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影像的审美共同体建构

2023-06-23 06:31韩薇
文化产业 2023年16期
关键词:共通丝路共同体

韩薇

丝路影像是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以丝绸之路为创作主题,以官方或个人身份摄制的电影、电视系列片、综艺片、自媒体视频等各种形式的影像作品,其反映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个体对于“丝路”这个共同审美符号的一致性的文化心理需求。而影像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建立在人类审美共同体建构的基础上。现试图从丝路时空的断裂重组所构建的想象共同体,丝路资源的文化共识所构建的资源共同体和丝路影像的复调文本所构建的实践共同体三个方面,分析丝路影像审美共同体的建构。

丝路影像审美共同体的建构基础

丝路影像

丝绸之路从古至今都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其既是商品贸易的重要通道,又是文化思想的流通渠道,由此衍生出了独特的“丝路文化带”。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兼具政治和文化属性的丝路重回大众视野,利用影像资料直观形象的传播优势,古老的丝路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成为影像的重要讲述对象。丝路影像利用现代科技对传统文化进行复原,使世界各国从不同视角对丝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与解读,搭建起新时代文化互通的桥梁。

审美共同体

审美共同体是建立在审美共通感基础上的文化体系与价值追求,其以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生存感悟为基础,反映了集体共有的审美意识与文化规约。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审美的本质与构成,审美交流的发生机制与根本原因做出了理性的分析。作为康德美学的理论核心,共通感在审美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审美交流,即不同主体就各自的审美体验与看法进行沟通。由于不同主体在文化背景、个人经验、审美解读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通常来讲,审美体验具有主观性,是不可交流的。但康德通过对审美的分析,认为审美活动蕴含着具有先验性的共通感,由此提出审美具有普遍性的观点。

康德首先提出了引发人们愉悦感的三种可能性,即善、快适和审美,并剔除了依据理性、逻辑和概念而产生愉悦的“善”,然后从功利性层面判定为了满足个体喜好与期望而产生的感官愉悦是“伪审美”,不具有普遍性,剩下最后一种引发人们愉悦感的可能性即真正的审美。这是超越个人意识与现实功利的产物,是超越个体、民族、地域、文化差异,能够自觉、和谐、互通的审美状态。这种审美状态的存在源于一种“自由游戏的情感状态”,是审美活动中主体凭借自身想象能够进行的情感交流,而这种个体情感的可传达性是以共通感为前提的。因此,康德认为,从在完全自由的内心状态下进行的具有超越性、包容性的情感活动中所获得的愉悦才能被称为真正的审美,而共通感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丝路影像审美共同体的建构可能

康德理性地分析了审美共同体存在的可能性,即以共通感形式存在的艺术活动带给人们自由愉悦的本质精神。审美活动所蕴含的先验性共通感,是形成文化场域和产生鉴赏共鸣的基础,是建构审美共同体的理论支撑。

首先,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全球互助共存意识不断觉醒,使得全球化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其次,丝绸之路的出现建立在国际贸易交往的基础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使陆上丝路贸易受阻,才有了后来西欧各國转战海上开辟新丝路的地理大发现。因此,全球化始终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重提“一带一路”的历史导向。再次,从文化交流层面来看,减少文明冲突,共享信息资源,增加文明多样性,促进文化融通与创新,构建统一的价值体系是从古至今的发展需求。最后,从技术发展层面来看,照相技术的诞生引发了“技术主导下的视觉革命”,以影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影响逐渐增强,以概念性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形态逐渐式微。利用影像进行文化互通成为新时代的社交方式,影像成为超越年龄、身份、性别、种族的一种更为自由的表达方式。

综上,以丝路沿线各国多元的地缘文化为背景,用影像的形式讲述民族文化,促进文化沟通,是全球化时代审美发展的必然途径,而基于此构建审美共同体也是可能且必要的。

想象共同体——丝路时空的断裂重组

1979年,日本NHK电视台与中国中央电视台合拍《丝绸之路》纪录片,拉开了中外合拍电视纪录片的序幕,也为后续反映丝路沿线地域历史文化的影像作品提供了新话题。在影像呈现的丝路图景中,古今丝路的社会记忆被重新建构,媒介的话语文本借助科技手段在视觉上实现了丝路跨越时空的对话与文明历程的复现,并借助影像所营造的虚拟时空,使观众跨越真实世界的空间断裂,实现了对丝路“想象共同体”的精神重组。

