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转换见功夫

2023-06-17 09:38刘小玲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3年6期
关键词:断魂杏花村酒家

先来认识小翎老师

小翎老师原名刘小玲(“小翎”是她发表儿童文学的笔名),一级作家,编审,小翎文学坊创办人、导师,广东省小作家协会文学导师。从中学时期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出版儿童文学著作六部,曾五次在“广东儿童文学评奖”中获奖。并获广东新人新作奖、秦牧散文奖、冰心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是广东省首届优秀点灯人。

今天,我们来谈谈“文体转换”。什么是“文体转换”呢?就是把一种文体转换成另一种文体,比如把一首诗变成一篇记叙文、散文,把一篇小故事变成戏剧等。

文体转换是小学阶段要掌握的一种写作方法。掌握这种方法,我们就可以编课本剧,就可以把一首只有28个字的古诗变成一篇300字的作文。听起来是不是觉得有点难呢?其实这是有方法的。

第一步:读懂原文。

文体转换也是“改编”的一种。但无论怎么改,我们都应该先要读透、读懂原文。如这篇作品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哪种主题思想?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这些在改编前都要先弄清楚。

第二步:“增”和“减”。

如果把一首诗改编成一篇故事或散文,就要增加内容;如果把一篇散文或一个故事改编成一首诗或一个剧本,就要删减内容。这里,我们着重谈“增”。

举个例子,将杜牧的《清明》进行文体转换。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小诗,一个生僻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都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至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但由于诗歌讲究语句精炼、短促,所以言精而意深。如果改成文章,我们就可以展开来写,尽情铺陈,把诗中每一个字的意思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清明时节雨纷纷”——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

一、读懂。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古代是个大节,有家人团聚、祭祀扫墓、游玩等习俗。雨纷纷:飘飘扬扬,雨下个不停,渲染让人不开怀的气氛。

二、增。场景描写:除了描写天气,也可以增加描写诗人没有写到的社会场景,如田野、树木等。

第三步:挖。

就是要深挖诗中文字背后蕴涵的内容,如人物的生活背景,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等。

增+挖:“路上行人欲断魂”——人物出场。这是一位出行的人,他为什么出行呢?他穿着什么衣服?拿着什么?表情怎么样?他刚干完什么事,准备去哪里?他的心情是“欲断魂”,他为什么伤心呢?

第四步:想象。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为什么忽然想要寻找酒家呢?这时,我们就要展开想象了,想象这位行人发生了什么事?他准备怎么办?我们可以加入一些心理和动作描写。

加+想象:如何摆脱这种“欲断魂”的心境。看到有人过来了,这人是谁?想象他们之间的对话——哪里可以喝酒?这时,我们也注意到,诗的情绪从悲转向欢,有美丽的风景,有美酒喝。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牧童骑着牛在雨中行走的景象,想象远处杏花村飘扬的“酒旗”,想象诗人走进杏花村的故事。

让我们来看看三年级的同学,是怎样把这首28个字的千古名诗變成一篇散文的。

猜你喜欢
断魂杏花村酒家
刘 宁
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宋·王安石《咏竹》
杏花村更新重建探讨
蝴蝶(1)
戏问花门酒家翁
杏花村文化研究的学术审思
朝花夕拾
装钱的褡裢
有趣的清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