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代会报道巩固壮大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

2023-06-19 11:05黄锐
新闻世界 2023年6期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

黄锐

【摘   要】本文以各主流媒体对2023年全国人代会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选题内容及报道手段,总结出通过人代会新闻报道巩固壮大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的实践方法,以期能为今后的人代会新闻报道工作提供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全过程人民民主;主流思想舆论;全民传播;共情传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作为举国关注的盛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是主流媒体巩固壮大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从而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实践场。2023年3月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这次会议的新闻报道工作中,各主流媒体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完善采编模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报道大会盛况,用主题鲜明、精彩纷呈的精品力作巩固壮大了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

一、精彩讲述人大故事,彰显人大制度优势

国家和民族的兴盛离不开正确的思想引领和积极的舆论引导,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流思想舆论越强大,人民为理想和梦想而奋斗的信仰、信念、信心就越坚定。[1]人代会是重大时政主题,更是主流思想舆论的汇集地。人代会的新闻报道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讲述好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故事,展示好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新进展、新成就,以主流思想舆论引导人民群众增强对人大制度的自信。

(一)宣传人大基本知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宣传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巩固壮大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的根本,能够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治制度的认知和理解。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全国两会是个什么会?这份知识帖请收好!》,新华网《两会知多少丨全国两会是什么?4张图速览》,都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公布了会议的时间,说明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常设机关、任期、职权等。“知识贴,涨知识,真棒,收藏了!”“很及时,全是干货,收下了!”评论区里受众的评价体现了对内容的肯定。人民网推出《你问我答看两会》系列短视频,制作《为什么每年全国两会大多在3月份开?》等主题的节目,主播通过简明易懂的语言讲述,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人代会的基本知识。

(二)体现人大重要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是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国计”与“民生”直接对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以会议的形式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焕发出生机活力。巩固壮大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就是要让受众从新闻报道中触摸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脉搏,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力量。

央视新闻客户端《央小新小百科·两会》专题推出动画短视频《那些和我们息息相关的议案》,以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这个话题引入,阐明全国人大如何發挥最高权力机关作用,通过审议和表决一份份关乎国家发展和民生大计的议案,来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解决老百姓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受众通过视频能够深切感受到人大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群众关心、期盼什么,人大就关注、回应什么。

(三)突出人大代表作用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人民把自己的权力委托给自己选出的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代会新闻报道必须突出反映人大代表通过会议为民履职的作用和取得的效果,让人民群众更加信任人大代表、信任人大制度。

人民网的视频《人大代表建议从提出到落实,总共分几步?》,以既往人代会上提出的关于保障外卖骑手群体权益的代表建议为原型,通过模拟电子游戏中做任务的创意,讲述了建议从人代会上被提出到最后落地落实的全过程,以小见大宣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

湖南广电“风芒”新媒体平台风芒时政推出《秒懂两会》系列短视频。《全国人大代表们,在两会上都要干些啥?》《全国两会,和咱老百姓到底是啥关系?》等节目中,风芒客户端主编出镜解读,让受众理解人大代表如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作用。

二、采用全民传播方式,凝聚人民智慧力量

通过人代会报道巩固壮大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必须始终贯穿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让人民群众共同参与传播。要在客观真实记录的基础上,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不断培育新闻舆论新生态。

(一)搭建互动平台,吸引受众参与

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让受众更加注重自己的参与度,渴望参与到信息的生产传播过程中。全民传播的过程应当纳入受众,传播者积极邀请受众与其合作,共同参与传播活动。[2]人民代表大会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渠道,主流媒体应借助人代会新闻报道的有利契机,为受众提供表达意见的平台,凝聚民主参与的智慧。

央视新闻在两会期间推出特别节目《两会@你聊》,聚焦百姓心头事,畅聊热点话题。在《@你聊:你最关注哪些事?》节目当中,记者走街串巷、深入基层采访群众,收集了解并向受众呈现人民所关注的税收优惠政策、社区养老环境、农文旅融合发展等问题。新华社客户端“新华全媒+”发起“加油!中国人”话题投票,把过去一年里筑梦太空的航天员、拼搏赛场的运动员、逆行而上的守护者等平凡中国人努力拼搏的画面拼成心形,以《这是一个关乎14亿多人的“大项目”!》为题发起投票,邀请网友为平凡英雄点赞、为接续奋斗点赞、为中国力量点赞,为人代会召开营造昂扬向上的主流舆论氛围。

(二)围绕民生问题,精心策划选题

融媒体时代,受众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全民传播的目的就是为了受众,传播者以受众为本,站在受众立场,切切实实提供受众需要的、对受众而言重要的信息。[3]人代会的议题包括国家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对于大多数受众来说,最关注的还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因此,围绕民生问题主动设置议程,进行选题策划,结合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开展新闻报道,能够扩大传播影响,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

人民网开展了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581万网友选出了“教育人才”“社会保障”等十大热词。人代会期间,人民网两会调查与《人民日报》两会特刊联动推出“两会调查·人民融观察”系列报道,聚焦十大热词报道人大代表的建言。比如,针对“医疗卫生”这个热词,在《人民日报》两会特刊上以《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题采写了报道,同时在人民网发布了题为《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下去”,代表委员这样建言》的报道,两则报道都梳理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建议观点,回应了受众关切。

