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文化交流途径的探索

2023-06-12 17:16史雅雯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文化交流

史雅雯

内容摘要: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我们进入了后疫情时代。在新的形势下,世界人民的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也涌现出了传播文化的新途径。本文从社会和汉语国际教师个人方面,对新形势下文化的交流提出了一些策略。从社会层面看,我们都应提高国民素养,用心听世界对中国的文化需求,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应提高自身魅力,阐明文化差异,带领学生多体验中国文化,为学生打开体验中国文化的大门。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文化交流 对外漢语教师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中欧投资谈判协定等国际合作机制的渐次落地与稳步实施,中国在全球治理与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持续提升,世界各国期待中国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①。2020年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尽管在疫情暴发后,举国同心,迅速控制住疫情,并且积极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积极为全球抗疫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但仍有一些别有用心的相关国家就病毒起源与传播问题“甩锅”中国、问责中国,加之由疫情而引发的民众的恐慌感、彼此的不信任感,以及极端的“口罩主义”“民粹主义”,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塑造和文化交流产生负面影响。面对新形势,在后疫情时代②,作为世界大国,中国应该继续在本国全面向好发展的同时,为世界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作为汉语国际教师,也是文化交流的使者,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文化的传播能力。由于跨文化交流具有时空条件的限制,加之为防控疫情对“面对面”交流的一些限制,我们应该加强对互联网和短视频平台的利用,以便克服时空的不便,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

面对疫情爆发后的新的国际国内的局势,应继续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自身实力,向世界展示和平友善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对内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对外积极探索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国民素养,共创开放的文化氛围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了解中国,走进中国。作为大国国民就应该有更高的国民素养,有大国国民的责任与担当,敞开胸怀,迎接各国友人。我们要为国际友人来华创造一个平等、多元、友善、博爱、兼容并包的社会氛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都是国家的代言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关乎到国民形象的塑造。所以,每个人都义不容辞的投身到美好文化交流氛围的建设中去。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文化素养,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克服潜意识层面的观念,树立平等、友爱、包容的态度,与外国友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共创共享和平友好的相处氛围,让外国友人感受到我们跨文化交流的激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好客热情,“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爱之心,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心,让外国友人有“宾至如归”的情感体验。我们不管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是网络社交平台上,都要注意言行举止,拒绝使用“老外”“黑人”这些不礼貌的词语。外国友人来华,人生地不熟,心灵也比较脆弱和敏感,很容易遭受文化挫折。我们无意识的一些词语和一些不礼貌的短视频,很有可能让外国友人感觉我们国人不友好,我们的善良都是伪装。一旦让他们有了类似不愉快的经历,他们很有可能会扩大这种感觉,注意力会更多的放在消极方面,而淡化了积极方面。这种消极的态度可能会一直伴随到他们离开中国,大大降低文化交流效果。如果他们回国,和友人分享起他们的来华经历,很有可能把这些消极的经历告诉他们国人,这不可避免的会使一部分人可能对中国留下不好的印象。再要去改变这种影响需要加倍的努力,很有可能还是改不了的。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要给外国友人留下美好的“初次印象”,在以此为敲门砖,打开外国友人的心灵之门,为更深入的交流打下基础。

二.学会有效倾听,遵守互为需求原则

在改进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的方式方法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这也是对文化交流的指导,有效的文化交流,就必须学会倾听。卡尔将“倾听”定义为通过从对象国目标受众中收集信息,通过制定相应的外交政策和直接对话进行回应的过程③。这就是说我们在传播文化时,不能只考虑我们想要传播什么样的文化,更要倾听受众的需求。在宏观上,充分考虑到不同国家的历史传统和发展现状,针对不同国家的不同需求,传播相应的文化,做到“外外有别”。当对彼此文化的了解深入到一定程度时,再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在微观上,要了解来华的外国友人和在世界各地学习汉语的学生,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对中国的兴趣点,然后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交流。这样就可以避免他们想了解舞蹈,而我们却与之交流画画的情况,提高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为交流的起点,有利于避免一些文化交流障碍,吸引他们长久地关注。还可以以此为基点,找寻文化的契合点,以点带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文化交流,螺旋式地扩大交流范围。

