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豫韵流长

2023-06-21 18:34刘雪妍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期
关键词:飞马豫剧表演艺术

摘要:1953年,豫剧祥符调名家张岫云辗转到达台湾,从此张派豫剧在台湾生根发芽,不断发展。如今的张派培养了一批以王海玲女士为代表的优秀传承人,不断丰富创作手段,提高技艺表演,并融入新观念,創作了一部部跨文化的新作品,并不断走向国际舞台,随着两岸的进一步交流,我们対张派豫剧表演艺术也有了更新的认识。本文深入追溯张派与中原文化之渊源,从理论层面促进了豫剧的文化建设,对传承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张派像剧表演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深入研究其在台湾的传播与发展,对豫剧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历史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豫剧 台湾 张派表演艺术 传承与发展

豫剧,即“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高梆”、“靠山黄”“土邦戏”等。主要流行于黄河和淮河流域,是中原腹地艺术之瑰宝,距今有200余年历史,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追溯千年。其产生基础是“河南梆子”,特点是以唱为主,声腔属梆子腔,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可分为:二八版、慢板、流水版、散板,四种声腔板式,历经发展变迁,于1952年河南梆子改名为豫剧,并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以下不同风格: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及沙河调、豫北调。由于各地语言的不同及受地方音乐的影响,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地域流派,而以开封为中心的是标准的中州正韵,风格高亢粗犷、明丽,称“样符调”,为豫剧之母调。

关于张派豫剧表演艺术

张派豫剧表演艺术的创立者张岫云,为豫剧祥符调名家,张岫云女士(生于1928),艺名“万里云”,河南临颍县人,“八岁拜高宝泰(1895-1961)为师” ,主攻旦角,九岁进入万家班,之后拜杨金玉(1902-1928)为师工青衣、闺门旦,后曾拜“筱火鞭”王金玉为师,她集三位大师亲传,又广泛吸收京剧等表演艺术精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其演唱韵味浓厚、意蕴深沉、刚柔并济,一派大家风范。十六岁时就以《桃花庵》一剧在郑州走红,声名享誉豫东等地区。张岫云继承了豫剧传统演唱和表演艺术之外,并大量学习了京剧的表演艺术。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她就十分留意学习京剧的表演艺术,到台湾后,在与许多京剧艺术家的交往中,取长补短,不断创新,使其表演与20世纪40年代的豫剧相比已“雅化”许多。多年来,张岫云融合了前辈们的艺术特色、苦心研究其它剧种的唱腔,细心整理后创出特色的声腔、重新塑造人物角色性格,丰富了表演内涵。她的扮相俊美、表演细腻、能文能武,开创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张派代表剧目非常多,如《杨金花夺印》《秦香莲》《平辽东》《秦雪梅》《桃花庵》《鸳鸯盟》《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天门阵》《刀劈杨藩》《洛阳桥》等。

1949年,随战争的迁徙豫剧艺术大师张岫云在艰苦条件下,排除万难于1950年在富国岛成立新生豫剧团,由于演出成绩显著,于1952年随之改组为“中州豫剧团”。剧团成立后,当时所演剧目,有《南阳关》、《贩马记》、《桃花庵》、《秦香莲》、《秦雪梅》等20余出。全团人员在张岫云女士的带领下不辞劳苦,辛勤演出,以宣扬中原文化,推展豫剧艺术为目的,得到了广大同胞的热烈称赞,受到广泛欢迎。正如赵明普在《豫剧在越南》一文中所提到“中州豫剧团是飞马豫剧队的前身,是国宝级豫剧大师张友云女士,与一无所有的坚苦环境中,呕心沥血、克服万难、创组而成的一个行当齐全、角色兼备的剧团。”追本溯源倘若没有在异域所创的中州豫剧团,台湾豫剧决不可能有今天”。

