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起耳朵”上音乐课

2023-06-15 22:58米雁
学周刊 2023年19期
关键词:举措欣赏课误区

米雁

摘 要:新时期的教育强调要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与提高。其中音乐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赏析是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能力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以及音乐欣赏课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以期对当前的音乐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学;欣赏课;举措;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9-0151-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9.050

美国著名现代音乐家艾伦科普兰曾经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这道出了欣赏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从本质上来说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这门艺术实践课程主要分为四部分内容,即欣赏、表现、创造和联系,其中欣赏处于第一位置,它涵盖了在欣赏中使学生体会音乐的情绪和情感,了解音乐的表现要素和表现形式,感知音乐的风格和流派,从而提升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对于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都有重要意义。因此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的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作曲家,也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是培养合格的观众。”但从现实来看,在当前的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仅仅停留在“好不好听”这一表象化阶段,并未深入其中;还有部分学生依然存在对音乐教学不重视的问题,这需要音乐教师从音乐教学的各个方面出发,充分发挥其主导者角色,让学生主动“竖起耳朵”来上音乐课,帮助学生打开音乐艺术的大门,感受音乐的魅力所在。对此,笔者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新时期上好音乐欣赏课的策略

(一)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提升自身素质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音乐学科的地位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对于音乐教学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音乐教师紧跟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更新观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发挥教学“主导者”的角色。

首先,需要音乐教师理解“主导者”角色的内涵。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體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指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教学的设计者,能够全面准确地向学生传递学习内容,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其二是指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成为学生音乐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与合作者,充分做好自己的“导学”工作。

其次,要认真学习新理念,用新理念指导教学。音乐教师要关注新课程改革的新变化,并且积极主动地学习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与新理念,特别是要重视对新颁布的课程标准的研究,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精神与要求,为上好音乐欣赏课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最后,音乐教师要重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音乐教师要继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注重为人师表、言传身教;音乐教师也要重视提升自己的文化审美修养,如要力争具备广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审美情操、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课堂操控能力等,为开展教学做好“技术”上的准备;音乐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现代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有“一桶水”,还要能够给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这需要音乐教师在提升个人欣赏教学水平、歌唱水平、即兴伴奏能力以及器乐应用能力方面多下功夫,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重视课前准备,备课全面细致

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节。常规的音乐学科备课环节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情,其中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要分析到位;而教材是学生学习内容的直接载体,也是学科核心素养的直接呈现形式,需要教师领悟其设计意图;而学生则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直接影响教师在课堂上所设计的教法与学法,同时也要分析学生的差异性,为课上分层教学做好准备,力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

而对于音乐欣赏课教学来说,还需要教师做额外的准备,要在备课环节对课上学生欣赏的音乐作品进行全方位分析,把赏析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风格形象、内容结构、创作思想和美学价值等都要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全面欣赏作品提供丰富且准确的素材资源,例如在对《红旗颂》这课进行赏析教学时,教师要了解作曲家吕启明的人生成长经历及其主要作品如《谁不说俺家乡好》和其他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作品,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赞美祖国、祝福祖国的爱国情愫,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赏析时才不会感觉枯燥、无味。

(三)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流程

1.多样导入,使学生迅速融入教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使学生上好音乐欣赏课需要教师在导入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力争能够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这些方面去设计导入,首先,关联性导入,即把教学内容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结合起来进行导入,迅速地吸引学生。如在进行《乌苏里船歌》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呈现一段关于我国东北地区赫哲族的介绍的视频资料,使学生初步了解其作为一个以渔业为主的民族的生活特点,然后给学生播放《乌苏里船歌》,学生就非常容易进入赏析状态。其次,悬念式导入。即教师结合初中生好奇心重、好胜心强的特点,在欣赏课开始之前先给学生设置启发性问题,如“现在我们要欣赏一首乐曲,请大家结合所学试着分析其为民族风格还是西洋风格?又用到了哪些乐器?想表达怎样的情感呢?看看谁回答得最完整。”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潜能,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最后,可以采取故事性导入。艺术源于生活,音乐也是这样,每一首学生欣赏的曲目背后几乎都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例如学生在欣赏《黄河船夫曲》这首作品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歌曲创作者黄河老船夫李思命的恶劣的生活环境和苦命的人生境遇,这时学生再欣赏这首作品就能够形成一定的认知对比,即陕北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学生很快就会被作品的内容和意境所吸引,积极主动地进入课堂学习。

2.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积极体验。情境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它根据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的原理,通过教师结合学习内容给学生创设形象直观且容易激发其情感共鸣的情境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在收获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升其思想认知。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体验的过程就可以渗透欣赏教学的任务,使学生在积极体验的过程中有效地完成任务。

