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理论下名人故居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2023-06-13 01:24单竞瑶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3期

摘 要:随着人们对文化保护重视程度的提升,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名人故居逐渐成为区域性文化教育中心。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的苏廷玉故居申遗成功后,相关人员对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创新改造设计,效果显著。首先,通过文献回顾以及案例分析对苏廷玉故居与泉州其他的名人故居的发展现状进行横向对比,并对苏廷玉故居本身的发展情况进行纵向分析。其次,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场域理论,分析苏廷玉故居社会创新设计的策略,总结出苏廷玉故居分别采用了“重塑生活场域,平衡环境场域”“经济场域与文化场域协作”“平面教育场域向立体体验场域转变”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实现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名人故居;场域理论;社会创新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出版资助项目“闽南传统工艺图谱”(FJ2022JHKP030)阶段性成果。

名人故居,是指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名人在此出生、长期生活或有过重要经历的文化遗留场所,是最具地域文化影响力的纪念性场所之一。随着我国城镇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鲜明时代、地域、场所特征的文化遗址与周边街区在外貌、功能、业态发展等方面产生断层现象,许多名人故居在历史的浪潮里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而作为现代重要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名人故居具有承载和传播地域历史人文的重要价值。

一、泉州名人故居社会创新设计改造现状

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福建省泉州市文化积淀深厚,历代名人辈出,《泉州市志》就记载了许多先贤曾在此建造住宅,《泉州名人故居》一书更是从中选取100多位有代表性的泉州名人及故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收录。除苏廷玉故居外,较常被提及的还有李贽故居、陈光纯故居等,其发展路径各有不同。

明代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故居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南门万寿路,其是李贽青少年时居住的场所。1985年李贽故居被列为福建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年久失修的房屋,相关人员按照闽南古民居样式,遵循“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了修缮,将其作为李贽纪念展馆,并免费对外开放。展馆由进门处始,根据动线以四个篇章,即“奇——李贽生平”“观——李贽思想”“立——乡土故居”“题——仅存斗书”,对李贽进行全方面的介绍。展馆中陈列有李贽雕像、实体与电子版的李贽著作等,介绍内容以文字为主,辅以图片,整体仍为静态文化传播场域。

位于泉州市鲤城区中山路的菲律宾爱国华侨陈光纯故居,如今正式作为福建省首个地级市侨批专门展示馆开放,续写着泉州保护与利用涉侨遗产的新故事。陈光纯故居的改造则是通过挖掘故居主人陈光纯“教育救国”的爱国爱乡精神,与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侨批档案相结合实现,使这一珍贵的世界记忆遗产更好融入泉州这座世界遗产城市。

二、社会创新设计改造中场域重塑的研究

场域理论是一种研究关系主义的方法论,它关注人与空间、空间与空间、人与人的关系,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场域(field)的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形构(configuration),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对于场域,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处于结构中不同位置的行动者在惯习驱使下依靠自身资本寻求资本增值、竞争地位的场所。同时,场域具有多样化特点,它的多样化也都源自自然分化,例如文化场域、教育场域、生活场域等。

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场域理论在城市历史遗产的社会创新设计改造领域中的应用研究。2020年,学者李逸斐探讨了在不断更新的历史语境中,如何显现城市历史文化肌理对特定社会空间和场所精神本质的阐释,并进行高品质的设计和创造性的政策干预。同年,学者吴婉儿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苏州环秀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场域理论分析并提出,传统街区文化问题的根源在于场域结构失衡;进行场域重塑是解决场域结构问题,实现传统街区文化可持续再生的根本;实现多元场域差异化提升、场域空间网络化、场域空间叙事化三项空间策略是空间规划者完成场域重塑、实现文化可持续再生的关键。2021年,汤辉、冯思懿、朱凯等人结合英国乡村景观遗产地近20年来借助系统而丰富的活动设置和灵活的空间利用,从过去静态的博物馆式保护模式向融入当前各阶层、各年龄段公众生活的可持续场所转变的案例,总结出其活动策略及启示。

