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图书馆应急管理研究综述

2023-06-21 10:57徐立宁
新世纪图书馆 2023年2期
关键词:危机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疫情时代

徐立宁

摘 要 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自上世纪至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发表的文献,梳理理清研究的脉络,总结成果,形成对图书馆界防疫工作研究的评价。论文收集1990年代至2022年2月发表的文献,划分为三个阶段,再依据主题进行分类,从文献的主题、时间、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角度,归纳各阶段的重点。结果表明:1980年代以来的研究呈现逐渐深入、扩大的趋势。2020年以后的疫情中,不同类型的图书馆采取了不同的工作方式,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已有的研究将对未来中国图书馆的防疫体制、服务模式、资源建设、技术服务以及人才需求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图书馆;危机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后疫情时代;信息疫情

分类号 G259.29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3.02.015

Summary of Research on Library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the Background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Xu   Lining

Abstract 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chis paper collected and collated the literature published since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in the last century to 2020, combing clarifying the research context, summarizing the results, and forming an evaluation of the research work in the This paper collects library sector. the literature published from 1990s to February 2022, divides it into three stages, classifies it according to the theme, and summarizes the key points of each s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me, time, author, organization and key words of the litera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earch has gradually deepened and expanded since 1980s. In the epidemic situation after 2020, different types of libraries have adopted different working methods and made their own contributions. The reference mod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pidemic prevention system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the reference mod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pidemic prevention system and services in the future will be provided.

Keywords Library. Crisis management.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COVID-19. Post epidemic era. Information epidemic.

0 引言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具有突发性强、控制难度大、影响周期长的特点,对全社会和人类生活造成长期且巨大的影响[2]。1949年以后,国内曾经出现若干次疫情,1986年,天津中医学院最先报道在调查本校学生中乙肝传染原因时,发现与图书馆的图书污染有直接关系,并报告了防疫和处置效果[4]。1988年的甲肝流行,2002年底非典型性肺炎(SARS,以下简称非典)爆发等,虽然有一些研究,但图书馆公共防疫研究却未受到重视。2019年底,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也触发了图书馆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的高潮。汇总20世纪80年代直至新冠发生后这段时期的国内图书馆与公共卫生事件的研究文献,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本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可供相关研究者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1 图书馆卫生管理研究历史演变

选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用“防疫”“COVID-19”“危机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公共卫生”等关键词进行检索,与图书馆和情报进行组合查询,共获得文献近千余篇。经过查重,剔除一般新闻等,获得讨论图书馆卫生管理的中文文献,共970篇。

在国内较早发文讨论图书馆的“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的是1998年何晓兵发表在《图书馆论坛》上的《图书馆如何应“急”——从北图春节闭馆风波想到的》一文,但所论述的“突发事件”并不涉及公共卫生事件。2002年11月起,非典在广东地区爆发,触发了1949年以来中国图书馆界第一次卫生防疫工作研究的高潮。从非典爆发直至2019年底,共发表约146篇文献。从发文数、期刊的总数和比例来看,虽然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文献产出,但却处于图书情报学研究的边缘地带。

2003年国务院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1]以后,图书馆开始重视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管理,基础性研究文献开始出现,研究的深度也在提升,防疫研究上升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层面,关注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2003年,王桂枝等最先将公共卫生事件与图书馆的情报职能结合在一起,提出加强基础建设,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学信息保障系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提供应急信息服务,为政府决策、医务人员和公众提供准确的卫生信息[5];同时,研究也涉及公共服务建筑设计的防疫需求,郑实认为现有的建筑设计规范,对公共服务建筑设计缺乏卫生防疫的考虑,应从建筑设计规范入手补齐防疫的短板[6];除此以外,传统的卫生防疫、环境消杀的文献仍占有一定比例。图书馆的环境卫生管理消毒,污染防控的方法和程序依然受到关注,但在强化卫生习惯的养成和健康文化的营造上希望得到更进一步的研究。

