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青年大学生理论宣讲有组织、有亮点、有温度

2023-06-19 09:38叶盛珺徐本涛
中国共青团 2023年10期
关键词:浙大师生理论

叶盛珺 徐本涛

理论宣讲是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是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基层、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途径。浙江大学坚持让青年成为学的主角、讲的主力,站上理论宣讲的C位,将青年参与校内外理论宣讲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的重要方式。

部署有组织的宣讲

以赛促讲。浙江大学在校内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大赛、思政微课大赛、中文演讲比赛等宣讲比赛,推荐青年师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级宣讲比赛并获得佳绩。赛事是对外展示浙大青年形象、讲述青年故事的窗口。同时,浙大团委以赛事为牵引打磨了一系列近百堂精品宣讲课程,挖掘和培养了一大批能讲、善讲的青年师生骨干,在青年群体中形成了浓厚的理论宣讲氛围。

以讲促学。学校对各类青年宣讲团队进行规范管理和深入指导,提升宣讲的专业性。近期,浙大团委联动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学生基层工作服务协会、研究生理论宣讲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讲师团等多支青年理论宣讲团队开展集体备课会暨交流会,搭建青年理论宣讲团体的交流互促平台。鼓励学校的青年理论宣讲团队走出去,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合作,丰富宣讲内容和视角,提升宣讲能力和水平。

以学促干。青年理论宣讲团队不仅发挥了知识分享、信仰传递的功能,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大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比如,学生基层工作服务协会的宣讲内容主要聚焦选调生政策、基层服务典型案例等,注重对听众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引导;清廉文化宣讲团旨在传播清廉文化,帮助更多人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些有主题、有方向的理论宣讲内容,更容易推动青年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青年理论宣讲的育人实效性大大提升。

推出有亮点的宣讲

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国家重大战略部署青年宣讲主题。时代之问,青年在理论宣讲中作答。理论宣讲的内容要紧扣中心大局,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宣讲的根本遵循,牢牢把握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立足“重要窗口”,挖掘身边故事,举办“跟着总书记在浙江的足迹学党史”青春汇报会,让党史学习鲜活起来。在重要时间节点,提前部署谋划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八八战略”20周年系列主题宣讲等,把国家的重大战略与青年关切的身边小事结合起来,确保宣讲工作不走偏、不变味。

推动理论宣讲与学科思政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各个专业的青年师生在理论宣讲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基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和方向进行理论宣讲内容的开发,打破“为了讲理论而讲理论”的思维定式。青年师生的宣讲主题和内容遍及人文、军事、农业、医学等领域,并在事实案例的基础上有思考、有深化,将政治底色和价值指向融入学理性和知识性,形成了“我的学科有故事”等宣讲金名片,引导广大青年从学科的历史和发展中挖掘事实背后的逻辑,学会从政治上看问题,坚定政治信念,明辨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

定点邀请“有故事”的青年现身说法。“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主讲人的个人形象和经历直接影响到课程的吸引力、感召力。浙江大学定向邀请部分有故事、能在师生中切实发挥引领作用的师生参与到理论宣讲中,如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退役士兵等。例如,法学院的硕士生刘佳玮在大学期间去西藏当兵,驻守在中印边境,研究生毕业后又选择成为一名内蒙古自治區的基层选调生,他在宣讲中饱含深情地说:“倘若我不扛枪你不扛枪那谁扛枪,你不站岗我不站岗那谁来站岗,保卫咱的家乡。”每一位听过刘佳玮同学宣讲的听众无不为之动容,更是获取了接续奋斗的力量。青年宣讲员们以真人真事为题材讲述自己的故事,青年理论宣讲的感染力说服力大大增强。

开展有温度的宣讲

宣讲在身边。理论宣讲成为社会优秀榜样与青年大学生交流的桥梁载体。浙大团委先后邀请到党的二十大代表们、奥运全运冠军们来校开展宣讲,让优秀榜样走近大学生身边,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人生经验。浙大青年宣讲员们走进课堂、走进支部、走进班级,走到每一位同学身边开展宣讲,同学们可以拿到宣讲菜单,以党团支部、班级、社团等为单位预约感兴趣的课程和青年讲师。宣讲团在始业教育期间开展校史校情宣讲,在新生军训期间下连队开展理想信念宣讲,在思修课堂上全覆盖地进班级开展志愿精神的宣讲,青年理论宣讲更具广度、更具针对性。

宣讲在手边。“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已不适用于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新媒体为理论宣讲带来拓展和延伸。浙大团委在新媒体平台上推出“思政微课”“你好新生”“我的学科有故事”等专题栏目,并联动学校官方融媒体平台推送,广大青年可以随时看、随手看。同时,加强线上与线下的双向互动,把广受青年欢迎的网络答题、评论互动等形式融入进来,打造体验式青年理论传播的宣传新方式。

宣讲在广阔天地。脱离实践的理论宣讲是空洞的、是缺乏生命力的,学校注重加强青年的实践体验,让青年理论宣讲活起来。社会实践是青年接受学习锻炼的平台,也为青年躬行服务提供广阔舞台,青年们走到田间地头、乡村学校、工厂码头开展理论宣讲,让新青年的新思想与基层治理实践相结合。例如,浙江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养学院赴金华磐安开展“‘八八战略在身边”青马向上研学营暨主题宣讲活动,在共同富裕的实践一线以脱口秀、辩论赛等形式开展宣讲,并与当地建立常态化的联学联讲机制。在义乌,同学们带着“新发展格局下‘无中生有的义乌传奇如何续写”的问题,在走访商户了解贸易摩擦下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宣讲新发展格局、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横店,同学们围绕“文化产业如何赋能镇村发展”的问题,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聊艺术乡建、聊民宿发展、聊“八八战略”如何指引乡村振兴……这种“蹲点式宣讲”改变“通过成绩讲方法”的宣讲范式,让宣讲离开灯光和舞台,走进问题、走进群众,青年理论宣讲的泥土味、烟火气持续升温。

猜你喜欢
浙大师生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有趣!浙大的实践课让网友羡慕不已
Jin Yong’s ZJU Years: “Wisdom is the Goal”
浙大全球农商研究院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