场域理论的基本工具为场域、资本、惯习,与社会创新理论中的环境、经济、文化三层次相呼应,这为名人故居社会创新设计体现出可持续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三、苏廷玉故居社会创新设计改造中的场域重塑

(一)苏廷玉故居的历史沿革

苏廷玉故居是由其次子于1842年购置的宅第。初始占地广阔,可能达9 000多平方米。府中修有后花园一亩(1亩约为666.67平方米)有余,称为“鳌园”,是当时泉州城内最完整的园林。在将近二百多年间,苏廷玉故居经历了多次的变卖、分割、占据和租赁等变故,从辉煌到衰败,再至重生,现在仅留存前四进官厅及天井、第一进宫厅东侧约200平米的平砖构厂房,以及厂房北侧与三四两进相邻的宽2米,长约百余米的东护厝。其余部分皆因历史遗留问题被民居及商铺所占。

1.第一阶段:私宅生变——园林不再

由于有效管理与保护的缺失,苏廷玉故居被后人“蚕食瓜分”占作他用,早已不复当年的瑰丽园林面貌。1919年后,由于连续遭遇占据、分割与变卖,完整的官厅院落变得支离破碎,泉州仅存的梳妆楼——苏廷玉侄女的闺阁也被不同人家分割使用,受损严重。后在20世纪70年代,故居的景观被毁坏,假山奇石被任意夺取,园林被夷为平地。

2.第二阶段:工厂入侵——办公场所

1945年,群生织布厂迁移厂址于苏廷玉故居,将其作为企业的生产车间直至1956年,现存故居的厂房部分也是在此时加入,构成新的格局。自1978年起,苏廷玉故居又被租赁作为泉州某国有企业前身的某部门,成为该部门的办公场所。后因该部门改制为国有企业,办公场所迁出移至他处。

3.第三阶段:起点画室——教育场域

1997年至2012年,苏廷玉故居又被泉州起点画室租赁。随着画室规模的扩大,苏廷玉故居的前四进均被整改,被纳入画室的教学场地。教育场域与名人故居固有的文化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协调性,但后来由于故居旧建筑的老化及破损,画室出于安全与经费的考虑,还是选择了搬迁。

4.第四阶段:艺术赋能——文化传承

此后,苏廷玉故居又被泉州市鲤城印记闽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租,转变成为继承与传播闽南文化的私人艺术馆。在这个阶段,印记闽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对苏廷玉故居进行了修缮,并且充分利用名人故居的古厝场地以及文化属性,打造了一个具有海丝文化、闽南文化的艺术空间,也就是现在的泉州印记闽南文化驿站。这一阶段,改造者通过艺术文化的赋能,让苏廷玉故居迎来了新发展。

(二)苏廷玉故居的社会创新设计

1.本地性与开放性

在苏廷玉故居经历历史变迁的第二阶段之前,故居或多或少遭到了破坏,并且这些改变也都是与故居本身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相互割裂的。在画室时期,相较于之前的改变,其教育属性使得教育场域自然形成,为故居老旧的古厝“外壳”增添了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但其仍然处于一种封闭且脱离地方性环境的状态,缺乏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互联。社会组织有着可以扎根本地的属性,出于紧密联系的需要,社会组织必须非常开放,可以接纳全球范围内的不同理念、信息、人、商品及资金。这种本地性与开放性之间形成的平衡能够创造出一种有关“场所”的新含义,使“场所”不再是单独存在的某个地方,而是本地的社会经济结构或特定社区与整个世界相连接的节点。印记闽南文化驿站的建立就成为苏廷玉故居与外界社会互联的节点,作为继承和传播地方传统文化的展示与交流平台,它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开放的文化场域,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引起人们对古建筑保护的重视,也进一步引入了一些人力资本、经济资本以及文化资本的参与。而在2021年底,餐饮店滞光所的开业更是增强了苏廷玉故居这个“场所”的本地性与开放性。其建筑及装修采用传统闽南民居的出砖入石结构,木、砖、瓦、砾材料,以及加入燕尾脊的元素,将这些传统元素以现代化的方式呈现,并在空间内放置现代化的家居,链接现代审美。同时,其利用自身附属的社交属性,吸引更多人与资金、文化的进入。

