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之有“度”,培养学生语法意识

2023-06-12 20:22蔡婧雯
文理导航 2023年1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小学英语

蔡婧雯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从增强学生的语法意识着手,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把握教学的“度”,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法意识;培养策略

语法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小学阶段的语法教学,教师应该把握适当的“度”,不能过于强调语法,脱离学生的认知实际,否则会消解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不能过于淡化语法,让学生误以为语法不重要,影响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综合感知与体验。语法意识的培养是必要的,教师要把握方法,将语法知识融入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中,推进语法隐性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增强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一、明确语法教学的地位,把握合理的“度”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语法是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基础,但对小学生,语法知识的抽象性,让教师也感到为难,教师纠结于应该重视语法,还是弱化语法。语法学家薄冰认为,学习英语,如果单词是一颗颗珍珠,那么语法就是串起它們的金线。可见,对英语语法,应该给予重视。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语法教学观,小学生年龄小,对英语中的动词、名词、形容词等词性概念不理解,这是正常的。教师可以结合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寓语法于其中,展开隐性语法教学和渗透,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法意识。举例来讲,对现在进行时态的认识,如果单纯讲解语法时态知识,学生是没有兴趣的,也记不清楚。我们在课堂上,拿出一个篮球,然后挑选某一同学,提出问题:Do you like basketball?Can you play basketball?学生看到篮球,容易理解教师的问话内容,也能够给予准确的表达。接着,教师拍一拍篮球,向学生说:“I can play basketball, I am playing basketball.”将这句话写在黑板上,再将篮球交给学生,让学生示范拍篮球的动作。这时,教师向所有学生介绍:“Look,He is playing basketball.”由此,学生从观察教师拍篮球,再回到观察学生拍篮球,经过一番操练,学生们逐渐明白了,对现在进行时,表示的意义就是“正在发生的动作或状态”。学生再观察黑板上的“He is playing basketball”句式,领会了现在进行时的语法格式是“主语+be动词+动词ing”形式。我们没有刻意讲解现在进行时时态的语法结构,而是通过真切的拍篮球情境活动,让学生理解语法知识。英语课标强调,要转变过去重视语法、重视词汇讲解的不当方式,要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学习英语,要重视运用,鼓励学生参与语言实践。对语法知识的教学,教师要通过有意识的学习体验活动,将语法规则渗透到语言活动中,促进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和内化。对简单的英语语法知识,如名词的单数、复数形式,人称代词的基本使用方法,动词be与主语的一致性等,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成长规律,借助于“听做、说唱、玩演”等活动,在交流、互动学习中慢慢

领会。

二、注重语法情境的搭建,促进学生体验语法

认知心理学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源自具象的体验,从观察、经历、实践中获得。语法知识相对抽象、难懂,对小学生而言,在学习语法知识时,教师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结合学生爱玩、善模仿的天性,通过特定的语言情境,让学生体验语法现象,领悟语法知识,掌握语法的使用方法。如名称单复数的应用规则,可以利用实物情境展示,让学生体认单数与复数的变化。如果桌子上放了一本书,可以表示为“a book”;如果放上两本书,则表示为“two books”。学生学习过数学,理解数数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从观察、数数中,领会名词的复数形式,表示为“大于1的数量”。如一个苹果表示为“an apple”,很多苹果就表示为“A lot of apples”。借助于数数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名词的复数形式表示方法。这种方法既生动又形象,教学效果非常好。再如,在学习英语中的“比较级”时,也可以结合实物,营造比较的情境。在桌面上放上两个苹果,一个大红苹果,一个小青苹果。然后提问学生:“Whats this?”学生根据所看到的苹果,很快回答:“Its an apple.”教师接着提问:“Which is bigger?”学生通过比较,很快回答:“The red apple.”对于“bigger”的理解,学生可以联想到“两个物品进行比较”,所以是“比较级”。小学生对英语语法的体会,教师要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强调从形象化活动中,有意识地创造体验情境,让学生牢记并掌握语法知识。举例来讲,在学习“动词+ing”形式时,对一些动词,词尾有“e”,在转换为“动词+ing”的形式时,要将“e”去掉,再加“ing”,但总是有很多学生记不住这个规则。为此,通过反思,在课堂上,对词尾有“e”的动词,设置形象化对话情境,让学生记住,一旦看到动词的词尾有“e”,这时,动词就会发怒,一脚将“e”踢开,再加上“ing”。教师在说的时候,再辅助用脚踢的动作,学生边看边笑,从此就记住了动词词尾有“e”,要踢开“e”再加“ing”。又如,在学习感叹句式时,教师以“Hello,everyone,what did you do on weekends?”向学生提问,结合周末的天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若上周是阴天,则说:“What a day it is!Im sorry you cant……”;若是晴天,则说:“What a day it is!Im glad you had a good weekend.”并将“What a day it is!”这句话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感受不同语境下该句式的意思,进而帮助学生树立从语境整体思考和理解表达意思的意识。英语语境的构建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感知具体语法现象的基础上,理解语法知识的内涵;另一方面能间接性地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将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和语法知识自觉地应用于英语阅读,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性应用能力的提高。

