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广播新闻策划创新研究

2023-06-15 20:00范江珧
今传媒 2023年6期
关键词:广播新闻新媒体

范江珧

摘 要:新媒体既改变了我国的媒介生态环境,也改变了广播媒体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因此,新闻作为广播媒体的重要节目形态要积极创新策划方式,才能适应新的媒介环境。新媒体时代下,广播新闻策划拥有丰富的发展机遇,比如媒体同行互助合作意识增强,大量新技术与新平台涌现,对社会热点洞察能力不断增强等。同时,广播新闻策划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被动跟随新媒体设置的新闻议题、新闻选题与模式的同质化问题,新闻策划的思想与方法比较老化等。基于此,本文对新媒体时代环境下的广播新闻策划工作进行了分析,指出广播新闻策划工作要结合广播媒体特征,挖掘深度性的选题与内容;运用先进技术和平台,打造即采即编即播的工作方案;围绕广播听众,打造“引流式”的整合传播模式,旨在为广播新闻策划创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新闻;策划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6-0065-04

一、引 言

新闻策划是指媒体组织针对特定新闻事件报道进行前瞻性、创意性的设计与安排,并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新闻作品,从而更好地满足目标受众的需求,实现新闻节目的价值。面对当前新媒体蓬勃发展所形成的新的媒介环境,广播媒体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开展新闻策划创新活动,推送形式新颖、主题个性、价值突出的内容,才能获得受众的认可。

二、新媒体时代下广播新闻策划拥有的机遇

(一)媒体同行互助合作意识不断增强

新媒体的发展,衍生出了大量的新闻门户网站、短视频渠道、自媒体平台,它们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互动和选择性强的优势,给以单向传播为主的传统广播新闻节目带来了较大的生存压力。“团结”与“合作”成为传统媒体新闻节目寻求突围的重要策略,相关从业人员深刻认识到,必须加强各组织、各部门、各节目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协同传播,才能增强竞争力,实现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逐步转型与长久生存[1]。媒体同行互助合作意识的不断增强,为广播新闻策划创新工作带来的机遇:一是广播媒体可以积极寻求与其他媒体的合作,通过彼此分享新闻采编资源、技术与平台渠道等来获取丰富的新闻素材,策划出优秀的主题新闻传播方案,从而提高广播新闻节目的传播质量。比如,注重加强新媒体平台与广播媒体的合作,充分借助广播媒体在节目策划、制作方面的优势,协同推送出更多优质新闻作品。二是广播媒体可以通过媒体组织之间的合作推动新闻节目“走出去”,拓展新闻节目的影响力,塑造优质的栏目品牌形象,同时,加快新闻节目“引进来”,丰富新闻节目的形式和内容,更好地满足目标听众的需求,增强目标听众对广播新闻节目的好感度与黏度。三是在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体育事件中,广播媒体还可以通过组织合作的形式,协同策划和实施重大新闻报道活动,弥补自身新聞策划与传播能力、新闻采编资源的不足,从而进一步增强新闻策划与传播能力,为目标听众提供优质的广播新闻作品。

(二)获得了大量新技术与新平台的支持

人类世界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目前正朝着信息时代过渡,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智慧资源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产业形态、运营模式和发展方式的创新与升级。而大量新技术与新平台的出现,也为广播新闻策划创新提供了支持[2]。首先,广播媒体可以采用便捷的通信技术与网络社交工具,远程采编新闻素材,提高新闻采编与传播速度。其次,广播媒体可以采用先进的“中央厨房”式素材整合采集、编排与传播系统,围绕特定社会事件来整体设计新闻工作计划,包括专业的新闻采编队伍、一体化的新闻处理系统、多样化的新闻传播端口等,从而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拓展新闻整合渠道和新闻传播覆盖面范围,提升广播新闻的影响力。再次,广播媒体可以根据我国政府部门所倡导的“媒体融合”活动,积极设置网络传播终端,包括设计广播新闻网页、APP、公众号、短视频、微博平台等,一方面要将线下广播新闻节目纳入到网络平台中,扩大新闻传播范围;另一方面要根据网络平台信息传播特征以及目标用户群的特点,对广播新闻素材进行二次加工,推送出主题更个性、形式更多样的新闻作品,从而提升新闻作品的影响力;最后,广播媒体还可以通过新的信息技术来提高音频的音质效果、拓展音频覆盖范围、加强与听众之间的互动交流等。比如,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央广播电台采用了“5G+4K/8K+AI”技术,使广大听众获得了更具新鲜感、更有趣味性的新闻节目聆听体验。

