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黄河文化和高中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教学路径

2023-06-25 04:55艾礼虎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3期
关键词:黄河文化教学路径高中语文

艾礼虎

摘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2020年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讲好“黄河故事”,如何让黄河文化助力时代发展变得异常重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传扬黄河文化。学校作为国家的教育机构,理应承担传扬黄河文化的重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文化传承与理解”纳入高中语文核心素养。高中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征使其在传扬黄河文化上具有天然的亲缘优势。

关键词:黄河文化 高中语文 教学路径

一、黄河文化融入高中语文的原因及意义简析

习近平主席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1]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以商品经济、意识形态为背景的隐性文化输出日益演变为更加频繁的显在行为。文化已经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侵蚀我国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自信建设已经时不我待。而青少年直接影响着国家、民族发展的未来。对黄河文化的学习能够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建设,有助中华文化的复兴和崛起,持续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精神动力。

高中语文实践性特征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必然要求语文面向时代、面向社会、面向人生。黄河文化不仅存在于历史的尘烟之中,还切实地存活于现实之中。遍布于华夏北方大地的黄河文化资源一方面能使学生产生地域上的亲近感;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学生突破教材、学校的局限,使现实生活之光得以烛照语文课堂,实现语文教学和现实生活的无缝对接,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改变落后的应试教育,切实实现素养教育,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语文综合性特征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必须整合一切有助于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资源。黄河文化形式多样,诗词歌赋、曲艺、雕塑、建筑、武术体育无所不有;所涉及行业广泛,农、医、天文、数理算术、瓷器、冶炼、造纸……;所涉及的思想流派众多,儒、墨、道、法、兵等等思想流派异彩纷呈于黄河流域。也就是说,包罗万象的黄河文化能够持续、系统为高中语文提供学习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中华民族,拓展其阅读视野,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促进高中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高中生思维接近成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处于形成的关键期。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拓展人们视野的同时,也产生了价值观的冲突。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因子的黄河文化有助于消弭价值冲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数千年、包罗万象的黄河文化必然芜菁杂存,对黄河文化的有效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能够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那么,黄河文化该遵循怎样的路径进入高中语文课堂呢?高中语文教学又该采用怎样的方式来拥抱黄河文化呢?本文以“黄河文化和《将进酒》”为例探讨黄河文化和高中语文课堂的融合路径。

二、黄河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路径

(一)情境法

高中語文的实践性特征决定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借助具体的社会场景。现实社会场景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决定置身于具体社会场景无法成为实现高中语文实践性的主力军,也就是说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主要依靠再现具体社会场景(虚拟情境)的方式。虚拟情境的仿真性、整体性、实践性、暗示性、移情性能有效将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投射于恰当的情境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情境法“可以做到主体的能动活动与现实环境优化的统一,激发儿童潜能与培养塑造的统一,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充分发展的统一”[2]“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3]。综上所述,情境法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不二选择。情境法教学流程一般包括情境再现、情境学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点拨)、成果展示(学生用语言文字独立展示)、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自评。教师评价为主,同伴评价、自评为重要方式)等环节。

中华儿女凭借着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劳作在沿河两岸创造了河湟文化、河套文化、秦陇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等地域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在利用和治理黄河中诞生了拼搏奋进的治黄文化;近现代黄河两岸的中华儿女为了改变落后的国家地位,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用自己的汗水、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幕幕悲壮的红色文化(长征文化、延安文化、西路军文化、南泥湾文化、太行文化、吕梁文化、沂蒙文化、贺兰山文化、焦裕禄文化、红旗渠文化)。这些各具风格的黄河文化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当下的精神底色,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情境设置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气吞山河的壶口瀑布、婀娜多姿九曲十八弯、鬼斧神工的乾坤湾……为中华大地平添浓厚的壮丽色彩,同时也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情境设置提供了丰富、直观的实物资源。黄河文化所蕴含的深沉博大的黄河精神,不仅能为时代发展、民族崛起提供智力支撑,更能为学生在课堂中解决实际生活困境提供智力资源情境。丰富多彩的黄河文化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情境资源,能够确保黄河文化和高中语文教学产生密切的化学反应。在具体教学中,可通过实地参观的方式去直观地感受黄河的壮丽深沉,进而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展示和教材内容相关的黄河文化、黄河景点的音像、影视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借助深度挖掘黄河精神来模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将进酒》时,可实地参观黄河著名景点,展示黄河景点的音像、视听资料,使得学生获取黄河的直观印象,切实体会黄河的壮丽之美,进而帮助学生快速进入个人体验情境,由此介入对李白其它有关黄河诗句的学习,进而发现、理解李白诗歌中黄河之美,体悟黄河文化。也可以李白的其它有关黄河诗句作为学科认知情境,引导学生总结发现黄河意象在李白诗歌中的作用、特点,从而探讨黄河文化对李白的影响,进而完成对黄河文化内涵的学习。还可以黄河精神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讨从黄河精神中发掘相关智力资源帮助李白实现其治国安民的政治抱负,从而实现对黄河文化的学习。

