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网络纪录片的发展趋势与启示

2023-06-15 01:03蒋萍
新闻潮 2023年3期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

蒋萍

【摘 要】媒介融合背景下,纪录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传播形式、叙述方式、创作视角都不同既往。只有充分了解新媒体语境下网络纪录片的特点和优势,才能更好地推动网络纪录片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媒体语境下网络纪录片需要精品化制作内容、加强大数据导向,利用人文情怀来“吸粉”。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网络纪录片;趋势与启示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纪录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些新推出的网络纪录片甚至有着过亿次的点播量,成为优质爆款。网络纪录片的社会价值正在被不断挖掘,其市场潜力也得到了较大开发。因此,在新媒体语境下研究网络纪录片的发展趋势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

一、新媒体语境下网络纪录片的发展特征

对比传统纪录片的生产、营销等环节,网络纪录片既保留了其独到特色,又对其进行了发展创新[1]。本文对网络自制纪录片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梳理总结,认为其可概括为三点,即低视角与高颠覆、低限制与高互动、碎片化与年轻化。

(一)低视角与高颠覆

从创作视角层面分析,网络纪录片有内容更接地气、视角更微观和更具烟火气的特点,不再像以往那样充满了教导性与很强的专业性,而是用一种更平和平等、更贴近大众的方式来分享内容,凸显出了创作者的个性特色和心灵回音[2]。例如,芒果TV《这十年》网络纪录片就选取50位来自各行各业且有所成就的人为主人公,然后以回忆、自述等方式向他人介绍自己10年来的发展历程与社会的变迁,诉说自己的追梦历程和社会感悟。这些人的经历有笑有泪,有催人奋进的坚守,也有让人心酸的彷徨,他们的奋斗之旅与国家的伟大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微人物的故事来展示大时代的进步。比如,十八洞村的孤儿龙先兰10年前的生活写照犹如一堆腐烂的泥土,但10年后的他却是家庭和美、夫妻恩爱、事业有成,自己变成了回报社会的爱心企业家。龙先兰是精准扶贫政策的受益者,是国家政策的扶持者,这中间的变化就是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的生动写照。

(二)低限制与高互动

在这强调个性发展的时代,网络纪录片创作主体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制作门槛也更低。无论是专业的制作平台、制作团队,还是业余的网友都能创作网络纪录片。创作主体也降低了专业性要求,智能手机、照相机、DV等摄录工具的普及,让创作变得更不受时空限制,为大众随时随地记录拍摄提供了强力支撑。大众创作的内容也更加平民化、生活化和多元化。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平台的涌现更是为爱好记录的创作者提供了绝佳机遇[3],在这些平台内,所有人都能够发布作品,都能够记录和导演自己的生活,分享自己热爱的事物。

互联网媒体有着高频互动与代入性强的显著特征,这也影响着网络纪录片的创作[4]。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网络纪录片也变得更加强调互动,更注重设置话题、探讨议题等。例如,优酷視频纪录片《侣行》、腾讯视频纪录片《我们十五个》就是向广大网友发出邀请,希望网友可以参加纪录片的创作。在纪录片《寻找手艺》的播放过程中,网友能够在平台上发送弹幕互相交流,围绕纪录片内容或者相关话题进行沟通。纪录片《风味人间》有着较高的热度,这得益于观看节目的网友纷纷在弹幕中分享自己家乡的美食,评价这些美食的文化特色和味道,弹幕实现了再创作和多次传播,很好地提高了网友的观看体验。这样的互动形式让纪录片变得潮流时尚,更具时代特点与大众气息。