不同的国家对于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懂得“倾听”尤为重要。有可能我们引以为傲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会受到异样的解读。如:长城、鸟巢、东方明珠、故宫、中国龙、大熊猫等。故宫,有些国家的人认为这与中国的封建传统密切关联;“中国龙”在外国的翻译为“dragon”,是一种暴力和邪恶的象征;长城,很多国家译为“wall”,被贴上与外隔绝、保守、固步自封的标签;中国功夫在有些外国人眼里也伴有极强的攻击性和伤害性;而孔子、太极、又因其内涵深奥,过于抽象,脱离民众生活而短时间难以被大家接受。所以,我们在进行文化交流时,要分清阶段和充分了解受众,在初期阶段,与受众分享他们感兴趣的文化,不要涉及容易让他们误解的文化;中后期阶段,在他们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后,再解释更为深入的文化,打破他们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刻板印象,让他们从多种不同的视角了解中国文化。

三.多走亲民路线,创新文化交流方式

(一)贴近受众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共享文化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很多人居家隔离。也就在这时候,人们可以停下来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人们开始钻研厨艺,研究刺绣,并在网络空间中展示成果,无形中传播了中国文化,引起了国内外人民的关注。在高度网络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享用者、传播者和建设者。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如果被外国友人感知到,在无形中就传播了文化。也有部分外国友人更喜欢从私人平台去了解中国,他们更想真实地了解中国人的生存现状、生活方式。我们文化传播的受众也有很多世界各地的普通公民,所以文化交流也该尝试多走亲民路线,传播喜闻乐见的文化。我们可以向外国友人展示我们普普通通的幸福生活。我们可以展示我们的餐桌美食,让他们远程感受一下舌尖上的美味;展示一下我们的出行方式,让他们看一下身份证侧放都不会倒的中国高铁,让他们远距离感受中国的出行方式的快捷与舒适;我们可以晒晒我们的春节年夜饭,与家人团圆,把酒话桑麻的幸福;我们可以发些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视频,让他们了解我们浓浓的人情味,朴素的真善美。我们没有刻意的宣传与强调,却让他们处处感受到中国的美好。他们对中国的认同感是需要从多方面去感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文化传播方式更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像李子柒,她通过短视频与人们分享她平平淡淡的幸福生活,受到了国内外网友的追捧,人们不禁羡慕了这种田园式的诗意栖居。从中可以看出接地气、亲民式的文化交流,更容易深入人心。她的视频,是以农村的生活环境为背景,以日常的生活为题材,山清水秀、贴近大自然的生活环境,质朴干净的房屋,别致可爱的炊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视觉印象。其生活简单而又有情趣,“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照顾老人起居,一屋、两人、三餐、四季,回到了“从前慢”的生活。美食的制作大多就地取材,美味而无公害,让人看着视频就垂涎三尺。她的视频没有太多言语,却尽显悠然自得。她的视频给当今社会中快节奏生活、高速运转、疲于生计、拼于工作的人们以心灵慰藉,我们大可适时地偶尔停下来,感受一下生活,陪陪家人,享受人间烟火的温情。李子柒的视频又唤醒了大家的初心,给大家内心一丝宁静与平淡,给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勇敢的生活方式。我们在文化交流时,贴近人们的生活,贴近人们的心灵,让人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中国的发展与美好。

(二)以短视频为船,让中华文化走向更远的天地

李子柒的视频的国内外广泛传播,让我们看到了短视频的魅力。短视频集图、音、声、像、画等多种表现手段于一体,可以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进行文化传播的好方式。随着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以及5G等技術的发展,短视频的制作也变得简单,大部分人都会创作,其具有了平民属性。人人都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声,这些声音通过短视频的内容呈现,使得人们的感官得到无限放大,是一种最为简单、直观、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具有很强的文化渗透能力,能超越时空的局限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文化折扣,优化文化传播效果。我们可以借助短视频的翅膀,让中华文化飞向世界各地。

除了短视频,类似的文化产品也能很好的进行文化交流。如中国的综艺、电影、影视剧。通过综艺,外国友人可以有声有色的感受到中国人热情坦率的性格;电影、影视剧,使中国的辉煌的过去,生机勃勃的现在,和美好的未来变得可观可感,通过艺术化的表达,更能激发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文化的欲望。总而言之,多种感官刺激更能使外国友人共情,我们要用深情并茂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