例如在学习《我爱你,塞北的雪》这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冬季塞北雪的美丽与纯洁,使一幅轻盈的雪花漫天飘飘洒洒的北国风光的壮观画面清晰展现在学生眼前,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样一幅美丽雪景的感受。在学生畅谈的基础上,教师再给学生呈现这首歌曲,然后让学生品读其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学生也就能够逐步体会作品所表达的热爱家乡、热爱冰雪、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以及对自然、对生活积极乐观的精神与态度,逐渐与作品实现共鸣,学生感受、欣赏了美,这也就达到了欣赏教学的目标。

3.多措并举,使学生充分赏析。为了切实使学生能够融入欣赏教学中,音乐教师也要结合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努力使学生“动”起来,这需要教师多措并举来引导学生充分进行赏析。

首先,要重视听唱结合。学生欣赏音乐形成共鸣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所收听的音乐的主体与旋律,而教材中所选择的学习内容,多数都是青少年学生所喜闻乐见的音乐内容,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欣赏时,可以尝试练习试唱所欣赏音乐的主旋律,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因为反复听带来的枯燥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使学生不自觉地融入其中,去深入地品味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情绪、风格和形象,特别是对于有歌词的乐曲,学生更能够从字里行间体会其要表达的情感或者主旨,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能力。

其次,要重视视听结合。音乐是一项以听觉为主的艺术,其塑造的形象相对抽象、模糊,这对于青少年来说仅依靠听来理解作品的内涵有较大难度。而视觉学习是青少年更习惯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具有直观、可感、可描述的优势,这是听觉学习所不具备的,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听与视二者结合起来,发挥二者的优势与互补性,能够为学生的欣赏学习提供强大的助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教材中的“环球之旅”单元中所涉及的学习内容虽然都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性曲目,但其对学生来说则略显生涩和疏远,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把握作品的特点与内涵,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助学习资源,而直观的可视性资源就能够提供这样的助力,例如在学习朝鲜民歌《阿里郎》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给学生呈现他们熟悉的电视剧《大长今》的主题曲《呼唤》,给学生介绍朝鲜族音乐的特点,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我国朝鲜族的生活状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一民族的音乐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让学生简单地了解一下阿里郎的故事,这样学生就能够品味出这首作品所要表达的青年恋人分离时不舍的情感。

最后,要重视听感结合。法国近代著名音乐家德彪西曾经说:“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艺术。”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仅要听而且需要大胆地进行想象,发挥其创造力,这样学生才能够逐渐领悟音乐作品表达的内涵。而学生在进行想象时,并不是毫无目的地“自由想象”或者“任意感受”,而是需要教师恰当地进行引导或者适当地点拨,这就需要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及时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鼓励学生及时地谈一谈自己欣赏时的感受、感想,这对其他学生也能够形成启发的作用,从而提升学生欣赏学习的效率。

4.重视评价,提升学生赏析效果。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有着诊断、激励、调节和导向的作用。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在欣赏课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竖起耳朵”来听,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中及时、准确、全面、多样的评价,切实发挥评价助学、促学的功能。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呈现的答案,更要关注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的态度、技巧和内在潜能,评价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教师的语言技巧,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增强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更有效地发挥学生在欣赏课上的主体作用。这也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助力学生成长和进步。

二、音乐欣赏课要避免的几个误区

音乐欣赏课是音乐学科教学中的常态课型,需要教师结合此类课型的特点进行全方位的准备,要避免出现教学误区,进而影响教学效率。主要表现在: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存在教学随意性

欣赏教学也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它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赏析让学生进行自主聆听即可,缺乏针对性的设计,对于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情况缺乏深入研究,教学预设也不充分,师生之间也缺乏必要的互动,这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缺乏目标性,甚至学生在课堂上也会表现得较随意,对于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也会受影响,最终影响教学实效。

(二)对师生角色把握不到位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应该居于中心地位。所以教师在进行欣赏教学时要多给学生品味、感受的时间,发挥学生的積极性和创造性。但是,目前依然存在部分教师讲得过多的现象,而学生感受的时间不足,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等”的意识,学生的深度感知存在不足,这也会影响学生欣赏的效果。

(三)学生倾听内容不能保证完整性

在学生进行欣赏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为了较快地完成教学任务,人为地把教学内容分割成不成体系的几部分,这样就破坏了倾听内容的整体美感;对学生来说增加了对倾听内容理解和想象的难度,这势必也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音乐课程是一门需要倾听的艺术,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课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结合音乐学科的育人要求和学生特点,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课堂,在欣赏音乐之美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获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提升其审美感知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以美育人、以美润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少华.浅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4).

[2] 李萍萍.浅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J].丝绸之路,2010(22).

[3] 蔡秀春.浅谈如何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3).

[4] 塔娜.浅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的体会[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3).

[5] 何轶.浅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J].魅力中国,2010(16).

[6] 蔡婧劼.发散音乐思维 活跃音乐课堂——浅谈如何上好中小学音乐欣赏课[J].戏剧之家,2021(24).

[责任编辑 吕 媛]

猜你喜欢
举措欣赏课误区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