在2003年之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以下简称《应对法》)颁布,《应对法》规定了以“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法制)核心框架,建立国家至地方的应急管理体系[7]。2008年,国务院宣布“全国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国内各地区、各行业也启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图书馆也开始建立自己的应急预案。2019年,杨敏等发表对42家“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进行调查[8],此为这一时期仅见的,依据“一案三制”框架研究高校图书馆应急管理的文献,而作者并非来自图书馆。

自新冠疫情在全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蔓延后,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冠肺炎为大流行病。中国图书馆界在艰苦抗疫的同时,迅速形成了第二次卫生防疫工作研究的高潮,两年内196种刊物共发表相关文献780余篇,数量剧增,达到了前30年发文总数的5.2倍。其中传统环境卫生主题方面,论述图书馆环境卫生的应对措施、环境卫生预防及消毒工作等的文献数量大幅降低。文献分析表明,公共、高校和科研等各类图书馆在疫情期间,以各自方式参与防疫,产出文献的研究方向各有侧重,横向交流并不密切,研究内容除图书馆界所关注的是一般环境卫生问题外,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医学信息服务议题也进入了研究视野,研究的外延呈扩展的趋势。

2 新冠疫情以来的相关研究文献主题分析

图书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角色,决定其行为模式。全球图书馆界对其在突发事件中的角色认知正在改变,认为图书馆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扮演更广泛的角色,从单纯强调保护和恢复馆藏,面向社会,转向社区服务需承担更多职责。根据所搜集到的文献内容分析,梳理公共图书馆应承担的角色约有安全避风港、日常图书馆服务、协调灾难恢复、文化组织中心、信息枢纽、疏散场所、历史事件收集保存者、其他临时角色等8种。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后,我国学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的文献多以来自省市、地区的公共、高校和专业图书馆以及地区联盟为对象的个案分析为主,占比近50%,涉及应急、信息素养、危机管理三大主题。

2.1 图书馆应急保障机制与制度研究

图书馆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应当做的是在政府主导的应急管理机制指导下,明确自身定位,充当社会的安全避风港、日常图书馆服务、协调灾难恢复、文化组织中心、信息枢纽、历史事件收集保存者的角色。面向基层社区、教学科研一线,建立行业的应急合作机制,履行社会责任。在此研究分为以下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2011年,基于《应对法》的“一案三制”的预案、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四个要素,有高小平、刘霞、洪凯、范炜等人在这一框架下,从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各自职能角度,研究分析各类应急平台建立、突发事件基础信息架构、服务于应急管理等。至2020年以后,仅有蔡甜恬、巫芯宇等研究在“一案三制”的框架下构建图书馆应急管理体系。其中,刘霞的文献已被引用达131次,这些研究者來自非图书馆界。2019年,杨敏等对42家“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进行调查表明,绝大部分馆都备有应急预案,但仅5个馆在其官网正式发布,仅占11.9%,应急体系的建立并未落实[8]。

第二个方向,机制与制度层面的研究,涉及同类型图书馆的横向应急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自身公共卫生治理与服务体系运作,包括医学情报体系建设在疫情中的作用分析,专业馆应急健康服务状况研究。余丰民等引入危机管理理论中的“4R”模型,指导高校馆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9]。高昊等主张在制度层面制定风险管理指南,完善灾害应急对策;在机构层面发挥行业协会功能,成立灾害应急机构;在应急措施上主张缩小线下业务范围,适时应对疫情变化[10]。图书馆在社会防疫体系中的法律定位,履职过程中涉及的法律边界和法律支撑,也是研究热点,包括图书馆、读者、人员和服务提供方等多种法律关系,处理对限制用户权利与服务的冲突。但当前图书馆的管理尚有不足,表现在图书馆应急管理的法律制度缺失、应急服务意识淡薄、应急服务渠道单一等方面[11],由此,欧阳爱辉等认为图书馆要适应应急管理属地化的要求,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地方应急法规[12]。

