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司古镇:黔东南的“小上海”

2023-06-13 19:25叶克飞
妇女·女人观天下 2023年5期
关键词:归流吊脚楼徽派

叶克飞

在黔东南的古城镇中,下司古镇的历史是最短的,真正可称道的不过二百年。但相比因军事或政治而兴的镇远古城和隆里古城,下司古镇骨子里流淌的是商业基因。也正因此,它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并非通过武力强迫实现,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融合。这样的融合,恰恰是我们的历史中所流淌的一股强大力量。

“改土归流”的见证

入夜的下司古镇非常热闹,古镇外的街道人头涌动。清水江对面的下司古镇,以一排灯火通明、挂满红灯笼的江边吊脚楼迎客。要跨江前往古镇,只需步行通过风雨桥。吊脚楼前的江边栈道,正是旧时商船装卸货物之所,从清朝后期到民国时期,足足兴旺热闹了一百多年。

下司古镇之所以被誉为“小上海”,并非是指它的建筑和街道与上海相似,而是指它的商贸繁华在黔东南地区首屈一指。

下司古镇的崛起,要追溯到“改土归流”。元朝时期,贵州地区一直由土司管理,明朝建立后,一方面承认土司权力,让土司继续担任地方官,一方面逐渐调派流官进入贵州任职,一步步将权力收归于流官手中。“改土归流”从明朝持续到清朝,在这一过程中,当地侗族、苗族文化与中原文化逐渐融合。

清水江畔的下司,同样经历了这样的融合与转变。明廷在这一带设立屯堡,并设“平定长官司”,位于下司古镇附近的今宣威镇平定村。下司古镇因地处平定长官司下游,便得“下司”之名。

但下司想要成为商业重镇,还需一个契机,那就是对清水江的整治。古代商贸限于交通因素,往往依托于河道,河畅则商兴。清雍正年间,当地政府疏浚清水江河道,此后又经历数次整治,终于航道畅通,也让下司成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下司被辟为水运商埠,商业迅速兴起。民国初年的下司更是商铺林立,全国各地货物在此交易,食肆与商号彻夜不休。

如今的下司古镇,仍然保留着码头遗迹。当年的码头大致分为官用与民用,其中大码头属于民用,小码头则是官用,有功名在身者方可使用。

小码头也可算是“改土归流”的见证,一代代流官都曾在此登岸。小碼头前的接官亭至今仍存,是旧日来往官员拜会和休息之地,属于官场礼仪的一部分,如今则成了游客歇脚的好地方。

商业推动的多元文化的象征

于我而言,下司古镇的最曼妙之处,在于多种建筑融合,以及这些建筑借助地势和溪流合力造就的“江南水乡”风情。

最常见的当属徽派建筑,它们“入乡随俗”,以苗族吊脚楼为主结构,但两侧墙体由石砖砌成,向上延伸为马头墙。此外,砖雕门罩、石雕漏窗与木雕楹柱这徽派“三雕”,也是一样不缺。

不过我更喜欢的是高耸于山坡之上、自成体系的广东会馆。下司广东会馆是典型岭南建筑,奶白色外立面,正面两边各有一个大镬耳,左右两侧青砖墙上又各有一个镬耳。镬耳屋,是岭南最常见的建筑元素之一,功能接近徽派建筑的马头墙,可防火隔火。会馆正面的飞檐翘角和精美砖雕,共同簇拥着广东会馆四字。

南粤镬耳屋一向以“成本高”著称,大量使用青砖、石柱和石板,镬耳收口工艺更是复杂。下司的广东会馆体量很大,造价更高,可想见当时下司粤商的兴旺。

下司不仅有商业,还有文脉流传。镇中小桥流水的景致里,一栋正面飞檐翘角木结构、侧面白墙的建筑被树木环绕,它便是阳明书院。

王阳明曾避居贵州龙场,并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也是在贵州,他对《大学》有所悟,这便是著名的“龙场悟道”。书院据说是王阳明弟子所建,如今修缮一新。内部有王阳明塑像,还有一列颇具意境的枯山水。书院外的小小古塔名为惜字塔,古人讲究敬惜字纸,手稿不可随意丢弃,只能放在惜字塔里焚烧。

在喧嚣之外,下司古镇还有一大片区域属于原住民。走在这些住宅区里,耳边依稀仍可听到古镇中心的嘈杂声,但眼前却是一派宁静画面。

更可贵的是下司古镇背后的历史脉络。眼前的汉族古戏台、侗族风雨桥、苗族吊脚楼、侗族鼓楼、徽派院落、江南园林和岭南建筑,不仅仅是“协调的大杂烩”,也是商业推动的多元文化的象征。

猜你喜欢
归流吊脚楼徽派
“中甸之争”:清初丽江改土归流原因探析
徽派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苗族吊脚楼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
巴渝文化——吊脚楼
吊脚楼(外三首)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浅谈徽派“马头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与演变
清末川边改土归流前期西藏东部盐井社会状况及周边环境考察
徽派建筑技艺在插画设计中的应用
论清代“改土归流”初期永顺府城市建设及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