(三)呈现多方观点,广泛凝聚共识

全民传播当中,人民群众通过社交媒介或者媒体搭建的互动平台参与社会化传播活动,其形式、目标与人民代表大会广泛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是高度一致的。在人代会新闻报道中,主流媒体依靠全民传播构建对话机制,广泛呈现社会各界的观点,实现大众传播的革新和主流思想舆论的传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两会融媒体特别节目《两会你我他》以“表达你的关切,说出你的想法,提出你的建议,分享你的观点”为宗旨,在互动模式上做出探索。栏目组在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互动页面,受众通过手机参与节目实时互动,对自己关注的话题进行提问,就热门话题留下观点,由栏目组帮助受众邀请人大代表、专家进行解答。针对就业这个社会和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两会你我他》节目结合大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选题策划,广泛收集各方观点和有关情况。比如,走进西北大学对大学毕业生求职应聘的过程进行采访,邀请网友分享边打短工边求职的经历,关注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出路;再比如,针对制造业大省招工难的问题,跟随跨省招工队伍到招工现场了解情况;还比如,通过视频连线外出务工就业人员,引导他们说出自己希望通过参加培训提升劳动技能的想法等。节目中穿插着有关专家、人大代表对问题的分析解答,特别是通过采访全国人大代表中的“大国工匠”,向受众传递了只要热爱工作,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就一定能够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成绩的正能量。

三、运用共情传播策略,营造积极舆论氛围

共情传播要求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善于运用受众的情感体验,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运用共情传播策略,要在保证客观、真实、权威的基础上,削减严肃刻板性,通过情感化叙事,激发受众的“共情”心理,起到鼓舞人心、渲染情绪的作用,在“走心”当中更好地巩固壮大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一)呈现代表履职热情

人大代表在人代会期间依法提出议案和建议,是履行职责的重要形式,也是运用共情策略增强传播效果的切入口和立足点。要深入挖掘人大代表参加人民代表大会过程中“接地气”的履职故事,找到令人感动的“小细节”,反映人大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主题”。

光明日报《我在现场》专栏《“我也要签名!”》的短新闻,讲述了广东代表团的人大代表积极履职,纷纷排队在“联名附议代表签名附页”上踊跃签下自己名字,联名提出“加大对广东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这个建议的故事。“一张桌子前排起了队”“很快签得密密麻麻”“将签名页小心收好”,这些细节描写,把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让受众在共情中体会到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责任担当。

(二)传递记者采访感受

记者是新闻报道中传递共情因子的第一个关口,通过事实获取真实、准确、全面和生动的情感性元素,借助共情能力实现共情传播。[4]在人代会新闻报道中,记者是带着受众走进大会现场的引导者,也是现场气氛的体验者。记者在人代会的新闻现场,通过出镜报道语言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传递自己的采访感受,能够有效提升共情效果,在正向情感传播中弘扬主流价值。

山西广播电视台《山西新闻联播》的《履职VLOG:坚守初心  奋楫出发》中,伴随着人代会开幕会现场的画面和会场音乐,记者在人民大会堂外现场出镜,向观众分享自己的感受:“其实今年我也是第十次来到人民大会堂进行两会的报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新代表们第一次的满怀期待,还有老代表的初心不改。两会是民主的殿堂,每一次在畅所欲言中凝聚共识,每一次在集思广益中明确方向,期待这次盛会能给我们带来更新、更多、更美好的声音!”寥寥数语把宏大主题与微观感受紧密结合,突出了记者的在场感,让观众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人代会的气氛。

(三)助力提振发展信心

对于人代会新闻报道来说,共情传播是手段,以正能量凝聚共识、增强信心、提振士气才是目的。主流媒体不仅是时代的记录者,更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者。要善于把握形势,紧扣时代热点,以人代会为契机积极传播正能量,在共情中激发受众共同建设美好未来的动力。

提振信心是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关键所在,更是本次人代会的鲜明主题。央视新闻《@你聊:提振信心》节目中,记者走进企业听取大家对提振信心,推动消费强劲复苏、稳定企业发展预期的建议和期待。人民网《对话企业家》栏目《实干开新局》系列策划,邀请企业家人大代表针对自己关注的民生话题进行分享,传递企业家对大会精神的深刻领悟,进一步放大企业家有益建言,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人代会胜利闭幕后,《人民日报》推出“两会后探落实·制造业一线看信心”系列报道,新华社开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全国两会精神看落实”专栏,集中展示各行各业拼的姿态、闯的劲头,生动展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定信心。

结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是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的重要平台,也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在人代会新闻报道中巩固壮大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必须坚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舆论阵地,丰富受众互动形式,灵活运用传播策略,有力有效展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大实践,让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和优势,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良好氛围,唱响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的主旋律。

注释:

[1]李放.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1-15(002).

[2][3]殷乐,杨宁.全景、全息、全效:主流媒体新闻实践中的全媒体传播建构——以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国两会报道为例[J].电视研究,2021(03):9-12.

[4]冯海秀.角色认知视域下编辑记者共情意识与能力探析[J].传媒论坛,2023(03):88-90.

(作者单位:太原市人大常委会信息中心)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人民代表大会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4则
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
代表政治与代议政治的重叠: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心的观察
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23日在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第一号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号)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
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1月16日在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交会议上
重读《“议行”不宜“合一”》——深入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权力配置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