2.2 图书馆行业组织应对疫情的表现研究

新冠疫情暴发,行业组织迅速走上前台,承担了协调组织恢复灾难的指导责任。有学者对包括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在内的13个行业组织进行了调查,显示这些组织都在疫情之初就发表声明,为成员馆提出应对疫情的指导方针,并随疫情的变化,不断修订指导方针[13]。主要内容包括疫情关闭图书馆,闭馆后如何为民众提供可靠的疫情和医疗信息,避免民众被虚假信息误导,支持大中小学的网络教学,保证民众顺利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14]。行业组织的行动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在为保障用户资源获取上确保信息真实可靠,并为同行寻求优秀案例,及时发布应对措施声明,指导成员馆提升保障能力,加强泛信息素养教育和优秀案例的学习意识,形成了符合本地实际疫情防控的最佳路径[15]。此外,有学者对国内由高校馆组成的区域学术图书馆联盟在后疫情时代的服务发展也开展了研究,如有的学者是以福建省和上海市为样本开展了联盟跨界疫情应急服务的研究,认为现有的联盟服务未得到重视,形式过于传统,持续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在疫情防护中的协作优势并不明显[16-17]。可以说国内的联盟发展情况与欧洲研究型图书馆协会发布的《2018-2022年发展报告》[18]中的三大战略方向要求相距甚远,其在创新学术交流平台、数字技能和服务中心和研究基础设施合作伙伴的建设水平存在明显的代差。

2.3 各类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研究

公共图书馆的案例研究集中在日常图书馆服务与健康信息服务,以及对抗信息疫情等三方面。首先是日常服务转入定额预约入馆、检测体温。同时,开辟新冠病毒的主题专栏,报道最权威信息来源,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全球主要研究机构的信息,消除民众的不安全感。其次,在突发卫生事件中针对特殊人群和阅读服务的研究,特殊人群是指少年儿童、身心残疾者、劳工阶层或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需要给予特别关注,把图书馆变身为特殊人群的避风港。有学者以少年儿童图书馆在疫情中的阅读工作为样本,分析在突发事件中少儿图书馆在儿童心理危机干预框架下,开展针对性服务的实例[19],包括特殊儿童群体的应急服务和对于劳工、残障人群的针对性服务。老年人群最易受到信息疫情影响,因此有学者认为图书馆要坚持对老年人信息素养的普遍服务,消除“年龄数字鸿沟”,使其免受信息疫情之害[20]。第三,通过阅读服务,平复灾难带来的不良影响,有学者对包括阅读疗法、阅读推广、云阅读和阅读服务策略,采用数字阅读推广扩大服务效益等措施进行了研究。

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研究集中在公共卫生事件中读者服务模式的分析研究,并也对图书馆在应急服务中开放线上资源,拓展线上服务功能,优化线下既存服务等横向扩展服务进行了研究。针对信息疫情,有学者对高校图书馆应急管理服务的进行了SWOT分析研究,认为高校图书馆应主动协助参与学校社区进行调研和预警,引导读者获取科学的健康信息,并实时监测和疏导读者的恐慌心理[21]。除了日常的正常服务外,有学者也对个性化的特色服务与管理实践进行了研究,还反思疫情期间高校图书馆的应急服务举措,认为高校图书馆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服务措施,但仍存在保障不足、方式单一、协同创新不够、线上参考咨询能力较弱等问题[22]。马鲁伟等人以厦门大学SPOC平台为样本,分析在线教学平台应急管理及应对策略[23],李荣对主要的“双一流”大学图书馆,线上教学模式下电子教参服务现状进行了调查[24],喻梦倩等对36所“双一流”高校馆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调查,分析平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远程服务的现状与策略设计[25]。在这些研究中,都认为高校馆对“教”“学”“科研”的支撑亟待提升,与国外高校图书馆相比,最大差距在于专业科研数据体系缺失,教学或科研协同的馆员数量不足。

至于专业图书馆服务,从文献中可发现,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等机构在疫情中体现出了专业馆的较高服务水准,依托其庞大的馆藏资源和专业优势,或建立灾害信息管理研究中心,或建立媒体服务平台,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阶段的信息,形成汇集过往学术文献、各种灰色文献、即时信息、普及信息等各种信息的服务平台,并主动地参与各类突发灾害事件的应急援助和培训指导,为图书馆参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赢得了话语权[26]。此外,一些医学(医院)专业图书馆还在应急服务和教研保障机制上定位为专业信息枢纽,通过电子邮箱或社交软件进行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检索文献,回答有关防疫资源利用等问题[27]。

