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毕节乡村民俗文化与发展群众文化研究

2023-06-22 12:57苏影彭显明
艺术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传承发展

苏影 彭显明

摘要:毕节位于川滇黔核心区域、贵州黔西北地区,与贵阳、遵义并称为贵州“金三角”,居住着汉、彝、苗、回、白、布依、仡佬等46个民族,是少数民族集聚的市州。毕节有50万年的人类史和3000年的文化史,形成了千姿百态、形式多样的乡村民俗文化。毕节多彩的乡村民俗文化为群众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全国乡村振兴的加速推进,传承乡村民俗文化和发展群众文化成为推动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在国家政策实施的利好背景下,乡村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只有做好乡村民俗文化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才能增强地区文化软实力,彰显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文章主要介绍毕节乡村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与群众文化发展情况,分析内在联系,探究乡村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与群众文化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乡村民俗文化;传承;群众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249.2;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5-0-04

不同的文化对地方的政治、经济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会不同。先进的、积极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作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群众文化在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而落后的、腐朽的、愚昧的文化则会腐蚀人们的思想,进一步阻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毕节乡村民俗文化深远厚重,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强劲的后发优势,加快发展毕节乡村民俗文化以增强文化自信、助推乡村振兴迫在眉睫。因此,毕节各级政府应充分意识到传承乡村民俗文化与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传承各县市区先进的民俗文化,使毕节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和内涵能够深入人心,发展出更能满足民众需求的群众文化,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

1 群众文化与乡村民俗文化现状

1.1 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顾名思义,主体是人民群众,表现形式为群众参与、群众娱乐、群众开发、群众创造的社会性文化活动。它以文化娱乐为主要内容,以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群众文化的需求不断提升,群众文化成为当前文化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并凸显出一定的地域性和差异性。毕节居住着汉、彝、苗、回等4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203万人,占当地总人口的21.25%,各民族的传统技艺、文学艺术、民俗民风经过长期积淀、传承创新,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

1.2 毕节乡村民俗文化现状

群众文化建设影响着人文精神,在文化发展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除了要推动群众文化创新以外,还要深度渗透传统民俗文化[2]。毕节历史悠久、文明深厚、文化多彩,自秦代设置夜郎、汉阳两县以来,该地区文化在不同思想、不同领域、不同民族的交织碰撞中繁荣发展,形成了悠远神奇、淳朴多元的文化特色,在时代更迭、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始終发挥着文治教化的“文脉”作用。

毕节民俗文化涵盖民俗节日、民间习俗、民俗物件、民族歌舞艺术、民间文学等方面。民俗节日有彝族火把节、彝族赛马节、彝族年、苗族采花节、苗族花山节、赶苗场、苗族跳花节、布依族六月六、白族山歌节、杜鹃花节等,民间民俗有彝族毕摩习俗、彝族婚嫁习俗、彝族祭花神、彝族博协夺、大屯三官寨彝族祭祀、苗家牛角酒、“划筷奠祖”苗俗、苗族祭祖习俗、仡佬族打“篾鸡蛋”、普底红丰仡佬族祭山节、穿青人“庆五坛”、民间七月半、布依族摩经、榔生等,民俗物件有彝族剪纸、彝族服饰、彝族漆器、苗族刺绣、苗族服饰、蜡染、布依族服饰、农民画、指画、双手书等,民族歌舞艺术有彝族撒麻舞、彝族铃铛舞、彝族阿媚恳、撮泰吉、苗族滚山珠、苗族大迁徙舞、苗族芦笙舞、苗族古歌、西迁葬笙曲乐舞、阳戏、傩戏(庆坛)等,民间文学有恒述数、主摩菜述、努额数、历咪数、凯咪数、咪谷、喳数、曲谷等。这些民俗文化是毕节各族人民在长年累月的生产生活中慢慢形成的,体现了各族人民的智慧。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丰富了毕节人民的精神生活,沉淀了毕节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号召,毕节市各级党委政府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任务,深挖丰富的古彝文化、夜郎文化等民俗文化资源,在海量的历史积淀中提炼毕节文化标识,在匠心打造中重塑文化表达,在一草一木中融入文化,不断传承本地的文化根脉。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升级,更加注重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要,因此必须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然而,毕节市的群众文化、民俗文化发展现状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期待和要求不相符。这要求各级部门做好乡村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的传承发展,创造出人民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的民间民俗文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2 毕节民俗文化传承与群众文化发展的联系