(三)欢迎“洋网红”,以客观视角传播中华文化

当然,短视频的发布者不仅仅是国人,还有可能是用短视频展示中国生活的“洋网红”。他们涌现于各个社交平台、视频网站,尤其是在B站上有很多外国人UP主,如“郭杰瑞”,他以外国人的视角,观察中国文化,做到文化的反输出。这对中国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外国友人传播中华文化。外国友人和外国友人更能产生共情,外国友人传播的中华文化更有利于外国友人所接受。这类视频可以及时显示出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喜好以及一些不适应,这对我们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参考。我们可以以他们感兴趣的文化为切入点,进行更深层的文化交流;对于他们的不适应,我们要尽快地处理,尽快地解决,做到有效沟通,避免由于不了解对方所产生的偏执的刻板偏见。郭杰瑞等“洋网红”就像一个文化的桥梁,以第三人称的客观形式传播中华文化,增加了真实性、客观性、生动性,可以减轻一些文化传播的阻力。他们打卡过的景点,品尝过的美食,更能引起他们本国人的向往和激情。我们欢迎并支持一部分有能力的外国友人成为“洋网红”,以第三人称视角传播中华文化。

(四)加强对短视频的引导,避免内容单一化

短视频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朝阳”方式,应该对短视频的发展加以引导,加强对短视频软件制作与传播的技术研发,促使其技术前沿化,内容多样化,模式新颖化,传播的快捷化和使用的舒适化,而不能让所有的短视频平台都殊途同归走向直播带货。中国文化的受众有不同的水平,有不同的需求,有的为了学习,有的为了娱乐,我们可以根据大家不同的需求,打造相应的平台,有的侧重于传播一些供学习者使用的教学视频;有的侧重于提供休闲娱乐的视频,缓解人们的疲惫。原来的b站受到了多少热爱学习的人的追捧,而现在它的短视频内容大多为UP主的直播带货,其口碑也自然下降。各个短视频平台应该做出自己的特色,各个博主或者团队之间应该推陈出新,而不应该互相复制模仿,千篇一律,造成所有短视频内容都一样,只不过是换了人演。如有些平台推出不同的直播团队打PK赛的形式,PK赛便泛滥起来,而且不同团队之间的PK赛,比赛内容一样,规则一样,惩罚也一样,很难引起人的兴趣,造成人的审美疲劳。对短视频平台加以规范和引导,以促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外观众。

社会友好的文化氛围和富有吸引力和创造性的网络文化需要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作为汉语国际老师,除了日常的汉语教学,还应该充当好文化交流的使者,带着优秀的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提高人格魅力,多途径展示中国文化

外国友人和中国人亲赖于不同的社交平台。微信算是中国人和外国人比较喜欢的一个平台了,所以微信成为了与外国友人交流的好平台,朋友圈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好工具。我们中国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上一门课程,外国学生也可能如此。所以对外汉语老师要提高人格魅力、文化素养、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做一位品德高尚,知识丰富、教法灵活、受人爱戴的老师。刚接触新老师的学生,会从老师的社交平台去了解老师,这就要求我们好好利用微信,让我们的朋友圈为自己代言。如果你的朋友圈很有意思,知识与情趣并存,能引发一些共鸣,学生就会多加和你交流。相反,如果你的朋友圈说教意味太浓,或者都是微商信息,大家就缺少了了解你的欲望。我们可以有意、有针对性的分享一些有趣的传统文化,如:春节、中国食物、中国医药等;也要呈现出当代国人的美好生活,如:共享单车、移动支付、高铁等,因为一些国家人民对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很久以前,甚至是大辫子的时代,我们要更新他们对中国的认知。用生活化,可感知和可接触的中国元素,引起他们的兴趣。我们采用柔软含蓄的手段进行文化交流,诗意栖居,用心生活,精心经营朋友圈,中华文化的魅力隐藏于字里行间,潜移默化地带同学感知中华之美。

新冠疫情的爆发和反复,无形中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国际上人们有的彼此防备,变得疏远。“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作为“国际关系的阴晴表”,势必会受到影响。所以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投入,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彼此扶持,共同成长。“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我们要用中华民族子孙血脉里流淌的大爱去温暖我们的学生,做一个有温度的老师。设身处地地为我们学生着想,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汉语,也尽己所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温度。我相信真挚的情感更利于文化的交流,真情的付出才能让汉语之花盛开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2.阐明文化差异,应材施教

