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游戏”模式下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多元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2023-06-20 02:26李春良蒙姣妮刘萍萍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安吉游戏

李春良 蒙姣妮 刘萍萍

【摘要】本文论述“安吉游戏”模式下的户外游戏多元评价的设计与实施,提出搭建多元评价框架、完善多元评价指标等设计思路,建议采用记录行为、识别评价、给予回应和及时反思等步骤实施多元评价。

【关键词】安吉游戏 幼儿户外活动 评价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0-0054-04

“安吉游戏”是浙江省安吉县幼儿园(3—6岁)游戏教育的简称,是一场以让游戏點亮儿童生命为信念的游戏革命,其本质是在户外开展以运动为特征的综合性游戏,核心理念是“爱、冒险、投入、喜悦、反思”,强调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在自主、自由的游戏中获得直接而丰富的体验。2020年,教育部实施“安吉游戏”推广计划,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实验幼儿园)成为“安吉游戏”推广计划试点园。借鉴“安吉游戏”经验,实验幼儿园开展了基于“安吉游戏”的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实践探索,受专业能力、实践经验的局限,教师在支持和推进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时存在一些问题,尤以游戏评价最为突出,如评价意识淡薄、评价目标不明确、评价主体单一、评价语言笼统、评价缺乏标准等。“安吉游戏”模式下的幼儿户外自主游戏虽然提高了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但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身体动作、社会性、语言、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如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评价,基于观察过程和评价结果如何提供适宜的支持性策略等问题都有待研究解决。可见,教师有必要在实践探索中设计能够检验幼儿多维发展的评价模式和评价策略。

一、“安吉游戏”模式下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多元评价设计的必要性

“安吉游戏”模式下的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将游戏主动权还给幼儿,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的类型、材料和伙伴。在基于“安吉游戏”模式的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可以运用结构材料开展搭建游戏、运动游戏、角色游戏,通过玩游戏获得身心发展、社交发展、情感发展、认知发展和语言发展。可见,“安吉游戏”模式下的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但是,单一的评价模式难以反映幼儿多元发展的情况。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安吉游戏”模式下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展开多元评价研究,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判断,获得幼儿发展的实际数据,并据此给予幼儿有效的策略支持和个性化指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此外,多元全面的评价,有利于教师把握游戏从价值预设到幼儿发展的整个过程,进一步明晰幼儿游戏的发生和发展,解读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兴趣、态度和学习品质等,给予幼儿适宜的回应与支持。

二、“安吉游戏”模式下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多元评价设计思路

(一)搭建多元评价框架

在“安吉游戏”模式下的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游戏的材料、玩伴、场地等,自主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随时更换游戏材料,调整游戏难度,控制游戏的时间与进程。教师给予幼儿回应与支持之前,首先要明确评价什么、谁来评价、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评价。为此,实验幼儿园从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手段等方面设计了“安吉游戏”模式下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多元评价框架(见下页图1)。

在评价内容上,幼儿园往往将幼儿作为唯一的评价对象,忽视了对游戏环境和教师指导的评价。“安吉游戏”模式下的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多元评价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游戏主体幼儿作为评价中心,评价幼儿的身心发展、游戏行为和学习品质等;二是评价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介入适宜性、指导适度性和观察自主性;三是对游戏环境中的活动场地、游戏材料、游戏时间、游戏经验、师幼关系等进行评价。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有利于幼儿园获取全面、立体的信息,客观地分析和判断幼儿的游戏水平,指导幼儿的游戏行为。在评价主体上,教师是主要的评价主体,同时鼓励和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评价,社会环境主体中的家长、专家等也可以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价方法上,幼儿园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以混合式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手段,突出幼儿游戏过程评价。

(二)完善多元评价指标

“安吉游戏”模式下的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多元评价主要从幼儿、环境、教师三个维度进行评价,每个维度下设具体的评价指标。幼儿维度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幼儿身心发展对应领域模块的学习与发展、游戏行为与学习品质;环境维度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活动场地、游戏材料、游戏时间、游戏经验、师幼关系等;教师维度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游戏过程中教师的介入适宜性、指导适度性、观察主动性等。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由于幼儿的游戏经验不同,运用的游戏材料不同,教师给予幼儿的支持也不同,致使幼儿游戏水平存在个体差异。以幼儿作为主要评价维度,教师应当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及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幼儿不同游戏发展水平、幼儿学习品质等作为纵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这是因为:《指南》主要描述的是幼儿在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五大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主要聚焦幼儿的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幼儿不同游戏发展水平”主要聚焦幼儿在建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等三大类创造性游戏中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特点,“幼儿学习品质”主要包括好奇心与学习兴趣、主动性、坚持与专注、反思与解释、想象与创造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以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之建构游戏评价指标量规(见表1)为例。建构游戏主要通过选择计划、建构技能、持续时间、建构表征、问题解决、社会互动等六要素推动游戏的开展,教师可以将这六要素作为建构游戏的观察要点并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判断幼儿建构游戏的水平,根据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实际需求给予适宜的回应与支持。