2.1 毕节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具有共同点

毕节是多民族聚集地,民俗文化丰富多样。毕节的群众文化包含了乡村民俗文化,传承民俗文化能够推动群众文化发展,二者相互促进。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的共同点是多民族文化的集合,都是为了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产物,在文化娱乐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其在引导社会舆论、影响社会价值观形成等方面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此外,这两种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当地群众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2.2 毕节民俗文化传承以群众文化发展为前提

民俗文化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具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能脱离群众基础,这两种文化都是由基层群众建设起来的,在毕节3000年的文化史发展过程中,群众支持着这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使民俗文化深深融入群众文化中。民俗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了一代代人的传承,而历史的进步也为民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2.3 传承毕节民俗文化,促进群众文化发展

毕节是中国南方古人类文化发祥地。“北有周口店,南有观音洞”,黔西观音洞的考古发掘将贵州的史前文化向前延伸了24万年,是贵州史前文化的“第一乐章”。苗族蜡染、刺绣等技艺独树一帜,苗族服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无字史书”,织金苗族蜡染被誉为“世界上最精细的蜡染”“指尖上的芭蕾”。

同时,彝族古剧《撮泰吉》参加尼斯狂欢节,获最佳表演团队奖;彝族风格舞蹈《阿西里西》被编入小学生音乐教材;彝族《铃铛舞》参加第七届全国民族民间文艺演出,荣获“山花”奖;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荣获“金山仗”奖,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方县、黔西市新仁乡先后凭借独具特色且传承优良的农民画、苗族歌舞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毕节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体现了当地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深刻反映了毕节民间文化艺术具有多民族的风格,并深深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形成了一定的时代特色,丰富了当地的群众文化。毕节应该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促进其创新发展,让本地的民俗文化大放光彩,促进当地群众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

3 乡村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与群众文化发展的途径

3.1 对传统的民俗文化大胆扬弃

毕节的民俗文化是当地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文化精髓,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是毕节前进发展的动力,应加以保留,并发扬光大。而一些存在封建迷信、攀比、铺张浪费的元素,与优秀文化背道而驰,应大胆摒弃。民俗文化需要传承,但不能原封不动照搬照抄,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趋利避害,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一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扬弃。一些民俗文化之所以能长久流传,是基于当地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当地的群众已经完全接受了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习惯或思想,并习以为常。所以,要在尊重当地历史的基础上,统筹好现在的文化发展方式,用科学的方法引导群众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扬弃和创新,让优秀的民俗文化发扬光大,摒弃落后且阻碍进步的民俗文化。

二是在尊重本地文化情感基础上进行扬弃。民俗文化是毕节当地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形成的,其沉淀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宝贵精神养分,并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因此,要充分尊重当地群众的情感需求,而不能盲目地排斥传统文化。在继承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应该以一种包容的态度来看待,考虑到受众的需要,摒除其时代局限性,重点发掘其利于社会发展的部分,从而更好地推动群众文化健康繁荣发展。

3.2 挖掘提炼传承文化根脉

当前,应深挖丰富的毕节古彝文化、夜郎文化、奢香文化、同心文化、红色文化及民俗风情等文化资源,深入开展民俗节日、民间习俗、民俗物件、民族歌舞艺术、民间文学等诸多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建立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大保护传承体系的建设力度。

一是编制保护方案。各级各部门要对本地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建立项目名录档案,运用文字、图片、音像等方式对项目进行记录。针对濒危民俗项目,有必要采取数字化记录方式进行保护,并针对各个项目编制对应的保护方案。

二是加强培训。鼓励传承人采取家庭式、师代徒、生产式等方式开展民俗文化项目的传承工作,推进传承工作常态化开展;举办传承培训班和研培班,提升传承人的能力水平。

三是建立基地、队伍。通过促进民俗文化产品生产的方式,开展传承保护,做到在生产中保护,在保护中生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推进。