(三)碎片化与年轻化

快节奏生活背景下,用户的收视习惯碎片化,网络纪录片也随之变化,呈现出内容精简、时长较短、叙述直白等特点。网络纪录片的时长多是低于10分钟,如《日食记》《空腹》《不负青春不负村》等。网络媒体环境下,许多热度较高的纪录片多被拆分成一些精华片段来完成二次传播和深度传播。例如,今日头条上的《妈妈是超人》就有很多从每一集中剪辑出来的人物片段,包括“贾静雯健身”“梅婷做饭”等,这些片段围绕单一人物展开,时长通常少于5分钟,为网友提供了更细的分类选择;《早餐中国》选择全国老百姓开设的普通早餐店为记录对象,全面客观地展示了各地老百姓的早餐文化与生活状态。今日头条媒体平台上的纪录片都是以局部片段形式呈现的,然后根据片段的相似特征来对其进行主题归类(如美食类、健康类、历史类等)。在各大类别的视频中,纪录片的时长介于2~7分钟,内容是纪录片精华高潮部分的集合。这些纪录片以碎片化的形式传播,目的是更好地运用精彩片段来吸引受众,抓住受众眼球,借由受众实现深度传播和范围传播。

互联网媒体的快速发展颠覆了媒体传播的话语权,让媒体传播突破时空限制,大数据的出现也让纪录片群体不断拓展,从以往的“三高”受众变成了认知更独特的年轻群体[5]。过去观看纪录片的主流群体是高年龄、高学历、高收入群体,现在更多的则是年轻人[6]。例如,《水果传2》就大受年轻人追捧。该片融合流行的动画元素,以微距摄影的方式构建出五彩缤纷的水果视角,带给年轻人丰富的视听体验。《宵夜江湖》则很好地记录了城市的美味夜宵,既暖了受众的胃,又释放了受众内心的压力,用美食的诱惑打开了年轻受众的心灵。

二、新媒体语境下网络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技术更迭越来越快,网络纪录片发展也越来越快。日后,网络纪录片将朝着产业化、教育化、体验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一)产业化

通过线上线下、IP开发、多屏互动、品牌营销策划等方式来延伸网络纪录片产业体系,既能够为网络纪录片发展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又能够提升网络纪录片的影响力与生命力,进而促进网络纪录片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立足于产业上游分析,要坚持深化纪录片创作合作模式。网络纪录片有两种常见的创作模式,即自制创作与联合创作。例如,腾讯视频成立了专业的纪录片创作机构,该机构既独立自主地创作纪录片,也实施IP引进打造计划,计划与国外成功的纪录片IP进行联创,共同制作网络纪录片,双方共同组成生态纪录片联盟,将互联网合作共赢的思维理念引入纪录片创作中。

立足于产业中游分析,要依托网络技术来创新营销手段。在媒体竞争愈演愈烈的环境下,很多视频为了获取节目收视率,都会为某些节目量身定制营销计划。例如,哔哩哔哩(bilibili)就围绕《人生一串》第二季制定了全面的营销管理策略体系,很好地拓宽了该纪录片的营收渠道。优酷跟阿里大文娱结成了战略同盟,目的是希望依靠阿里庞大的客户基数来加快加深纪录片的传播。

立足于产业下游分析,要探索多元化变现渠道。例如,腾讯视频的《风味人间》之所以爆火全网,离不开家乐福、沃尔玛等品牌商超的帮忙宣传与联合活动营销。哔哩哔哩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了《人生一串》的市场影响力,以人生一串为店名成立了实体烧烤店,这些店成为上海爆火的撸串店,很多网红都慕名前往打卡,烧烤店与纪录片均实现盈利。在优酷推出的《做客中国》纪录片中,创作团队将视频同款链接放在画面内,观众只需点开链接或者扫码就能跳转到电商页面,完成商品的挑选和购买。

(二)体验化

VR、全息投影等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网络纪录片的视听体验,让纪录片变得更逼真,更具交互性。纪录片也可以如3D电影一样真实,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触碰和体验[7]。今后,网络纪录片将朝着点对点定制化传播方向不断发展,即观众的参与行为会影响他们的观看体验,观众可以依靠虚拟现实技术走进纪录片的画面,身临其境般感受纪录片的内容,与纪录片中的人物、环境、物品进行互动,真切感受到虚拟环境中的“真实”。例如,《这十年·幸福中国》纪录片充分运用前沿的XR技术、装置艺术和多面屏技术,塑造出跨越时空对话的古今结合舞台。该纪录片每一集都有一位堪称艺术家的演员来扮演古代圣贤,然后依靠XR技术塑造跨时空对话场景,让纪实内容变得更具故事性与对话性,增强了代入感和震撼力,带给受众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正是优酷在强化纪录片体验功能方面的创新表达。

