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在基层治理中的生动实践

2023-06-15 05:28罗静
西部学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群众路线关键点

摘要: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与基层治理效率、效果和效能密切相关。共同缔造是解决基层治理难题的先进理念与方法。开展共同缔造实质上就是坚持群众路线,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和引领群众共谋大家事务、共建公共项目、共管建设成果、共评工作实效、共享美好生活。共同缔造为继续走好基层治理中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思路与方向,必须将群众路线贯穿于全部活动中,着重把握组织群众、项目载体、党的建设三个关键点,从而解决基层治理活动能不能、愿不愿、强不强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群众路线;共同缔造;关键点

中图分类号:D252;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08-0005-04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必须“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治理成效事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当前基层治理依然存在着短板和弱项,必须要激发基层党组织代表、基层政府代表、基层社会力量代表和居民代表等四类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其功能。共同缔造是基层治理的创新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其根本就在于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把群众发动起来,集中群众力量办群众的事情。进一步深入探讨共同缔造的理论与实践逻辑,着力分析贯穿其中的关键要素,能够为继续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方法提供一定思路与方向。

一、共同缔造能够创造美好生活

2019年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多年来全国多地已开展试点,取得了不少成就与经验。共同缔造作为基层治理的创新举措,以群众身边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着力于把群众发动起来,从而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一)美好生活与基层治理

美好生活与基层治理密切相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什么呢?习近平总书记用通俗的话语讲到:“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1]

美好生活是在广度、深度、形式三个维度上相统一的整体。在广度上,美好生活的需要表现为多样化,如对教育、工作、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条件、环境、下一代等方面的期待;在深度上,表现为个性化。比如,对于什么是更好的教育,不同个体有不同的理解与追求;在形式上,对物质性需要与非物质性需要的质与量的要求都有普遍增长,其中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为主要内容的非物质需要的水平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此类需要的满足本质上是个体与政府、市场等各类社会主体关系良好的结果,其实现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基层治理的效率、效果与效能。由此可见,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与基层治理关系最为密切。

(二)共同缔造是解决基层治理难题的先进理念与方法

当前基层治理主要存在着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基层建设资金不够、基层党组织弱、集体经济薄弱等难题。解决这些迫切难题,必须要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代表、基层政府代表、基层社会力量代表和居民代表这四类基层治理主体的各自职能,形成党领导下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有机结构体系,使其做到相互支撑、平衡、制约,从而实现共同发展的共治目标。

就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主体层面来说,当前基层治理的方式依然具有“大包大揽”的特点,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主要还是调动政府资源去解决。就社区等基层主体层面来说,一是“保姆式”特点依然突出,从现实性来看,一对百、一对千的“保姆式”服务是不可能完成的,也是难以令群众满意的;二是社区行政化特点依然突出,“千条线、一根针”的现状使得基层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难以从容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应对群众多样化需要,上级就容易形成依赖“监督考核”来推动工作的惯性,继而下级压力感知越大,工作方式越容易采取简单粗暴形式,上级就越认可“监督考核”的重要性,由此形成负反馈循环。就社会力量主体层面来看,力量整合度不高,有效参与度不够。就城乡社区成员主体层面来看,主体自我利益保护意识显著提升,但自我责任意识依然不够,主动参与度依然不高。

共同缔造正是解决问题的先进理念与办法。2019年《指导意见》总结了几年来福建、广东、辽宁、湖北、青海等省的部分市(县)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的基本做法与经验,明确指出共同缔造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改善了人居环境,凝聚了社区共识,塑造了共同精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并提出了共同缔造要遵循“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2]等在内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共同缔造的总体要求。2022年湖北省委与省政府进一步明确共同缔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行动,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转变党在基层的组织方式和领导方式、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突破口,是新时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使党的群众工作“植根基层、落于细微”的落脚点,是塑造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公民素质的有力抓手,也是下一步壮大城乡集体经济、重塑基层基础、开展强县工程、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城市更新的基础性工作。要求全省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以城乡社区为基本单元,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以建立和完善全覆盖的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为目标,达成“让发展惠及人民,让生态促进经济,让服务覆盖城乡,让参与铸就和谐”的目的。