(三)对社会热点的洞察能力不断增强

19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大力开展“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活动,在短时间内提升了广播媒体的组织规模与频道资源,满足了人们对新闻、娱乐节目的迫切需求。然而,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广播新闻节目的策划和制作都表现出“条块分割”特征,局限于特定区域内的新闻事件,服务于区域内的听众群体,其优势在于针对性较强,但是缺点在于无法为人们提供区域外的新闻作品[3]。而网络媒体在为听众提供海量新闻信息的同时,也进一步暴露了传统广播新闻节目的局限性,尤其是大规模分流广播听众,给广播新闻节目带来了较大的生存压力。新媒体时代不仅为广播媒体带来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也逐步提高了广播媒体对社会热点的洞察能力:一方面,广播媒体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了解最新的社会事件与活动,甚至可以在政府部门官网上直接搜集活动计划、活动信息等,了解其动态,有利于做好主题新闻的策划与执行;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技术、网络舆情分析技术的不断升级,广播媒体可以在网络空间中及时掌握最新的舆论态势,关注广大群众感兴趣的新闻议题,这不仅为广播媒体提供了诸多洞察社会热点的工具,也为新闻策划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除此之外,广播媒体通过加强与其他媒体之间的合作,共享新闻素材,协同制定和实施主题新闻传播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广播新闻对新闻事件、新闻活动的洞察能力与整合传播能力,这为新媒体时代环境下广播新闻策划的创新与改革提供了良好条件。

三、新媒体时代下广播新闻策划面临的挑战

(一)被动跟随新媒体设置的新闻议题

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新闻采编与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角色,广大网民成为信息采集与传播的主体,他们可以利用手机、电脑、Ipad等终端设备,第一时间将自己所接触和看到的信息发布在网络平台上,这大大提高了网络新闻题材与内容的多样性,增强了网络新闻传播的时效性[4]。尽管广播新闻可以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来了解最新的社会热点,但是这些热点大多是在网络空间中传播了一段时间,并产生了一定影响力的舆论事件,因此,广播媒体根据这些热点来策划新闻作品,面临着以下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新闻传播滞后问题突出。广播媒体只能被动地跟随新媒体来安排新闻选题和策划新闻作品,这不仅弱化了广播新闻作品的新鲜感,也使听众失去了收听广播新闻的兴趣。二是新闻传播内容趋同。新媒体在报道一些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时,一般会设置专门的网站来发布相关信息,而广播媒体通过新媒体网站搜集新闻素材,并将新媒体网站中的文字、视频信息直接转化成新闻作品,不仅导致新媒体新闻与广播媒体新闻内容的趋同,难以为听众带来新鲜感,也导致部分听众更倾向于通过时效性高、获取便捷、形象生动的新媒体平台来获取新闻,造成广播新闻听众的大量流失。

(二)新闻选题与模式的同质化问题

当前,我国具有丰富的媒体资源,不仅形成了网站、直播、短视频、自媒体等大量新媒体平台,而且,传统广播、电视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也催生出了大量的频道与频率资源,并普遍设置了音频与视频类的新闻节目。广播新闻主要以“音频”为主,传播形式较为单一,面对蓬勃发展的新媒体平台与节目形式,受到了巨大的生存压力[5]。尽管广播新闻将“新闻策划”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存在着新闻选题与模式同质化较严重的问题———广播新闻节目往往在特定时间内集中关注某一特定事件与活动,推送以简单“报道”为主的新闻作品,听众在各个节目中接触到的新闻内容基本相似,缺乏新鲜感。新媒体为广播媒体提供了公众号、网站、APP之类的多样化传播平台,广播新闻也积极应用这些平台来传播新闻作品,但大多是将线下广播新闻节目转移到网络平台之中,或者是仅仅对它进行了形式上的转换,没有根据新媒体平台特征与受众特点策划出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新闻作品。新媒体时代环境下广播新闻策划更多关注的是“整合传播”活动,缺少对广播节目形式、节目内容的创新设计和制作,促使广播新闻选题与模式同质化问题严重,加大了广播新闻的生存压力。

(三)新闻策划的思想与方法比较落后

当前,广播新闻策划工作存在思想与方法比较落后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广播新闻策划工作者将新闻策划简单地视为根据特定的新闻事件安排新闻选题、挖掘新闻素材、创作组合式的新闻作品。虽然这种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一定的传播效应,但是新媒体环境则改变了这种采编播环境,一方面提供了网页、APP、公众号、短视频、微博等多样化的传播平台,每一种平台都拥有个性化的内容特征;另一方面则形成了以听众为主的传播生态,其个人兴趣、媒介接触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广播新闻价值。广播新闻策划涉及选题、采编、处理、传播等一系列环节,工作人员的策划思想与方法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则会导致他们无法关注广播新闻内在的信息价值与听众的接受心理特征,也无法对以广播新闻为核心、新媒体传播渠道为辅助的多样化传播方式进行深入分析,继而难以策划出既适合不同媒体特征,又具有内在引导性效果的系列新闻作品。

