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鸡安卡拉病毒病的临床诊断及综合防控

2023-06-15 01:53楚牧
家禽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安卡拉养鸡场病鸡

楚牧

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1085(2023)06-0063-03

安卡拉病在山东、河南、江苏、安徽、辽宁、吉林、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四川等地流行,该病致病原为I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不仅危及肉鸡群的安全,在高产蛋鸡、地方鸡种和鸭、鹅群中也出现了感染病例。

鸡安卡拉病毒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当鸡遭受严重的应激刺激、外界温度突变等,会导致鸡免疫力降低,对鸡安卡拉病毒易感性增加。因此,秋末、冬季相比夏季,鸡安卡拉病毒病流行更广。带毒鸡与患病鸡是其主要的传染源,一旦感染可终生带毒,并呈现间歇性排毒、散毒,对鸡群危害极大。在1日龄雏鸡中,可以分离得到鸡安卡拉病毒;3周龄后雏鸡排毒能力提升,其中肉鸡排毒高峰期为3~6周龄,蛋鸡排毒高峰期为5~9周龄,蛋鸡14周龄后依然具有较强的排毒能力,导致鸡安卡拉病毒病大范围传播。在同一鸡群内,可以发现有不同血清型的腺病毒,甚至在一只鸡体内发现有多个血清型的腺病毒,可以证明禽类腺病毒血清型之间的交叉保护作用比较差。蛋鸡在产蛋期遭受较大的应激或性激素水平提升,都会激活禽类腺病毒,导致该病毒能够通过鸡蛋传播给下一代[1]。鸡安卡拉病毒病水平传播途径包括两种:一是直接传播途径,如通过发病鸡的排泄物、呼吸道飞沫等直接接触进行传播;二是间接传播途径,带有鸡安卡拉病毒的排泄物污染鸡舍内的水、饲料、垫料、养殖工具等进行广泛传播。此外,部分雏鸡为隐性感染,并长期带毒,通过间歇性对外排毒形成新的传染源,使安卡拉病在鸡场传播。

该病致病性强,对雏鸡致死率高,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鸡群感染后主要临床症状为精神萎靡、拉黄绿色稀粪、采食和饮水量下降以及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等,剖解最明显的病变特征是心包腔有黄色或淡黄色积液。本文对辽宁庄河市一例大骨鸡发生安卡拉病的诊断和防控情况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1 鸡群发病情况

本市某养鸡场,饲养195日龄大骨鸡6 700羽。初期鸡群临床症状不明显,只发现有个别鸡只突然死亡,3 d后死亡数量渐增,从初期零星死亡到每天死亡15~20只,死亡持续15 d 左右,死亡率达20%。经观察,发病鸡群症状主要为精神萎靡,食欲下降,拉黄绿色稀粪,饮水量下降,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蛋壳颜色发白,产蛋率急剧下降,由90%下降至30%,期间场主使用阿莫西林、土霉素片、氟哌酸等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明显。

2 症状表现

鸡安卡拉病发病比较急。开始鸡群有零星鸡只发病,患病鸡整体状态良好,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很难被及时发现。个别鸡感染后,喜欢离群独处;大部分鸡感染后表现出精神萎靡不振,甩鼻,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有少部分病鸡呼吸出现湿啰音。病鸡的鸡冠部位皮肤颜色变苍白。另外,在部分病鸡上可见消化道症状,如粪便变稀,颜色呈黄绿色或者青绿色;少部分鸡为隐性感染,没有明显的发病症状,但在发病后期会有鸡只突然倒地死亡;病情进一步发展期间,一些鸡还会表现出食欲减退、活动意愿下降、产蛋停止等症状;感染症状比较严重的病雞表现出神经症状,如两腿划空,并在短时间内死亡。

3 病理剖检

剖检病死鸡发现心脏病变比较明显,心脏质地脆弱,心包内积有大量黄色液体,液体量约为15~20 mL;心冠有点状出血。肝脏严重肿大,边缘钝厚,质地较脆,颜色褪色[2];在少部分病鸡肝脏有坏死病灶,颜色灰黄。肺脏充血严重,水肿现象明显。肾脏异常肿大,颜色发白,内部有大量白色尿酸盐沉积。脾脏萎缩,在表面分布灰白色的斑点。法氏囊体积变小,胸腺肿大明显。少部分病死鸡的骨髓呈现淡黄色油脂状,说明病鸡可能有贫血现象。病程较长的病鸡死亡后剖检发现其心包积液为胶冻样,肺脏有灰白色渗出物,盲肠扁桃体也异常肿胀。

4 诊断

参考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表现以及病理剖检进行初步诊断,本病例采用了琼脂扩散试验,在配置好的琼脂糖凝胶中,可溶性抗原与安卡拉病毒抗体之间出现白色沉淀线,确诊此次鸡群发病是感染了鸡安卡拉病毒。