通过展现丝路沿线各国经济、文化和贸易在新时期的交流,丝路影像进行了一种基于虚拟、相似、感性的审美经验的疆域重构,这是超越民族和国家边界、非地理学意义上的共同体建构,其建构基础是具有不同美学思想的观众通过丝路影像的虚拟时空所形成的同一想象族群。丝路影像从最初单纯为了记录真实的历史遗存,发展到后来不同视角的文化表征超越直接的现实关联,再到如今趋于取代真实成为满足受众想象的审美文化,丝路影像已不再是单纯的景观再现,而是成了一种思维的演绎。根据康德对审美经验的学理性论述,丝路影像作为一种审美文化,在引发思想共鸣方面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即通过想象对历史遗迹进行挖掘与重组,在历史中搜寻人类最底层的集体无意识轨迹。

当丝路作为一段历史被表述时,它不仅是一种空间性的地理描述,同时也是一种时间性的历史勾勒。那段对彼此文明的想象,是人类共同的记忆。当丝路影像用复现的手法去追寻那段时空,曾经彼此交汇的文化形态将在时空之外的镜像之中,叙说一个全新的立体空间。影像强大的表征功能可以轻易跨越“文字疆域”的思想断裂,打破现实空间的隔离,在观众共同的伦理思想与审美渴望基础上,围绕丝路文本构筑影像时空的想象共同体。用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话来说,“想象共同体不在于语言、文化的相似,指的是心理的认同感”。丝路影像代替文本,在虚拟感官中为观众构筑了一个足以与现实抗衡的“想象时空”,丝路的曾经与现在也不再是单向流逝的时间,而是在屏幕中被想象重组与定位的历史。

资源共同体——丝路资源的文化共识

所谓资源共同体,即在共同需要的基础上,基于保护各自利益的考虑,在资源供求方面达成的内部协商和相互依存关系。而丝路影像作为挖掘和表现丝路文明的载体,在想象与理性营造的屏幕空间中,使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古希腊、古罗马等沿线各国的历史形象被再次激活,衰败的文明遗迹被再次开启,神秘、复杂、丰富、难解的异质文化融通交错,形成了人类文化共享与文明共识的资源共同体。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中强调共同体的公共性、自然性和相互性,强调其是自然发展形成的,由共同地域和共同关系所构成。丝绸之路自开通伊始,就是亚欧大陆之间动植物、手工业品、奇珍异宝、商业技术的贸易通道,同时还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政治交往带,别具一格的生态环境分布带,以及多民族交织的文化带。正是丝绸之路博采众长、有容乃大的文化精神,才使得全球多元的文化形态能够求同存异,互通共荣。所以丝绸之路从来就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域的私有财产,它是人类文明共有的历史与回忆。异质文明在这条以长安为中心,东达朝鲜半岛,西贯通罗马、埃及的茶马古道上,得以保存凝聚,创新整合,形成了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心。

古丝绸之路虽然湮灭在了历史中,但欧亚大陆的文化连接与精神资源却得以留存和延续下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丝绸之路从信息传递的通道,演变为新时代全球文明交往的文化表征符号。围绕丝绸之路形成的各种审美文化资源不但是东西方交往的见证,更是当代影视作品改编与创作的母题与素材。在丝路影像构建的想象空间中,丝绸之路可以是有固定路线的具象空间,也可以是浓缩上千年历史的抽象图景。千佛洞、莫高窟、楼兰古城、尼雅遗迹,这些神秘复杂的丝路文明通过形象易懂的视听语言传达给不同国家的观众,借助影视语言立体、直观的声画效果和便捷高效的传播手段,使人们在文化层面超越个体、地域和民族的限制,形成跨越地區的、和谐自由的审美群落,对曾经共有的历史进行想象与重温。异质文明可以通过影像表达疏通审美交流的途径,走向思想融通、价值汇通的境界。

