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之中华美学思想在高校舞蹈美育的回归

2023-06-21 10:21夏星雨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期
关键词:回归以人为本高校

【摘 要】“以人为本”的中华美学思想是21世纪高校舞蹈美育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重加持下,实现“以人为本”在高校舞蹈美育的真正回归亟需把握三个方面:一是由“以人为本”的根本依据和现实依据契合形成的回归依据;二是将“以人为本”的美学思想与时代环境纳入统一的研究体系,以“顺境”与“逆境”两个支柱构成的回归新变;三是在纵向深入高校、横向海纳世界的视域下,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条件、完善评价机制三个基点形成的回归途径。简言之,本文尝试构建“一个依据、二个支柱、三个基点”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三角体系,以期为“以人为本”的中华美学思想在高校舞蹈美育中的回归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舞蹈美育;回归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2

引言

“以人为本”的中华传统美学思想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一种教育理念。从春秋战国《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1]这句箴言开始,我国的人学思想就开始了自我追问的漫长历程。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首次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近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精神,进一步强调了学校美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本文旨在将“以人为本”的美学思想与时代环境纳入统一的研究体系,分析“顺境”与“逆境”两个支柱契合而成的回归新变,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条件、完善评价机制作为三个实践基点,以期为“以人为本”的中华美学思想在高校舞蹈美育中的回归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一、“以人为本”之中华美学思想在高校舞蹈美育的回归依据

高校舞蹈美育的体系构建不可避而不论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等各类元素,但在诸多元素之上须阐明其回归依据。“依据”是探究一切事物所以然的逻辑起点,形同树根与树叶存在的“本”、“体”关系,在高校舞蹈美育之根的本质上衍生高校舞蹈美育之叶,以达于根深叶茂。本文聚焦高校舞蹈美育回归的根本依据和现实依据,旨在为“以人为本”的中华传统美学思想提出一个较为客观的、合逻辑的理论阐述,指明高校舞蹈美育的存在之根、生命之本。

(一)析“以人为本”的辞命意谓——根本依据

舞蹈美育视域出发,探索“以人为本”的根本依据,试图分辩“人”与“本”的本质属性。第一,“人”的概念,即人之为人的“共性”。中国哲人倾向将宇宙论与人生论一视同仁,“人生论”之开端问题便是“天人关系”的问题,其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乃“天人关系”的一个特色学说,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根本观点。所以,人之为人的本质既非孟子所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的“人禽之辩”[2],亦非蒙培元先生认为“人是情感的存在”的“情感哲学”[3],而是孔子所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和“天具有知、情、意”[4]的“天本主义”。诚然,孔子未曾对“天然”进行界定,但他曾提及“天生德于予”的观念,天赋予人之本性,即“天然性”。也未曾有过“自然”的提法,但他指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为仁”是人之本性,即“自然性”。所以,人是天的創造物,人之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天然性与自然性。第二,“本”的概念,即“根本”的本。古往今来,“本”字的含义在不同的文化语境和社会条件下有不同的理解,学界目前大致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视角对“以人为本”进行阐释,但关于“以人为本”是归属本体论的命题,还是认识论的命题,亦或是价值论的命题等,学界仍存有不可调和的分歧。首先,就世界哲学范畴而言,对“本”的理解主要分为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前者指“世界的本原”,即对人之存在的根本问题的思考;后者指“事物的根本”,即人之存在的意义问题。其次,就本根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言,中国古代哲人认为本根与事物是源流根枝的关系,本根与事物之间没有绝对的对立,如离事物,则非本根。高校舞蹈美育中“以人为本”的“本”应指向回答人之存在意义的价值论命题,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人的重要性和根本性,舍本逐末必定与高校舞蹈美育的最终目的背道而驰。