(三)教育化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纪录片是能够随时随地观看的,其播放时间与播放地点并没有任何限制,因此,人们可以利用网络纪录片来进行学习和教育,利用网络纪录片碎片化的特点来完成“微教育”,使其取代内容冗长、时间较长的课程视频,这在提高我国公民文化素养方面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在地铁上的人们可以观看纪录片《袁游》,仅需10分钟不到就能了解一段我国的历史;在等公交的几分钟内,可以观看《日食记》来提升自己的厨艺等。

网络纪录片的教育化不仅能够帮助民众普及文化科学知识,还能提高全民的思想觉悟与内在修养。纪录片一般是国家文化、地域特色、民俗风情等优秀内容的集合,有助于观看者了解我国的科技文化特色,从而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产生正确的爱国情怀,帮助我国快速弘扬优质文化,实现文化复兴[8]。因此,在创作纪录片时,要注意赋予纪录片一定的文化内涵,凸显出民族的独特文化。例如,芒果TV制作的网络纪录片《这十年》就传递了一个很好的价值观念,其中有一期叫《灯塔引领 智造未来》,里面有一句表达主人公易小刚观点的话令人印象深刻:“我最不愿意听到两句话,一句是国外是这么做的,另外一句就是国外也没有这么做。如果是按那两句话为原则的话,那我们做不到世界第一或者中国第一。你不是一个追随者,你是一个超越者。”从追赶他人的步伐到领航世界的发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离不开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辛劳付出,《这十年》很好地展示了科研人员的精神面貌与不懈付出,宣扬了我国永不言弃、自主创新的民族精神。

三、新媒体语境下网络纪录片的发展思考

对比传统的纪录片,网络纪录片有着更多新潮的特点,这些特点能够带给人们一些发展启示和感悟,因此,要发挥这些优势和特点,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网络纪录片传播健康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塑造正确审美观念的正面功能。

(一)精品化制作内容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纪录片产业发展格局早已重新洗牌,纪录片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以往的纪录片只具备单一的科普功能,现在却具有教育、助推商业经济发展、弘扬优质文化等功能。目前,许多知名IP都具有很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成为网络领域的热搜资源。

历经10多年的摸索发展,我国网络纪录片产业链正变得越来越成熟和完善,该有的产业链环节应有尽有,包括创意、创作、加工、营销、播放等,这些环节既各司其职、相对独立,又互相影响、有机统一。在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细的时代背景下,网络纪录片产业链各环节还需要深化、优化、细化,提升各环节的专业性,完善各环节的细节,以大众需求为导向,以权威营销理论为依据,构建出系统完善的营销策略体系。网络纪录片产业链越成熟完善,网络纪录片的市场化进程就越高效快速。

例如,2020年10月,腾讯视频在上海成功召开V世界大会,并在会议上公布2021年的纪录片计划,包括《风味人间》第三季、《布达拉宫》、《一日之食》、《凤凰》、《敦煌:生而传奇》等作品,还计划与BBC合作推出《完美星球》等系列纪录片。腾讯视频计划加大自主创作的力度,并努力构建纪录片IP矩阵,将优秀的纪录片输送到国外,实现国内外的双向文化交流。

(二)以大数据为导向

各类信息技术的涌现为纪录片发展创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创作团队会依靠大数据分析结果来决定纪录片的内容、时长、主题及叙事方式,以便更好地确定那些能让观众产生共鸣的点,确保观众有良好的观看体验,确保纪录片有较高的市场接受度。