丝绸之路上多种文明体系共存和多元文化汇通的追求理念,应该成为丝路影像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促进文化共识构建的重要价值导向,也应成为新时代语境下构建审美共同体的精神保障。通过丝路影像激发全球范围内广泛的审美共识,创造具有典范意义的文化互通场域,是人类资源共享与文化共识的希冀。

实践共同体——丝路影像的复调文本

审美实践共同体的建构以“共通感”为基础,在康德理论中,“共通感”就是包含在艺术中的本质精神——自由愉悦。艺术作品中审美理念的形成与各民族的文化历史积淀以及时代风尚密切相关,如同众多丝路影像作品的多元表现形式与外部形态,从官方到个人的多民族、跨地域创作主体,到影视、综艺、纪录片、个人短视频等包罗万象的创作形式,丝路影像围绕共同的母题所形成的作品结构各异。虽然影像的创作理念与载体不同,但能够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构建审美共同体,实现个人创作差异与大众审美共通的结合,离不开影像语言先天具有的“复调”叙事结构。呈现形式各异的影像作品可以在“内外二重”结构模式下拥有一个共同的核心追求,即康德提出的,在艺术创作与反思中所体悟到的主观精神与内心状态自由愉悦的“共通感”。

“复调”一词原本是音乐术语,形容多个声部不分主次、共同演绎的和声关系。20世纪60年代,苏联美学家巴赫金最早将这一术语引入文学批评领域,形容现代小说不同于传统创作中作者意图统领全文的独白式作品,而是“众多地位平等的意识及其各自的世界结合为某种事件的统一体,但又互不融合”的创作现象。从创作和传播的途径来看,影像比文字更适宜呈现“复调”的特征。

影像作品的编创环节不仅包括作者的构思,还包括主创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创意过程,漫长复杂的创作流程使影像作品天然成为凝结集体艺术构思与个性的“复调”风格审美对象。而丝路影像在符合上述所有文本特征的前提下,由于其独特的文化地位与史学价值,吸引了全球媒体的关注。从丝路影像的构成类型来看,目前中、日、美、英、意等多国都曾经拍摄制作过丝路题材的影像作品,呈现以官方机构拍摄的大型系列纪录片为主导,电影、电视剧、综艺晚会、讲座论坛、新闻报道、创意节目、自拍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共存的丝路影像创作形态。

丝路影像的“复调”结构不仅表现在其呈现的形态和使用的视听语言上,更在于它多重的思想意蕴。伴随影像技术进入数码时代,影像作品易传输、易复制、易修改的特性,使其拥有了理论上无限的重塑空间,也决定了丝路影像的复调语言更加复杂的可能性。观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影像的“再创造者”。每位参与者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成长经历、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思想观念,创作出一个众人参与、多方互动、意识多元、立场多样、语言丰富、众声齐鸣的文化场域。这些声音“不是某一个意识把其他意识作为客体加以吸收,而是若干意识的相互作用,其中任何一个意识都没有完全成为另一个意识的客体”,本着以包容为前提的审美态度,丝路影像基于想象力完成了对丝绸之路历史的主观重构,并在想象的空间中达到了审美主体自由愉悦的精神状态,在“共通感”的作用下,完成了对同一主题的复调讲述。

丝路影像的创作实践,是不同意识形态面对人类共享的历史遗存与文化资源所形成的审美共识。丝路审美文化是人类文化体系重要的子系统之一,它“嵌入”全球化的审美共享史中,是人类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本着“天下情怀”保护人类共有的文化生态,丝路文明才能在跨文化的历史挖掘中呈现出再创造的价值。

2023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青年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丝路题材纪录片研究”成果(2023QN0049)。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共通丝路共同体
“共通”与“差异”:汉语国际传播的跨文化美学阐释
爱的共同体
《判断力批判》中“共通感”概念考察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丝路梦
丝路
梦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