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史前时期之字纹的命名、分布与流变

2023-06-11 14:13耿文丽
广西教育·D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压印弧线陶器

耿文丽

(敖汉博物馆,内蒙古 赤峰 024399)

辽西地区是指医巫闾山以西,北至西拉木伦河两侧,包括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大凌河、小凌河及它们的支流地区[1]。辽西地区史前时期的主要文化类型包括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等。辽西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是连接东北与中原地区的桥梁。

远古先民通常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器物上刻画不同的标志、图案、符号等,我们统称其为纹饰。纹饰还包括一些形态各异和具有特殊意义的雕塑,带有各种图案的器物和岩画等。史前时期,审美水平的提升是纹饰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纹饰是还原古人生活状态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学术界对纹饰分类整理方面的研究还不全面,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纹饰命名不够合理。对于纹饰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当前的研究成果,而是应该寻找科学依据进行创新研究。之字纹是众多纹饰中特征比较鲜明的一种纹饰,通过对之字纹的研究,可以了解与之字纹相关的文化遗存,进而探讨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之字纹的命名

考古报告中习惯上把古代先民在陶器表面所施行的一种连续曲折的、状如汉字“之”字形的纹饰,称为之字纹[2]。这个名称简单明了,所以在考古学上一直沿用。这种纹饰大多饰在陶器上,陶器中又以筒形罐为主。

之字纹陶器首见于辽宁省锦西沙锅屯洞穴遗址,考古学家安特生发现了第一个带有之字纹的陶器[3]。他将出土陶器上的形状如汉字“之”字形的纹饰叫做波形纹。随后这种之字形的纹饰相继在辽西地区其他地方出现,如西拉木伦河流域、老哈河流域和辽东半岛等。当时的日本学者滨田耕作和水野清一对其也有一定的研究,他们将这种纹饰分为弧线形与竖线形两类[4]。在《砂锅屯洞穴层位之研究》一文中安志敏先生认为:“安特生先生称作绳纹的一种纹饰,在我看来应该叫做划纹比较合适,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它的制作工具方面考虑,这种纹饰大多数都是由篦形物制作而成,施纹位置在器物的腹部,并且多刻划成平行的交叉斜线。”从其所属的纹饰系统来看,安志敏先生认为“它应该属于篦点纹陶系统,文化类型为细石器文化”。在林西、赤峰市第一期文化与东翁牛特之温克利鄂博这三个地方[5],也发现了类似的纹饰,虽然没有沙锅屯遗址的规范,但足以证明安志敏先生的看法是正确的。除此之外,安志敏先生认为安特生先生所谓的刻文和波形纹也应当属于篦点纹陶系统[6]。显而易见,在当时安特生先生提出“篦纹陶系统”这个观点性概念,完全是基于他认为在中国北方地区细石器时期的众多陶器中,用篦形器物作为施加纹饰的工具,是陶器纹饰众多装饰方法中的一个突出亮点。但实际上属于“篦纹陶系统”的许多陶器纹饰制作工具并非都使用篦形器物,也有使用其他器物作装饰的。然而,“篦纹陶系统”应该包括哪些纹饰,安特生先生却没有明确指出。“篦纹陶”自从被发现后,其称呼就比较混乱,因此“篦纹陶”究竟应该包括哪些纹饰,仍不能确定。有学者认为,不管其制作过程中是否使用了篦形器物,都应笼统地称之为篦纹或篦压纹、压纹、带有连点形状的篦纹等。也有学者明确指出,“篦纹”的名称是根据器物上的纹饰图案而确定的,因其类似于篦齿而得名,这一说法与安志敏先生所谓的“篦纹”概念完全不同。目前,在多数考古学资料中,把用篦齿状器物压印或压划形成非“之”字图案的纹饰,同样称为篦纹、篦压纹、篦齿纹等,这对之字纹的命名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关于之字纹的命名,一直存在很大争议。笔者认为应该以地域、时段为背景,以直观形象为依据,把握主要特征,给之字纹一个合理的名称。之字纹是由线条构成的,形状似汉字“之”,因此将其命名为之字纹,这样的观点更为科学合理。

