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食管支架植入病人实施赋能教育护理的效果观察

2023-06-15 07:40
全科护理 2023年16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食管出院

杨 剑

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EC)为消化系统高发疾病,其症状具有隐匿性,致使多数病人确诊时病情已进入晚期[1-2]。晚期EC病人主要表现为进食梗阻,其长期存在可限制病人营养摄取,导致营养状况变差,从而加重病人躯体损害程度,并使其生活质量明显降低[3]。支架植入术为一项姑息治疗方法,可缓解晚期EC病人进食梗阻,继而使病人生存获益[4-5]。但该手术并不能纠正病人营养不良状况,故术后需给予有效的营养干预。此外,研究表明晚期EC病人术后健康水平和其行为方式、自我护理能力有密切关系[6]。因此,有必要对病人实施良好的教育,强化其自我护理能力。赋能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策略,研究发现通过落实赋能教育的五大步骤(明确问题、情感表达、设立目标、制订计划及效果评价),可调整病人行为方式,提高其对疾病的管控能力[7]。本研究分析了赋能教育护理在EC食管支架植入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年3月—2022年4月在本院接受食管支架植入治疗的97例EC病人为研究对象,EC诊断参照《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8]中相关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EC诊断标准,且处于病情晚期;②具备食管支架植入指征;③理解能力良好,无交流障碍;④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①因心肺功能差而不宜行支架植入治疗;②生命体征不稳;③精神异常;④不配合医护工作。将病人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常规组(n=48)、赋能组(n=49),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基线资料比较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向病人讲解支架植入相关知识,以增加病人配合度;术后12 h指导病人合理进食流食,术后1周后尝试进食半流食,并逐渐转为非流食。术后告知病人及其家属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便于及早识别并得到妥善处理;引导病人开展早期吞咽训练,在此过程中向家属讲解训练技巧,使其发挥督导作用;向病人讲解所用药物的药理知识,并嘱其正确用药;对病人加以关怀,时常鼓励其乐观面对生活;出院时告知病人饮食宜清淡,以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勿食辛辣、油腻食物。同时,向其说明出现突发状况时的应对方案。

赋能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赋能教育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组建赋能教育团队:团队成员包括1名营养师、1名心理治疗师、6名教育计划开展的护士、2名效果评价的护士。成员均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及丰富的专业知识。团队成立后,由护士长组织成员进行相关知识学习,确保其娴熟掌握赋能教育的理念及具体实施方法。同时护士长做好质量管控工作。②明确问题:自制EC病人需求调查表,内容包括“得知罹患EC后的心情如何?”“对支架植入是否有清晰的了解?”“对术后并发症的认识情况如何?”“您认为术后自我护理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等。团队成员采用上述问卷对病人进行一对一问询,了解病人当前在自我护理上存在的问题及身心需求。③情感表达:确定问题后,团队成员和病人开展深度交流,引导其阐述内心的感受,如发现病人流露出不良情绪,需帮助其剖析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开导、劝慰等方法引导其摆脱不良情绪,增强抗病信心。此外,可指导其通过瑜伽、深呼吸等方法来舒缓不良情绪。④设立目标: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协助其设立可行性高的短、长期目标,包括科学饮食、改善心理状态、并发症预防、增强管理能力等。⑤制订计划:团队成员依据设立的目标并结合护理经验为病人制订个体化饮食、并发症预防、情绪管理、病情监测计划。以个体化饮食为例,需保证病人热量供给维持在170~185 kJ/(kg·d),每日摄取蛋白质、糖类及脂肪在总热量的占比分别为10%~20%、55%~60%、20%~30%,糖类摄取量控制在5 g/kg以内。同时,合理补充钙、铁、锌等元素。将计划中涉及的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编辑成电子版手册,并发送至病人微信内,以供病人学习并遵照要求实施自我护理管理。此外,加强对家属的知识教育,使其担负起对病人的督导任务。⑥效果评价:出院后及时对病人知识掌握情况及计划完成情况进行了解,如知识掌握较好,有效完成计划,则予以赋能肯定;如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未达成计划,则分析出现此情况的原因,协助病人调整目标,并实施相应的教育。以随访的形式开展,频次为每月1次,连续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营养状况:于入院时、出院后3个月的次日早晨采集病人静脉血4 mL,离心得到血清后采用Sysmex公司生产的JCA-BM6010/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清蛋白(PA)等营养指标。②应对方式:于入院时、出院后3个月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9]对病人进行评定。SCSQ包含积极、消极应对两个维度,总分分别为36分、24分。得分越高代表病人越倾向于采取此应对方式。③自我护理能力:于入院时、出院后3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10]对病人进行评定。ESCA包含43个均以0~4分评分的项目,总分为0~172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护理能力越强。④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病人出院后3个月内有无食管出血、支架移位或梗阻、胸骨后疼痛等并发症发生,并统计总发生率。