(二)辨“以人为本”在高校舞蹈美育中的原始与流变——现实依据

人类文明的衍变顺应着教育传承的基本规律,因此,中国舞蹈教育形态在始发时便初见端倪。氏族社会时期,人类尚未产生传情表意的语言和文字,仅依赖于劳动中的肢体动作进行意愿言语,劳动中的呼声形成了原始舞蹈的节奏,人类开始通过肢体语言向氏族子弟传授狩猎经验和生殖繁衍等生存技能,足以证明原始舞蹈是语言的最初形式和艺术的雏形,也是当代舞蹈美育的历史积淀。20世纪30年代,一批从西方归国的舞蹈艺术家将西方舞蹈知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吴晓邦将德国玛丽·魏格曼的体系本土化,形成自己的自然运动法则;戴爱莲将现代舞和芭蕾舞结合构建了自己的教学形式,以吴晓邦和戴爱莲为代表的近代舞蹈教育家己超越了古代重技的意识形态,转而关注“人”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正式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指出“把高中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从只面向重点学校和升学有望的学生转变为全体学生”。[5]舞蹈美育再次在教育领域掀起回归浪潮。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6],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追根溯源舞蹈教育的发生,可以肯定舞蹈是人类社会艺术的发端,理应成为21世纪高校美育中优势的入门课程。

二、“以人为本”之中华美学思想在高校舞蹈美育的回归新变

伴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环境变化给高校舞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在思考当代高校舞蹈美育新理念、新方向、新途径时,要结合美育环境给予充分的内因认知和外部规划,针对性提高传统观念对高校舞蹈美育的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

(一)高校舞蹈美育回归新变之顺境

顺境是高校舞蹈美育能够回归的首要因素。就教育环境之顺境而言,义务教育阶段的舞蹈美育受众者倾向于被动的学习,而高校舞蹈美育的受众者因其成熟的心智年龄、丰富的文化底蕴、较高的理解能力等因素,更倾向于运用跨学科理论知识主动分析事物。此外,2018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首次对外发布《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中文版)》,使原有4C模型中较难与舞蹈美育契合的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扩展到文化理解与传承,巩固了大学生对肢体背后文化理念的理解与传承。“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势头为高校舞蹈美育的回归创造了新的发展平台,如雨课堂、学习通、MOOC(慕课)等在线课堂实现了舞蹈美育渠道的创新,从局限的书本理论知识拓展至国内外时效性的舞蹈热点,实现高校舞蹈美育网状式传播。

(二)高校舞蹈美育回归新变之逆境

逆境是高校舞蹈美育必然面临的重要因素。由于人们对高校舞蹈美育的认识和接受有一个过程,因此高校舞蹈美育注定在顺境与逆境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回归。

就教育环境之逆境而言,大学生对舞蹈美育的定位和功能存在模糊认知,一方面,少数教育者有意识向大学生指明舞蹈教育与舞蹈美育的概念,致使部分热爱舞蹈的学生群体对舞蹈美育的回归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在学分制体系下,高校舞蹈美育大多以选修课、舞蹈社团和系列讲座等形式存在,面向全校学生的舞蹈美育往往被笼罩于为学分而学习的功利性意识之下,与高校舞蹈美育的初心背道而驰。顺境与逆境并存使高校舞蹈美育犹如“行百里者半九十”,惟有在肯定与否定中披荆斩棘前行,才能在曲折历程中实现涅槃重生。

三、“以人为本”之中华美学思想在高校舞蹈美育的回归途径

本节将立足于纵向深入高校,横向海纳世界的双重维度,将教学改革、办学条件、评价机制作为三个基点,形成回归依据、回归新变之理论研究与回归途径之实践探索的有机统一。

(一)深化教学改革的人文思辨:高校舞蹈美育的前提基础

舞蹈美育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应当形成“舞蹈美育基础知识+舞蹈美育基本素养”的双轨教学模式。第一,舞蹈美育基础知识应着重讲授舞蹈基础理论知识,通过介绍舞蹈的定义、起源、流变等,使学生真切体会到舞蹈在诸多艺术中的独特性,并以“作品+讲解”的教学模式区分不同舞种的风格特征和功能价值,如介绍中国民族民间舞时,选取藏、蒙、维、傣等原生态舞蹈的代表性动作元素,如通过模仿孔雀漫步森林的傣族舞,使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肢体语言的艺术魅力。第二,舞蹈美育基本素养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以舞蹈体验与感受为主的舞蹈美育实践课,二是以舞蹈审美与创造为主的舞蹈美育鉴赏课。首先,舞蹈美育实践课可通过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对话式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舞蹈体验与感受中体验“润物细无声”的身心洗涤。如在启发式教学中,植入德国舞蹈理论家鲁道夫·冯·拉班的“力效学说”四种基本要素和八大元素,使学生自主能动得利用肢体语言表达内心愤怒或惆怅的情绪。其次,舞蹈美育鉴赏课可以借中国多维度的传统文化为蓝图,聚焦舞蹈与文学、书法等传统优秀文化的共同之处,如具有经典性的舞蹈与文学《红楼梦》《雷和雨》,具有启发性的舞蹈与诗歌《李白》《杜甫》,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由抽象化到具象化的美学意蕴。