四、新媒体时代下广播新闻策划的创新方式

(一)结合广播媒体特征,挖掘深度性的选题与内容

新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信息多样、传播速度快,但是缺点在于新闻内容缺乏深度。广播新闻在传播载体、节目形式、传播时效性等方面处于劣势,因此,要想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媒介环境中实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将新闻策划焦点集中在挖掘深度性的选题和内容上[6]。新闻工作者可以深入研究热点信息,根据目标听众对深度性新闻内容的需求,设置个性化的新闻主题,挖掘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展现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分析新闻事件所带来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因此,广播新闻不仅要充分借助自身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新闻采编队伍,积累新闻采编软件资源与硬件设备,还要加强与其他媒体组织、新闻栏目之间的合作,广泛搜集新闻素材,并运用主持人点评、专家访谈、内容播报的形式进行深度报道活动,从而打造广播新闻以深度见长的内容优势。比如,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北京广播电视台广播端相继推出了《金戈铁马》《“大声唱冬奥一起向未来”沉浸式虚拟声音展》《欢乐正前方》《中国冬奥》《徐徐道来话北京》等主题节目,提供的个性化主题和深度性内容广受听众好评。这既解决了广播新闻被动设置议题、内容同质化严重、新闻传播时效性较差的问题,也打造了广播新闻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优势,实现了广播新闻的社会与经济价值。

(二)运用先进技术和平台,打造即采即编即播的工作方案

广播新闻在积极策划深度性选题和内容的同时,还要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和平台,打造和探索即采即编即播的工作方案,以此提高新聞时效性。因此,新闻记者在新闻现场不仅要一边采集素材,一边处理素材,还要采用最新的信息传输技术,将新闻作品传播到媒体终端,确保听众能够接收到最新的新闻作品。

从新闻策划的角度来说,运用先进技术和平台,打造即采即编即播的工作方式必须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率先依据该社会事件、社会活动特征以及目标听众群的新闻需求情况,设置即采即编即播的新闻主题,明确现场报道需要向听众呈现的作品形式以及新闻内容;二是要整合广播平台不同的新闻栏目,聚焦该社会事件和社会活动,详细规定各个新闻记者现场采集新闻素材的方式,从而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素材的搜集、处理与传播工作,提高他们的新闻资源整合能力,以适应不同新闻栏目的需求;三是要提前做好广播新闻即采即编即播的应急处理计划,即提前预判即采即编即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事件的演化、观众新的诉求、信号不顺畅之类的问题,尤其要注重各个新闻栏目之间的切换与互动等,提升广播新闻资源整合能力和传播质量。

(三)围绕听众,打造“引流式”的整合传播模式

新媒体时代下,广播新闻整合传播不仅仅是单纯地对特定的新闻素材进行多样化加工,推送适合不同媒体平台的新闻作品,还要关注新闻节目之间的关联性与互补性特征,重视听众对同一社会事件和社会活动不同方面的信息需求,并围绕广播听众特征,打造“引流式”的整合传播模式。一是从告知类新闻栏目向深度报道类新闻栏目引流,即在告知类新闻作品中,可以将其他深度报道节目的栏目名称、播放时间和收听方式告知听众,从而将听众引流到其他新闻节目中,这既满足了听众的需求,也增强了听众对新闻栏目的好感度与美誉度以及对特定新闻节目乃至广播频道的黏度,保证了新闻节目的收听率。二是从线下新闻栏目向线上新闻栏目引流,即在线下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广播新闻可以告知听众线上平台的新闻节目名称、内容特征等,介绍设置的网页、公众号、短视频、微博等平台账号信息,从而引导听众从线下广播新闻节目转移到线上新闻栏目。由此可见,“引流式”的整合传播模式是广播新闻改变碎片化传播现状、提升新闻传播规模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因此,广播新闻策划工作者要加强对“引流式”整合传播模式的系统谋划。

五、结 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改变了广播新闻的创作与传播环境,给广播新闻策划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广播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到广播新闻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创新新闻选题方式,充分运用新技术,实施“引流式”的整合传播模式,才能强化广播新闻对新媒体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文科.广播新闻报道[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9).

[2] 费倩茜.新媒体生态下如何提高广播新闻的策划能力[J].采写编,2022(4):55-57.

[3] 胡焯然.融媒体语境下广播新闻专题的多重价值与策划原则[J].西部广播电视,2022(3):78-80.

[4] 王雯.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及创新探析[J].中國传媒科技,2019(11):85-87.

[5] 姜秀梅.广播新闻采访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策略研究[J].记者摇篮,2022(4):146-148.

[6] 冉晓晖.广播新闻采访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探讨[J].新闻文化建设,2022(6):152-154.

[责任编辑:李婷]

猜你喜欢
广播新闻新媒体
广播新闻语言表达形式探讨
声音的价值
广播新闻策划与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如何化“微”为机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