在采用情境法融合黄河文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情境设置应该遵循相关原则。即黄河文化和语文教材(课文、单元学习任务)有相关之处。

2.情境设置应该遵循生动原则。即教师呈现黄河文化之时应该采用生动形象的陈述,呈现具体、优美、独特的黄河文化实物载体,呈现真实、生动的黄河、黄河文化的音像、影视资料。

3.情境设置应该遵循整体原则。即教师在借助黄河文化设置情境时,应该让该情境贯穿学习始终。如在学习《将进酒》一文将展示黄河景点图片作为教学情境,整节课应该引导学生以课文内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为链接点联系李白其它描写黄河的诗句,进而贯穿其他教学活动。

4.情境设置的导向应该侧重于理解黄河文化内涵、黄河精神。如在学习《将进酒》一文,主要借助李白其它诗歌中的黄河因素来探讨黄河在李白其它诗歌之中所呈现出的状态,进而引导学生体悟、发现黄河文化内涵。

5.情境设置应该以语言文字的陈述为核心。在参观黄河景点时应该运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引导学生将实际感受进行如实记录,而不是引导学生借助摄像、录放设备如何对黄河景点进行摄录。在借助黄河文化的影像、视听资源营造情境时,应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去描述黄河的自然之美,而不是从构图、色彩搭配、剪辑、旋律、光线处理等角度去追寻黄河影像、视听资料的美学准则。

(二)比较阅读法

古代思想家朱熹在《朱子读书法》指出“凡看文字,诸说有异同处最可观”“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咏,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4]比较阅读法能增强学生阅读兴趣,拓展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联想能力,提升学生深刻、精准、缜密的思维品质。黄河不仅是以一己之力哺育着两岸中华儿女的母亲河,黄河更是一条流淌着诗词歌赋,凝聚着中华儿女智慧的文化之河。黄河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蕴,为中华民族性格烙下了深刻的黄河基因。和黄河相关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为黄河文化进入高中语文课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中语文教材的诸多课文和单元写作任务也和黄河文化、黄河精神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比较阅读法可以作为黄河文化和高中语文课堂深度融合的教学路径。比较阅读法一般表现为文本的异同比较,如作品内容、语言风格、作品主题、创作动机、写作背景等的异同分析。具体教学流程一般表现为目标呈现、文本阅读、合作讨论、成果展示、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自评。教师评价为主,同伴评价、自评为重要方式)。

比如我们在学习《将进酒》一文时,可联系李白《行路难·其一》。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发现《将进酒》的黄河是壮丽的,一往无前的,充满了积极的进取精神。而《行路难·其一》的黄河是寒冷的,是拥塞的,充满了欲渡而不得的惆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黄河为何会在不同的诗歌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所以和《行路难·其一》截然不同,是因为《将进酒》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詩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诗人已经对功名利禄丧失兴趣,而且他和岑勋、元丹丘关系很好,此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内)元丹丘家里做客。也就是说,诗人在写作此诗的心情是愉悦的。而且本文属于劝酒歌,劝酒歌在开头一般要营造出宴席的愉快氛围,所以黄河在诗人笔下才会充满了一往无前的勇气,充满了豪情壮志。另外,“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和文本最后“与尔同销万古愁”形成呼应,共同营造出宴席上的愉快气氛,表现诗人达观豪迈的思想情怀。《行路难·其一》作于公元742年。李白本为积极入世之人,才高志大,渴望像历史名臣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为国家竭忠尽智。可是入京后,他并未受到唐玄宗重用,却被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离京之时,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也就是说诗人在创作诗歌之时的内心充满悲愤,所以他笔下的黄河不再是壮丽的,不再充满了“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决绝和豪迈!此时的黄河只能是欲渡而不得,是寒冷的。“欲渡黄河冰塞川”此刻的李白充满了既渴望被再次重用却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在内心深处充满了被奸佞小人无故中伤的悲愤。诗人在和友人别离之际,即将远走他乡,内心充满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孤独寂寞。所以,在此时诗人笔下的黄河只能是“欲渡”却寒冰塞川!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发现黄河既承载了李白的万丈豪情,同时也接纳了李白的孤独、不甘、迷茫乃至于愤怒。由此,引导学生体悟黄河文化包容万物的本质特点,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并形成兼容并包、谦逊的人生美德。