2 结果

表2 两组病人入院时、出院后3个月营养状况比较

表3 两组病人SCSQ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4 两组病人入院时、出院后3个月ESCA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5 两组病人出院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EC在我国较为高发,其在消化道肿瘤致死率中高居第2位,仅次于胃癌[11]。对于晚期EC病人而言,常伴有食管狭窄,导致进食受到严重影响,继而造成营养不良、免疫力减弱,从而不利于预后。研究表明,食管支架植入可改善晚期EC病人食管狭窄情况,促使病人进食恢复顺畅[12]。但术后需施以有效的营养干预方案,以调整病人营养状况[13];同时也需长期开展细致的自我护理,以防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提高病人健康水平[14]。健康教育是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病人疾病管理水平有提升作用。既往在晚期EC病人健康教育中,以口头知识讲解为主,病人常由于文化程度、接受度等原因而无法充分理解所授知识,加之宣教时间有限,导致其知识掌握水平低下,继而无法应对出院后的自我护理问题[15]。近年来,赋能教育这一新型的教育策略被逐渐用于临床。该教育方式有助于增强病人疾病管理的主动意识,并充分利用医护人员所教授的健康知识对自身进行精细的护理管理[16]。目前,有关该护理模式在EC食管支架植入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故本研究分析了赋能教育护理用于EC食管支架植入病人中的效果,以期为日后对此类病人进行更妥善的护理管理提供参考。

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后3个月,赋能组病人ALB、TF、PA水平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组,提示采取赋能教育护理可明显改善晚期EC病人术后营养状况。究其原因,在出院前针对病人存在的饮食问题及营养状况制订科学的饮食计划,并联合家属对其饮食行为进行督导,可确保病人有效执行饮食计划,加之结合后期的随访情况对饮食计划做出适时调整,从而可有效解决其营养问题[17]。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后3个月,赋能组病人ESCA评分的升高较常规组明显,提示赋能教育护理可明显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这是由于赋能教育注重对病人需求的了解,结合个体需求及病人自我护理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制订教育计划,可使教育更具针对性。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编写教育内容,并通过微信发送给病人,可方便病人随时阅览[18]。由于教育内容直观生动,故可使病人更易理解并吸收。同时,注重效果评价。对于出院后表现良好者给予赋能肯定,可对病人起到激励作用,对其护理能力也能起到强化作用。对于知识欠缺、行为表现不佳者,积极改进教育策略,从而可使其自我护理水平明显提高[19]。研究表明,晚期EC病人受病痛困扰,易出现不良情绪,加之对治疗及预后的信心不足,常导致其以消极的方式应对疾病[20]。在本研究中,出院后3个月,赋能组病人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提示赋能教育护理可调整病人应对方式。考虑可能的原因:赋能教育中与病人一对一交流,引导其表达自己的心境,当感受到病人有较明显的心理问题时,运用多种心理学方法对其予以干预,可明显减轻其不良情绪。同时,循序渐进地落实目标设立、计划制订、效果评价等步骤,可使病人认识到通过良好的自我护理可实现带瘤生存,继而可重建其健康信念,从而能促使其更加积极地应对疾病及后续的健康管理[21]。本研究还显示,赋能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提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赋能教育护理对于降低EC食管支架植入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

综上所述,赋能教育护理在EC食管支架植入病人中应用,可明显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有效调整病人应对方式,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食管出院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357例恶性肿瘤患儿营养状况调查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胃结石伴食管嵌顿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