(二)提高办学条件的供给导向:高校舞蹈美育的应有之策

高校美育领导干部与高校美育工作者是提高美育办学质量的两大主体,高校舞蹈美育的办学条件要两者共同参与才能有效实现供给导向,要在具体的政策调整、教学管理、资源整合上下功夫。高校美育领导干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重视顶层设计。通过政策调整将舞蹈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并结合实际投入经费,完善美育场所建设和美育器材供给。第二,鼓励学科融合。支持舞蹈美育与各学科知识的结合,全方位植入育人本位的教学观念。如政治课上,在提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重温《讲话》对新秧歌运动的影响。第三,建立高校美育管理部门。该部门主要負责为舞蹈美育课程提供指导性意见,在制定舞蹈美育教材、教学计划、教学评估等方面实现的优质供给。高校舞蹈美育工作者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转换与融合加持舞蹈美育课程的新鲜度与创生性。其二,深入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将原生态的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寻找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可舞性美育素材。

(三)完善评价机制的生态规划:高校舞蹈美育的重要考量

完善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美育评价机制,是检验高校舞蹈美育时效的重要考量,应打造多标准嵌套、多主体环扣、多类型兼容的舞蹈美育生态评价机制。第一,多标准嵌套。高校舞蹈美育评价机制应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美育职业的资格水平等为评价指标,衡量舞蹈美育课程的质量标准与舞蹈美育教师的专业标准之间的匹配度。第二,多主体环扣。高校舞蹈美育评价机制应搭建“学生—学校—政府”环环相扣的评价机制。在学生评价机制中,考察舞蹈美育课程的质量供给,舞蹈美育教师的职业水准;在学校评价机制中,采用“因课制宜”与“以学论教”两者结合的美育评价机制;在政府评价机制中,通过协调各学校舞蹈美育效能提供的信息资源,实现高校舞蹈美育的资源循环流动和可持续性发展。第三,多类型兼容。高校舞蹈美育应将增值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综合性评价统筹纳入质量评价机制,对课程设计、教学资源、产出结果给予准确性的分析与判断。

四、结语

“以人为本”的中华传统美学思想必将以燎原之势席卷21世纪高校舞蹈美育。高校舞蹈美育的体系构建不能只停留在浮沙之上,应当全面化、深层次地真正落实党和国家为舞蹈美育课程提供的理论指导,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潜在的育人作用,厚植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之美、生命之美。笔者结合21世纪的时代特征思考了“回归依据、回归新变、回归途径”之三个维度与“一个依据、两个支柱、三个基点”之三角体系的共同作用,旨在旗帜鲜明得落实新时代“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本位。笔者认为要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重加持下,引入西方优秀的舞蹈文化元素,以期高校舞蹈美育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教学方针下赢得国际舞台的话语权,为“以人为本”之中华美学思想在高校舞蹈美育的回归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周秉钧.尚书[M].长沙:岳麓书社,2001.

[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05.

[3]蒙培元.人是情感的存在——儒家哲学再阐释[J].社会科学战线,2003(2).

[4]黄玉顺.生活儒学的内在转向:神圣外在超越的重建[J].东岳论丛,2020(3).

[5]吕艺生.素质教育舞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2020—06—01].http://www.moe.gov.cn/srcsite/ 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作者简介:夏星雨(1999—),女,四川成都人,学士,研究方向为舞蹈教育理论。

猜你喜欢
回归以人为本高校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