在运用比较阅读法融合黄河文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课文和课外作品应有相关性。即黄河文化、黄河精神应该成为课文和课外作品的连接点。

2.比较阅读的重点。一般表现为对黄河文化、黄河精神内涵、外延的学习,或者是作家借助怎样的表达方式来展现黄河文化、黄河精神。

(三)社会实践法

社会实践法是指直接采用、模拟社会实践的方式完成对教学目标学习的教学方法。社会实践法能够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技能有效地迁移到社会之中;能够引导学生从社会实践中获取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能够切实做到学有所用,从用中学;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力。

黄河文化不仅存在于幽深广博的博物馆,还存在于漂浮于生活之上的诗词歌赋、雕塑绘画之中,更广泛地存在于静水深流的生活之中。因此,想要完整地理解黄河文化,必须打破教材、学校的藩篱,将观察的视角深入到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去。所以,无论是从理解、传承黄河文化的角度,还是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都要求我们必须采用社会实践、模拟社会实践的方式去整合黄河文化。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实地调研、岗位体验法、模拟法(模拟采访、模拟学术报告会、模拟演唱会、模拟游览、模拟推介、模拟策划等方式将黄河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课堂。

实地调研法的教学流程一般表现为呈现调研目标、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完成调研报告、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师评为主,同伴评价、家长评价为重要方式)。岗位体验法的教学流程一般表现为呈现教学目标、展现(教师或者岗位指导者陈述岗位知识、岗位操作技能,引导学生从网络或者其他渠道获取岗位知识、操作技能)、体验岗位、成果展示(学生用语言文字描述岗位知识、工作流程、心得体会)、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自评、岗位指导者评价;师评为主,同伴评价、自评、岗位指导者评价为重要方式)。模拟法的教学流程一般表现为社会情景再现、陈述(陈述和情境相关的知识、技能)、情境学习(结合课本内容学习情境相关的知识、技能)、成果展示(学生用语言文字展示情境学习的成果)、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自评。教师评价为主,同伴评价、自评为重要方式)。

我们在学习《将进酒》时可采用模拟旅游产品策划的方式将黄河文化融合进课堂之中。在教学开始之时,可设定如下教学情境:登封市旅游局局长为了更好地推广嵩山,推广黄河文化,市旅游局决定以《将进酒》为契机,挖掘其中的黄河因素,邀请你策划“游嵩山,体验黄河文化”活动。围绕该活动,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搜集景区文旅产品策划的一般流程,在教师的点拨下进行合理综合,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发现景区文化类旅游产品策划的具体流程。然后在流程的指引下自主在网上搜索李白和嵩山的故事以及相关文学作品,李白和黄河的故事以及相关的文学作品。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信息获取整理能力。在学生搜集丰富的资料后,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结合嵩山的相关景点进行题注和命名,为景点题注的过程中,结合嵩山具体景点的特色,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理解诗句和故事的内涵,进而引导学生切实理解黄河文化的内涵,发现景点题注、命名的规则,了解景区文旅产品策划的核心。最后,在前期基础上制定完整的“游嵩山,体验黄河文化”的旅游策划书,引导学生夯实巩固文旅产品策划书的制定流程。在此活动中切实培养、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传承黄河文化。

運用社会实践法需要注意的事项:

1.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黄河文化和社会实践技能,发现三者之间的有机关联点。

2.教师在授课之前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掌握学生是否了解相关知识、技能,在课堂教学时要先解决学生的学习准备困惑。

3.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疑难并进行点拨。对课堂采取有效的监控和及时检查,确保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确保教学活动落到实处。

4.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全体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模拟实践活动中来。

5.在采用岗位体验教学法融合黄河文化时,教师要遵循客观性、效率性、安全性原则。客观性是指学生在进行岗位体验时要保证工作环境的真实性。效率性是指岗位体验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对岗位知识、岗位工作流程的学习。安全性是指在进行岗位体验教学时,教师和岗位提供者、岗位提供单位要确保生产安全和学生安全。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邀请岗位指导者进行工作流程、岗位知识的普及报告,及时联系相关单位落实岗位体验),在课中应做好监督、评价工作。在评价时要注意岗位指导者的意见。

(四)写作法

写作法是指将学习对象设定为写作主题、话题、内容通过写作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学习对象的教学方式。写作教学法能够系统、深入地学习写作对象,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写作法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能够激活学生的深度学习。写作法的教学流程一般表现为呈现写作题干、陈述(陈述应用写作的文体知识)、独立写作、成果展示、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自评。教师评价为主,同伴评价、自评为重要方式)。

