn/zhengce/2019-09/19/content_5431432.htm.

[2] 张天伟,郭倩倩.国内交通运输专业实习环节调研及对交通运输卓越班培养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6(47):35-37

[3] 叶玉玲,朱炜,贾咏明.交通运输专业培养方案调研与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6):77-79.

[4] 李薇,孔春玉,王思卓,等.以社会需求能力为导向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调研体系探讨[J].科教导刊(下旬),2019(9):34-35.

[5] 王鸿烨.广西交通运输行业船舶电气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21(7):192-196.

[6] https://www.tudelft.nl/en/education/programmes/bachelors/ct/bachelor-of-civil-engineering[EB/OL].

[7] https://cee.illinois.edu/admissions/undergraduate/program-objectives[EB/OL].

[8] https://www.eng.nus.edu.sg/cee/research/research-centres/centre-for-transportation-research/[EB/OL].

[9] https://www.tudelft.nl/onderwijs/opleidingen/bachelors/ct/bsc-civiele-techniek/onderwijsprogramma[EB/OL].

猜你喜欢
比较研究专业建设
引企进校实施项目教学新载体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藏匿”与“炫耀”式景观中植物种植的美学比较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