二、开展共同缔造需要走好群众路线

上述可见,共同缔造的核心是“共同”,重大创新点在“共同”,难点也在“共同”,就是强调激发全部缔造主体的参与意识,让他们为着同一个目标行动起来,发挥合力。这就必然要求推动者深刻领会群众路线的内涵,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这既是共同缔造的实践要求,也是其理论本质所在。

(一)群众路线是贯穿治国理政的根本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是攸关党的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贯彻于党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克敌制胜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路线包括有基本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是党在一定时期为了完成相应历史任务而确定的指导原则和方针。这四个路线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基本路线是总方针、总政策,为其他三个路线提供了根本指南;思想路线管的是人的认识层面,反映的是认识和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为其他三个路线提供了正确的思想原则和方法,是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执行落地的保证;组织路线管的是人和组织,由基本路线所决定,是为了完成某一时期基本路线而确定的关于组织工作的总原则和方针,为其他三个路线提供了组织保障。群众路线主要管的是怎么干,是行动方针。

“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3]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谁、依靠谁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确立了对待人民的正确立场和态度,为保持同广大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提供了工作方法,为带领人民群众干好群众的事提供了领导方法。群众路线为基本路线提供了实现路径,只有“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4],才能使“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4],实现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实践中的贯彻和实施。与此同时,组织路线本身也展现出强烈的群众工作意识,体现了群众路线在党的组织生活领域的运用,如“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3]

总而言之,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必须将其贯穿于党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发挥其作为一切工作中克敌制胜的传家宝的重大功能。

(二)群众路线是共同缔造行动之魂

正如前文所述,共同缔造作为党治国理政中的一项旨在提高基层治理效能的创新举措,能够取得好的成效,必然是走好群众路线的典型代表。现实表明,也确实如此。

经验表明,开展“共同缔造”的重点就是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把群众拧成一股绳,去解决群众的问题,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提高群众各方面的能力与素养。从认识论上讲,共同缔造的出发点,就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既强调为了群众,也强调依靠群众,和人民群众一起共建美好环境、共创美好生活。从方法论上讲,共同缔造的根本点,就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统筹政府、社会、群众多元力量和资源,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可见,共同缔造的根本就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换而言之,共同缔造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实践中落地的一种形式,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是共同缔造行动之魂。

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共同缔造的全部活动中,在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全部流程中无一不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具体活动中的体现。“共谋”,就是要拓宽政府与群众交流的通道、搭建群众相互沟通的平台,发现群众需求、汇集群众智慧,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实现群众的事让群众做主,体现的是“有事好商量”,核心是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共建”,就是要坚持以群众为主体,汇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城乡社区建设,包括群众出资出力、投工投劳等,体现的是“让他们心热起来、行动起来”,核心是自己的事自己干;“共管”,就是要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发展志愿服务等,发动群众加强对共建成果的管理,既是管理又是监督,体现的是“一起做”,核心是自己的事自己管;“共评”,就是要通过组织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对项目建设、活动开展的实效进行评估、评价和反馈,持续推动各项工作改进,让群众满意,体现的是“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核心是结果好不好由自己评判;“共享”,就是要通过共谋、共建、共管、共评,使大家都能共享共同缔造的成果,体现的是“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核心是在维护自己利益的活动中不仅享受到物质成果,还要享受到精神成果、社会成果。

三、基层治理中的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

共同缔造作为基层治理的创新形式为提升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了力量,也为进一步创新基层治理形式提供了思路与方向。基层治理必须将群众路线贯穿于全部活动,着重把握组织群众、项目载体、党的建设三个关键点,从而解决基层治理活动能不能开展起来、愿不愿意开展起来、治理效果强不强的重大课题。

(一)把群众组织起来

把群众组织起来,着力解决基层治理活动主体参与渠道的问题,是能不能的课题。

让群众能够参与,那么就要求搭建相应平台。在住建部支持幫扶下,湖北省在多地开展了共同缔造活动,红安县的柏林寺村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柏林寺村过去是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太好的偏远、落后小山村。在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中,柏林寺村实事求是紧扣自身特点,在引进能人回乡发展产业之后,还念起了红色故土“绿色经”。柏林寺村所在的红安县七里坪镇,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有124名烈士,其中就有独立师师长黄世长三弟兄。柏林寺村将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叠加,形成自身独特竞争力,游客来到这里,不仅看山看水,还听红色革命故事,在穿红军衣、吃红军饭、走红军路、忆红军苦等沉浸式教育中接受红色文化洗礼,既弘扬了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又增长了柏林寺村经济收入。以增长经济收入为中心的多方面谋民生之利,使村民的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日益增强。实现这些的首要条件就在于搭建各类平台将村民组织起来,如村民议事会、湾子会、场子会、挨家挨户走访、微信群、四点半课堂等,让每一个村民都能发声,从而汇聚村民智慧、凝聚群众力量,形成“事事有人想、事事有人干、事事有人管”的村庄治理新格局。