5 治疗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

病鸡隔离饲养,对病死鸡无害化处理。为减少鸡只应激造成急性死亡,在发病后尤其是在死亡高峰期最大程度上保持舍内安静、稳定,保持舍内卫生,温度、湿度、密度适宜,按时饲喂,加料水的动作要轻,定时通风换气,保证鸡只呼吸新鲜空气,缓解心脏压力。

5.2 药物治疗

鸡安卡拉病毒病的治疗无特效药物,以抗病毒、保肝护肾、强心利尿、降低继发感染为主。直接淘汰绝食24 h以上的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并做好无害化处理。对精神状况良好、正常采食的病鸡,不定时混饮黄芪多糖+抗生素+10%葡萄糖液;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等,提高病鸡免疫力。急性病例,采用安卡拉免疫球蛋白兑水服用,成年鸡1~1.5 mL/羽、雏鸡0.5 mL/羽[3]。舍内鸡群集体饲喂兽用头孢+黄芪多糖+复合维生素制剂,连喂3~5 d,提升机体免疫力,降低继发感染的几率。保肝方面,需要降低饲料蛋白含量,以减轻病鸡的肝脏负担。白天,选用泛易平(转移因子)+康体优(干扰素)各500羽/瓶·d-1混饮,连用3 d;夜晚,用保肝护肾的药+多种维生素饮水,连用5~7 d。7 d后病鸡基本痊愈。

6 综合防控

6.1 加强种鸡场净化工作

鸡安卡拉病毒病能够通过垂直传播,因此规模养鸡场应从安卡拉病毒净化较好(阴性)的种鸡场引进鸡雏(种蛋),从源头上杜绝引入感染种鸡。同时,规模化养鸡场应加大投入,最好建立完善、独立的繁育体系,自繁自养,不从外面引进鸡苗或种鸡(种蛋),降低该病传入场内的风险。

6.2 切断水平传播途径

养鸡场选址应远离村庄、公路、垃圾处理厂、屠宰场等区域,在内部规划建立隔离带等防疫屏障,同时注意在鸡舍周围修建围墙,养殖场周围还可以修建隔离水渠,防止外来动物进入鸡舍。养鸡场的生活区与养殖区必须分离,并保持一定距离。鸡场入口处(通道)要修建消毒池,设置监控设置,禁止闲杂人等随意进入养鸡场。鸡舍采光和通风口位置加装防鸟网,避免与其它禽类接触而感染病毒。鸡舍内部要求通风干燥、采光良好,勤清除鸡粪,保持舍内卫生良好。定期对舍内外环境进行杀菌消毒,聚维酮碘对鸡安卡拉病毒有着良好的杀灭效果,可以采用聚维酮碘进行鸡舍消毒,也可带鸡消毒或饮水消毒。

6.3 做好疫病免疫接种工作

鸡安卡拉病毒病在生产上很容易与其它疫病发生混合感染。在进行免疫接种时,除做好鸡安卡拉病毒的接种外,还应做好新城疫、禽流感等常规免疫接种工作。当养殖场发生鸡安卡拉病时,可自行制备组织灭活苗或卵黄抗体进行免疫[4]。

6.4 加强饲养管理

养殖中应减少应激因素,避免突然噪音,防止鸡群出现炸群现象;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进行防暑降温或者防寒措施,夏季还要适时开启风机通风和湿帘降温,冬季保暖同时适当通风,确保空气新鲜、氧气充足;在鸡安卡拉病流行地区或高发季节降低养殖密度,低密度养殖能使鸡群有相对较大的活动空间,且易调控温度,防止鸡舍温度过高;日常饲喂注意霉菌毒素污染,霉菌毒素会对鸡肝肾功能严重损伤,降低其抗病力,增加了对安卡拉病毒的易感性,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脱霉素,降低鸡安卡拉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马绍国,侯令其.鸡安卡拉病毒与球虫混合感染病例诊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2(03):84-85.

[2] 陆永辉.鸡安卡拉病的特点及高效防治策略[J].吉林畜牧兽医,2022(12):57-58.

[3] 王昆朋.鸡安卡拉病发病特点及防控策略[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2(09):56-58.

[4] 王晓艳,刘发全,滕金玲,等.鸡安卡拉病毒病的临床诊断及综合防控的体会[J].山东畜牧兽医,2021(07):25-26.

猜你喜欢
安卡拉养鸡场病鸡
土耳其安卡拉无人机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一家“智慧”养鸡场De节粮账
外婆家的养鸡场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安卡拉禁止集会防恐袭
规模化养鸡场蛋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浅谈养鸡场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