张派豫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1953年,“中州豫剧团”随军迁往台湾,改名为“陆战队飞马豫剧团”。1949年至1953年这四、五年间,是张岫云事业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时期,除了艺术方面的成就,也显示了她的组织能力和领袖风采,为其在台湾创立艺术流派奠定了基础。从1954年至1968年(即她因故第一次离开"飞马"前后),其艺术足迹遍及全宝岛,培养了众多热爱张派艺术的观众。与在台的另一位名艺人、豫西调的代表人物毛兰花形成南(高雄)北(台中)对峙局面。

随着劳军、晚会和公演,演出量越来越大,飞马豫剧团开始出现人才不足的状况,随后开办台湾历史上第一个豫剧科班,并于1958年招收了第一批学员,其中成才者甚多,尤其是1952年出生的王海玲,天资聪颖过人,秉赋甚高,主工花旦、刀马旦,兼演老旦、帅旦、青衣,一招一式过目不忘,一腔一韵过耳入心,14岁便因主演《花木兰》而崭露头角。王海玲扮相俊美,天赋佳喉,演唱细腻蕴藉,准确传神,咬字清晰流畅,如珠落玉盘;表演袅娜生姿,媚态百生,并逐渐形成了清丽委婉、含蓄内敛、落落大方的艺术风格,成为继张岫云之后的又一位“台湾豫剧皇后”。除王海玲之外,台湾豫剧界的后起之秀还有刘海艳、刘海霞、李海雯、李美丽、潘海英、潘海芬、任海春、邓海莲、管海奴、曹海亭等,可谓是群星灿烂。

1965年,飞马豫剧队面临裁撤命运,张岫云得知消息后奔赴台北,向各级部门反映情况,经过一个月的四处奔走,终于使飞马豫剧队再次死里逃生。至1968年,当张岫云在看到学生王海玲表演已成熟,足以担当起重任后,便申请一步步提前退役。可以说,是张岫云的坚定信念和为豫剧传承发展的无私奉献精神,使台湾的豫剧的发展逐渐走向辉煌。1970年后,王海玲担当起重任,继续为豫剧传承付出心力。1972年,张岫云受邀在豫剧改进会义务教戏,并在河南同乡会等团体晚会义演场合演出。1982年,在国光艺校豫剧科任专职教师。1985年,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一届民族艺术薪传奖,张岫云的豫剧艺术成就再次得到了肯定。从1959年至1966年间,张岫云培养出以王海玲、刘海燕等为首,号称"飞马五凤"的一大批张派艺术继承者,至此,一个艺术流派形成的几大要素均以具备,张派艺术已初具规模。在此以后的时间,由于张岫云不懈的努力,技艺日精,声誉日隆,其艺术风格和特色也在不断地丰富、发展和成熟,其声誉已跨越国界,被美国林肯艺术中心和美华艺术协会推认为世界级的舞台表演艺术大师。特别是她在1993年首次返回故乡——河南郑州,为残疾人义演,其杰出的表演得到豫剧故乡的专家、学者和一些著名表演艺术家的公认,"张派艺术"的称谓首次见诸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频道及大大陆的报端。同时又有一大批大陆的豫剧名家如牛淑贤、王希玲,以及王清芬等纷纷拜在张派门下,做了入室弟子,张派艺术的名份更加确立,与大陆的另两大门派——陈派(素真)和常派(香玉)成鼎立之势。1949年至1953年,张岫云在异域创立"中州豫剧团",于台湾组建"飞马豫剧队",这四、五年间,是其创业、拓荒阶段。这一时期,除艺术方面,还显示了她的组织能力和领袖风采,为其在台湾创立艺术流派奠定了基础。1996年,“飞马豫剧团”改名为“国光剧团豫剧队”,2008年改为“台湾豫剧团”。至此“张派”豫剧艺术在台湾确立。