二、之字纹的分布

之字纹是极具区域特色的纹饰,其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于以西辽河流域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华北地区也有发现,发现有之字纹的遗存共70 余处,总体呈区域性集中分布的特点。虽然之字纹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但在我国的华南和西南等地也有之字纹的存在,例如福建金门蚌壳墩、云南元谋大墩子、云南宾川白羊和山东海阳[7]等遗址都有发现。

本文以辽西地区红山文化之字纹陶器的发现为依据进行综合阐述。到目前为止,辽西地区距今8000 年的兴隆洼文化陶罐上发现的之字纹,被认为是最早的之字纹。辽宁中部的新乐下层文化(见图1,1、2)、辽东半岛的小珠山下层文化,呈现的之字纹总体上是压印弧线形,在内蒙古东部通辽市、赤峰市北部的富河文化则是压印弧线形之字纹和篦点弧线形之字纹共存。赵宝沟文化虽然也含有之字纹(见图1,3、4),但数量少且变化复杂,也不是特别发达,远不及兴隆洼文化陶器上的之字纹。兴隆洼文化陶器上的之字纹独具特色,主要饰在陶器口沿下,均为压印之字纹。以竖压横排为主,少数为横压竖排。总体形式较规整,大部分排列整齐,行间距清晰(见图1,5-8)。之字纹大体有直线形、弧线形、篦点形三种基本形式,这三种形式的之字纹在兴隆洼文化中均有发现,但明显以直线形或略呈弧线形之字纹为主,篦点纹少见。随着田野考古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不再认为辽河、大凌河流域是之字纹陶器的主要分布地。同时,在吉林省长岭县腰井子、农安县的左家山等遗址也出土了带有“之”字形图案的器物。由此看来,之字纹的分布非常广泛。之字纹陶器的分布,也侧面反映了当时手工业特别是制陶业的繁荣,在不同领域发现纹饰相似的陶器,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各考古学文化之间的交流。

图1 之字纹样式

三、之字纹的样式

形态各异的之字纹,充分展示了远古先民的审美水平。由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类型比较少,器形单一,多为平底筒形罐,所以此种纹饰大多数见于筒形罐上。之字纹的样式不尽相同,按施行的方向,可以分为横向之字纹和竖向之字纹;按施行的方法,大体可分为压印和压划两种类型;按其构成的线条特征,可分为直线之字纹和弧线之字纹等类型。本文根据图案以及制作工具和工序,将之字纹分为压印类型和压划类型两种。

压印类型之字纹。用片状工具在器物表面垂直下压,然后以两端为支点交替向前运动。具体分为:弧线之字纹,以弧片工具刃部的两端为支点,轮流协作,并且相互交错连续向前移动压印而成。纹带周围的压印痕较突出,纹饰间距不等,纹带宽度相等(见图2,1);直线之字纹,由直片形工具制成,制作方法同上,纹带呈直线形,宽度距离相等(见图2,2);弧线篦点之字纹,由直片形篦齿状工具制成,制作方法与第一种之字纹相同,这种工具压印出的纹饰,弧线形纹带,且每条纹带的篦点数目相同,宽度相等(见图2,3);直线篦点之字纹,由直片形篦齿状工具制成,制作方法与第一种之字纹相同,每条纹带的篦点数量相等,直线形纹带,宽度相等(见图2,4)。

图2 之字纹陶片

压划类型之字纹。用尖状工具在器物表面压印后横向划动,再交替向前运动,具体分为:弧线之字纹,这种之字纹与压印而成的纹饰相比,纹带呈弧线形,长短不一,宽度不等,无规律(见图2,5);直线之字纹,使用的工具和纹饰制作方法与压划弧线之字纹相同,直线形纹带,宽度不等(见图2,6)。