博大深厚的黄河精神一方面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精神资源,另一方面同样也能构成学生的写作主题。内容、形式丰富多样的黄河文化不仅可以为写作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满足学生不同的写作需求,更能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绵延数千年的黄河文化必然沉淀着和时代不相符合的地方,将黄河文化当做写作对象更能锻炼学生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理解、传承黄河文化,能实现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更能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写作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认知传承黄河文化,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培养学生的文字建构运用能力。因此,写作法是高中语文融合黄河文化的不二选择。写作法形式多样,包括文章写作、文学写作(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学术写作(小学术论文、文学短评)、微写作、应用写作(影视剧本台词写作、歌词写作、会议纪要、综评、策划书写作、流程书写作、广告词写作、串词写作、导游词写作、推介词写作)等。

在学习《将进酒》时,可引导学生围绕“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展开丰富的联想,结合登封市的黄河文化资源,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黄河文化推介词。在教学中,首先介绍推介词的一般写作模式。然后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查找登封市的黄河文化元素,进行整合,然后按照推介词的写作模式进行自主写作。通过限时训练,让学生在推介词的训练中深刻领悟黄河文化的魅力,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体验黄河文化的内涵,进而实现黄河文化的传扬。

运用写作法在语文课堂中融合黄河文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写作任务和课文、单元学习任务有着密切的关联。也就是说课文、单元学习任务涉及到了黄河文化、黄河精神。2.写作难度注意适度性,不能无限度地超出或者低于学生的普遍认知水平、写作能力。3.写作主题、话题应该围绕黄河文化展开,文章写作中心、重心侧重于理解、传扬黄河文化、黄河精神。4.写作任务应该贴近生活,强调写作的实际功能。换言之,写作任务应该以社会情境的方式呈现出来。5.写作话题的呈现应该遵循生动原则。即作文题干应该采用生动形象的陈述来呈现黄河文化、黄河精神,或者说创造真实、具体的生活场景来展现黄河文化、黄河精神。

(五)研学法

“研学是由学校统一组织,基于学生自身兴趣,根据课本内容,从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科技、体验六大类别选择和确定研学主题,在动手做、做中学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集体学习活动。”[5]研学法将不同学科内容综合在一起,能够从更深广、更宽阔的角度和视野来审视学习对象,能够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黄河景点和黄河文化相关的博物馆星罗棋布地分散在黄河流域,为研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研学的主题性教学和高中语文的大单元教学、群文教学不谋而合。高中语文课文、单元学习任务包含了丰富的黄河文化、黄河精神元素,能够为研学的实施提供客观的教材资源。所以,研学法是黄河文化进入高中语文课堂的重要途径。研学法的教学流程一般表现为研学任务呈现、资料搜集整理、研究性学习、写作、成果展示、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自评。教师评价为主,同伴评价、自评为重要方式)。

如在学习《将进酒》一文时,可将研学主题确定为“李白诗词中的黄河意象分析”。本次研学分为三课时。第一课时为资料收集整理,首先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作为教学起始点,借助网络或者其他文献资料收集整理李白描写黄河的其他诗句。第二课时为发现共同点阶段,通过对诗人其他描写黄河诗句的凝视发现其中的共同点,进而明确李白诗歌中的黄河文化的具体面貌。第三课时为探究阶段。通过对李白诗歌中黄河文化同质、异质背后原因的探讨进而窥视黄河文化的内涵,明确黄河所蕴含的黄河劈山开道、勇往无前的伟大魄力,体悟黄河两岸人民的奋进乐观情怀。从诗人对黄河瑰丽奇特的叙写中深深地体会诗人那排山倒海的气势,以及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的感情,感悟黄河文化的博大深沉。

利用研学法融合黄河文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研学任务要明确具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学情。

2.研学持续时间一般较长,研学任务要具有连续性,不同的研学阶段有不同的研学任务。

3.在研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4.学习主题应该围绕黄河文化展开,学习活动主要以语言文字的形式来进行。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实现对黄河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浩荡的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最初的雏形,用自己的伟力持续地塑造并拓展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地图。愿这条桀骜不驯的黄色苍龙为时代凝聚更多的精神力量,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精神乳汁,为高中语文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的奉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講话[D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10/15/c_1125107042.htm,2019.9.18.

[2]李吉林.为全面提高儿童素质探索一条有效途径——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思考(下)[J].教育研究,1997(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4]叶圣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89.

[5]研学[DB/OL].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

%E7%A0%94%E5%AD%A6/10292975?fr=aladdin.

[本文系2022年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课题“黄河文化和高中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研究”(项目编号:2022HHZX189)的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黄河文化教学路径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背景下兰州黄河文化传承的思考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强化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析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黄河文化研究
基于黄河文化背景下兰州黄河风情线雕塑长廊规划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