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我这里来

2023-06-13 06:55牛健哲
绿洲 2023年3期
关键词:洛伦甜头恩赐

牛健哲

如果要选择去处,你该知道作为虚构人物进入小说世界,比投生到现实人间需要更大的勇气。这里更刺激一些,而且不像游乐器械那样总能把你送回原地。如果你过于好奇地选择了小说,落到不同作家手上,自然要面对不同的风险。容我说句其他作家的坏话,有人相当残忍,要让年少时留下的伤口剧痛一生;碰到某些厉害家伙,他甚至会让你不止一次死掉。

作为一个低产的写作者,我为自己招徕一下小说里的人物:到我这里来,尝试入主一个温吞的时空。我在大部分篇章里都没有惊涛骇浪的兜头冲击,人物虽有内心,可尚不具备开裂级的深度,常人大多担待得来。在《1402分钟》里,“我”是妻小俱全、在近身现实中操劳打转的中年,《做点什么》的主人公洛伦先生则是一个有宅有院、沉湎孤寂的外国老头子。这种寻常设置有点沉闷无聊,但方便你缓步走进去,走下洛伦先生家里的楼梯,穿过“我”面前的街巷。你别以为另选大开大合的故事就会快活,那里可能也很无聊。记得看一部武侠剧时我忽然发觉,接连出现的几个人物各自遭遇的一番番情仇起落,味道大同小异,原来根源问题都是身世——他们中几乎没有谁是家里父亲亲生的。为此我颇不舒服,登时想,要是我来重写这个故事,一定要另耍花样,也许开篇就赌气作个声明——本故事里所有人的爸爸都是亲爸。

也就是说,我也想花些心思,在被用惯了的几种戏剧性设计之外,給投奔我的小说人物添加点色彩和滋味。只要故事基调和个人能力允许,我就不会吝啬。我们可以握握手,然后好好谈谈。还是以那两个主人公为例,“我”受足了生活的挤逼,猛然进入了一种特别的心神境界。我想让他尝尝超乎真实的快慰,便让他无需交代地走出办公室和家门,徜徉在城市的任意地带。长年闭锁自己、游离于现实之外的洛伦先生,开篇就被一个租客女孩带回了鲜活的日常生活之中,愿意也来试着为自己“做点什么”。总的来说我待人物不薄。我大方地容许洛伦先生由着一己心念在明暗之间轻易切换,只因为他“真的喜欢近来的生活”。而对特别境界中的“我”,我赠送给他将近一天的舒服光景,远离所有的疲累和负荷。相信你能看到我与人物的共情,也能看出这是由衷生发的。大半篇幅可以作证,在我这里,馈赠都诚意十足,你就此打定主意并不草率。

没有光亮就谈不上色彩,缺少甜头就不叫滋味。好,既然已经敲定了你来我小说里这件事,我们就是自己人了。跳进故事,你安下心来看看光亮,品咂一番甜头。这些是你应得的,也是多数作品少不了的。接下来你可以走走停停,东张西望,花些时间到故事深处,在故事的氛围转上一两个弯。要是终于觉出有什么不对,我就来友情提示一下——小说毕竟不是全由作者自把自为,对人物的施予不能过头。写上面那两篇时,我对“我”开了恩,却也要时而来点刻薄的,正如一开始的预示,这份恩赐来得“像一记耳光”。恩赐本就不是无限量的。最终是“我”不懂消受,什么都没有得到,还因为贪图几秒钟的逾越引来了畸变和祸患,紧接着,铺天盖地的惩罚不由分说地要压垮他……不是我忘了邀人来时讲过什么,而是开局再温吞的故事也会变换声息脸色,不如把稍为刺眼的画面当作色彩和滋味的一部分。

其实洛伦先生也不止一次越了线,当然也不会一直置身事外。循着一个简约的理由他做了那些事,故事讲完时他还可以躺卧在床,我已经仁至义尽。他不必谢我容他洗去腥污、准他睡前照旧读读书,后果不会放过前因,一切埋藏终将破土而出。至于1402分钟过后当即开始受难的“我”,恐怕就算我对他说声抱歉或者辛苦,也会显得讥谑而傲慢,只好看着他去承受所有。略觉薄情了是吧,可踏入故事的轨途,便没有反悔抽身这个选项。我的意思是,无论你充当的小说人物遭遇了什么,我都不是在有意针对你,作为一个下笔的人,我对待哪个笔下的人都差不多。

责任编辑蔡淼

猜你喜欢
洛伦甜头恩赐
你降落自银河,从此在我心上
菲不想被美国“卷入战争”
Enci/恩赐 EC
小税改的大甜头
种甜的人
正午
甜与腐
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改革初尝“甜头”
“排排坐,吃果果”
丢失的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