2.4 应用相关信息技术开展服务的研究

从所有抽取的文献关键词归类结果获得了与技术相关的研究主题,可分为10个主题社区(见表1),文献近300余篇。将主题社区的族首词出现的时间与研究进程比较,除“云服务”“数据库”等少数主题词外,绝大部分主题词是在2020年以后进入本研究领域。

虽然所涉及的技术与服务早已在图书馆落地,但没有与防疫相关的应用场景出现,说明新冠疫情以前的研究偏重于常规的卫生健康和应急管理的研究。疫情使图书馆遭遇完全闭馆,其服务全面迁移至线上,图书馆员返岗不返馆的极端环境,使图书馆不得不快速转型,所有的技术型应用迅速聚焦线上服务,形成了2020年以后技术應用研究的爆炸型增长。图书馆现存的技术应用(包括相对边缘的服务)都成为疫情环境下的服务骨干支撑。由于图书馆长期坚持数字化优先的战略,所形成的丰厚技术积累才使图书馆在疫情中迅速形成新的服务生产力,并得到认可[28]。笔者认为,技术的演进研究仍没有结束,正如欧洲研究型图书馆协会提出的那样,进入后疫情时代,图书馆空间改造、数字技术设施重组、数字资源建设、开放获取服务都将面临重新定义[18]。

2.5 提升信息素养,消除对疫情的恐惧和焦虑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信息疫情”(Infodemic,又称“信息瘟疫”)的定义,是指在传染病疫情背景下,谣言、小道消息在内的大量信息通过手机、社交媒体、互联网,以及其他通信媒介快速传播的现象[29]。政府通过社交网络发布抗击疫情信息,同时,大量错误信息也通过社交网络迅速扩散,不仅增加了公众的疫情心理压力和焦虑,造成社会性恐惧,影响了社会稳定,而且也对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声誉造成不好的影响,引发出诸多社会问题。因此,图书馆作为信息传递的中枢之一,有必要承担起提升公众信息素养的任务,消除公众由此产生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恐惧和焦虑心理。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在近年的《扫描报告》中一直倡导高校图书馆员开展信息素养教学服务,在2021年版《扫描报告》中,又特别强调疫情中的信息疫情带来的危害[30]。对此,林菲菲等调研了国内93所高校图书馆网站及公众号中新冠疫情的主题指南,对主题专栏设置情况进行量化分析,指出图书馆应从重视用户需求、拓展素养教育、完善服务机制等方面入手,将其作为图书馆应急知识保障力的组成部分,认为高校图书馆要发挥信息素养教育的传统优势,主动承担信息素养教育的责任[31]。

2.6 后疫情时期图书馆服务的研究

至2022年初,有关“后疫情时代”主题的文献约70余篇。所谓“后疫情时代”,是与疫情期间或疫情之前相比较的新常态,意味人类要与新冠病毒疫情长期共存,观念、技术、方法等要素将重组,但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2020年初,疫情进入一段相对平稳期,有学者深刻认识到疫情的影响或将长期存在,社会将进入一个新常态,对此有学者对后疫情时期图书馆开展的健康信息服务进行了研究,指出健康信息服务理应成为图书馆新的责任,图书馆必须在信息安全、信息增值方面做好准备,加强健康信息服务,并由此创建了图书馆4S(满意、标准、支撑、共享)健康信息服务框架[32]。

从已发表有关“后疫情时期图书馆的服务研究”主题看,文献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关于后疫情时代的服务创新和模式转型;②未来图书馆资源建设和出版业的转型,国际出版业今后的新形态,内容产业未来发展与创新。馆配和技术支持的云服务研究;③阅读服务在后疫情时代的常态化服务,阅读服务与应急服务、治疗和推广研究;④疫情带来的新的人才需求,业务环境的改变,人员结构将面临重新洗牌;⑤信息素养教育再次被提高到战略高度,成为后疫情时代打击虚假信息的核心手段。