1981年,台湾飞马豫剧队招收第四期學生。这批学生学籍列入国光艺校豫剧科,毕业后可获得高职文凭。前三期學生都以「海」字辈为顺序,第四期定下“宏扬中原文化,传承豫曲新声”作为各期艺名字輩的順序。1982年,國光艺校豫剧科邀請张岫云任专职教师,培养新一代学生。1985年,张岫云获得教育部颁发的第一界民族艺术薪传奖。在获奖前夕,河南同乡会举办了一场加冕典礼,冊封王海玲为新一代的“豫剧皇后”,豫剧皇后张岫云女士晋升为“豫剧皇太后”。至此,张派的艺术成就得到肯定,她的接班人王海玲也进入舞台生涯的巅峰。从1959年至1966年间,张岫云培养出以王海玲、刘海燕等为首,号称"飞马五凤"的一大批张派艺术继承者,至此,一个艺术流派形成的几大要素均以具备,张派艺术已初具规模。在此以后的时间,由于张岫云不懈的努力,技艺日精,其艺术风格和特色在不断地丰富和成熟,其声誉已跨越国界,被美国林肯艺术中心和美华艺术协会推认为世界级的舞台表演艺术大师。特别是在1993年首次返回故乡——河南郑州,为残疾人义演,其杰出的表演得到豫剧故乡的专家、学者和一些著名表演艺术家的公认,"张派艺术"的称谓首次见诸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频道及大大陆的报端。同时又有一大批大陆的豫剧名家如牛淑贤、王希玲,以及王清芬等纷纷拜在张派门下,做了入室弟子,张派艺术更加确立。1994年,张岫云获得“亚洲杰出艺人奖”;2011年,获得豫剧“终身成就奖”。

张派豫剧表演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带着中原乡音的“祥符调”在台湾地区持续发展,铿锵有力的中州韵慰藉了民众的思乡之情。20世纪90年代初,两岸开始频繁的文化交流,使得台湾豫剧文化进一步发展,在不断开拓中,张派传人继续丰富创作手段,提高表演技艺,新编豫剧《杜兰朵公主》、《武后与婉儿》《刘姥姥》、《慈禧于珍妃》儿童豫剧《猪八戒大闹盘丝洞》、《龙宫奇缘》、《钱要搬家了》,实验剧《试妻,弑妻》等一部部新剧目不断推出,后又推出“豫莎剧”, 包括《约束》、《量度》、《天问》等剧目:融入了跨文化、跨剧种等多种创新,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其中以王海玲女士为代表的张派传人,不遗余力的担当起豫剧传承发展的重任,不断开拓创新,使豫剧在台湾得以蓬勃发展。两岸文化一脉相承,深入研究张派豫剧在台湾的发展传播,使人更加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凝聚力。

1972年以后,张岫云受邀在豫剧改进会义务教戏,并在河南同乡会等团体的晚会或义演场合演出。演出的剧目为《桃花庵》、《战洪州》等传统戏。张岫云在表演中不断对这些传统戏进行改革,例如对身段的重新设计,吸收了豫南沙河调、河南曲子、河北梆子的唱腔。张岫云的改革,重视的是舞台表演的艺术效果。而飞马豫剧队的改革,除了表演方面,更重視文词和剧情结构。为了拓展观众群,飞马豫剧队对豫剧继续进行改革,在唱腔和音乐上作了很多大胆的尝试。1981年上演的《精忠报国》,设计了较为轻快的腔调,并且尝试用西洋乐器伴奏,用电子琴的和声来衬托主旋律。1982年上演的《梁祝缘》,由当时在陆战队的施文耀全部改为新曲;配器方面新增「甕」这种胡筒较大的琴以及低音吉他增加悲苦情绪;祝英台进学一段则增加了幕后帮腔。除了音乐方面,飞马豫剧队也开始运用現代戏剧场的布景、灯光等來烘托演出效果。在这个阶段的改革,和以前不同是不再强调「国剧化」,更加重视豫剧的乡土特色。一方面可以说是回归豫剧的本色,一方面创造了台湾豫剧发展的新方向。随着两岸文化的交流,推出的新戏,无论是豫剧的新剧目,还是在台湾未曾上演过的传统剧目,大多都依据河南原乡的演出改编。