數据分析既能够让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也能够量化许多模糊的问题,为个人、组织和企业的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数据分析能够降低主观决策风险,确保决策的客观性与合理性。有了大数据的加持,纪录片的内容、生产、传播将会更加科学有序,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9]。大数据能够精准地梳理出市场受众在观看纪录片方面的习性特点、内容偏好与类型爱好,从而帮助纪录片精准定位客户群体。商业化虽然只是网络纪录片的特点之一,但如果可以放大这个特点,纪录片创作发展就会有更多的赞助和资金,纪录片也会迎来创作良机和发展沃土。对此,网络纪录片要利用大数据从市场、创作、平台及营销等四个维度切入,分析纪录片在这四方面的现状表现及问题成因,然后针对性地对这些问题进行优化改进,构建出成熟和完善的纪录片营销创作策略体系,以此来增强网络纪录片的市场热度与社会影响力。例如,《潮CITY》《决胜无人机》等纪录片都是经过大数据分析后诞生的创作成果,其播出后也收到热烈的市场反响,节目效果相当不错。

(三)人文情怀“吸粉”

中国的网络纪录片要体现出我国独特的人文情怀,这是网络纪录片实现健康发展的关键[10]。传统的纪录片很喜欢讲故事,喜欢直白地裸露观点和冗长地叙述说教,这样的叙事方式难以引发受众的共鸣。网络纪录片颠覆了以往“高端小众”的市场定位,从人文视角切入,融合社会发展实际,依靠前沿的媒体技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作出更贴合受众习性和特点的全新纪录片,蕴含的人文情怀使其更具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温度,其叙事能力和情感穿透力也自然更强。

《早餐中国》的成功首先得益于视角巧妙。之前,早餐并不是美食节目关注的重点,但早餐每个人都不可或缺。创作团队围绕早餐来纪实,为观众介绍了各地的特色早餐,如贵阳素粉、客家牛杂汤、武汉热干面等,这极大地勾起了受众的食欲,5分钟的时长又恰好贴合受众碎片化阅读的特点。其次在于视频内容非常贴心。该纪录片对全国各地的特色早餐进行描述和点评,并标注这些店铺的位置及打卡攻略,为游客打卡光顾提供贴心攻略。需要强调的是,节目的价值不仅在于宣传我国的特色小吃,更传递出了更加深刻的价值观念,即“只需早起,就能找到故乡”,乡思情节提升了纪录片的文化内涵和立意高度,很容易引发受众的共鸣。最后是该片口语、俚语特色十足,一下就拉近了观众和家乡之间的距离。

四、结语

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纪录片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来创新纪录片的创作模式与传播路径,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然而,受到发展时间较短的影响,网络纪录片发展依旧面临融合升级与智能转变的挑战,对此,需要在保留网络纪录片人文情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商业价值,完善网络纪录片的产业架构[4]。如何推动网络纪录片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是广大创作人员与从业人员需要持续研究的问题。潮

参考文献

[1]宋献伟.网生纪录片美学理念的两极嬗变[J].四川戏剧,2021(12):24-30.

[2]唐俊.新中国纪录片美学演变机制研究:基于媒介技术视角的考察[J].新闻大学,2021(11):105-120,125.

[3]彭锦.网络视听行业“十三五”发展回顾[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06):4-8.

[4]秦秀宇.浅析新时代主旋律网络纪录片的嬗变之路[J].电影评介,2021(01):34-36.

[5]宋献伟.网生纪录片美学趣味的变迁与调适[J].电影评介,2021(01):30-33.

[6]王家东.交互纪录片的界定与纪录片地位的获得[J].四川戏剧,2020(05):97-102.

[7]董潇潇.网络视听行业如何践行使命担当[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03):56-58.

[8]刘俊.边界模糊、景觀多元、传播渗透:融媒时代视听发展新趋向:2019年中国影视发展观察[J].编辑之友,2020(02):56-62.

[9]马广军.精品网络纪录片的新型创作思路综述:基于对《了不起的匠人》《百心百匠》等的分析[J].电视研究,2018(03):58-60.

[10]谭俐莎.从技术到观念:网络环境下的纪录片创作流变[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04):94-98.

(编辑:覃世默)

猜你喜欢
新媒体语境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叙事模式分析
新媒体语境下媒体与受众的互动研究
论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原则
新媒体语境下主流媒体的正能量传播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叙事的转变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
新媒体语境下里约奥运会的报道及媒介价值取向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摄像传播的特征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国产电视剧的发展趋势探讨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