2.跨界与协作

印记闽南文化驿站是一个传统文化展示交流平台,其空间内的主营品牌有特色官邸驿站、总督府私房菜以及文化研学课程,配套有展厅、剧场、住宿、茶舍、餐厅等功能空间;滞光所则是一个复合型餐厅,以餐饮为主营项目,辅以开展在地文化活动,其配置的功能性空间有大厅展示空间、包厢、现代茶室以及露天花园。二者共同存在于苏廷玉故居的古厝空间中,整体来看是文化行业与餐饮行业的跨界合作,也是文化场域和经济场域的结合。而经营内容的相似性又使得二者融洽互联。更注重在地性的印记闽南文化驿站与更具有开放性的滞光所之间也存在协作。同时,就各自的经营结构而言,二者也实现了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相辅相成。

3.社区营造

苏廷玉故居经由文化驿站与餐饮店的共同经营,实现了生活场域的重构。人们开始重新在这个旧建筑中进行生活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吃、喝、休息、社交等,更多人与资金的涌入,为社区带来了活力,丰富了社区的可用资源。而文化驿馆的非遗文化体验研学课程,让故居成为社区的文化教育中心,更是营造了社区的活动场域及教育场域,在进行文化输出的同时,也加强了社区文化资源的参与。在社区整体视觉上,苏廷玉故居实现了对旧建筑的突破性改造,新场域中保留旧场景,在“修旧如旧”“修旧如新”中寻找平衡。既保留了故居古建筑原本的风貌,又使此环境场域可以自然地过渡到社区周边的现代化场景中。

(三)基于场域重塑的名人故居可持续发展策略

21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遗产保护领域得到深入应用,社会创新设计具有三个阶段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分别是环境的可持续、经济的可持续和社会的可持续。

1.环境可持续

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是重塑生活场域与平衡环境场域的关系。生活活动是活化名人故居的要素,可以保证名人故居与外界社会的功能联通,从而使其持续具有活力。而通过平衡古建筑修缮中新与旧的关系,可以在不破坏古建筑原有传统结构的基础上,使其与周边社区环境相融合。

2.经济可持续

名人故居想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找到合适的文化资源协同发展,让文化场域与经济场域相结合,打造多元的复合文化空间。比如苏廷玉故居就紧抓闽南、海丝文化,形成特有的文化主题,形成主题化的服务、产品经济模式。而健康的经济场域又可以进一步支持文化资源的发展。

3.社会可持续

以“动态”的体验场域替代“静态”的平面化教育场域。文化体验教育研学课程是与传统的平面化展馆教育不同的立体化、沉浸式教学课程,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这种模式既整合了社会文化资源,又加强了文化资源的参与和传播,双方循环,以达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四、结语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的当下,加强对名人故居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无疑是必要的。基于其内在的传统价值,以开放的态度与合适的现代资源进行协同合作,对名人故居进行社会创新设计改造,可以使名人故居在环境、经济、文化层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所讲述的苏廷玉故居社会创新设计改造案例,展示了一种通过场域重塑激活名人故居发展可持续性的策略,即“重塑生活场域,平衡环境场域”“经济场域与文化场域协作”“平面教育场域向立体体验场域转变”。

由于受区域性特征影响,每处名人故居都具有独一性,故本文单一的案例选取有一定局限性。不同情境下,名人故居的创新改造策略也应实现灵活调整,应基于场域重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适用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峻峰,赵越.我国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研究综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95-101.

[2]李逸斐.文化生产场域理论与历史街区改造设计的原真性:以苏州“平江路菜场”概念设计与“双塔市集”为例[J].艺术设计研究,2020(4):93-98.

[3]吴婉儿.基于场域理论的苏州环秀传统街坊更新设计[D].南京:南京大学,2020.

[4]汤辉,冯思懿,朱凯,等.重塑生活场域:英国乡村景观遗产地活动策略研究及启示[J].中国园林,2021(10):42-47.

[5]傅游磊.從历史记忆思考苏廷玉故居古建筑生命的延续[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5-120.

作者简介:

单竞瑶,华侨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