三、把握循序渐进原则,反复训练中探究语法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对语法知识的教学,很多学生提不起精神。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学情特点,围绕语法知识,可以设置一些专项训练活动,让学生结合语法展开合作、探究,帮助学生理解语法。举例来讲,在学习一般现在时,对“often” “every day” “usually” “sometimes”等词汇,可以归纳为现在时的特征词汇。在平时阅读英语文本,以及做题时,要注意观察句子中的特征词,一旦有上述词汇的出现,就可以判定为一般现在时。同样,在句子中如果发现有“now” “look”“listen”等词汇,这些词汇多与现在进行时相结合。英语语法知识的渗透,教师要联系英语语言学习规律,注重渐进性和持续性。在平时,要做好分散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鼓励学生展开语法知识讨论,让学生从交流中相互学习。如在学习数词时,表示数量的词汇,有基数词、序数词之分。“one”对应的是“first”,“two”对应的是“second”,“three”对应的是“third”。这三个数,较为特殊,需要多读多背多记。对于“four”,对应的是“fourth”;对于“twelve”,对应的是“twelfth”;对于“twenty”,对应的是“twentieth”。从这些基数词向序数词转换的方法中,牢记特殊情况,掌握规律,举一反三。还有在英语中对人称代词的理解,要注重用法的归纳。如“am”要与“I”结合;单数时用“is”,复数时用“are”。英语语法教学,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能直接批评,而是要分析错误的原因,委婉、恰当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比如对“have”与“has”的用法,一些学生爱搞混。我们向学生介绍“have”,与“We,they,I,You”相连接,在使用时,有“I have...”“They have...”“We have...”“You have...”对于“has”,主要与“she,he,it”相连接。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和反复训练,很快就能辨析“have”与“has”的特点,避免使用错误。

此外,对小学阶段语法教学,关键在于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搭建趣味情境,结合具体的语言场景,让学生体认语法,潜移默化地掌握语言规则。比如对“There be”句型的学习,我们在课堂上,“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将一本书变为“两本”时,表示为“There are two books on the table”。直观、形象地对照学习,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语法知识不再难懂。教师要多尝试、多反思、多总结,灵活变化教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语法,轻松掌握语法。比如在教授过去式时,为学生搭建“上学”的语言情境。首先通過多媒体为学生播放“Ways go to school”的动画,播放完毕后,让学生对“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并让学生以此为话题展开一段情境对话。教师既可以加入小组讨论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也可以挑选两至三名学生进行演示。师:“Hello,Xiao Ming,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学生A:“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on foot. ”学生B:“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my parents car. ”这时教师可以提问:“But I didnt see your parents yesterday. They must have been busy yesterday,werent  they?”这时将“must have been”“werent they”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将此句改写成为现在时,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后,得出:“must be”“arent they”,经过对比学生便能发现,在叙述过去的事情时,谓语要变为被动语态,即“had done”,过去分词为“been”。在讲解完毕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情境对话,在反复的思考和练习过程中,学生便能自主掌握过去时的相关用法,明晰过去时与现在时的区别和所使用的不同语境。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基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思维发展水平,把握好教学的“度”,在课堂中渗透英语语法知识的教学,为学生构建相应的语言情境,提供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主动挖掘相关语法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灵活应用。同时,考虑到小学阶段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接受英语学习,因而教师应尽量使用浅显易懂的教学语言,以帮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杨元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意识分析[J].中华少年,2019(18):16.

[2]张萍.在语法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法意识的实践和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7,40(8):54-58.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小学英语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