1996年,飞马豫剧队改制为教育部国光剧团豫剧队,和河南家乡的交流往來也日益密切。于1997年推出的新戏《西出阳关》,该剧是中国当代豫剧皇后牛淑贤的拿手戏,国光剧团豫剧队邀请她到台湾亲自传授指导。此后的每一部新戏的制作,都有两岸豫剧艺术家的直接参与,尤其在编剧、导演、编腔、配乐等方面,弥补了台湾豫剧创作比較缺乏人才的部分。1998年上演的《狸猫换太子》,是河南的豫剧艺术家涉入程度最深的一次,从编剧、导演、编腔、配乐到舞台设计,都出自河南豫剧工作者之手,同时邀请五大名旦之一的马金凤老师到台湾參加演出。2000年,国光剧团豫剧队推出的《中国公主杜兰朵》,该剧目故事來自于《一千零一夜》,在西方曾有許多剧作家取用此素材进行创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杜兰朵公主》。1994年,中国的魏明伦將其改编成川剧的版本,国光剧团豫剧队采用魏明伦的剧本,聘请河南的豫剧音乐家重新创腔,结合四川的跨剧种导演、上海具有现代风的服裝造型设计师,以及台湾的学院派剧场舞台灯光工作者,使得这部戏完全突破传统豫剧的格局,展現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流行感和现代感。国光剧团豫剧队的另一项新举措是推出了儿童豫剧。2001年,推出《猪八戒大闹盘丝洞》,2002年推出《龙宫奇缘》,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小朋友一起进入剧场观看。两部儿童剧都以充满想像力的神话故事为素材,加上多彩绚丽的舞台、別致新颖的造型和服裝、热闹欢快的歌舞场面。随着现代声光效果营造出神秘气氛,带领小朋友进入一个奇幻的世界,也开始了戏曲欣赏的启蒙。这两部儿童豫剧的创作,将儿童剧和豫剧两种成分相结合,使得传统的豫剧以全新的方式和现代接轨。1998年,王海玲获得“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传统戏曲奖项。2000年,王海玲获得“国家文艺奖”戏剧类奖项。至此,更加肯定了台湾张派豫剧艺术的确立。

纵观豫剧在台湾发展的数十年,张派豫剧传人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随着两岸的不断交流、相互促进,持续不斷的改革与创新,是对豫剧表演艺术的执着追求。可以说张派这一称谓是经该艺术流派创始人张岫云大师六十余载在豫剧发展道路上的奋进拼搏的结果。她为豫剧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尽职尽责,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的张派豫剧表演艺术,在台湾已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张派艺术传人在立足传统豫剧表演艺术的基础上,致力于台湾本土化和现代化,并尝试跨文化,跨剧种的探索与创新,使得张派豫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州正韵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注释:

①高宝泰(1895-1961),知名艺徒有张岫云,祁兰芳,王素君,郭兰芳等。

②飞马豫剧队,是台湾豫剧团体中成立最早的,也是迄今唯一存在的。详情见《台湾五十年史略》25页,2003年,严立模著。

③豫莎劇,是由莎士比业戏剧改编而成的豫剧

参考文献:

[1]马紫晨.《豫剧》[M].河南文艺出版社.2011.1.

[2]于芬兰,王长印.《豫剧》[M].吉林出版社.2013.1.

[3]赵明普.《豫剧在越南》[J].《东方艺术》.2011.(3).

[4]谭静波.《豫剧史话》[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7.

[5]陈芳,严立模.《台湾豫剧五十年图志》[M].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3.12.8.

[6]石光生.《台湾传统戏曲剧场文化:仪式演变创新》[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13.

作者信息:刘雪妍,陕西师范大学声乐硕士,龙岩学院师范与教育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飞马豫剧表演艺术
飞马图彩色丝巾:中朝两国友好情谊的见证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飞马当空
民国豫剧唱片探论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望星空之飞马座
飞马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