三、“安吉游戏”模式下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多元评价的实施

明确了户外自主游戏多元评价模式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教师开展评价时要采取适宜的方法,比如明确观察方法、分析和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给予幼儿回应与支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指导思想,“安吉游戏”模式下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多元评价的实施主要包括记录行为、识别评价、给予回应、进行反思四个步骤,下面以户外自主游戏中的建构行为为例进行论述。

(一)记录行为:制订观察计划,收集幼儿信息

对“安吉游戏”模式下幼儿户外自主游戏进行评價,教师首先要制订观察计划,收集幼儿信息。在制订观察计划时,教师应当明确观察的目的和对象,选择观察方法和游戏情境,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行为、语言和情绪的变化,收集和记录幼儿相关信息。以观察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的建构行为为例。教师首先要制订观察计划,通过轶事记录的方式收集和记录幼儿小宇建构游戏的行为,如图2所示。

(二)识别评价:参照发展指标,评价幼儿的发展

收集幼儿活动相关信息后,教师要基于观察记录和相关指标,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归类,并将其填写到相对应的评价维度中。将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归类后,教师要开始分析幼儿游戏活动信息,评价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一方面,教师可以参照《指南》对幼儿各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进行评价,一方面关注不同游戏类型如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等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与特点进行评价。教师还要注意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学习品质,分析游戏环境、教师介入、幼儿自身发展特点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在综合各项发展指标的基础上,教师分析和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对幼儿的发展等级做出判断,将其作为回应和支持幼儿游戏的依据。

参照发展指标判断幼儿的发展等级,结合观察记录与要点,参照建构游戏评价量规,教师可以给幼儿小宇的建构行为进行评分,比如在活动计划上可以给4分,在建构技能上可以给5分,在游戏持续时间上可以给5分,在建构行为表征上可以给4分,在问题解决上可以给4分,在社会互动性上可以给1分。具体来说,小宇制订了活动计划,能够对游戏场所(户外建构区)、最终建构物(跷跷板)、游戏过程等进行表征;能够熟练地掌握架空、排列组合、对称、堆高等建构技能,熟悉建构物体的基本特征,能够坚持完成游戏活动;认真专注地完成作品,在遇到跷跷板出现不平衡的问题时,能够尝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但主要还是以个人游戏为主。

(三)给予回应:基于发展水平,提供支持与“支架”

对观察和记录所得的幼儿相关信息,教师要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什么样的材料最合适、什么样的互动方式最有效,给予幼儿积极回应并全力支持其游戏。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投放适宜的材料、采取适宜的指导方法、优化游戏环境、考虑幼儿的认知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及家庭因素等,给予幼儿适宜的策略支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下一步指导做好规划。

教师在判断幼儿小宇的游戏发展水平后,应当及时给予回应。分析幼儿小宇的游戏发展水平发现,小宇未能实现跷跷板载人的目标,同时由于缺乏对跷跷板相关模型和原理的认知,导致多次尝试才找到跷跷板的平衡点,因此,教师可以提供有关跷跷板的模型和图书,引导小宇观察生活中跷跷板的主要特征,为找到跷跷板的平衡点和实现跷跷板载人目标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可以尝试请小宇将搭建跷跷板的经验分享给他人,尝试与他人合作搭建跷跷板,使小宇学会与他人合作开展游戏。

(四)及时反思:持续循环观察,进行实践反思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指出:幼儿教师需要具备反思性教学的能力,即能够主动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安吉游戏“模式下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观察和指导主要以教师的高质量反思为基础,因此,教师要及时进行反思,改进支持策略。

教师对幼儿小宇搭建的跷跷板给予回应后,还要回到观察的起点,系统地思考在户外自主游戏的观察记录、核对指标、确定水平、给予回应的过程是否适宜,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提高支持幼儿建构游戏能力。例如,教师为幼儿小宇提供跷跷板的模型和图书后,发现小宇对“如何让跷跷板上的人尽量保持平衡,玩起来才有意思”这个问题有兴趣,于是引导小宇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观察什么样的跷跷板才能真正地保持平衡,以此促进小宇游戏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教师运用自主游戏多元评价并非简单地照搬多元评价模式,而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观察能力和实践反思能力,以幼儿为中心,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保育教育相关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和实践反思能力,在实践过程中灵活运用户外自主游戏多元评价方法观察幼儿、理解幼儿、支持幼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雪.基于安吉游戏模式的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实施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2.

[2]欧赛萍.游戏印记:幼儿游戏评价的可视化[J].学前教育研究,2021(12):85-88.

[3]黄婉圣.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评价改革专项课题“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多元评价的实践研究——以广西6所‘安吉游戏试点园为例”(2022ZJY549)、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研学实践教育与劳动教育专项课题“核心素养下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路径优化研究”(2022ZJY1851)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春良(1988— ),广西平果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儿童游戏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蒙姣妮(1983— ),广西马山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刘萍萍(1992— ),广西岑溪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安吉游戏
安吉游戏与STEM游戏学习有感
安吉游戏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民族地区幼儿园“安吉游戏”的实践与思考
提炼内涵 有效推动
“安吉游戏”的材料投放及其启示
“安吉游戏”背景下的教学活动
安吉游戏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安吉游戏”朴素资源观的启示
幼儿游戏中教师角色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