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以南

2023-06-18 06:25远山
青年文学家 2023年13期
关键词:小珍崇州聋哑人

远山

那日,蓦然想起陆游的那首《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首句“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令我沉吟良久,忆起许多往事。城南,城南,我就住在这座城市的城南。搬到城南的时候,我才七岁左右。那时,我对城南的印象是,小城的边缘,极度荒凉的郊区。在下南街狭窄又破旧的街面上还隐藏着好多像迷宫一样的阴暗小巷,有些巷子别有洞天,穿出去大多数是田野,也有极少数是走不通的死胡同。

我和同学经常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去探秘这些巷子,大家一哄而入,往里走,在漆黑的巷子里,偶尔某些调皮的小伙伴会搞出一些声响,或者趁着昏暗不明的光线揪下女同学的长辫子,女同学发出的惊叫,总引得大家大惊失色,尖叫声此起彼伏,又一片混乱地蜂拥而出。其实,那些巷子多半是民居,棚户低矮,阴暗潮湿,终年不见阳光。其中,有一条叫渔家巷的巷子,是我每天回家的必经之路,这条巷子极度阴森。巷子虽有屋顶遮挡,但是年久失修,雨天会漏雨。巷内是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巴小路,每逢下雨天,地面上总是东一处西一处布满一汪汪积水。走路稍不留神,就会踩进水坑,打湿鞋袜。那时,下南街还是老式棚户区,自从搬进父母单位的家属院后,渔家巷就成了我们每天进出的必经之路。这些棚户区,挡在了几栋新楼前面显得格外突兀与陈旧。每每穿行,都像是新旧时空的交替一般。那时,我最害怕的就是冬天的早上自己去上学。因为天亮比较晚,漆黑的巷子总让我惊悚无比。我总是攥着拳头,紧张得满头大汗,黑漆漆的巷子犹如一个张着大嘴的妖魔一般可怕,我总是低着头一鼓作气地往前冲,冲出去以后长出一口气。多年来,渔家巷留给我的印象,除了午夜时分的梦魇,唯一的美好记忆大抵就是出口转角处那一株玉兰了。它总在春天挂满一树洁白、丰硕的花朵,静静地散发出氤氲已久的香味。那时,我觉得这株在墙角怒放的白玉兰,是对每天担惊受怕行走于此的我的一丝补偿与安慰。

我家住在三楼,我的书房就设在阳台,举目望去是一片田野,春天的时候开满油菜花,抬眼望去满目金黄,芬芳馥郁。春夏皆可见劳作的农人,这是名副其实的郊区,但胜在阳光充沛,风景如画。自从搬了新家,我也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书屋。周末,我常常在阳台一坐就是一天,尽兴地阅读,偶尔发呆。那真是一段无忧无虑的好时光呀!除了要每天途经那条恐怖的巷子以外,我对我的新家还是很满意的。为了减少路过渔家巷的次数,我尽量不出去玩儿。这也是为什么我养成了宅家习惯的根本原因。那时,我家侧对门住着一个女孩子,她是个聋哑人,我是在一次发呆的过程中发现她的。她是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姑娘,与我年岁一般大,留着齐刘海,胖嘟嘟的脸,在阳光里微微透着粉红。我发现她也在看我,我猜想她一定也是害怕这条巷子,所以才跟我一样不出去玩儿吧!于是,我问她:“嗨!你也不出门的吗?”结果,她茫然地看着我,愣了一下,转身进屋了。我当时想,这人怎么那么没有礼貌,我主动和你搭话,你还叫我吃了一个闭门羹。我正暗自生气,不一会儿,只见她拿了一张纸,上面写着:“你好,我叫小珍,你叫什么名字?我是个聋哑人,我听不见。”我忽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为刚才的猜忌与抱怨感到些许愧疚。于是,我也拿了张纸写上了我的名字,开始和她攀谈。渐渐地,我了解到,她生来就是一个聋哑人,除了上学外,妈妈爸爸不许她出门。我大概是她交到的第一个朋友。从那时开始,一有空,我俩便在阳台开始我们的隔空聊天儿。有时,我跟她分享一些故事,她也会跟我分享一些小秘密。聊到高兴处,我们还会哈哈大笑。瞧,孩提时代就是这样简单而又美好。

后来,我们渐渐长大,渔家巷也似乎变得没有那么恐怖了,我和小珍偶尔也会约着下楼去玩儿。有一次,我和小珍手牵手走出渔家巷,我的手心竟有细密的汗珠渗出。小珍隐隐察觉我的不安与惊悸,她用手语跟我说:“你是不是一直都很害怕路过这里?如果一个人勇敢起来,那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值得害怕的。”接着,她又用手语告诉我,我比她幸运。可是,就算她从小听不见任何声音,就算她从一出生四周就安静得像一片死亡的海,但她还有眼睛,眼睛告诉她这个世界很美。我看著小珍微笑的脸和那清泉一样亮汪汪的眼睛,她坚定地拉过我的左手,用手指在我的手心里写下了“勇敢”两个字,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想,我应该像小珍一样勇敢,毕竟我真的比她幸运多了。

有一天,小珍告诉我,她要去北京治疗耳朵了,她的父母联系了北京一家医院给她安人工耳蜗,并打算在北京给她做长期的康复训练。那天,她打着手语告诉我,她就要离开这里了,她想听见声音,她想说话,哪怕整个过程很漫长,她也一定要坚持。我看着小珍开心的笑容,发自内心地为她高兴,但内心也有着深深的不舍。小珍离开的那天,我买了两串风铃,一串送给她,一串留给自己。我想,等她能听见声音,也一定会觉得这风铃声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而她在送给我的笔记本上写道:有一天,如果我们再见面,我要唱歌给你听。

岁月如梭。如今,二十余年过去了,曾经令我恐惧万分的渔家巷也早就消失在了岁月的长河里。整个城市的道路变得宽阔明亮,绿化规范有序,一切日新月异。今日的崇州像一颗熠熠生辉的翡翠镶嵌在川西平原,见过它的人无不称赞它的钟灵毓秀。许是,旧的东西总会被新的东西颠覆,这是常理,新的建筑代替了旧的建筑,新的城市代替了旧的城市,这便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南门在岁月的流逝里一天天变得热闹和繁华起来。南城锦地、书香门第、鹭岛之星、恒宇尊城、公园壹号等这些新建的电梯公寓楼盘像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实验中学、崇庆中学、传媒学院、技工学校、文化馆也先后入驻南门。

南门,不断注入新的生机、活力、文明。2018年10月15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城南开通了高铁,第一次列车从城南的土地上呼啸而来,一路奔向远方,承载着崇州人民的希望和憧憬,从此向着幸福、快乐出发……

我时常在想小珍现在的模样,她一定出落得美丽大方,一定早已能够聆听这个世界的美妙,也一定能够开口就唱出无比动听的歌谣!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小珍,你还会回来吗?你知道吗?如今的崇州真的很美,很美……

猜你喜欢
小珍崇州聋哑人
《小鹦鹉从教记》之得意忘形不听劝
爸爸今年5岁了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建设初探
——以四川省崇州市“费随事转”改革为例
体验10分钟黑暗
多吉从师记
爸爸五岁了
《健康崇州》创出宣传新模式
聋哑人犯罪管控研究
意料之外
庚寅冬游崇州怀放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