2.7 图书馆抗疫历史的保存与研究

保存历史事件记录并开展研究是图书馆在突发事件中承担的角色之一,已成为全球图书馆界的共识。早在非典时期,国家图书馆就启动“国家图书馆建立非典知识数字资源库”项目。2020年4月,国际图联(IFLA)就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联合发布《化新冠疫情威胁为大力推进文献遗产保存的机会》的声明,指出随着信息疫情的增加,记忆机构应对收集事实信息,通过组织应对文档信息,为后代了解新冠的严重程度及对社会的影响提供帮助。同月,国家图书馆启动“中国战‘疫记忆库建设”项目[33],以“全面采集、科学组织、生动展示、系统保存”为原则,全方位收集和保存全国具有历史价值或特殊意义的各类型防疫资料。部分省市也启动抗疫文献的征集活动,保存疫情期间发生的故事。这些行动既体现图书馆界历史意识的觉醒,也体现了社会责任。应峻等人在此领域引入“集体记忆”的研究范式,指出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GLAM)等文化记忆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承担的保存集体记忆的义务[34]。

3 图书馆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研究趋势

从文献研究可看出,我国图书情报界对突发卫生事件的研究已延续近40年,在促进图书馆公共卫生事件理论与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从中也能发现,图书馆作为丰富信息和知识的守门人,这一职责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改变和动摇[35]。图书馆虽不是社会防疫的一线责任单位,但在疫情中体现出的自身价值,也使图书馆重新认识自己在社会防疫体系中的新定位,理应成为健康信息的传播者和科研战疫的坚强后盾。此次疫情终会过去,但疫情再次出现的风险仍将存在,人类用伤痛得出的共识,将成为图书馆宝贵的知识和坚守的自觉。为此,从图书馆工作视角来审视未来图书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的方向,笔者认为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向来加强分析,深化后疫情时期的相关研究。

方向之一:加强面向区域、行业或图书馆联盟的防疫体制与机制的研究。现有的分散个案研究,并未在区域或联盟层面上提炼,并未给出针对需求的路线图。防疫是全社会的统一行动,需要各类图书馆协调一致,才能体现行业的社会价值。但基于《应对法》的“一案三制”框架,开展类似研究的研究者大多来自图书馆界以外,图书馆界并未贡献太多类似的成果。

方向之二:提升图书馆应对疫情防控的方法论研究与实践。全球化的趋势下,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更为迅捷,图书馆界需要站在社会责任的高度,找准角色定位,聚焦后疫情时代的防疫能力提升,把研究成果与现实需求结合起来,使成熟的经验上升为理论,进一步拓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使之固化为常态的制度,转化为现实的服务生产力。以随时面向大疫情为目标,更新观念和方法,注重方法论和开创性工作的相结合,以提高应急反应和危机管控能力。

方向之三:提高图书馆深层次嵌入式的跟踪服务研究。深度参与跨学科科研工作,才是深层次的学科服务[36]。而国内图书馆馆员对于数据管理的了解尚未真正起步,在未来的图书馆服务中,实施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机制,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全面布局,给予政策支持。同时要处理好技术与管理的关系,加强实证分析研究,挖掘主题内涵价值,使其领域研究框架形成体系化[37]。

方向之四: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提升公众信息素养为服务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20年全球媒介和信息素养周主题会议上发表《首尔宣言》,指出信息素养是消除信息疫情的核心能力,呼吁图书馆积极参与信息素养培养工作。倡导图书馆员大力开展信息素养教学,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和广泛应用,后疫情时代,人们将会更多地是通过网络来搜集信息,以虚拟形式相连接,由此为促使社会更加紧密,信息素养教育将会被提高到战略高度,也将成为打击虚假信息的核心手段[30]。

方向之五:注重抗疫历史与经验的研究,表明行业历史意识的觉醒,人类之所以可以创造社会、改造自然,正是历史意识的积累与反思。根据以往生存状况的批判性总结,可以做出前瞻性的预判[38]。其成果将成为遗产留给后人,也是事业史不可偏废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J].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2003(1):1-4.

黄国彬,黄恋.美国公共图书馆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案例剖析及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21,

65(9):117-126.

刘素清,陈建龙.高校图书馆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与服务研究[J].图馆理论与实践,

2020(6):23-28.

应当重视图书消毒问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986(4):20.