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师,要知己知彼,一方面深刻了解优秀的中国文化,明白自己要传播哪些文化,另一方面要了解所任教的国家的文化,更要了解外國人对中国的一些刻板印象,要了解他们的思维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流习惯,对于一些容易发生误解的事情,有必要的话事先对这些问题先做一些解释和说明。比如:泰国人不太理解中国的汉语志愿者睡午觉这件事,总感觉志愿者懒。如果我们提前告诉他们,睡午觉是中国人的习惯,中国人晚上的休息时间也晚于泰国人。这就给他们打了心里的预防针,再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也会予以理解和包容。类似的误解不在少数,我们可以未雨绸缪,主动阐述,可以避免一些麻烦。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老师,对于我们传播的文化内容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要根据学生对中国了解的程度的不同传播不同层次的文化。对于初学者,我们就可以传播我们的衣食住行简单可感的文化,树立他们对中国的美好的初印象;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可以加入一些艺术文化、思维文化。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筛选出最适合传播的文化资源,减少文化误读。

3.百闻不如一见,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身体验

不管我们怎样生动地讲述我们的文化,都不如我们想办法创造条件让他们亲身感受一下。我们尽可能多的用直接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中国文化的魅力。如:讲到中国菜系时,就根据他们的饮食习惯,教他们做适合他们口味的中国菜,让学生用味蕾感受中国;讲到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时,就把乐器搬到教室里来,教他们演唱一曲,让他们用听觉记忆中华文化之美。除了课堂活动,也要鼓励学生课余时间感受中国,还可以带着学生参加一些活动和会议,如: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大连国际服装节、襄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青岛国际啤酒节、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等,也许一次活动体验就能激发学生永恒的热情。总而言之,实践出真知,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切身体验到中国元素的东西,这种直观的感受远比语言更生动,记忆更深刻。

总之,与人相处,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和外国友人相处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要树立好老师形象,引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未雨绸缪的处理文化误读,最大程度上避免文化误读引发的交际障碍;带领学生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用沉浸式体验加强学生的文化记忆。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一方面显示了世界各国的密切相关,是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有可能会导致人们的距离感、陌生感增加。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我们进入了后疫情时代。不同的环境下,文化传播的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高效利用网络,利用短视频等不受时空限制的社交平台进行文化交流,打破“最后一公里”的限制。汉语国际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方式,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教学。除了语言的教学,更应该做好文化交流的使者,促进中国文化同世界的交流,让世界发现中国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吴为善.跨文化交际[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50.

[2]庞雨枭.跨文化传播视域下B站“洋网红”形象建构与受众研究庞雨枭[D].辽宁:辽宁大学,2021.

[3]史安斌,刘长宇.新形势下的国家形象传播:破解困局与开创新局[J].对外传播,2021.03.

[4]夏丹.短视频助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尝试与探索[J].传媒,2021(02).

[5]王红祥,高汝东.浅析当今网红文化如何发挥正能量作用[J].新闻前哨,2021(6).

[6]陶建杰,郭东颖,尹子伊.在华外国人的中国文化认同及影响因素研究[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1,6(02).

[7]吴明华,李一鸣.洋网红粉丝交流实践及其跨文化意义[J].青年记者,2021(6).

[8]解植永.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探究[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1).

[9]任雨萌,赵淑梅.后疫情时代对外汉语教学的思考与转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37(06).

[10]曾柯.后疫情时代,短视频在公共传播中的角色[J].传媒论坛,2021,4(16).

[11]杨越明.后疫情时代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思考[J].对外传播,2020(8).

[12]程芝仪.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新媒体路径探析——以李子柒田园牧歌式叙事为例[J].中国报业,2021(16).

[13]于小植.中国跨文化影响的若干维度与成功范式[J].学习与探索,2021(08).

[14]李扬,邵路.新媒体环境下中泰粉丝跨文化传播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1).

[15]胡方卫.中国文化短视频对外传播分析[J].声屏世界,2021(10).

[16]俞睿.跨文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艺术化传播策略[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2).

[17]许舒宁,刘丽萍.后疫情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及教学策略[J].西部学刊,2021(06).

注 释

①史安斌,刘长宇.新形势下的国家形象传播:破解困局与开创新局[J].对外传播,2021(03):8-12.

②席来旺.对“后疫情时代”国际大势的几点看法——兼论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持久性与新内涵[J].太平洋学报,2021, 29(03):1-11.

③史安斌,杨晨晞.后疫情时代的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挑战与应对[J].青年记者,2021(15):89-92.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文化交流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栖霞山与中外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