总之,把群众组织起来,要着重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引导建立各类群众组织,让群众在组织中找到主人翁位置;二是引导建立组织规则,让群众组织发挥达成共识、统一行动的作用;三是要为群众组织提供合适的议事场所,让群众交往、沟通更畅通。

(二)以实事项目为活动载体

以实事项目为活动载体,着力解决基层治理活动主体能动性的问题,旨在解决愿不愿的课题。

让群众愿意参与的必然是群众关心的事情。停车难是老旧小区的共性问题。武汉市汉阳区琴断口街汇福园社区五芳园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空间窄、绿化少、居民多、停车位少。由于几乎家家都有停车需要,以致日日有争吵、夜夜有矛盾,因而解决此难题成为了小区居民的普遍要求。在社区党总支与居委会的组织下,由老党员牵头组织了几位有群众威望的群众骨干,通过单独会谈、小花园聊天等方式逐渐形成大多数居民认可的未成文却管用的停车公约。公约实施后,当有个别居民不遵守公约时,群众骨干及时做思想工作,该居民也往往同时会受到其他居民的舆论压力。此外,公约要求受益居民缴纳停车费(建立公约前是没有的),用来加强小区的安保,视为对其他未受益或无车业主的补偿。与此同时,群众骨干带领居民发挥日常管理、监督作用,推动安保工作细致化,督促他们协调临时停车更精准,满足居民的访客要求,进一步降低矛盾风险。在公约之下,尽管资源紧张,小区停车问题却和谐了10余年。更重要的是,在既满足了群众利益也锻炼了群众能力的停车公约的形成与实施的影响下,该小区治理能力各方面显著增强。显而易见,其中的关键在于以群众关心的事项为切入点,群众才有积极性,才愿意参与进来,才能把群众组织起来,从而激发群众的创造活力,办成群众的事情。

总之,在以实事为项目载体方面要着重关注两个方面:一是项目必须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项目,群众才有内生动力参与进来,群众才能组织起来;二是要统筹做好做成项目的各方面资源,顺应群众要求,给予相应的支持。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引领力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解决基层治理活动领导力的问题,是强不强的课题。

让群众形成合力发挥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就应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引领力。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基层治理中,必须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在全过程、各方面,才能保障基层治理政策落地、落实。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以问题为导向,着力于解决部分基层组织的组织生活流于形式、组织关系松散、组织方法单一等问题,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一是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村(社区)到湾组(楼栋)“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推动基层党组织向辖区单位、企业、群众组织拓展延伸,保证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二是提高对基层党组织书记的选拔、任用、培养的科学性,选用政治素质好、群众公认度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干部担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同时要把培养贯穿于组织工作始终,在提升干部政治素养、工作能力、群众威信等方面下功夫,保证“火车头”效应。三是加强对各类社会组织、群众组织的领导,保证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上的讲话[DB/OL].中国经济网.(2012-11-15)[2022-12-16].

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1211/15/t20121115_23851299.s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指导意见[DB/OL].(2019-09-29)[2022-12-16].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9-09/29/content_5434580.htm.

[3]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中国共產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22年10月22日通过)[DB/OL].(2022-10-27)[2022-12-16].

https://www.ccdi.gov.cn/fgk/law_display/71032.

[4]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D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12-27)[2022-12-16].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1227/c40531-23954

508.html.

作者简介:罗静(1976—),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博士,中共武汉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党的建设。

(责任编辑:赵良)

猜你喜欢
群众路线关键点
聚焦金属关键点
肉兔育肥抓好七个关键点
猪人工授精应把握的技术关键点
坚持群众路线是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王道”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医联体要把握三个关键点
锁定两个关键点——我这样教《送考》
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