四是加强宣传。毕节各级各部门要利用好毕节独特优秀的民俗文化,采取“线上+线下”的推广方式,推出一批优秀民俗文化专辑,打造一批优秀的民俗文化精品剧目、歌曲、舞蹈。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活动的方式,加强宣传,进一步推动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

3.3 推动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融合创新发展

毕节每一种民俗文化都凝聚了毕节人民的智慧,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是毕节文化产业发展的家底和本钱。要想在优势资源中挖掘毕节独有的元素,打造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文化精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长板,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乡村,就要推动民俗文化融合创新发展,并转化成经济效益,为建设具有较强活力的、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是建立文化传承企业。创新开发民俗文化产品,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传承民俗文化,提升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促进其深入开发利用。引导鼓励毕节蜡染、刺绣、彝族剪纸、彝族服饰、彝族漆器等传统民俗文化产品传承人开办企业,采取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传统民俗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促进民俗物件再开发、再利用。

二是建立文化传承队伍。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文化队伍的建设。要组建一支理论知识丰富、业务能力强、文化内涵深厚的文化建设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之成为民族歌舞艺术、民间文学的继承者、传播者、弘扬者。

三是开展民俗文化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在重要的节庆和旅游旺季,走进百里杜鹃、织金洞、九洞天、阿西里西大草原、油杉河等重点知名景区,组织开展民俗艺术歌舞、“非遗”文化歌舞节目演出,传播毕节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增强景区文化魅力,吸引更多旅客前来景区观赏,增加景区收入。同时,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可利用美育课堂、课间操等时间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和学习活动,定期组织文艺队伍进校园、进社区开展文艺演出,丰富学生、群众的业余生活,提升毕节传统民俗文化、群众文化的影响力。

四是研发文创产品。深入挖掘文化创意资源,推动毕节地方文化特色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促进旅游商品创新研发和生产销售,繁荣毕节市文化旅游商品市场。在这一举措上,有许多成功案例可借鉴。例如,织金县蔡群苗族蜡染刺绣有限公司依托织金苗族蜡染、刺绣项目,在生产传统苗族服饰的同时,研发日常生活文创产品,创新生产销售模式,积极联系服装生产公司,和唯品会建立合作关系,嫁接苗族蜡染、刺绣元素,开发新产品进行销售。再如,大方县高光彝风漆器工艺制品厂,依托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结合大方民间绘画、现代市场需求,研发了漆器仿古家具、漆画、各类包装盒、旅游工艺品以及漆器生活实用品等,实现了年产值500多万元。可见,唯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才能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丰富群众文化内涵,才能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五是出台一批政策措施。毕节各级政府、各级各部门应将传承保护利用民俗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大在人力、资金上的支持力度,推动民俗文化、群众文化的“活化”利用,体现毕节独特的文化底蕴。

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地方发展不仅要巩固经济实力,还要注重增强文化软实力。因此,毕节应该建立文化自信,同时肩负起传承优秀文化的重任,充分凸显当地特色文化,并且注重与基层群众的对接,以此实现文化产业发展,支撑毕节发展自身的软实力,提升文化的影响力。

4 结语

毕节市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市内众多的民族文化各有特色,且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形成了特有的文化氛围。同时,毕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影响着当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经济发展中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社会文化发展建设离不开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合发展。为推动社会文明发展,必须建设好基础的群众文化,大胆扬弃传统的民俗文化,挖掘和传承文化根脉,推动民俗文化融合创新发展,以群众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建设带动地区发展,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助力乡村振兴,助推毕节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强.新时代背景下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影响和作用探析[J].文化产业,2023(4):80-82.

[2] 谢锋标.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分析[J].文化产业,2022(35):151-153.

[3] 安楠.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策略[J].文化月刊,2021(11):124-125.

作者简介:苏影(1986—),女,贵州毕节人,学士,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彭显明(1991—),男,贵州岑巩人,硕士,馆员,研究方

向:群众文化。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传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