王桂枝,柴玉环.医学情报服务单位应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保障系统[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6):661-662.

郑实.民用建筑的公共卫生评估:SARS后的建

筑设计思考[C].中国北京: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200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Z].中國北京,2008:6.

杨敏,刘咏梅,谢笑.大学图书馆突发事件应急预防管理研究:基于WSR方法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10):11-17.

余丰民,周卫华,汤江明.基于4R模型的高校图书馆文献服务应急保障策略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11):25-31.

高昊,郭迪帆.日本公共图书馆应对新冠疫情

的策略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21(4):83-89.

欧阳爱辉,花梓豪.图书馆应急服务的法律保

障机制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20(6):10-13.

欧阳爱辉,李东梅.图书馆应急性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法律问题研究:以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为背景[J].新世纪图书馆,2020(9):10-14.

刘敬仪.国外图书馆组织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5):212-220.

罗丽丽.美国图书馆应对疫情的点滴[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0,40(3):93-94.

刘敬仪.国外图书馆组织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5):212-220.

戴晓翔,刘敏榕.图书馆联盟开展跨界疫情应

急服务的探索与思考:以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

馆联盟(FULink)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20,

64(15):12-16.

沈汧,仇晓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图书馆联盟服务[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20,29(3):53-56.

卫萌萌.后疫情时代研究型图书馆发展思考:基

于欧洲研究型图书馆协会《新冠疫情调研报告》[J].四川图书馆学报,2021(4):70-73.

程延宏.灾难中少儿图书馆开展儿童心理危机

干预框架下的读者服务:以武汉市少年儿童图

书馆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阅读工作为例[C],2020.

郭紫瑜.后疫情时期图书馆老年人信息素养服务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22(1):18-22.

余子佳.高校图书馆应急管理服务的SWOT分析: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例[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4(3):155-160.

陈亚珊.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应

急服务举措与反思[J].图书馆界,2020(5):84-89.

马鲁伟,陈晓亮,郑海山,等.在线教学平台应急管理及图书馆应对策略:以厦门大学SPOC

平台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5):144-150.

李荣.线上教学模式下电子教参服务现状:以

“双一流”大学为例[J].办公自动化,2021,26(1):

41-43.

喻梦倩,高晓晶,张毓晗,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远程服务现状与策略:以36所“双一流”A类高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5):157-164.

李楠,张超,路璐,等.新冠肺炎疫情下专业图书馆科研新媒体服务探究: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讯”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5):151-156.

王星星,李博昕,许沁怡.国外图书馆界应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机制及其启示:以新

冠肺炎疫情应对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21(3):

75-80.

芭拉·莉森,苏丹.德国公共图书馆:现实挑战与未来发展:国际图联当选主席、德国不莱梅市立图书馆馆长芭芭拉·莉森访谈[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1(4):5-12.

徐剑,钱烨夫.“信息疫情”的定义、传播及

治理[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28(5):121-134.

向君,姚凯波,于媛.2021年ACRL《高校图书馆环境扫描报告》的解读与启示[J].图书馆建设,2021:1-15.

林菲菲.“信息疫情”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急

知识服务研究:基于93所国内高校图书馆新

型冠状病毒肺炎主题指南调研[J].图书馆界,

2021(4):67-72.

黄百川.后疫情时期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研究[J].图书与情报,2020(2):120-123.

國家图书馆研究院.国家图书馆启动中国战“疫”

记忆库项目[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0,29(3):52.

应峻,赵宇翔,吴大伟,等.面向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GLAM集体记忆建构:以复旦大学医学

图书馆信息实践为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

47(6):76-95.

BECKER S A , CUMMINSM , DAVIS A,et al.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图书馆版[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3):114-152.

张艳红.基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及其图书馆给我们的启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22):159-161.

田沛霖,杨思洛.中外图书情报领域的新冠疫情研究对比[J].图书馆论坛,2022,42(1):21-31.

梁栋.关于“历史意识”内在本质的重新思考[J].文化学刊,2019(10):85-87.

猜你喜欢
危机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疫情时代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议题呈现异同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危机管理视角下我国出版经纪人的发展前景
浅析我国民族企业品牌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边疆危机预防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