四、之字纹的起源与流变

除之字纹的命名、分布及施纹工具、方法受到考古学界的普遍关注外,之字纹的起源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且存在多种说法。有学者认为之字纹发源于黄河流域,文化类型当属磁山文化,而文化的继承性决定了它会在东北地区出现,继承它的应是红山文化,并延续到富河文化[8]。也有学者经过研究得出结论: 无论是中原地区的之字纹还是华南地区的,更甚至是东北地区的,都有着某些程度上的相似性[9]。笔者认为辽西地区的压印之字纹发源于黄河流域的观点值得商榷。众所周知之字纹多饰在陶罐上,而在磁山文化中,之字纹较少,遗存总数不过十余处。同时磁山遗址出土的陶器以素面为主,40%以上陶器器表饰有纹饰,其中以绳纹的数量最多,编织纹和篦纹次之,附加堆纹和剔刺纹的数量较少,仅有个别陶器饰指甲纹、蓝纹和方格纹。现有资料表明,之字纹主要存在于以西辽河流域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华北、华南和西南等地也有发现。之字纹的分布如此广泛,很可能不是从某一地区起源,而后再传播到其他地区,应是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关于之字纹的起源问题存在争议,相应地关于之字纹的流变也有多种说法。一些学者认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提升,之字纹最终演变成如几何纹、人字纹等其他纹饰。之字纹到底来源于何种纹饰,目前说法不一,但比较可信的是来源于交叉式的网格纹。施加在陶器表面的纹饰并不是单一的之字纹,也伴有网格纹、菱形纹、斜线纹等,而且在流行的早期阶段之字纹发现的较少,直到流行的中晚期之字纹才成为陶器的主要纹饰。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之字纹最终可能转移到其他地区,演变为与某一地区考古学文化相似的纹饰,如交叉纹、网格纹、菱形纹等。也有学者认为,篦点之字纹可能来源于俄罗斯地区的某种文化类型,最终通过文化的传播流入国内,并演变成其他纹饰。还有学者认为,辽西地区的兴隆洼文化是之字纹的源头,新乐文化、辽东半岛等出现的之字纹皆受到了影响,并最终演变为人们所崇尚的某种纹饰,如几何纹、网格纹等。

之字纹主要施加在夹砂筒形罐上,且这种陶器多出土于房址、窖穴和灰坑中,因此可以推测之字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兴隆洼文化是辽西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支文化,兴隆洼文化陶器上的纹饰以实线之字纹为主,而且多施加在直腹筒形罐上,年代较早。磁山文化位于河北省南部,文化遗存包含两类,一类以筒形罐为主,一类以圈足罐为主。而这两类文化遗存还分别见于兴隆洼文化和裴李岗文化。可见,磁山文化承接这两种文化。裴李岗文化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区,陶器以筒形罐为主,施加的之字纹虽然很少,但承袭了兴隆洼文化之字纹的某些特征。可见,以之字纹和筒形罐为纽带,出现了一条由北向南的文化传播链条,由兴隆洼文化的实线之字纹发展到裴李岗文化的点线之字纹,在这一过程中融合了多种因素。最终随着北方筒形罐的逐渐消失,之字纹也渐渐消失,被其他纹饰取代。

五、结论

1.目前关于之字纹的名称众说不一,看似是命名问题,实则关系到之字纹的分布区域、制作纹饰使用的工具、制法和图案类型等几方面的问题。“之字纹”这一名称基于直观形象的原则,既体现了该纹饰的线条特征,又充分展示了形似汉字“之”这一鲜明的外在特征。

2.之字纹的分布地域广阔。主要分布在辽西地区以及华北的部分地区,在华南和西南等地也有之字纹的分布。各地区的之字纹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兴隆洼文化的之字纹以实线之字纹为主,多施加在直腹筒形罐上,还有其他附带纹饰;黄河流域磁山文化的之字纹以压印之字纹为主,数量不多;在黑龙江流域的某些遗址还发现了篦点之字纹等。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各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关于之字纹的起源和流变问题,至今仍存在多种说法,但没有任何一种说法有足够的证据支撑。之字纹分布于众多地区,各地区的之字纹又都具有独特的特征,传播论很难解释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应是各地区经济、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4.由于之字纹特征差异不明显、分布范围广、延续时间长,所以对之字纹的研究存在一定难度。本文对之字纹的研究比较浅显,尚有不尽之处,即之字纹除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外,是否还代表着某种特殊意义。待考古资料进一步丰富后,再做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压印弧线陶器
You're my eyes
基于上衣袖山吃势分配方法的研究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浅析主变压器消弧线圈的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
新砦期 猪首形陶器盖
新砦期 陶器盖
用于宽光谱减反射膜的热压印图形转移的研究
基于定相增量法的消弧线圈新型调谐方法
纳米压印光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